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梅花 小天使梅花
关注数: 72 粉丝数: 58 发帖数: 305 关注贴吧数: 1
他山之石:转张五常博文:邓丽君现象的延伸 第三节:邓丽君现象的延伸 标签: 张五常 经济解释 2011-07-12 08:15 (五常按:本文为《垄断的诅咒与成因》的第三节。) 严格来说,每个人在某方面都是个垄断者。绝大多数的垄断者是可怜人物:他们的垄断之技换不到饭吃。我在《供应的行为》的旧版中写道: 天生特别的供应,外人无从绝对地仿效,是垄断。然而,以歌声而言,算得上是特别的何止邓丽君?其他招徕有道、大名鼎鼎的歌星不在话下,张五常的歌声又怎样算了?上帝可以作证,我的歌声也很特别;可惜的是,当我一曲高歌,听者愿意给我钱要求我不唱!我也是个垄断者,我的歌声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倾斜的,但整条曲线是在左下的负值范围内。 垄断不一定可以赚钱。绝大部分的垄断一文不值,所以没有经济学者为我的歌声费心。天生下来,每个人各各不同,在某方面都有可以大垄其断的产品。无奈市场无价,天才自古空余恨。电影明星的相貌特别;你和我的相貌也特别,只是没有观众出价。明星的演技特别;你和我的演技也特别,可惜也没有观众出价。你和我于是成为无价之宝,使经济学者漠视了。 邓丽君是社会的一部分 这就带到我认为是重要的歌星邓丽君的例子。一九八四年初我有机会在香港看到她表演一场,认为横看直看都是一百分,是炎黄子孙中数世纪一见的演唱天才了。长得好看,唱得悦耳,举手投足潇洒利落,反应快,多种语言流水行云,听众用什么语言提问她就用什么语言回应。北京当年不容许她到内地演唱是人类的损失。 说邓丽君是个现象,可不单是说她的登台演技尽入化境,还要加上去的是这个歌星对金钱收入不重视。同级的歌星动不动要唱数十场,她只唱一场。那么庞大的道具、备演成本,多唱一场的个人收入可获港元数百万,但她不唱。我也察觉到她绝少在电视或传媒替产品卖广告,或作什么机构的代言人。对她来说,休闲的价值是演出的成本,而不演出是因为她认为这成本高于演出的收入,是定义性,我们应否尊重她的选择呢? 邓丽君无疑是个演唱的垄断者——从她的独特演技看绝对是。反对垄断的人应否建议把她杀了?昔日的中国赞同把她杀了恐怕不乏人。今天不会再有这种人,但可能还有不少人认为政府要强迫邓丽君多演出,多唱——如果这个天才不早逝。 问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邓丽君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休闲给她的所值是社会的收入,不尊重她的选择社会会受到损失。反对垄断我们要反对邓丽君,然而,从社会的角度衡量,我们不容易想出有哪种约束邓丽君的政策或方法可以使社会整体得益——除非我们不认为她是社会的一部分,或认为她自己的损失与社会无干。 竞争垄断的真理 上述的邓丽君现象重要,因为包含着一个社会利益的真理。这真理说,不管邓丽君是怎么样的一个垄断者,只要她的垄断权利来自她个人的天赋,加上个人的勤奋,这权利是由她个人自己选择争取的结果,价值观上我们难以反对。她没有要求过任何人替她约束其他的竞争者。她的存在对社会只有利,没有害,杀了她是社会的重要损失。她选择不多演出在定义上是她的切身休闲利益高于多演出社会听众愿意出之价。她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强迫她多演出社会会受损,而如果因为她是垄断者而多抽她一个垄断税,对社会有同样的不良效果。至于传统说的、邓丽君演出给社会带来的边际用值高于她的边际成本,导致萨缪尔森说的死三角,如果真的存在,是她自己的选择,要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外人是不应该左右的。 让我们回顾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起的经济发展,其速度使举世哗然。少人注意的是在这史无前例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从禁止邓丽君演唱到今天把她捧到天上去。是的,很少人注意到,中国的骄人经济增长是包括着一个鼓励个人争取垄断的故事。八十年代后期我推断,在内地,收入增长最快的那组人会是有天赋的艺术家。果然,跟着的二十年,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市值上升了不止百倍。这是邓丽君现象的延伸:成功争取市场喜爱的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是争取到市场有价的垄断权益带来的垄断租值。 经济学传统反对垄断的分析是浅见。这分析忽略了没有政府或利益团体协助的个人争取垄断带来的私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根源。 学术思想收费困难 像我这种搞学术思想为生计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不幸,是思想是一种共用品,一个有垄断性的绝妙思想不容易像邓丽君那样,演出时出售门票杜绝不付票价的人,或出售唱碟及影碟,也没有像画家那样有私用品性质的画作在市场出售。学术版权的维护所获甚微,而可以卖点钱的课本通常不是思想创作。这些年流行的以学报文章数量为准则来决定大学教师的升职,更是悲剧,因为一般是鼓励产出废物,不是这里说的有垄断性质的重要思想。 发明专利与商业秘密是维护有垄断性质的思想的法门,可以带来巨利。不是浅学问,深得很,我会在下一章以整章处理。在大学里,自然科学的某些思想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做生意的名牌宝号或注册商标是为维护产品质量的垄断而设,没有期限,可以很值钱,对社会也只有利,没有害,因为除了注册的名称先注先得,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商标。 让我再说一次。没有政府或利益团体维护的垄断,或在自由竞争下获得的垄断权利,或像邓丽君那样,才华由上苍赐予,加上勤修苦练而获得的垄断,对社会只有利,没有害。这是不管垄断产品的售价是多高,又或者像邓丽君那样,重视休闲而懒得多唱。 不要相信经济学者的胡说八道。
我为之文写的歌词《妈妈,我长大了》欢迎才子佳人指正! 我以我思念父亲的心情体验,试写了一首亲情歌词《妈妈,我长大了》,从来没写过歌词,第一稿写的也不工整,其实也可以是《爸爸,我长大了》,欢迎指证。以利修改。 《妈妈,我长大了》 作者:小天使梅花 妈妈,妈妈,在岁月的风霜里,我一天天长大了, 妈妈,妈妈,您看到了吗? 妈妈,妈妈,在青春的校园里,我恋爱了,对象是您喜欢的那一个, 妈妈,妈妈,他想拜见您, 妈妈,妈妈,您在哪里? 妈妈,妈妈,我成家了,她心底善良,对我很好, 妈妈,妈妈,您可知道? 妈妈,妈妈,我做了父母,孩子经常问我您的摸样! 妈妈,妈妈,你在哪里?您可知道? 妈妈,妈妈,孩儿一天天长大…… 妈妈,我的好妈妈,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最想您! 妈妈,妈妈,孩儿一天天长大。。。。。。 妈妈,我的好妈妈,委屈痛苦的时候,我最想您, 妈妈,我的好妈妈,您在哪里?您可知道? 妈妈,我的好妈妈! 您在我委屈的呼唤里……. 妈妈,妈妈,孩儿一天天长大。。。。。。 妈妈,我的好妈妈,欢欣喜悦的时候,我最想您, 妈妈,我的好妈妈,您在哪里?您可知道? 您在我欢欣的泪光里…….. 。 妈妈,我的好妈妈,一直看着我,看着我顽强的成长, 妈妈,我的好妈妈,永远看着我,看着我坚定的步伐。。。。 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您永远在我的心里, 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您永远在孩子的梦里。。。。。
对老花猫《妈妈您睡着了》及《军民情》的歌词的几点想法,欢迎拍砖 老花猫,你真是写作的“急就章”写的歌词真感人,但就是受众面太小,珍珠“尧舜禹。。。”(8楼)的意见很正确,希望你能修改,补充几点灵感材料: 1)你可以百度一下山东综艺的电话采访,估计你也看过吧,当时是大概是因为有人对之文的属相与年龄不服质疑电视台,才进行的电话连线。 2》前几天之文在采访时还说,他妈妈再破再烂的衣服他都舍不得丢弃,一直留着。他要睹物思人的孝心令人感动。可以想见,他的爱好,不被人理解,他妈妈为他操了多少心。但他唱歌时笔直的的站姿,竟然是他吗平时要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为了他爱唱歌,操了多少心。 之文说,他唱歌,家里人从来不管他。我体会到的是一个真正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母亲(就算以前有过埋怨也能理解)。生活中我看到很多兄弟姊妹聚在一起常常不由自主怀念自己的亲人,总觉得今天的好日子他没有看到没有享受到很难过。我也看到很多名人的故事,比如哪个山楂树女孩扮演者周冬雨,十多岁父亲出车祸很不幸,尤其是她成名后,我就想如果父亲能看到孩子的今天该多欣慰。等等,所以我想中歌唱妈妈的歌的受众面应该是很宽泛的群体。接之文之声表达天下子女最真挚深沉的孝心。 另外,我看了昨天你写的《军民情》你写得简单通俗,我看了你的创作说明,我觉得你是明显故意写的简单通俗,我还看了另几位才子对你歌词的改动,我觉得有几处改动的是锦上添花,比比如,你说,“为。。。为。。。”,我以为“…中,….中”好像更动感,还有珍珠KK王王”的“你是父老乡亲睁大的眼睛”我觉得比你说是什么神更好,你写得通俗高调,歌颂的不够含蓄,我认为不是你才华不够,而是你定位值得商榷,你可能觉得要唱出朱大哥“小学文化程度”的说话水品吧,老花猫,作为与你神交已久的珍珠,我可能比你年长,因为我经常之文之文得叫,但我觉得之文喜欢的歌都是歌词非常典雅隽永的,他对歌词的感悟力也很强,不是说了吗,之文是唱山见山,唱水见水。所以,老花猫,你还得拿出你压箱底的绝活,不要藏着掖着,用力给之文打造精品中的精品歌词。之文能留声百年,你到时候一定也能留词百年。 我文化浅,说的不对,敬请海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