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one88 cgone88
关注数: 334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2,215 关注贴吧数: 132
上海队在使用王音迪问题上值得商榷 上海队在客场两战遭遇天津队零封,除了客场不利外,在使用小将王音迪问题上也值得商榷。 由于王音迪年龄较小,初登联赛战场,虽然2号位进攻略强些,但拦网、防守串联等略显稚嫩,特别是无一传能力,对队伍整体影响很大,甚至是导致两场失利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小王不能接一传,整个队伍一传体系均由两位主攻不分前后排的来承担,压力山大,特别是遭遇对手追发,就是完好地挣起一传,二号位进攻,在大调情况下能否下球都是个问号,这一点不能怪小王,放眼国内队伍,由于东方人身体素质限制,根本没有能称得上强力接应的球员。当下世界女排强力接应标配就是大力跳发,定点高点强攻,大调有硬吃能力。别说小王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是世界上能有几个。 所以上海队用两个主攻(特别是还是队伍依仗的进攻核心)来养小王进攻真是得不偿失反被其累(当对弱队时不显,遇到强队问题就显得尤为特殊)。 据两场赛后统计,仲慧客场第一场,一传24次,第二场,一传27次,在这么大一传压力下,仲慧第一场扣球次数31次,第二场28次,布里也差不多这个数据。而王音迪第一场扣球次数为19次,得8分,第二场扣球次数13次得5分,根本没能起到进攻核心作用。反而两位主功撑起队伍大量一传,精力还得放到发球和进攻上,这样使用主功不崩才怪。 由于仲慧、布里过度使用,倒至一传不稳,副攻用不上,就更得靠主攻下球,真是恶性循环雪上加霜。 这种用主功来养接应,在当下面对弱队还可以,但遭遇强队就难有奏效。 因此目前上海队一传体系和战法值得商榷,应该将接应参与到一传体系中,减轻或解放主功一传才有所作为。 针对小王,在今后训练和比赛中,首先要练好一传,像前辈张磊一样,做个全面跑动技术型接应才有前途,才能在比赛中站稳脚跟。
联赛、全运会女排比赛哪个水平高? 这位江苏球迷批评素芬们"江苏女排只注重4年一次的全运会女排比赛"错误言论,真是一针见血,讲出了真谛。 每年的女排超级联赛,由于加入优秀的外援,竞技水平肯定要高于由全是国内选手参与的全运会女排比赛,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所以排协始终坚持联赛允许引进高水平外援,提高联赛竞技水平及观赏度,并让实力薄弱的球队,通过引进外援来提高实力,让联赛更有竞争力。同时调动各俱乐部投入联赛的积极性,像那年广东恒大、北京队夺冠就是成功的事例。 素芬常把自己的球队在联赛中失利和丢冠,归结于联赛中这些球队有外援才能制胜,熟看不到你苏球员与外援存在的实力差距。2012年、2017年赛季,天津女排可曾以"全华班"一举战胜了有外援的广东恒大、上海队而夺冠,2013年赛季,浙江女排也曾战胜过有外援的天津女排而夺冠。 这些事实说明,中外联队也不是"全华班"所不能战胜的,为什么你苏却不能战胜之而一举夺冠,却一见外援就怂屡战屡败。 另外,素芬还常常嘲笑买外援的球队都是些伪强队,没有"外来的人"谁也打不过,也不能为国家队输送可用人才,而江苏女排坚持全华班、全苏班,大力培养自己球员,不断为国家队输送新鲜的血液,今年以来,江苏女排为各个级别国家队输送多达八名球员,成为了为国家队输送球员的"暴发户"。 引进外援必然会影响培养本土排球员成长!?这纯属悖论。外援再强大,终归只能上两位球员,大部分还得靠本土球员。所以每个球队都会下大力量,发现、挖掘培养本土球员来提升整体球队实力。同时,年青球员与外援一起比赛训练,通过传帮带,年青球员竞技水平肯定会得到提高。特别是有外援的加持,年青球员经常会经历淘汰赛、决赛大战的洗礼,内心也会逐渐强大起来。 至于引进外援会影响本土球员实战锻炼问题,这需要辨证来看,如果你本身就很强大,成长迅速,得到教练及队友的信任,位置始终是你的。如果你不是那块料,怎么给你实战锻炼机会成才机率也都是渺茫。 这一点教练团队看的很准确,所以我们看瓜群众不要自认为某某球员就是因为引进外援而被当误了锻炼成才的。 本言论不是否定贬低江苏女排建队理念,而是针对某些素芬常用"全华班、全苏班"遮羞布来搬弄是非,制造饭圈,诋毁有外援球队取得的成绩和排协引进外援政策,吹嘘美化自家球队在人人之上的、自恋自傲的病态心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