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的镖客 行走江湖的镖客
关注数: 167 粉丝数: 173 发帖数: 3,669 关注贴吧数: 7
老家的风箱 儿时的冬天,每一个早晨,总不想爬出土炕上暖暖的被窝。满屋里浓浓的水蒸气,母亲盘腿坐在锅台前的草垫子上,右手往灶里送着柴火,左手来回推拉着风箱。风箱的风门有节奏的“咔--咔--”响着,风呼呼地吹着,灶火里火光通红,映着母亲的脸庞。 那只风箱真大,三尺来长,二尺高,一尺宽,像个扁扁的木箱子,正前方伸出两根很长的木杆子,木杆子连着一个手柄,母亲抓着手柄,来回拉动,木杆子从风箱里进去又出来,反反复复,风便源源不断的吹出来。隔几日,母亲拿点蜡在那两根木杆子上抹一抹,母亲说这样就能省力,两根木杆子油光蹭亮。 隔几个月,母亲说风小了,于是带着我们兄妹从街上捡很多很多软软的鸡毛,请来一个修风箱的师傅,那老师傅从风箱的顶部拆开一块板子,把里面一块用鸡毛裹着的大木板子抽出来,拆下旧鸡毛,用绳子缝住新鸡毛,捣弄半天再装进去,盖住顶部。拉动手柄时觉得比平时费劲很多,不过那风也大了许多,母亲露出了笑容。我也曾不止一次尝试着替母亲拉风箱,可是几下子就胳膊发软,母亲却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从来没说过费劲。 就这样,一日三餐,母亲拉着风箱,锅里蒸着香喷喷的农家饭,我一天天的长大,走过了童年。 我上初中后,父亲从单位买回一台旧吹风机,换下了风箱。可是用了几天后母亲总埋怨说不好使,说什么吹风机的风是死的,不如风箱能大能小,还说什么太费电了等等的话。父亲没办法,只得买了个三叉筒子,把吹风机和风箱都给安上,母亲每当拉风箱累时,也偶尔用一会儿吹风机。一晃,十几年又过去了。 我们兄弟姐妹都成家后,只剩下父亲母亲两个人,父亲说原来的锅太大了,做一顿饭既费时又费柴火,于是我们帮父亲拆了旧锅台,垒上一个新的,锅也变小了,那只风箱太大也放不进去,我们把它搬到闲屋,母亲怔怔的看着,依依不舍,后来听父亲讲,母亲还时不时的到闲屋去摸着那只风箱。 去年,父母随我们搬到城里住下,搬家那天,母亲拗着让我把那只风箱也带下来。可是厨房里再也看不到锅台,风箱无处安放,于是我把它丢到我的小南房中。 后来去看父母时,总会听到母亲的唠唠叨叨,说什么电器厨具不好使,什么连顿山药熬粥也做不好,什么还是大铁锅风箱好------,我笑着说;“娘,要不我给把风箱跟锅头都给安上哇,你试试还拉动风箱不?" 母亲长长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是呀,母亲老了,再也拉不动风箱了! 如今,偶尔看见这台风箱,总会想起儿时爬在被窝里看着母亲拉风箱的情形---灶里火光通红,母亲的脸庞通红---。鼻子一酸,眼泪盈眶。 老家的风箱。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