逃离君 逃离君
噫!斗筲之人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631 发帖数: 28,032 关注贴吧数: 24
看了看房价,鹰潭又涨了一些。。。顺便浅谈一下区划和人口问题 在安居客上看的二手房 书香公馆敢买1W2了,恒大也接近9000?没想到啊 江北的基本都8000起,靠近天虹的也接近9000了,城南的没关注,我依稀的记得以前3-4K的不少 虽然说价格在江西几个地级市里不算很贵,但这个趋势还是不太好,很多人说鹰潭人少,其实南昌人也少也缺地盘,景德镇也是。 所以还有些人说上饶拆分这个事情,我在这里给个分析 1.余干:地大 人多 经济不发达,南昌和鹰潭都不太想要,鹰潭两区一市人口和余干人口都差不多了,zf比较倾向拿个黄金埠这种片区。南昌就是比较简单的嫌弃 2鄱阳:景德镇经济一年不如一年,也是属于只想要鄱阳一小部分地区而不是全部,鄱阳经济比余干还差人口也比余干还多。九江则是完全不缺人口和地盘更不会要鄱阳。 3万年:鹰潭很想要万年,首先能降低食物物价,其次就是万年经济不错,人口也不是很多,负担不算太大,但问题是万年一拿,上饶被分割成两半,已经不是省了,国内是不允许的,所以这点没得商量。 总结:近5年别做拆分上饶的梦了,10年有可能,赣州崛起后上饶的人均gdp已经成为全省垫底这种靠吸血卖地吃政策养主城区的做法?我是不太看好的,赣州拿着江西最大的补助和腹地人口,上饶和前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并且赣州周围几百公里没有比他强的城市,所以赣州拆分瑞金设地级市也是不太可能的了。加上省内不断有做大南昌的声音,这种吸血养主城的方法我看是维持不了多久
在外多有几年了,给一些刚出社会年轻人五点建议(闲聊) 1.网上找工作要仔细看公司和宣传,简介写的太简单工资还高的基本都是假的,还有假中介骗押金。 2.如果不是本事学历过硬,或者家里在鹰潭条件差不能提供就业帮助也没什么好圈子,不建议长期呆在沿海,闯闯开开眼界可以,一直赖着过得会很累,而且最后很大概率也收获不到什么还是要回家,另外江浙沪的房价太贵了负担很重。(这点比较看个人,如果有好工作除外) 3.排外方面只说江浙沪,苏沪对江西人一般,不过浙江人是有点看不起江西人的。 4.如果是鹰潭人在市区有房有朋友圈子的情况下(主要是对鹰潭有归属感) 不要去南昌这种不上不下的地方(包括读大学专科)切记人往高处走!!! 尽量选中部其他省会或者干脆去沿海,我在南昌待了2年多,这个地方不能 说一文不值,但真挺烂的,不论硬件设备还是软件人文,离得近文化相通不是优点反而是最大的缺点,新鲜感都没多少整个城市浮躁糟心,房子还没长沙便宜,加点钱可以去武汉买了,性价比极低 5.喜欢一个城市的话打算长居的话,不要窝在工作圈里,尽快找一个本地女朋友,有条件就租房不要住宿舍,这样幸福感能提高很多。 最后:这些建议只给普通人,做果子卖眼镜或者跟着亲戚出去做生意之类的除外
干货!近代鹰潭史,以及凌驾贵溪脱离上饶成为地级市 贵溪县治雄石镇在信江北岸,鹰潭则位于雄石镇的下游,信江的南岸。信江过鹰潭后折向西北入鄱阳湖.信江虽不是什么大江,但河面也有约三百米宽。古时交通不发达,赣东北信江以北地区从陆路入江西内地,鹰潭渡是相当方便的一个渡口。故在清、民国前期时,鹰潭即为贵溪一个重要集镇。地位虽不及县治雄石镇,却也与上清、江浒山等地地位相若。 鹰潭的崛起始于浙赣线的兴建,蒋介石为围剿赣东北根据地,将浙赣线修筑于信江北岸,从雄石镇西修信江铁路桥过信江。鹰潭镇成为浙赣线过信江后在南岸第一个大集镇。从金华入江西内地与福建最方便的陆路路线即为坐火车至鹰潭,然后在鹰潭转汽车至江西内地与福建,反之从福建、江西内地入浙江也是此路线最方便。雄石镇虽较鹰潭繁华,两地相距不运。但如果在雄石镇下车,则还要渡信江才能至江西内地。事实上,当时雄石镇根本就没有汽车站。信江上只有人渡,浮桥也没有办法过客车。贵溪县第一个汽车站1934年3月1日设立于鹰潭。一时间鹰潭空前繁华,可说是得益于贵溪铁路大桥。 抗战时期,因南昌沦陷,浙赣线中断,浙赣线向西仅到余江邓埠。从上海、南京等沦陷区与浙江等地由陆路进入大后方的路线为坐火车到鹰潭,然后乘汽车进入抚州、吉安等地,转湖南进入大后方(钱仲书先生当年入湖南即为此路线,读过《围城》的朋友想来对鹰潭的印像不会太好)。 1949年5月4日贵溪解放,陈赓的司令部当时即驻鹰潭,同日成立的贵溪地委(贵溪专员公署)也设在鹰潭,鹰潭当时的地位可想而知。10月,江西省重新划为9个专区,贵溪地委撤消。1950年6月,贵溪重新划为9区,鹰潭为区级镇,县治雄石镇仅为乡级镇。1952年10月8日,赣东北浮梁、上饶两专区合并为鹰潭专区,专员公署驻贵溪县鹰潭镇,鹰潭当时虽仍为贵溪一属镇,却统领千年来从来没有设为同一区的赣东北。鹰潭专区旋于同年12月改为上饶专区,专员公署迁上饶市。 出于对台战争需要,身为入闽要冲的鹰潭地位急剧膨胀,1954年动工修建鹰厦铁路,1957年全线修通,作为当时入福建唯一的一条铁路的起点,鹰潭成为战略要地,如此重地继续由贵溪县统辖不妥。鹰潭镇于同一年划出由上饶专区直辖,虽然1958年4月划回贵溪,但是1960年7月终又划归上饶直辖,同时划出的还有鹰郊公社与志光公社的两个大队。鹰潭成为江西仅有的两个县级镇之一,从此脱离贵溪的管辖。 1983年鹰潭升为省辖市,下辖原属饶州府的余江县(安仁)与原属广信府的贵溪县,贵溪鹰潭千余年的隶属关系被倒置。邓小平南巡时赞鹰潭“是一个好口子”。 时间跨入八十年代后贵溪因成为江西铜基地核心而地位上升,1979年冶金部与江西省委决定成江西铜基地,成立贵溪冶炼厂(铜产量亚洲第一)。同时为建设江西铜基地配套设施,又成立了贵溪发电厂(建成时为省内第一),四冶、十五冶进驻贵溪。为利用贵溪冶炼厂硫酸资源,又建设了贵溪化肥厂。贵溪在八十年代完成了农业县到工业县的转型。 1996年贵溪改为县级市,鹰潭却将千余年来一直属贵溪的龙虎山与上清二镇划出。设龙虎山风景管理区。 这一段时间里,两地此消彼长,鹰潭尽管行政上地位上升,但是战略、交通地位却在下降,中央对台战略调整为和平统一,福建对外铁路也陆续建成,至今仍有铁路在修建中,入闽一条道的现状被改变。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