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FX♋ zhengyufan567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18,739 关注贴吧数: 33
摄影论坛,如果你上传了一张...(转) 1.风光照 外国论坛回复: 请教这张的后期制作方法?因为我觉得这张花朵的颜色很好,并没有像我拍的那样产生红色溢出。可以告诉我您是怎么做到的么? 然后就是LZ回答,教程链接之类的..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焦内如刀割般锐利!毒!德味!大师!学习了!5分满上! 2.人像照 外国论坛回复: 真的很有新意,但是我不知道这张照片您是如何做到在室内拍人像时候能够如此清晰地把窗外树的影子做为背景的?你在院子里布光了么? LZ详细回答,贴图并解释布光过程..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焦内如刀割般锐利!毒!德味!大师!学习了!5分满上! 3.植物照 外国论坛回复: 太神奇了!我一直想要拍摄前景清晰背景运动照片,请问您如何做到的? LZ回答如何拍摄运动中的微距照..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焦内如刀割般锐利!毒!德味!大师!学习了!5分满上! 4.宠物照 外国论坛回复: 你好,我家里也有一只同样品种的狗狗,但拍摄时候总动。我在想您用什么方式对它进行布光?因为我好像听说用闪光灯对宠物的眼睛并不好。 之后LZ进行解释,并推荐了几款廉价的灯光设备..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焦内如刀割般锐利!毒!德味!大师!学习了!5分满上! 5.纪实照 外国论坛回复: 感谢作者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从未体会过的状态,先前我一直对这些群体的人抱有反感,现在看来是我的不理解造成的。LZ表示感谢关注,如何如何..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焦内如刀割般锐利!毒!德味!大师!学习了!5分满上! 6.产品照 外国论坛回复: 对于药品的拍摄,尤其是塑料包装的产品,最好还是放在相关环境下进行拍摄。当然还是在静物摄影的范畴,但我想这些比单纯的把光线打在产品上本身要更加有内涵。一点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焦内如刀割般锐利!毒!德味!大师!学习了!5分满上! 7.时尚照 外国论坛回复: 其实对于这种风格模特的拍摄,我记得托尼上次拍过一组,你可以参考一下他的那种化妆方式。而且我记得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的设备可以让光线的色彩过度更加奇特,重要的是很经济实惠,你可以看看他的页面。我想这些信息对你或许是有用的。 中国论坛回复: 模特真漂亮啊!好看!可惜只有三张。 8.创意照 外国论坛回复: 我建议您插入一个新的色阶图层来调整主体的对比度,接下来将重心放在对周边元素的细节处理上吧,色调可以最后再做。其他方面我没有太明白您的意思,所以也无法提出一些建议,抱歉。 中国论坛回复: 什么镜头拍的?PS过了吧! 9.人体照 外国论坛回复: 哇,我都没有发现在光线的作用下我们的身体可以这么奇妙,即便是皱纹也显得那么有吸引力。LZ开始解释拍摄意图和技术.. 中国论坛回复: 求套图……
SSD满盘掉速是伪科学,手斜 预留下25%最佳?SSD空间/性能关系探寻 转自大炮洋 火星文了,但感觉大家都没有重视过 真的导致掉速的不是满盘还是分盘(分了多少容量)  选购SSD时,相信不少网友已经发现了:不管是采用Intel还是美光的闪存,大部分SandForce主控的SSD在售时标称的容量为60G/120/240G,而像Marvell、三星、Indilinx主控的SSD标称为64G/128/256G(当然也有例外,威刚SX910采用SF主控与Intel闪存但标称为128G,三星840系列采用自家主控与TLC闪存标称为120G)。   拿120G/128G来说,虽然标称为120G/128G,但实际上却达不到这样的容量,可能用户真正使用到仅有119G,或更少。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其实这与SSD中OP(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有关。 什么是OP(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   OP预留空间是指用户不可操作的容量,大小为实际容量减去用户可用容量。OP预留的空间一般被用于优化操作如:WL,GC和坏块映射等,一共被分为三层!第一层由于标称容量采用千进制为单位,而NAND颗粒容量单位为1024进制,由上图算法可知两者正好相差约7.37%,使得SSD必定要预留下7.37%。如果这款SSD标称128G,那会预留9.4G,那剩下约119G。 第二层OP是否存在及容量大小取决于厂商设置,SSD厂商会根据自己的闪存颗粒品质,主控性能,质保年限,或是针对市场定位进行设置。这就看到了有一些标称128G的SSD实际只有112G。   第三层OP是用户在日常使用可以分配,用户可以在自己初次分区时不把所有的SSD容量全部分满,可以留一些未分区的空间做OP。   那预留空间与性能有什么关系?预留多少才最佳呢?
林氏耳机选购攻略——林氏初烧指南一 - 林sir 本帖为选购耳机之前的攻略贴,主要针对并不了解耳机的普通消费者。如果您嫌字多那也没关系,只看红字就对了。(ps:吧主:...我会说没有签到用不了红字?!) 在经典武侠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某汉子一身腱子肉横着进了馆子大马金刀坐下,把刀往桌子上一放拍着桌子就开始吼:“小二!好酒好肉有多少来多少!” 这看着很过瘾,但是这不科学。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文学作品刻意表现鲁提辖们的血性,一方面这种人进的馆子本也就没几个菜,另外这号人基本都不是美食家——君不见黄蓉第一次给洪七公老爷子点菜的时候多有讲究么? 搁到现实中,你要是在某个饭店听见隔壁桌子喊这么一嗓子,那多半就只剩对着那桌翻白眼了。而服务员心里则会觉得:这要么是来了个暴发户不宰白不宰,要么是来了个砸场子的我得赶紧找井叉蜀黍去。 絮叨这么多,我们要说的还是那句老话:预算、需求、喜欢的风格、配什么前端。这是买任何东西时必须确定的前提。 预算:有天你的闺蜜/配偶/发小等最亲密的人对你说他/她想买个手机,你也会问这人“要花多少钱买?”,哪怕是你最亲密的人要花多少钱都是只有他/她才能确定的事,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咨询陌生人就更要先确定预算了。说“预算无所谓”之类的话那只会引发别人反感,对你的选购没有任何益处。预算这东西说详细的数字范围才好~ 需求:这个主要指种类(包括你的使用范畴),放到买车上就是你要买SUV还是跑车或是轿车或是卡车;放到耳机上就是你要入耳的还是头戴的、要便携耳机还是家用——这些也只有你自己能确定范围,不同类型之间的东西没有类比意义。 这里提醒下:入耳伤听力那是非常扯淡的说法,稍有逻辑判断力的人都可以反推出来这是个伪命题——迪厅那音箱离耳朵是远,问题是呆几个小时你很容易被震的耳鸣。除非不合理的入耳构造(或过于硕大),强行插入造成物理损伤(正儿八经的厂家从设计到用料也都会充分考虑这点),否则不管入耳、非入耳、头戴还是别的佩戴方式,都对于听力损伤起不到关键影响——还是要看各人的听音习惯,大音量常时间听激烈音乐那必然伤听力,注意控制音量和持续听音时间则会很好的保护听力。 喜欢的风格:确定了预算和种类还不算完,菜分咸淡辣酸耳机风格也有很多不同(否则也没有必要存在那么多厂牌和型号了)。你想要一个怎样风格的耳机?这个问题说难也不难。 1、别说自己什么都听——只要对音乐风格的浩瀚繁复略有了解的人就不敢说这话,而说这话的人则都是无知无畏的;正如同对于世界各地的猎奇食物稍有了解的人他绝对没胆量说自己什么都敢吃。建议大家去百度百科看下音乐风格词条,我这里给懒人准备了传送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413187.htm&urlrefer=c92c60f89f7483ffc1b297793bf1cd04。 2、别说自己要最均衡的耳机,这话和上句话一样无意义。对耳机不了解的人当然很希望自己买到一个理论上什么都均衡的产品,但是辩证法如山一样的存在着——同价位内什么都均衡的基本就会什么都很疲软。想好自己最想要的是哪方面,然后取舍、表述、并选择。 3、别去问XX型号“如何”“怎么样”。就如同别人问你XX人“怎么样”,如果他什么附加说法都没有就是单纯问这一句,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去给目标人物写一篇完整传记了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告诉它这个人“怎么样”。耳机的音质也是如此没有几百字的描述就无法对其进行负责的概括,于是你挨个问怎么样其实累死了别人自己却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且“怎么样”本身就是这世间最无聊的问法,别人可以回答“很好”“一般”“就那样”“不咋样”——你怎么回答都成立也都不负责,这样的答案对提问者来说则不会有任何意义。 4、别单纯的问XX型号性价比怎样,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听说K314P性价比很高,二话不说从我这里拍下,然后怒气冲天的问我怎么低音这么烂听迪曲还不如他十块钱买的摊货——这不是个笑话,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所谓的性价比在不计风格和需求的前提下任何意义都没有。你就是吃不了辣椒的人那么变态辣鸡翅就算打一折也和你没有关系。 关于怎么描述自己风格,我这里给个示例句: 预算500-700,夏天热了要耳塞最好入耳。听华语流行欧美流行ACG居多、也听一些小提琴协奏曲和新金属。希望声音略浓郁一些乐感好些不喜欢冷冰而尖锐的耳机,前端是IPOD TOUCH。 这个示例句里,预算、需求、风格以及搭配的前端都清晰指明,那么接下来给出的推荐很容易是符合要求的,再筛选起来就非常轻松且不会买错东西了。 前端:其实前端是很重要的一环,鉴于这个帖子主要是给对耳机选购经验不足的人看我就不多罗嗦了,只说一句:前端对于整个环节是有明显影响并直接决定了能否搭配和驱动某些耳机,所以请必须说出型号——是型号,而不是说“随便一个手机,很一般一个MP3”这样的话。 长久以来,一直有人在求推荐的时候对于我的回答方式表现出不适应、不理解;并且认为我的反问方式太过于认真苛刻甚至于不友好。我承认我这人脾气和耐心的确从小就比较差,我也在一直调整自己告诉自己要淡定要平和。不过在这里还是难免要自辩一二,毕竟认真这种态度在我看来并非坏事: 自辩1:从思想品德到马哲从小学到大学,其实很有用的一项课本知识就是辩证法,通俗说就是一元硬币有两面一面菊花一面棍子,好事不可能都让你占全了凡事有利有弊有取有舍。经常这么思考问题对每个人都大有裨益包括买东西,那么买一个东西如何在预算需求和风格上取舍你必须去确定范围,然后才能指望得到有效推荐。 自辩2:开放式的问怎么样,预算不限这种问题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双方的一种时间浪费,时间是很宝贵的啊亲。 自辩3:当然对于条件不全或者随便问的人,有的人会胡乱推荐,有的人会顺着你的思路引导性推荐,这两种做法都是不负责的。你可以说无所谓不在意这点钱,但是我在意我的原则,所以我在微博旺旺QQ上各种问法总是在招致一部分的反感“这人怎么这么较真啊选个东西有这么麻烦么?”对于这种声音我只能选择沉默。 出于对自己负责,还是请列全预算、需求、喜欢的风格以及现有前端再求推荐吧——无论你是买耳机还是买房子、讨老婆还是包小三,在选择之前理清自己的条件这都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表现,也都是必须自己面对的事,不会描述可以尝试描述,只有当媒婆知晓了你尽可能详细的要求之后你的约会对象才不至于是凤姐。
K701——纵情歌唱的音乐耳机 - 小白 最喜欢它不是分析音乐,也不炫耀动态和低频,而只是朴素地表现音乐,用音乐打动人. K701是宽容的,不管你用什么音源来喂它,它不嫌弃. 所以SMERT大侠能用IPOD推K701听的津津有味,我用松下DISCMAN听它,也那么好听. 用马懒死CD6000的素质平平的耳机插口推它,它也让我享受. 粗糙的录音,它也不管,照样唱出富有韵味和感情的动人歌声。唱片经过K701的歌喉,就更好听。有时候,多余的赘词描述是无用的。K701就是好听,就是一只SONGBIRD。 再用好的耳机放大器来推它,它以更精致的表现,更上佳的分析力和空气感来回报我. 每次听K701,我都不忍取下头来。(后注: 英国SOLO耳放是我最喜欢用来搭配K701的器材. 前端要用欧洲风格的CD机.) K701就是音乐,就是蕴涵在音乐里的感情,艺术化的感情,不庸俗,不浅薄,它深情而朴素无华. 它其实无关HI-FI什么事,无关HI-END什么事. 那些所谓HI-FI和HI-END器材,其实就是在炫耀频响延伸,动态,分析力等等,在追求这些东西。追求这些并没错,但很多器材使你明显感觉到,它们追求的只是这些东西。 而K701,她却只是在纵情歌唱. IT IS A SONGBIRD. 越来越感觉,根本不必按常规的做法,去低频,中频,高频,延伸,分析力,动态,音场,聚焦,等等,去医学解剖式地分析K701。 K701的音乐气质无与伦比,K701的歌唱工夫无与伦比,K701朴素而深情.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