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胖子♂ op19910726
关注数: 11 粉丝数: 46 发帖数: 1,811 关注贴吧数: 19
(转)垃圾人定律 一对情侣晚上在餐馆吃饭,漂亮女友被隔壁桌醉汉吹口哨,他说反正吃完了咱走吧。女友说你怎么这么怂啊是不是男人,男友说犯不上跟流氓较劲。女友急,骂完男友又过去骂那群醉汉,结果醉汉围上来开打,男友被捅三刀,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了,临死问了女友一句话:我现在算男人了么?……如果你的女朋友被醉汉吹口哨你会怎么做?你听说过”垃圾人定律”吗?如果北京那位被摔的孩子妈妈知道这定律就可以避免孩子的悲剧! 一位朋友在正确的车道上行驶,突然间一辆黑色轿车从停车位开出,正好挡在前面。 朋友立即踩刹车,车子滑行了一小段路,刚好闪开来车,两车之间的距离就只差个几厘米!这辆车的司机凶狠地甩头、并且朝着我们大喊大叫!我朋友只是微笑,对那家伙挥挥手。我的意思是:我朋友表现得很友善。于是我问他:“你刚才为什么那么做?那家伙差点毁了你的车,还可能伤害我们!”这是当时我朋友告诉的我话,现在我把它总结归纳为“垃圾人定律”。他解释说:“许多人就像“垃圾人”。他们到处跑来跑去,身上充满了负面垃圾:充满了沮丧、愤怒、忌妒、算计、仇恨,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贪心不满足、抱怨、比较,充满了见不得人好、愚昧、无知、烦恼、报复、和充满了失望。随着心中的垃圾堆积又堆积,他们终需找个地方倾倒;有时候,我们刚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们身上丢....”“所以,无须介意!只要微笑、挥挥手、远离他们,然后继续走我们自己的路就行! 千万别将他们的负面垃圾接收再扩散给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或其它路人”这里的底线是:快乐、成功的人绝对不让‘垃圾人’接管自己生活当中的任何一天!人生短暂,绝对不要浪费心思和精力在这些事上!~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一笑而过!最好境界~谁会和垃圾一般见识!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人因梦想而伟大,更因行动而成功,你因学习而改变!请把您的爱心传递出去帮助更多人成功!
姜容樵八卦掌歌诀精解 诀第一句: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八卦掌之功,掌法如轮,身法如龙,步法如水。以形练神,以神帅形,历来受到练功者的重视,说明了形体正确与否的重要性。此句歌诀对形体和内在提出具体要求,拧旋走转、闪展腾挪中,须始终保持“顺项提顶,溜臀收肛”之状态。 “顺项提顶”:脖子自然竖直,方可头顶天。《内功经》云:“头正而起,肩平而顺。”头正则项顺,项顺则提顶。肩平可使头、项自然顺达。如此,周身上下方能高度协调一致,气血往来勿受阻碍,精神提得起,变化才自如。把平衡留给自己,把力量作用到对方身上。《易经》云:“化而载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化去不正之身姿,推进体内气血流通。 “溜臀收肛”:拧旋走转中使臀部下垂之肌肉用意向上敛之,谷道收之,方可达到溜臀收肛之效。溜臀收肛之功上身,下肢之力方能使出来。掌法、步法、身法可配合得当。力根在八髅,其上带身腰,下带胯膝。溜臀之作用是使下肢轻捷便利,收肛之作用是使气不外泄。 顺项提顶也好,溜臀收肛也罢,须在经年累月、朝夕不辍地磨砺中练就。 歌诀第二句: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松肩沉肘”:松肩非被动的松懈,而是自然松开肩关节,两腋虚撑,或在沉肘中找,运动中肘有接触地面之感,可达松而不懈之效。在意的统帅下,双手臂动起来轻利迅捷。双肩如拉弓,达抻筋拔骨之目的。检验是否松得好的标准是,手臂不直、伸出后,外力从上往下压,手臂顺势而下,然外力一松,手臂又顺势反弹回去。双肩松开气灌肘,双肘垂地劲到手。八卦掌练起来不像外家拳那样刚猛,也不似太极拳那般一柔到底,而是松肩沉肘中刚柔相济。练功时找身体的大松大柔,找虚无的气势,找神意的感应,练莫测的变化,练有感皆应的神明,绝不是筋骨肌肉的锻炼。 “实腹畅胸”:实腹乃气沉丹田,畅胸指胸腔虚空。胸空气人丹,实腹气盈足。切记拧旋走转中不可挺胸,也不能缩胸,此为练功之大忌,为“三害”之一。练功中顺乎生理的自然规律,有板有眼地练,日久可强健体魄、增进内功。 所谓“三害”,一是“努气”,二是“拙力”,三是“颠胸提腹”。“努气”为有意提气或憋气,极易造成胸满气逆而伤肺。发“拙力”也易鼓气、憋气,导致肢体僵硬不易变化,阻碍气血流通。“颠胸提腹”更易使气滞留于胸肺部,严重者会造成炸肺。所以,实腹畅胸是对气能否顺畅地在周身运行的实质性要求。那么,如何防“三害”,而使身趋于实腹畅胸?就是在运动中将气力从双肩双胯一起缩向丹田,松肩紧背,胸便既畅又空了。呼吸自然,周身各关节、四肢毫不着力。日久,达形而坚,精而实,气而壮,神而飞。形和气是纵横之本,精和实是飞腾之基。 歌诀第三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此句含意是指技击中劲力运用的变化和产生。技击中劲力随着掌法、身法、步法的瞬间变化而变化。 “滚钻争裹”:滚为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手臂既要转又有向前的螺旋形动作,争是向外撑开,裹是向里扣抱。八卦掌的滚钻争裹四种劲力于技击中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对抗,使劲力保持圆满、中和。 “奇正相生”:也就是说劲力变化的矛盾产生了。奇与正是矛与盾,劲力变化离不开奇与正,刚劲与柔劲之变始终蕴含于奇与正之中。八卦掌一切劲力的变化都是由滚钻争裹之劲力的相互对抗,在奇正的矛盾产生中发挥出来的。 四种劲力必须结合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拦、截等技法来应用。在步法、身法、掌法、眼法和精、气、神、意的作用下施展。交手中,滚中有钻,钻中带滚;争中含裹,裹中含争。体现出八卦掌劲力之刚柔相济,体现出八卦掌的走中打,打中走,走中防,防中打,打中变,变中化,化则变化莫测的技击特点。一身之劲练成一家。身如游龙,掌似闪电,步如流水,动则虎啸龙吟,静则如山似岳。
格斗中的"八打"与"八不打" 八打: (1)眉头双眼 眉头指眉弓当.用力击打时会引起眶上血管及神经损伤:双眼当受到击打时会使其失去判断和视觉能力. (2)唇上人中 是指鼻子下方唇上方的人中穴.击打时会让对方神经方面受到损伤.过力击打亦会伤及牙齿. (3)穿腮耳门 是指腮帮和下颌部位,此处可使对方下巴脱臼. (4)背后骨缝 又称肩胛骨缝,是指肩胛内外缘,击打此处可使对方上肢活动失灵. (5)肋内肺腑 指胸大肌靠下的目标以及肋内的肝\脾等器官,击打后可使胸肌受损,呼吸困难,并影响上肢活动. (6)撩阴高骨 指耻骨联合处,击打后可使之巨痛,但不伤及脏器. (7)鹤膝虎骨 指膝关节部分,重击后可使其膝关节错位,造成运动障碍,严重时可造成终身残疾. (8)破骨千金 指小腿胫骨,击打后可使对方胫骨隐裂或骨折,使小腿失去活动和支撑能力.又有一说法是指臁骨. 不打: (1)太阳为首 不准击打与踢击太阳穴. (2)正中咽喉 不准击打锁制咽喉以及锁骨 (3)中心两壁 不准击打心窝部及左右两侧. (4)两肋太极 不得随意击打腋窝下两侧软肋. (5)海底撩阴 不得随意击打或撩击裆部. (6)两肾对心 不准踢打身体两侧的肾脏要害. (7)尾闾风府 不得踢打尾椎骨部位. (8)两耳扇风 不得对两耳施用双风灌耳的打法. 以上八不打是指击中八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引进对方伤残乃至死亡的部位,而八打则是指攻击之后不致于给对方造成严重伤残,又能有效控制对方的部位. '八打与八不打不光是指格斗自卫重要攻击目标,同样亦是歹徒重点攻击你的目标.做为一个截拳道研习者要牢固树立防御意识.在一般冲突或切磋中,不可对八不打部位进行攻击,否则将会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当然,当对手攻击你的要害时你亦可予以反击.记着:你的攻击是随着对手的升级而升级的.但在日常实战或师兄弟切磋以及以武会友之时,要善于控制攻击力量,以及选择适当的攻击部位以免失手伤人.
单刀法选 单刀说­ 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煅炼精坚,制度轻利,把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光耀射目,令人寒心。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余故访求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时南北皆闻亳州郭五刀名,后亲访之,然较之刘,则刘之妙,又胜于郭多矣。恨元受刘刀,有势有法而无名,今依势取像,拟其名,使习者易于记忆。其用法,亦惟以身法为要,儇跳超距,眼快手捷,诱而击之,惊而取之,心手俱化,胆识不乱,方可言妙。今将入弩兼用,亦惟选数势绘图,直述其理之可以与枪敌者。若遇他器,而此圆转锋利,制胜又在我矣。 ­ 第一式:带刀势 足并立,右膝稍弯,名曰『雌雄脚』。左手按刀鞘,右手按刀把;左肩向前颠步,进左脚於右,再左转;进右步,拔刀。­  ­ 第二式:出刀势­ 右手阳掌,出刀於右,斜横刀尖在左,示胃腹大空向敌,彼枪札入,略偷左脚移於后,用刀把枒下枪,随加左手共持刀把,则刀尖斜横右边,以右肩向敌。彼枪又札入,即起拏砍一刀,以成外看势,彼枪又札入,斜进右脚,刀背勾开枪,即进右脚砍杀。又一著如前出刀之势,彼枪札入,亦如前移步,刀把枒下枪大份左脚,右转身,进右步,背砍一刀。­  ­ 第三式:压刀势­ 右手阴持刀,蹲身压下低势。左手直伸於后,刀尖斜向上,以便下式丢刀高起。­  ­ 第四式:丢刀接刀势­ 压一刀,刀口向下,丢起刀,俟刀落下,右手阳仰接刀,刀丢起落下之时刀身毋需转动,则接手持把,刀口向前,则便运用,如刀丢起落下时转动不定、接持刀口不能向前、或左或右者,则刀难於运用矣。­  ­ 第五式:按虎刀势­ 接刀在右,再好进步,听变埋蛇入洞二,劫从便砍杀。­  ­ 第六式:背砍刀势­ 如先立外看势,彼枪从右札入,刀往右推,进左脚,偷右步,左转身,横靠一刀。 第七式:低插刀势­ 先立低看势,彼枪札左脚,低插一提,彼枪起札面,刀背开枪,斜进右脚砍杀。­  ­ 第八式:单提刀势­ 右持刀,左身并手侧於右,突露左手外腹诱敌刮入,斜进左步於右,左挽枪,进右步,单刀直刺。­  ­ 第九式:单刺刀势­ 单手刺刀,回挽五花,曲左肘,垫刀背,往上过,担右肩。­ ­ 第十式:担肩刀势­ 刀横放右肩,前手垂於左。突露右手腹协,诱敌枪入札,左肘往右横垫开敌枪,左右二脚斜踏而入,随加左手,共持刀把砍杀。单提担肩二势,乃倭奴谲诱之法也,但人见此大空门而欺之,多用枪著实刮之,常堕计中矣,故云欺敌者亡。­  ­ 第十一式:斜削刀势­ 如抱刀怀中,右肩向敌,彼刮右脚,用刀斜削开枪,然则刀偏於右,彼起枪札面,偷左步刀绕开枪,顺砍一刀。­  ­ 第十二式:收刀势­ 完刀法,刀往头上左绕一刀。曲弯右手,以刀背搁於肘上,再用手,反拏刀杷入鞘。
姜容樵八卦掌歌诀精解/卢艳彬 ——转自天下武林 八卦掌第三代传人、著明武术家、一代明师姜容樵先生于1963年出版的《八卦掌》一书,曾再版多次仍供不应求。之所以轰动祖国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先师将八卦掌中很多模糊不清、有争议而又众说纷纭的功理功法一一加以澄清、说明,将一生习练八卦掌之体悟和经验合盘托出,将很多秘不外传之法贡献出来,启发、激励一代又一代八卦掌人学有所得,练有所长。先师于此书中著述的八卦掌锻炼歌诀言简意赅,小学生读得懂,有高深学问者亦可看出其深奥之处。武林中素有“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法,传法不传诀”之说,而《八卦掌》中功、法、诀俱全,可窥出姜容樵先师之胸襟。歌诀共十七句,仅136个字,可谓字字重千钧,句句藏瑰宝。   鄙人习练八卦掌三十几年,常将歌诀默诵,少走很多弯路,受益匪浅。今愿将心得与体会奉献同门,以期共同提高。   歌诀第一句: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八卦掌之功,掌法如轮,身法如龙,步法如水。以形练神,以神帅形,历来受到练功者的重视,说明了形体正确与否的重要性。此句歌诀对形体和内在提出具体要求,拧旋走转、闪展腾挪中,须始终保持“顺项提顶,溜臀收肛”之状态。   “顺项提顶”:脖子自然竖直,方可头顶天。《内功经》云:“头正而起,肩平而顺。”头正则项顺,项顺则提顶。肩平可使头、项自然顺达。如此,周身上下方能高度协调一致,气血往来勿受阻碍,精神提得起,变化才自如。把平衡留给自己,把力量作用到对方身上。《易经》云:“化而载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化去不正之身姿,推进体内气血流通。   “溜臀收肛”:拧旋走转中使臀部下垂之肌肉用意向上敛之,谷道收之,方可达到溜臀收肛之效。溜臀收肛之功上身,下肢之力方能使出来。掌法、步法、身法可配合得当。力根在八髅,其上带身腰,下带胯膝。溜臀之作用是使下肢轻捷便利,收肛之作用是使气不外泄。   顺项提顶也好,溜臀收肛也罢,须在经年累月、朝夕不辍地磨砺中练就。   歌诀第二句: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松肩沉肘”:松肩非被动的松懈,而是自然松开肩关节,两腋虚撑,或在沉肘中找,运动中肘有接触地面之感,可达松而不懈之效。在意的统帅下,双手臂动起来轻利迅捷。双肩如拉弓,达抻筋拔骨之目的。检验是否松得好的标准是,手臂不直、伸出后,外力从上往下压,手臂顺势而下,然外力一松,手臂又顺势反弹回去。双肩松开气灌肘,双肘垂地劲到手。八卦掌练起来不像外家拳那样刚猛,也不似太极拳那般一柔到底,而是松肩沉肘中刚柔相济。练功时找身体的大松大柔,找虚无的气势,找神意的感应,练莫测的变化,练有感皆应的神明,绝不是筋骨肌肉的锻炼。   “实腹畅胸”:实腹乃气沉丹田,畅胸指胸腔虚空。胸空气人丹,实腹气盈足。切记拧旋走转中不可挺胸,也不能缩胸,此为练功之大忌,为“三害”之一。练功中顺乎生理的自然规律,有板有眼地练,日久可强健体魄、增进内功。   所谓“三害”,一是“努气”,二是“拙力”,三是“颠胸提腹”。“努气”为有意提气或憋气,极易造成胸满气逆而伤肺。发“拙力”也易鼓气、憋气,导致肢体僵硬不易变化,阻碍气血流通。“颠胸提腹”更易使气滞留于胸肺部,严重者会造成炸肺。所以,实腹畅胸是对气能否顺畅地在周身运行的实质性要求。那么,如何防“三害”,而使身趋于实腹畅胸?就是在运动中将气力从双肩双胯一起缩向丹田,松肩紧背,胸便既畅又空了。呼吸自然,周身各关节、四肢毫不着力。日久,达形而坚,精而实,气而壮,神而飞。形和气是纵横之本,精和实是飞腾之基。   歌诀第三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此句含意是指技击中劲力运用的变化和产生。技击中劲力随着掌法、身法、步法的瞬间变化而变化。   “滚钻争裹”:滚为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手臂既要转又有向前的螺旋形动作,争是向外撑开,裹是向里扣抱。八卦掌的滚钻争裹四种劲力于技击中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对抗,使劲力保持圆满、中和。
八卦掌走圈(走八卦)的健身作用和基本功练习 一)“人老先由腿上见” 八卦转掌的走圈形式(走八卦)讲求脚的摆扣,腰的扭转,能使下肢和躯干各关节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弯步行走(气功称此功法为行功),可增加下肢和躯干部的肌力,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防治骨质过早疏松。 八卦掌走圈(走八卦),反复交替地进行左旋右转,有助于提高前庭分析器的灵活性,避免了呼吸机能早衰和肺通气量下降,可以帮助消除气急、胸闷,减少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等症的发病和慢性病的发病。 八卦掌和太极拳、气功一样要求在走圈时入静,而且是动中求静,因此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 (二)八卦掌的走圈(走八卦) 一般以锻炼者的八步走满一圈为中圈,超过十步为大圈,3—6步为小圈。初习者要先走大圈。在土地上划一大圈,沿圆周走转。也可以树为圆心,绕树走转。走转时不能只向一个方向转走,应该左(旋)右(转)交替进行。走多少圈换方向,由练者自己定。左旋右转换方向的练法是:左旋时,待贴圆周的左脚在前时,右脚横扣在左脚前,右脚尖向圆心;扭腰左侧转,同时左脚向左摆步,呈身体右侧对圆心。迈上右步沿圆右转。右转时,待贴圆周的右脚在前时,左脚横扣在右脚前,左脚尖向圆心;扭腰右侧转,同时右脚向右摆步,呈身体左侧对圆心。迈上左脚沿圈左旋走转。 走转时,自然闭嘴,用鼻呼吸,呼吸要自然。全身各关节自然放松,两肩下沉,两腿内裹,两膝内扣,脚心涵空,十指抓地。(十指抓地要自然不可硬抓)。走转时,脚掌要平平抬起,保持离地约一寸高的空间,逐步伸直脚面向前迈进(称之为趟泥步),落地时仍要求脚掌平平落下。 走大圈时,外脚(即左旋时的右脚,右转时的左脚)落地要向里扣,里脚应该正直落在圆周上。走转时,两膝保持一定的弯曲程度,身子下坐,不能高低起伏,身子也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走转时速度要均匀而不间断(开始练时要慢些走转),姿态要轻松自然,如水漂木。 初习者每天早晚各练一回,每回连续走转20分钟左右,逐渐增加至每一次连续走转40分钟即可。如身体不适,可适当休息一下再走。 八卦转掌,不需要什么场地,室内室外都可以,一般晴天在户外,雨雪天在室内,不要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练习。有条件最好在土地或草地上练习。 (三)八卦转掌的走圈 在练习时要排除杂念,集中思想于练功,以达到动中求静的要求。要采取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注意用鼻呼吸,不可用嘴呼吸。 左旋右转反复练数次后,会感到肢体发热,天气暖和时会淌汗,两腿发胀、微疼(尤其是小腿肚、大腿根处),这均属正常现象。 总之,八卦转掌的走圈(走八卦),致使气血运行于肢体各部末梢,使全身得到锻炼。练习一段时间后,习者会感到足心发热,四肢有力,头脑清静,周身安适。 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先师说:“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祖” 就是这个道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