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可22 河州星月机车
一个人的摩托车旅行,只不过是我与大自然亲近的一种方式,与任何怀揣征服欲挑战的欲望无关····
关注数: 55 粉丝数: 57 发帖数: 3,414 关注贴吧数: 13
河州星月在行动《2013.8.2广河县三甲集五户沃涛村特大冰雹洪涝》 致; 临夏回族自治州各组同胞,给穆斯林兄弟姐们一声斋月吉庆的色俩木《暗色拉姆而来孔木》 昨夜20点左右位于广河县三甲集镇五户沃涛村遭受了特大冰雹洪涝灾害,冰雹颗粒硕大,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巨大,村民有伤亡,然昨夜雨势不见转小,全村穆斯林男女老少,在大雨中开了尊贵的斋,傍晚雨势转小,逐渐晴朗,可是家呢,已经是洪涝的冲刷中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凌晨封斋时间,全村很多人没法生火做饭封斋,只能吃几包干方便面,在这里我祈求我们的穆斯林姐妹兄弟们,在这尊贵的斋月里,伸出援手,来帮助那些还在困难之中的我们的姐们们,兄弟们,让他们在剩下的这几天斋月里度过虔诚的每一天。 今晚是《哥特儿万间》的日子,也是我们穆斯林在斋月里最志贵的一晚,在这一晚你将从信阳上得到无止境的色瓦布 我们河州星月机车运动俱乐部,于今天下午16时整,整队出发前往受灾地方,看望那些穆斯林兄弟姐们《详细的等待后续的跟近》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爱的朋友们,涓涓细流汇涌泉,粒粒细沙聚成塔,男同志少抽一盒烟,女同志少买一件化妆品,小孩子少买一个玩具,将省下来的钱捐助给我们最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1元、2元,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痛苦者的希望。 下面是我们俱乐部的捐款账号: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负责人:马克勤(13884023644) 马效义(15025808880) 爱心账号:622848 3360758162916(马克勤) 收到的每一笔爱心捐款我们将会一一记录在案,并且会公布在贴吧平台上,望社会各界人士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 河州星月机车运动俱乐部 2013年8月3日
河州星月助残--小洼沟病患(事态更新帖) 如果之前关注过此事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位病患,在这里我再介绍一下这个病患。自从我们在网上发出寻找我们身边的贫困户时,有一个三甲集的朋友告诉我们,他知道有个贫困户,家境相当贫穷,之后我们河州星月公益会实地去了解后才得知,这户家庭有位病患者,年纪三十多,得了"骨髓炎",有一妻一母,妻子不能生育,并收养了两个孩子.家境特别贫寒。 家里唯一的一个顶梁柱倒下了,由于妻子忙于照顾躺在炕上的丈夫和老人、孩子,母亲又年纪大了,家里的庄稼也就扔下了。记得病患的老母亲跟我说:“家里的大多吃的都是别人施舍的,我们身体好,吃的是包谷面(玉米面),但给病人我们一直给白面吃。”很难想象,现在如此繁荣的社会还有吃不上白面的。民政局一直也很照顾,后来一次发了两袋面粉,家里就决定趁这两袋白面,给病人做了“讨白”。我们瞑目想想,骨髓炎长在大腿上,何时才会溃烂到上身,然后感染到去世?病人又会受到多少的痛苦? 我们了解实地情况后,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所以如实的上报给咱们县“民政局”,民政说先实地去看,如果情况属实就帮助病患的手术费及医疗费。所以,在这里我们代表病患家属感谢民政。之前在上报民政局之前,我们也拿着病患的病例及X光片到三甲集医院,给骨科主任看,他跟兰州的专家沟通后告诉我们这病只能截肢,大腿已经腐烂不堪,手术费及后续治疗费在五万以上,面对这么大的数字,连白面吃上都成问题的家庭来说,只能望而却步,躺在炕上等着去世。我们爱心公益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求助于政府。 5月9日,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首次对这户贫困户给予帮助,并对家属承诺,如果民政局帮助的话,我们会在治疗期间,帮助他们生活方面的开支(据医生讲,不感染的情况下,医疗期大概有4.5个月。对家境极贫的他们来说,住院时候吃饭也是个最起码的问题)。6月1日,好消息降临这个可怜的家庭,民政局来电话说把病拉到医院。同时,病患老婆给我们也打电话通知,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我们同时也安排了医院附近的饭馆,每天除了给病患和他老婆的饭外,我们额外多出5元作为每天的营养费(每天可以5个鸡蛋)。现在,三甲集医院已经接收这个病情非常糟糕的病患。骨科主任马正忠也很同情,说医院一定会在各方面会照顾,同时也及时联系了兰州的骨科专家。在我发帖之前得知,马正忠主任拿着病例及X光片赶到兰州,再次会诊其骨科专家。在这里,我们感谢三甲集医院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会继续跟进此事的进展,如果你也有爱心,也可以来三甲集医院看望病患。
河州星月助残--小洼沟病患(每日进展贴) 如果之前关注过此事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位病患,在这里我再介绍一下这个病患。自从我们在网上发出寻找我们身边的贫困户时,有一个三甲集的朋友告诉我们,他知道有个贫困户,家境相当贫穷,之后我们河州星月公益会实地去了解后才得知,这户家庭有位病患者,年纪三十多,得了"骨髓炎",有一妻一母,妻子不能生育,并收养了两个孩子.家境特别贫寒。 家里唯一的一个顶梁柱倒下了,由于妻子忙于照顾躺在炕上的丈夫和老人、孩子,母亲又年纪大了,家里的庄稼也就扔下了。记得病患的老母亲跟我说:“家里的大多吃的都是别人施舍的,我们身体好,吃的是包谷面(玉米面),但给病人我们一直给白面吃。”很难想象,现在如此繁荣的社会还有吃不上白面的。民政局一直也很照顾,后来一次发了两袋面粉,家里就决定趁这两袋白面,给病人做了“讨白”。我们瞑目想想,骨髓炎长在大腿上,何时才会溃烂到上身,然后感染到去世?病人又会受到多少的痛苦? 我们了解实地情况后,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所以如实的上报给咱们县“民政局”,民政说先实地去看,如果情况属实就帮助病患的手术费及医疗费。所以,在这里我们代表病患家属感谢民政。之前在上报民政局之前,我们也拿着病患的病例及X光片到三甲集医院,给骨科主任看,他跟兰州的专家沟通后告诉我们这病只能截肢,大腿已经腐烂不堪,手术费及后续治疗费在五万以上,面对这么大的数字,连白面吃上都成问题的家庭来说,只能望而却步,躺在炕上等着去世。我们爱心公益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求助于政府。 5月9日,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首次对这户贫困户给予帮助,并对家属承诺,如果民政局帮助的话,我们会在治疗期间,帮助他们生活方面的开支(据医生讲,不感染的情况下,医疗期大概有4.5个月。对家境极贫的他们来说,住院时候吃饭也是个最起码的问题)。6月1日,好消息降临这个可怜的家庭,民政局来电话说把病拉到医院。同时,病患老婆给我们也打电话通知,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我们同时也安排了医院附近的饭馆,每天除了给病患和他老婆的饭外,我们额外多出5元作为每天的营养费(每天可以5个鸡蛋)。现在,三甲集医院已经接收这个病情非常糟糕的病患。骨科主任马正忠也很同情,说医院一定会在各方面会照顾,同时也及时联系了兰州的骨科专家。在我发帖之前得知,马正忠主任拿着病例及X光片赶到兰州,再次会诊其骨科专家。在这里,我们感谢三甲集医院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会继续跟进此事的进展,如果你也有爱心,也可以来三甲集医院看望病患。
“生命在呼唤,美丽天使”---小爱 大未来 - 26 岁白血病患者美丽女教师募捐活动倡议书亲爱的临夏网友: 你们好!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最近收到一个求助电话,一个临夏年轻女教师的丈夫,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一下他患有白血病的老婆。现在骨髓已配型,但是没有手术费及后续医疗费用。据了解,他老婆叫董小霞,是临夏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的老师。为了治疗妻子的病,丈夫借遍亲友又收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总共攒积二十多万,可后来经过几次高额的化疗,剩下十几万。但据医生说,手术费及后续治疗至少三十五万。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爱的朋友们,涓涓细流汇涌泉,粒粒细沙聚成塔,男同志少抽一盒烟,女同志少买一件化妆品,小孩子少买一个玩具,将省下来的钱捐助给我们最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1元、2元,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痛苦者的希望。我们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决定从爱心基金抽出2000元来帮助这位美丽的年轻女教师,但是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一点点爱心来撑起一个美丽女老师的未来。 也许您是一名老师,也许您是一名学生,也许您还在打工谋生,也许您正在做小本生意,囊中羞涩使你却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能力大小,捐款多少,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生命是可贵的,面对如此鲜活的生命,我们怎能忍心不闻不问?金钱有价,但爱心无价,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真切感受人情温暖!病魔无情人有情,我们不能让她独自一人与病魔抗争,恳请大家一起援助之手,拉她一把,把她从死亡阴影里拉出来,与我们一起享受阳光雨露,享受健康生命的馈赠。 以下是《兰州晨报》所报道的内容: 26岁的董小霞出生于临夏市积石山县铺川乡铺川村,2年前,从兰州商学院毕业的她放弃了留在兰州的机会,毅然回到贫困的家乡,成为一名中学语文代课教师。去年9月,这位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准妈妈被查出患上急性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几乎将这个年轻的家庭击垮。尽管先后接受了4次化疗,但躺在病床上的董小霞仍然忘不了她的学生们,“真想活着再多看一眼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提起自己的学生,董小霞因为病痛而暗淡无光的眼睛中闪出了一丝光芒。    代课女教师患上白血病   1月18日上午,虚弱的董小霞躺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病房里,由于几次化疗,原本乌黑的秀发几乎已经掉光。去年9月的一天,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突然感到咽喉十分疼痛,并伴随发高烧。由于工作忙碌她拖了两天才去附近医院检查,经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比例非常高。当地医生建议她到兰州医院诊治。几天后,董小霞被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而此时董小霞已经怀孕6个月。这张检验报告单犹如晴天霹雳,让丈夫杨发平内心猛然一震。他很快接受了现实,并陪伴妻子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当看到妻子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学生,惦记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时,杨发平的心都碎了。在入院两个月后,董小霞的孩子也由于病情加重而没有保住。    同事献爱心学校捐款9500元   董小霞,2010年6月毕业于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当时她放弃了在省城企业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了一名代课教师。虽然每月工资只有800元,但她从没有抱怨过。“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这里的孩子们太苦了。我作为村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一定要在这里扎根教书。”董小霞说,做一名代课教师也很光荣。   董小霞在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任初二语文老师,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代课成绩总在学校排名前列。她的学生说:“她像一位大姐姐,总是很认真很亲切。”她的同事说:“她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教书很认真,不管多晚,直到批改完所有作业才回家。”得知董小霞患上白血病后,老师们纷纷自发为她捐款,共捐了9500元。   然而,区区几千元,对身患恶疾的董小霞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据医护人员介绍,董小霞患的是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M5型,已入院治疗4个月时间,做了4次化疗,虽然恢复情况不错,但后续治疗费用非常高,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而这需要花费三四十万元。   据杨发平介绍,妻子工资微薄,刚毕业不久就与他成婚了,工作年限短,没有积蓄,也没有享受医疗保障,住院治疗期间还做了引产手术。自从住院以来,已经花费了29万元,其中有25万余元是从亲友中借的,而杨发平作为一名乡村保健医生,每月也只有500元的补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杨发平握着妻子的手,眼眶湿润了。“我要好起来,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等着我上课呢!”董小霞伸手为丈夫擦拭眼泪,并坚强地安慰着丈夫。   本报记者张学江 王钊 捐助方式及咨询电话: 董小霞丈夫:13739306227 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负责人:马克勤(13884023644) 马效义(15025808880) 爱心账号:622848 3360758162916(马克勤) 医院疾病诊断书及贫困证明:网络及媒体的有关报道:
“生命在呼唤,美丽天使”---小爱 大未来 - 26 岁白血病患者美丽女教师募捐活动倡议书亲爱的临夏网友: 你们好!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最近收到一个求助电话,一个临夏年轻女教师的丈夫,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一下他患有白血病的老婆。现在骨髓已配型,但是没有手术费及后续医疗费用。据了解,他老婆叫董小霞,是临夏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的老师。为了治疗妻子的病,丈夫借遍亲友又收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总共攒积二十多万,可后来经过几次高额的化疗,剩下十几万。但据医生说,手术费及后续治疗至少三十五万。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爱的朋友们,涓涓细流汇涌泉,粒粒细沙聚成塔,男同志少抽一盒烟,女同志少买一件化妆品,小孩子少买一个玩具,将省下来的钱捐助给我们最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1元、2元,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痛苦者的希望。我们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决定从爱心基金抽出2000元来帮助这位美丽的年轻女教师,但是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一点点爱心来撑起一个美丽女老师的未来。 也许您是一名老师,也许您是一名学生,也许您还在打工谋生,也许您正在做小本生意,囊中羞涩使你却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能力大小,捐款多少,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生命是可贵的,面对如此鲜活的生命,我们怎能忍心不闻不问?金钱有价,但爱心无价,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真切感受人情温暖!病魔无情人有情,我们不能让她独自一人与病魔抗争,恳请大家一起援助之手,拉她一把,把她从死亡阴影里拉出来,与我们一起享受阳光雨露,享受健康生命的馈赠。 以下是《兰州晨报》所报道的内容: 26岁的董小霞出生于临夏市积石山县铺川乡铺川村,2年前,从兰州商学院毕业的她放弃了留在兰州的机会,毅然回到贫困的家乡,成为一名中学语文代课教师。去年9月,这位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准妈妈被查出患上急性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几乎将这个年轻的家庭击垮。尽管先后接受了4次化疗,但躺在病床上的董小霞仍然忘不了她的学生们,“真想活着再多看一眼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提起自己的学生,董小霞因为病痛而暗淡无光的眼睛中闪出了一丝光芒。    代课女教师患上白血病   1月18日上午,虚弱的董小霞躺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病房里,由于几次化疗,原本乌黑的秀发几乎已经掉光。去年9月的一天,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突然感到咽喉十分疼痛,并伴随发高烧。由于工作忙碌她拖了两天才去附近医院检查,经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比例非常高。当地医生建议她到兰州医院诊治。几天后,董小霞被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而此时董小霞已经怀孕6个月。这张检验报告单犹如晴天霹雳,让丈夫杨发平内心猛然一震。他很快接受了现实,并陪伴妻子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当看到妻子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学生,惦记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时,杨发平的心都碎了。在入院两个月后,董小霞的孩子也由于病情加重而没有保住。    同事献爱心学校捐款9500元   董小霞,2010年6月毕业于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当时她放弃了在省城企业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了一名代课教师。虽然每月工资只有800元,但她从没有抱怨过。“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这里的孩子们太苦了。我作为村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一定要在这里扎根教书。”董小霞说,做一名代课教师也很光荣。   董小霞在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任初二语文老师,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代课成绩总在学校排名前列。她的学生说:“她像一位大姐姐,总是很认真很亲切。”她的同事说:“她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教书很认真,不管多晚,直到批改完所有作业才回家。”得知董小霞患上白血病后,老师们纷纷自发为她捐款,共捐了9500元。   然而,区区几千元,对身患恶疾的董小霞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据医护人员介绍,董小霞患的是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M5型,已入院治疗4个月时间,做了4次化疗,虽然恢复情况不错,但后续治疗费用非常高,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而这需要花费三四十万元。   据杨发平介绍,妻子工资微薄,刚毕业不久就与他成婚了,工作年限短,没有积蓄,也没有享受医疗保障,住院治疗期间还做了引产手术。自从住院以来,已经花费了29万元,其中有25万余元是从亲友中借的,而杨发平作为一名乡村保健医生,每月也只有500元的补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杨发平握着妻子的手,眼眶湿润了。“我要好起来,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等着我上课呢!”董小霞伸手为丈夫擦拭眼泪,并坚强地安慰着丈夫。   本报记者张学江 王钊 捐助方式及咨询电话: 董小霞丈夫:13739306227 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负责人:马克勤(13884023644) 马效义(15025808880) 爱心账号:622848 3360758162916(马克勤) 医院疾病诊断书及贫困证明:网络及媒体的有关报道:
“生命在呼唤,美丽天使”---小爱 大未来 - 26 岁白血病患者美丽女教师募捐活动倡议书亲爱的临夏网友: 你们好!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最近收到一个求助电话,一个临夏年轻女教师的丈夫,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一下他患有白血病的老婆。现在骨髓已配型,但是没有手术费及后续医疗费用。据了解,他老婆叫董小霞,是临夏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的老师。为了治疗妻子的病,丈夫借遍亲友又收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总共攒积二十多万,可后来经过几次高额的化疗,剩下十几万。但据医生说,手术费及后续治疗至少三十五万。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爱的朋友们,涓涓细流汇涌泉,粒粒细沙聚成塔,男同志少抽一盒烟,女同志少买一件化妆品,小孩子少买一个玩具,将省下来的钱捐助给我们最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1元、2元,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痛苦者的希望。我们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决定从爱心基金抽出2000元来帮助这位美丽的年轻女教师,但是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一点点爱心来撑起一个美丽女老师的未来。 也许您是一名老师,也许您是一名学生,也许您还在打工谋生,也许您正在做小本生意,囊中羞涩使你却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能力大小,捐款多少,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生命是可贵的,面对如此鲜活的生命,我们怎能忍心不闻不问?金钱有价,但爱心无价,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真切感受人情温暖!病魔无情人有情,我们不能让她独自一人与病魔抗争,恳请大家一起援助之手,拉她一把,把她从死亡阴影里拉出来,与我们一起享受阳光雨露,享受健康生命的馈赠。 以下是《兰州晨报》所报道的内容: 26岁的董小霞出生于临夏市积石山县铺川乡铺川村,2年前,从兰州商学院毕业的她放弃了留在兰州的机会,毅然回到贫困的家乡,成为一名中学语文代课教师。去年9月,这位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准妈妈被查出患上急性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几乎将这个年轻的家庭击垮。尽管先后接受了4次化疗,但躺在病床上的董小霞仍然忘不了她的学生们,“真想活着再多看一眼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提起自己的学生,董小霞因为病痛而暗淡无光的眼睛中闪出了一丝光芒。    代课女教师患上白血病   1月18日上午,虚弱的董小霞躺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病房里,由于几次化疗,原本乌黑的秀发几乎已经掉光。去年9月的一天,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突然感到咽喉十分疼痛,并伴随发高烧。由于工作忙碌她拖了两天才去附近医院检查,经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比例非常高。当地医生建议她到兰州医院诊治。几天后,董小霞被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而此时董小霞已经怀孕6个月。这张检验报告单犹如晴天霹雳,让丈夫杨发平内心猛然一震。他很快接受了现实,并陪伴妻子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当看到妻子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学生,惦记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时,杨发平的心都碎了。在入院两个月后,董小霞的孩子也由于病情加重而没有保住。    同事献爱心学校捐款9500元   董小霞,2010年6月毕业于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当时她放弃了在省城企业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了一名代课教师。虽然每月工资只有800元,但她从没有抱怨过。“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这里的孩子们太苦了。我作为村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一定要在这里扎根教书。”董小霞说,做一名代课教师也很光荣。   董小霞在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任初二语文老师,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代课成绩总在学校排名前列。她的学生说:“她像一位大姐姐,总是很认真很亲切。”她的同事说:“她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教书很认真,不管多晚,直到批改完所有作业才回家。”得知董小霞患上白血病后,老师们纷纷自发为她捐款,共捐了9500元。   然而,区区几千元,对身患恶疾的董小霞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据医护人员介绍,董小霞患的是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M5型,已入院治疗4个月时间,做了4次化疗,虽然恢复情况不错,但后续治疗费用非常高,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而这需要花费三四十万元。   据杨发平介绍,妻子工资微薄,刚毕业不久就与他成婚了,工作年限短,没有积蓄,也没有享受医疗保障,住院治疗期间还做了引产手术。自从住院以来,已经花费了29万元,其中有25万余元是从亲友中借的,而杨发平作为一名乡村保健医生,每月也只有500元的补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杨发平握着妻子的手,眼眶湿润了。“我要好起来,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等着我上课呢!”董小霞伸手为丈夫擦拭眼泪,并坚强地安慰着丈夫。   本报记者张学江 王钊 捐助方式及咨询电话: 董小霞丈夫:13739306227 河州星月爱心公益会负责人:马克勤(13884023644) 马效义(15025808880) 爱心账号:622848 3360758162916(马克勤) 医院疾病诊断书及贫困证明:网络及媒体的有关报道:
我想你了,我的千R! 【转自伊布日志】 爱,原本很容易,就是轻轻把你放在我心里,爱,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今生已无缘和你在一起、、、 好想启动你的引擎,只想听听你那熟悉的声音,只想知道你 是不是在路上跑着,是不是也象我想你一样在想着我、、、 有一个能够思念的车,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以后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今天,我依然爱着你! 爱上你,只用了一秒,忘记你,却将用去我的一生! 要是有人现在问我,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只想说,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能再见你一次、、再一次骑着你在公路上骑车奔腾、 而我现在最无奈的事 却只能一个人的时候 静静地想你、、、 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上了你,而最大的不幸却是不能拥有你、、、 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车是一场伤,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车是一声叹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车是一生的幸福,你是幸福的吗? 如果爱上你是一种错,那我情愿一错再错! 爱你,却不能与你长相厮守,这是一种痛苦,等你却不知道结局,这是一种无奈,但求此刻能拥有你,但求此生能与你在一起! 不再相见并不一定等于分离,不再抚摩也不一定等于忘记,因为你的幸福和快乐,会是我一直的期盼! 爱你,却要无欲无求,好难! 爱你却要偷偷摸摸,好累! 爱你却让自己心碎,好惨! 但竟然会心甘情愿,好傻! 想起你,我的心就有说不出的痛,你是否知道?而我能时刻感觉到你的哄吟声,因为 你一直在我心中! 如果有一天,当你想起有谁爱过你,那其中一定有一个人是我!如果有一天,没有人再爱你了,那一定是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有些人,有些感情,错过了一次,也许就会错过整整的一生、、、唉!你陪我走过很多路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