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报帖 陈报帖
关注数: 0 粉丝数: 345 发帖数: 2,073 关注贴吧数: 6
想起 刘宝瑞的 相声《朱夫子》 面上别解的灯谜,谜味不浓,少有上乘之作。要是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典故,更是有意与大家为难。吧内有不少谜作,贴出来之后很长时间没有人猜中,不是谜友猜射水平低,实在是别解的面太泛,严重倒吊。看到这样的谜作,让我想起了刘宝瑞的相声《朱夫子》。 且看下面一段: “愚下有一事不明,要在大姑老爷台前请教一二,不知可愿赐教否?”   他见我谈吐文雅,不敢怠慢,赶紧站起身来,忙说:   “先生,有话请讲当面,何言请教二字?”   “请问大姑爷,昔有齐人卖黍鸡,追而返之,二黄争骨,陈公怒,一担而伐之。请问,此典出在秦始皇以前乎,还是出在秦始皇以后乎?”   我这一“乎”,还真把大姑老爷唬住了。大姑老爷让我给问得都不会说人话啦:   “这个……嗯……那个……敝人才疏学浅不敢贸然相告。”   他没词儿啦!   我一看,大姑爷让我给问住了,听说二姑爷学问还不如他呢。我又冲二姑爷一抱拳: “小可还有一事不明,要在二姑老爷台前请教一二。”   二姑老爷一听,舌头都不利索了:   “先生,您别问我,您的学问大,问我,我也说不上来!”   反正把他挤对得都胡涂啦。   那位说,你真有学问哪?其实这不叫学问,这叫机智!我问的这两句话,不过是我们的家务事,可是这些家务事甭说外人不知道,到家跟我哥哥一说连他都不明白。   他问我, “兄弟,你说齐人卖黍鸡,那是怎么回事儿呀?”   “齐人哪,就是咱们街坊老齐人卖黍鸡。”   我哥哥一听:   “噢!姓齐的卖黍子带偷鸡呀!那追而返之呢?”   “他把鸡偷走啦,不是叫您给追回来的吗?——追而返之。”   “二黄争骨?”   “正赶上两条黄狗争一块骨头。”   “噢,狗抢骨头哇!那陈公怒,一担而伐之?”   我哥哥越听越有意思,就问:   “哎,那秦始皇是怎么回事?”   我说:   “秦始皇不是我嫂子吗?”   “啊!她怎么成秦始皇啦?!”   “您怎么这么糊涂啊!我嫂子娘家不是姓秦吗?那年她得了一回黄疸病,这不是‘秦氏黄’吗?我问他陈老头儿打狗这事,是在我嫂子和黄病哪还是以后?您想,他哪儿知道哇!” 要是用这样方法制谜,谁猜得出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