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菲 朱慧菲
关注数: 55 粉丝数: 273 发帖数: 69,558 关注贴吧数: 21
回娘家为什么要带一千块钱?还不是贴补娘家了! 一个远房亲戚,来家里给我婆婆诉苦,说他儿媳妇要离婚,因为儿媳妇没来,所以我们听到的是单方面的说辞。 据这个婆婆说呢,儿子是电视台的临时工,工资很低也就1000多点(老太太亲口说的), 但是呢他们可以做栏目做活什么的,按栏目的收益广告费什么的发奖金,加上奖金,儿子的收入大约4千到一万不等。 儿媳妇是个幼儿园老师,以前没辞职的时候也就两三千块钱。 我和儿子和儿媳妇结婚之后,媳妇怀孕了,整个孕期不是很安静,又是见红又孕吐又是宫缩的,儿媳妇儿在不到二个月的时候就辞职回家保胎了,然后就没挣过钱,一直都是她儿子出钱,产检自然也是她儿子出钱,因为有时候产检需要空腹去,儿媳妇儿就会在医院门口吃点东西在回家,儿子就骂儿媳妇嘴馋,骂她查体偷吃东西,俩人就经常吵架。 这个婆婆怕影响肚子里的宝宝,就劝儿子息事宁人,多数是训斥儿子,结果把儿媳妇惯坏了(重申,老太太自己说的。) 后来儿媳妇生了个小姑娘,她们也没埋怨什么,反正现在三胎都放开了,先开花后结果更好,整个月子她伺候的很好,给儿媳妇鸡鱼肉蛋的养着,没委屈她。 孙女满月之后,儿媳妇该回娘家了,(我们这里的风俗就是小孩出了月子上姥姥家去过这么三五天七八天就回来,称为:叫满月。一般是孩子的舅舅舅妈来接孩子和孩子妈。如果家里没有舅舅舅妈,那就姥姥姥爷亲自来接。其实这种风俗也能让小孩的爷爷奶奶休息一下) 然后矛盾又来了,儿媳妇的意思就是要1000块钱揣兜里,嗯,万一在娘家买什么纸尿裤啦,或者给孩子买衣服,反正手里得有点钱,儿子的意思就是这个过年花销有点大,再说了,回娘家,带什么钱呀?把外孙女叫到姥姥家,吃的喝的用的就应该姥姥家出钱呀,反正住几天就回来啦。 儿媳妇不愿意,说出门不能空着手,非让拿钱,俩人就吵起来了,这老婆婆就生气了,毕竟儿媳妇的弟弟弟媳还在家呢,这样吵影响多不好,他儿子这个姐夫不能在小舅子面前丢脸啊,她进屋说:“回娘家为什么要带一千块钱?还不是贴补给娘家了!” 然后,儿媳妇疯了,就开骂了,说什么老公管她的钱,彩礼嫁妆都在老公手里,信用卡也被老公拿着,花呗也被关了,老公还天天查账,她受够了之类的话,还攻击她儿子和单位女同事骚聊。 老太太给我婆婆诉苦说:“电视台这种单位,说话就是那样,没这么严肃,毕竟不是干部,也不是公务员啥的,她一幼儿园老师,根本不能理解。反正就是闹起来了,她弟弟也不是东西,不说劝姐姐,反而然弟媳妇抱着孩子出去了,他把姐姐拉回去。现在好了,非要离婚,离就离把,反正哺乳期,丫头归她!”
今天说一个孤苦的老人吧。 这个老人按照辈分,我得喊一声三爷爷,他是我爸爸的堂堂叔(比堂叔还远一辈)。虽然论亲情远一点,但是那个时候一个村里都是本家,我爸小时候和这个堂堂叔住的不远。他对我们家也有些帮助,所以我爸对这个叔叔是很感激的。 他家情况是这样的,他有一个大哥,后来有个二哥挺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还有一个姐姐,然后他就是男的里的老三,我爸叫他三叔。 这个三爷爷怎么说呢,智商不算高,也不是纯傻,就是脑子一根筋那种,稍微呆一点么,有什么心眼。可以说是最老实那种老实人,但是他非常能干活,种地了什么的都是实心眼,他是认真的中,所以他种的庄稼比别人都好。他大哥家里的活,地里的农活都是他给弄。 他那本来就比大哥小了十几岁,大哥结婚之后生了俩儿子,他很喜欢两个侄子, 有什么好东西都带给侄子。 后来他开始说亲,因为太老实,相亲多次不成,等他二十好几了,快三十了,还在相亲。 他侄子也大了,大侄子学习很好,考了个大学(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很厉害了。) 二侄子学习不好,十六岁就开始相亲了,这个时候,这三爷爷遇到了一个不嫌弃他傻的女子,两人恋爱了,女方提出要两千块钱彩礼(在当时算高的了),他妈妈当然高兴了,满口同意 ,只要小儿子能结婚,彩礼高点算啥呢。 然后,谁也没想到,十六岁的二侄子出来反对:“那个女的明显为了钱,叔叔不能娶她。” 老太太坚持要给彩礼,侄子继续忽悠叔叔:“三叔,那样的女人娶进来,咱家就别想过好日子了。” 最终,在老太太带着小儿子去给彩礼的时候,这个小儿子说了很多刺激对方的话,财迷,卖女儿啥的(我们怀疑是侄子教的),这场婚姻就拉倒了,老太太气的卧床不起,躺了好几天。 二侄子很快找了女朋友,欢欢喜喜的结婚了,他的地全是这个叔叔给种,家里活也是叔叔给干,二侄子说了:“叔叔你太实在了,没有什么心眼,娶老婆也会被哄骗,别结婚了,今后我给你养老。” 大侄子非常聪明,建议二侄子养猪养牛搞养殖,于是二侄子从自己家里院子养起,发展到十几只,二十几,五十几的小养殖户。 三爷爷一直是他们家不拿工资的长工,拼命干活。 再后来,老太太去世了,临走之前把房子留给了小儿子,据说,弥留之际最忧心的就是小儿子的未来。 几十年过去了,三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肝不动活了,二侄子就把他扫地出门了,三爷爷姐姐家的女儿不愿意了,跑村里找大队书记,书记上门讲理,二侄子也不接老头回来,书记无奈,去城里找大侄子,这大侄子大学毕业回乡当了干部,从办事员一步步上来,最后是区里面的副处级(区级地区,副处级很了不起。) 于是,大侄子出面,给老头弄了个五保户,村里给老头分了个一间屋的安置房(老太太留下了的住房,我们不了解什么情况,成了小侄子了。)一个月给几百块钱生活费,老头简单弄点饭,这样生活着,姐姐家的女儿有时候会给他买衣服,送吃的,但是也是一大家子人,都当奶奶了,也很忙。 老头就这样五保户了几年,大侄子也退休了,上个月,老头觉得不舒服,咳嗽憋喘啥的,村里给送进医院,查出来食道癌,压迫呼吸道。 村里不想给掏治疗费,就拉回来了,老头天天憋的难受,就求二侄子给做手术,二侄子说:“癌症治不好,别乱花钱了。” 他又求大侄子,大侄子说:“手术费用太高,我养家糊口也不容易,我们死工资,还不如二弟有钱呢。” 他姐姐家的闺女来看他,见他憋的厉害,就找他俩侄子:“虽然癌症治不好,咱可以不化疗,恨不能让老头憋死唉,一家人拼钱做个手术吧。” 于是,俩侄子一人掏了一千块钱,声明最后一次给钱,給弄来做手了,我爸爸知道了,给联系了医院,并且告诉他们,五保户住院花钱很少,报销比例高。 最终老头做了手术,现在术后三天,回家住去了。 我爸爸今天还说呢,老人当年有机会成家的,现在弄得一无所有,今后再有什么病,麻烦了。
一个很有“骨气”的男人,把自己累心梗了。 世上啥事都有,这个男人,据说的情况是这样的:父母生他们姐弟两人,婚后他老婆生了俩女儿,他妈很嫌弃儿媳妇,没给伺候月子(不知道是两次都没伺候,还是有一次没伺候。)据说婆媳处的不好。二胎很小的时候,男人的父亲病逝。 男人他姐,老公做生意,据说蛮有钱的,一胎女,二胎男。娘家妈可高兴了,说女儿随她,先开花后结果,有福气。 于是这老太太一直住在女儿家,给女儿看二胎,照顾女儿的生活,(理由是,女婿在外面做生意很忙,经常不回家,家里房子大,女儿也害怕,而且还要给照顾二胎。)一过二十多年了,男人的老婆对婆婆意见很大,娃小的时候,她过的很艰辛,因为没学历,除了种地以外,她还去建筑工地打小工(因为看娃,不能去外地)。男人是单位的司机,不是正式的,拿钱不多,女的吃苦耐劳,有时候赚钱比男的多,但是都是辛苦钱。因此,儿媳妇说过今后不会管老太太,让她女儿给养老,这样的话。 现在,他们也算是熬出头了,大女儿已经工作,小女儿读硕士研究生,自己也能赚点钱,基本够用。 然后,二十多天之前,老太太在女儿家做家务的时候摔了,女儿就打了120,老太太被送到医院,有骨折,脑震荡啥的。加上年纪大了,本来有些隐藏的疾病,也因为这一摔,诱发了。 高能部分来了,男人他姐不过来照顾老太太,不出钱,也不过来看看母亲,美其名曰:“家里孩子需要照顾 ”。男人很苦恼,却又怕老婆埋怨姐姐和母亲。于是他很有骨气的没有告诉老婆,就这样,老姐不来,老婆不知道情况。这男人吃住在医院,24h尽心尽力伺候老母亲。 经过二十天的治疗,老太太逐渐康复。然后,辛苦了二十天的男人,有骨气不去为难姐姐和媳妇的男人,一下子倒了,经过诊断,心梗,与过度劳累有关
自从有了儿子,我发现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样…………话说,大宝是长 自从有了儿子,我发现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样………… 话说,大宝是长公主,二宝小王子,以前也没觉得女孩男孩的,带起来能有多大区别,现在发现她俩完全不一样。 睡觉:我女儿小时候很乖,到点就睡。月子里吃了睡,睡了吃,也就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活动一下,其他时间都在睡。出了月子之后,下午四点到八点活动活动。其他时间也是睡觉。后来长大了,就改成了上午活动。午觉能从下午一点睡到五点。也不耽误人家晚上九点睡觉。 我儿子就从月子里就活力十足,好在那时候睡眠时间还够,但是每隔三小时起来吃奶,她都要清醒这么一个小时左右,明显不如姐姐乖。后来就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了。直到前段时间那育儿嫂喜欢哄孩子睡觉。他能上午睡两个小时,下午睡三个小时。后来又对育儿嫂的哄产生了抗体,白天也就下午睡一两个小时吧!还好,夜里睡得还行,那也都是十点半才能睡着。 再说吃饭,我女儿小时候吃饭就很干净,基本上不弄到身上去。但我儿子就吃的全身都是。 吃和睡的差距还不算太大,主要在亲子互动上,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虽然学习挺忙的,但基本上天天晚上都会搂着她,给她念故事。 我女儿也跟着翻书,跟着念。现在这个小家伙,你想搂,他就推,不如姐姐乖巧。念书给他听,他就把书抢过去,然后放嘴里吃。努力的咬了止,就像咬煎饼一样,把纸给撕下来,然后把嘴里的纸给吐掉。他姐姐的书已经被他撕烂了,两三本了。然后我就收起来了,没敢再给看,反正给了也不看,也是个撕书的。 应该说最大的差距就是玩,我女儿喜欢抱洋娃娃,也不乱霍霍房间。我儿子就喜欢翻箱倒柜,乱扔乱放。喜欢把桌子上的东西,一点点的推下来,听到掉在地上的声音,就哈哈大笑。 一出门跟疯了似的,追不上 男孩真是太皮了
半夜三更的,邻居家在大战,真的是打架! 事情是这样的,老太太八十多了马上九十,离休老干部,据说离休工资一万左右(没核实过,据说哈。) 因为当年儿子年轻时候工厂效益好,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以老人的儿子靠父母进了工厂上班。然后,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的时候,儿子儿媳轰轰烈烈的下岗了。 下岗成就了一批人,也毁了一批人,这老人的儿子就是被毁那批,铁饭碗没有了,收入没有了。 而当时,老人已经六七十岁了,离休多年了,除了工资高一点,也没啥人脉了,孙子上学还要钱啊,于是老人把工资折(当时是存折那种)给了儿子儿媳。 反正大家住一起,老人还能给带孩子。 后来,不知道啥原因,(原谅楼主这个吃瓜群众,没有吃透),老人搬过来和女儿女婿同住,大约2001年秋天来的女儿家里,儿子儿媳和孙子一个月过来一两次。 话说这个女婿呢,是个公务员,坐办公室就是不提升那种老科员,别看人家没本事混官场,做生意一把好手,以前管理没这么严格的时候,一边上班一边做生意。后来年龄大了,国家也禁止公务员经商了,他就申请提前退休,专心做生意了,现在家产颇丰,房产七八套,还有公司啥的。 这老太太在女儿女婿家里住了十八年了,女婿财大气粗,也没计较过。这不是今年矛盾来了: 老太太的孙子是学霸啊,不停的上学那种,现在博士毕业了,三十大几了,找了个工作,要求父母给买房子。 父母没招了,没钱啊,这二十年都是吃老太太的工资。 于是一群人来找女儿女婿了,也就是孩子的姑姑姑父,看中了姑父的一套房产,要买姑父的房子。 一套四居室,双主卧三卫生间的房子,人家拿出五万块钱存款,十五万的欠条,想买这套房子。 这女婿当然不愿意了,就说不卖房子,然后就吵起来了,老太太帮儿子说话,被女婿一块轰出来了 现在一群人在房子外面骂,女儿女婿躲在院子里骂,小区保卫也来了,却无能为力。 幸亏我们小区房子密度不大,围观者比较少,不过也够热闹得了,吵得我女儿睡不好觉,我儿子也在睡梦中翻滚。 老太太和儿子儿媳孙子一个劲的说女婿缺德,女儿冷血。 女婿就说老太太吃了十八年饭了,有病也是他带去看(不过离休老干部报销比例较高,估计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带老人看病肯定各种操心。),三四百万的房子,五万块钱就想买吧啦吧啦的。 半夜三更的,热闹了,老太太一个劲的要碰死在门前,什么古时候就会去敲登闻鼓啥的,(老太太是文化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