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宛城无头男 黎明前夕18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关注数: 52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1,863 关注贴吧数: 62
【话题小侃】论千古名相诸葛亮为什么死心塌地地跟随昭烈皇帝刘备。 每个成功帝王的背后都少不了贤臣的辅佐,刘备也不例外,昭烈皇帝在创立基业的背后,都有诸葛亮默默无闻的支持。那么,武乡侯诸葛亮为什么选择的不是北方最强大的军阀曹操,而是颠沛流离的刘备呢?愚认为有三点原因。 1.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诸葛亮这个人。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注意了!诸葛亮的故乡在琅琊,而琅琊在徐州境内,丞相小时候就是在此成长的,而公元193年人妻曹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屠徐州!还好丞相命大。我们昭烈皇帝不顾跟曹操撕破脸皮,不顾兵力够不够,执意要来救徐州。要知道当时曹操拥有青兖二州,而先主还寄宿在公孙瓒的幽州。“你既然不顾一切守护我的家乡,那我就拼上一生去实现你的梦想吧!”也许就在这一刻起,阿亮就爱上了阿备。 2.当时曹操手下如云,谋士如雨,投奔曹操感觉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刘备手下正缺谋士。与其做凤尾,不如鹤立鸡群。这也可能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 3.三顾茅庐。这个典故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侧重说明了刘备敬贤爱贤。但三国志中写的是:“凡三往,乃见。”这个“三”是虚词,可能不止三次。如此敬贤爱贤,诸葛亮能不感激不尽吗?在《出师表》中,他都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还望吧友补充。最后先主镇楼。
谈谈我眼中的刘皇叔写在前面:多人贬低刘备,抨击刘备虚伪,很大 谈谈我眼中的刘皇叔 写在前面:多人贬低刘备,抨击刘备虚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人格水平和道德底线不足以理解到世上有刘备这种英雄的存在。 正文:1.怒打督邮 公元184年,二十三岁的刘备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不久,中山郡里一位督邮来到安喜县胡作非为,刘备大怒,将督邮捆绑督起来鞭打两百下(不是张飞打的),随后弃官逃亡。且论现在,那些口口声声说刘备虚伪的人,他们遇到上官大都唯唯诺诺,阿谀奉承,这些人又怎么能看得懂刘备的这种无惧无畏,快意恩仇呢? 2.内治县事,外御贼寇,以诚动人。 公元191年,刘备因帮助田楷(时任青州刺史)对抗袁绍有功而被升为平原县代县令。刘备在平原期间,对外防御贼寇,在内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境内有富豪刘平不满意刘备的治理,雇佣刺客前去暗杀刘备,谁知刘备以礼待之,一番言语竟将刺客感动,最终刺客不忍心伤害刘备,弃刀而去。刘备于天下大乱期间,以代县长一职善待黎民,遭逢刺客也不忍心以杀解杀,反而循循劝诱,令其改善,毫无作威作福的架子,这种人,如何不是君子? 3.两救他人 公元193年,黄巾余党管亥率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闻询后毫不迟疑,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这才击退黄巾军,救得孔融。公元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便派人四处求援,却只有刘备和田楷率军前来。救得徐州后,陶谦赏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刘备于是替陶谦驻守小沛。随后,陶谦病死,刘备在陈登和糜竺的支持下,坐领徐州。好多人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黑刘备,声称刘备是为了徐州才来救援的。莫非刘备是开了天眼了?刘备怎么知道陶谦会病死?刘备怎么知道徐州众僚会推举他做徐州刺史?刘备上一次救援孔融有索取什么吗?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那些利益熏心的人们,怎么可能会理解刘备这种没有丝毫收益的行为?而那些每付出一分都想着能回报两分的利己主义者,又怎么可能相信人间真的有英雄存在? 4.屡战屡败,然志不渝 公元196年,刘备迎击袁术被吕布偷袭了徐州,后来刘备为袁术所败,回军与吕布言和。不久后,刘备与吕布再度反目,为吕布所败,不得已投奔曹操。公元199年,刘备与董承共受汉献帝衣带诏,密谋对付曹操,后来刘备趁拦截袁术之际逃走,并再度拿下徐州。公元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董承毙命。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战败,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谭率军前往迎接,后来袁绍听闻消息,更是远行军二百余里,亲自将刘备迎入邺城。公元200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宣布归顺袁绍,袁绍让刘备领兵前往接应,曹操得到消息后,派遣曹仁来攻击刘备,刘备再次战败。即使如此,袁绍依然没有嫌弃刘备,之后,他命刘备再度进兵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等人,发展势力以抗曹操。曹操闻讯后派遣蔡阳前来攻打,被刘备所杀。公元201年,曹操见征刘不利,遂亲自率军前往讨伐,刘备战败,逃往荆州。荆州牧刘表闻讯后,亲自出城到郊外相迎,以上宾之礼待之,命其屯兵新野。就这么一个先被袁术败,再被吕布败,后又屡次被曹操败的人,竟让袁绍父子、刘表等人亲自相迎,袁绍甚至迎至城外二百里处,而刘表竟亲自带兵至郊外,此之为何?若是换做他人,战败逃亡,兄弟离散,城池丧尽,孤身一人之时,且看那四世三公的袁绍父子,以及那雄踞荆襄的八俊刘表,会不会多看他们一眼。怕是街头的强盗土匪就把他们解决了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