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在挑灯888
午夜在挑灯888
关注数: 25
粉丝数: 91
发帖数: 826
关注贴吧数: 74
黄额吧:【2024-08-08 文字贴】黄额苗子什么价格 想入坑黄额,想问一下苗子现在什么价格啊,求大佬帮忙解答
这个品种应该比较少有人去关注吧?金头绿边闪品种,去年接触到的,被它的颜值吸引到了
为啥没有金头美桂闪这个品种呢 有个疑问,养了几年牡丹鹦鹉了,为啥没有看到金头美桂这个品种呢?按道理是有这个品种的啊
猜品种,松石蓝闪? 求助一下,这只是松石蓝闪吗?为啥背部的颜色那么像伊莎的颜色呢?
鹦鹉蛋能吃吗?
今天在公园看到一只文鸟,看起来特别小,小到还没有珍珠鸟大,特别震撼,图片拍的比现实要胖,文鸟有这么小的吗?
长羽绿桃牡丹鹦鹉
发个帖子。
分享一下家里鸟房
中秋福利,节后恢复原价 中秋特价:全部手养 亲人蓝熏母 800 亲人松石绿面边(非高纯)400 白桃 300
中秋福利,节后恢复原价 中秋特价:全部手养 亲人蓝熏母 800 亲人松石绿面边(非高纯)400 白桃 300
中秋福利,节后恢复原价 中秋特价:全部手养 亲人蓝熏母 800 亲人松石绿面边(非高纯)400 白桃 300
出鸡,中秋福利价,节后恢复原价 中秋特价:全部手养 亲人蓝熏母 800 亲人松石绿面边(非高纯)400 白桃 300
惊呆了!!这是什么品种??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这只是什么品种?种鸟是绿面边纯配,第一次生出颜色这么浅的。
头类品种图片
APV和PBFD 目前常见的鹦鹉病毒有两种:APV和PBFD。这两种病毒都具有传染性和致命性,尤其是PBFD,一但发病,很难治疗且高致死。 所以,识别病鸟非常重要。一旦发现症状,务必隔离,以免交叉传染 鹦鹉喙羽症 PBFD 中文名:鹦鹉喙羽症 外文名:Psittacine Beak & Feather Disease 字母缩写:PBFD PBFD病毒是一种由单股DNA病毒造成的致死性传染病。患鸟可能有掉羽,羽毛萎缩变形,鸟喙变形,胸腺及华氏囊结构异常病症。 在其他超过三十种以上的鹦鹉发现此病,包括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等。感染此病的患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者只出现轻微的羽生异常症状,在数年之后免疫力下降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病死亡。但是其间仍会不断的排毒,仍具有传染性。原本白色的羽毛可能变成黑色。 传染方式为何?患鸟的羽屑,粪便,嗉囊分泌中都可发现该病毒。其中又以羽屑为最重要的散布来源 患鸟有什么临床症状?亚急性型:较常见于灰鹦及巴丹的幼鸟,出现嗉囊停滞、肺炎、下痢、体重减轻及突然死亡等症状。羽毛上的病变较少出现。急性型:30日龄正准备换羽的幼鸟,出现羽毛折断、坏死、出血、弯曲变形,以及过早脱落等病症。胃肠道的症状包含下痢、嗉囊停滞、厌食等。灰鹦,巴丹及爱情鸟较易出现此病症。出现症状的患鸟,可能在当天或数周内死亡。 慢性型:三岁以内的鸟较易发生,患鸟可能因二次感染而死亡。羽毛上的病变包含羽鞘未脱落,羽毛根部出血,羽毛变形等。绒羽通常先掉落,接着冠羽,飞羽,尾羽等体羽也开始掉落。有些患鸟已经全身秃毛,但仍可再活数个月至数年后才死亡。除了桃色巴丹,摩鹿加巴丹以及葵花巴丹之外,鸟喙的病变较不会发生于其他鹦鹉。病变包含口腔溃疡,鸟喙过长或断裂,喙尖端坏死。多半伴随有细菌或霉菌的继发性感染。 有什么治疗方法?除了支持疗法外,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引进新鸟之前,最好都能先做全血筛检。羽毛正常,但DNA检测呈阳性反应的鸟,应隔离90日后再做检验。
新手认识牡丹鹦鹉 认识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不像中大型鹦鹉一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叫声也很聒噪,但它是所有鹦鹉种类中最娇小最漂亮的、亲人的,所以很多饲养者选择牡丹鹦鹉。 1、品种名称浪漫 牡丹鹦鹉英文名称lovebird,爱情鸟,饲养牡丹鹦鹉以成对为佳,传说失去配偶后会悲伤而死。牡丹鹦鹉性情凶猛,以强凌弱,发情后的雌鸟更为突出,叫声大而杂。 2、四季繁殖产卵 牡丹鹦鹉一年中出了炎热的夏季外,其它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5~8枚,孵化器约为19天(一般从第三个蛋起算)。雏鸟出壳后由雌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独立生活。 3、雌雄特征相似 体长13-16公分,体短肥,尾巴短,头类有明显的眼环,雌雄外形相似,一般饲养者很难在成熟期前辨认公母。 4、个性活泼好动 牡丹鹦鹉十分好动,它们需要玩具做咬嚼及玩乐,由于它们喜欢交际,故大部分认为牡丹鹦鹉不大适宜单独饲养,同类或人类友伴对于其心理及生理健康尤为重要。(假若缺乏交际、运动,空间及玩具,它们或会出现拔羽症等其它行为问题)
干货!APV和PBFD(持续更新中) 大家谈到双病毒APV和PBFD,都会谈病毒色变,为什么?因为这两种病毒的高传染性让很多鸟友中招,且损失惨重。但是,很多鸟友特别是新入坑的鸟友,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两种病毒到底是什么,鸟得了会有什么症状,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有不足之处,望谅解。 目前常见的鹦鹉病毒有两种:APV和PBFD。这两种病毒都具有传染性和致命性,尤其是PBFD,一但发病,很难治疗且高致死。 所以,识别病鸟非常重要。一旦发现症状,务必隔离,以免交叉传染 鹦鹉喙羽症 PBFD 中文名:鹦鹉喙羽症 外文名:Psittacine Beak & Feather Disease 字母缩写:PBFD PBFD病毒是一种由单股DNA病毒造成的致死性传染病。患鸟可能有掉羽,羽毛萎缩变形,鸟喙变形,胸腺及华氏囊结构异常病症。 在其他超过三十种以上的鹦鹉发现此病,包括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等。感染此病的患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者只出现轻微的羽生异常症状,在数年之后免疫力下降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病死亡。但是其间仍会不断的排毒,仍具有传染性。原本白色的羽毛可能变成黑色。
干货!!牡丹鹦鹉常见病症及治疗(持续更新) 牡丹鹦鹉最主要的常见疾病主要分为 一,呼吸系统疾病。 二,消化系统疾病。 三,寄生虫病。 四,病毒感染类疾病。 五,其它类病症。 下面就各类常见疾病作些说明和治疗方法。 首先在此说明,预防大于治疗,任何时候,预防疾病大于生病再治疗。牡丹鹦鹉患病,个人建议首先做好保温,静养工作,然后在增强病鸟抵抗力的同时,加喂药物。 一、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和肺炎感冒是比较常见的呼吸类疾病,多由于温度变化过大、遇风寒、自身抵抗力弱而造成,症状表现为打喷嚏、发抖、流鼻水、呼吸急促、蓬毛、拉稀、不爱活动状况。见到这种情况时,将病鸟隔离,防止传染,把鸟置于温暖无风处,或者置于保温箱中,温度控制在28-32℃左右,在饮用水可加些葡萄糖或电解质。后期重症或导致肺炎,建议使用心连心呼畅,荷兰豪鸽呼吸道消化道二合一号或者凯哥2号药物按剂量灌服。(大概掏耳勺的量)
发个快递真难 沪地区的进
发个快递真的难
新手手养牡丹鹦鹉注意事项
发一个拆箱视频百度什么玩意,发个视频,和正常颜色严重不符
咬毛怎么回事 种鸟咬毛有的治疗吗?20多天的鸟身上没有绒毛
沪地区需要的进 加我拉
上海发活物快递真的难 有需要发活物快递的可以加我,先进群,人多力量大,万一那天需要刚好用的上
需要发的 联系我加裙 备注:宠物鸟 V:17621661942
蓝熏和紫薰
蓝熏和紫薰
鸟房用这种小空调降温可以吗 坐标上海,夏天30度以上的时候,用这个小空调扇降温可以吗?能在夏天繁殖吗?阳台大小应该有6个多平方。
1分钟看完牡丹鹦鹉0天到会吃成长过程
自制鹦鹉奶粉(简易版) 疫情期间买不到奶粉,果断选择自制。 配方:蛋小米65%,黄豆34%,开元预混料少量,电解多维少量 制作方法:黄豆和蛋小米炒熟,打碎混合 很粗糙的制作过程,家里就这些东西了,不知道营养够不够,准备搞只虎皮实验两天看看效果
自制鹦鹉奶粉(简易版) 疫情期间买不到奶粉,果断选择自制。 配方:蛋小米65%,黄豆34%,开元预混料少量,电解多维少量 制作方法:黄豆和蛋小米炒熟,打碎混合 很粗糙的制作过程,家里就这些东西了,不知道营养够不够,准备搞只虎皮实验两天看看效果
种鸟在帮助小鸟出壳原来种鸟自己也会助产
罕见的事情繁殖箱里每天晚上都有蚊子骚扰怎么办,已经发现有三四天都有这玩意了
出绿面边化 上海同城可闪送或美团跑腿
澳桂和澳桂闪的崽 怎么是蜡嘴,黑眼睛,不应该是栗色眼吗?
手养牡丹鹦鹉日本桃
手养日本桃,绿面边 上海浦东唐镇唐人苑自提或闪送
18天开始勺子手养,亲人,绿面边会飞手
手养绿面边
日本桃牡丹鹦鹉
旋风鹦鹉孵化表
0天手养牡丹鹦鹉
种鸟绿面边纯配出的小鸟,有松石腰,有蓝腰,还有没腰色的,是不是说种鸟带松石基因和蓝基因啊,下面是小鸟图片
绿面边纯配,这是出了个啥? 如题
日本桃后脑勺的毛向上长是怎么回事 如题
求大神辨别品种 绿面边纯配出的崽子,前两张是一只,看着是有松石腰色的,后两张是一只,看着是没有腰色的。没有腰色的是闪吗?
手养松石腰绿面边
绿系牡丹配对问题 绿系是不是配紫系,蓝系,松石系都会出杂毛啊?绿系配什么才能价值最大化呢?美女图镇楼
手养绿面边
绿面边牡丹鹦鹉,合法鹦鹉,想要的联系 特色牡丹鹦鹉,高颜值
看看漂亮吗
孵化育雏 关于孵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牡丹鹦鹉一般经过22-24天左右的孵化,雏鸟就会出壳,而孵化期间的温湿度直接影响着胚胎发育的速度和出壳日期。牡丹鹦鹉一般一次生3-5枚卵,有育雏经验的母鸟,前两枚蛋是不会立刻孵化的,因而新手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认为这是雌鸟弃卵,也不要过于频繁的打开巢箱去观察。牡丹鹦鹉的孵化时间是以第三枚卵产出后,孵化才正式开始,一般也就在23天左右。以隔一天产一枚蛋算,从第一枚蛋开始算起,前期进行孵化发育过的蛋,会适当提前1-2天出壳,但他们的实际孵化期只是23天而已。另外,在后期雏鸟快出壳时,雌鸟的孵化又会显的漫不经心,这是雏鸟要出壳的征兆,如果又认为这是雌鸟弃卵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这里所说的23天,是以母鸟产第三枚蛋这一天开始算起的。当然,有些初次配种繁殖的鸟,在下第一枚卵后,就会开始孵化,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导致一窝蛋的出壳时间会相差很久,而后期出壳的雏鸟,吃到的食物,则是喂养一星期以上雏鸟的流质食物,并且,后出壳的雏鸟,由于在体型上根本无法和早于自己出壳的同窝鸟抢食,一般来说,成活率会非常低。因而有经验的繁殖者,会在母鸟生第一、二枚蛋时,把蛋捡出,并放入做过标记的假(白)蛋,待第三枚蛋产出后,再将前两枚蛋一并与假蛋交换,目是就是控制出壳雏鸟的时间间隔不会太久,同时也是提高雏鸟成活率的很好的办法(牡丹鹦鹉胚胎发育完全停止,具体温湿度,不在此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和本人再行交流)。 另外在前章节内容中说明过,巢箱里要多垫些垫材,至少要5厘米厚吧,而且巢箱内的空间要足够大,一般,我在使用的巢箱是20*20*25的规格,都是自己买的九厘板,放置一段时间后,自己切锯,制作。自己DIY,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当然如果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话,也能孵化,出壳,不过随着雏鸟的逐渐长大,哈哈,你就知道后果啦! 繁殖期间要注意,不能缺蔬菜噢,另外吃剩下的菜叶等残渣,得及时清理掉。 牡丹鹦鹉在孵化时,一般都是由母鸟进行孵化,公鸟负责警戒和给母鸟喂食。在孵化期间,最好不要惊动母鸟,如果需要验蛋的话,一般放在7-10天左右,以确定是否为受精卵,如果是白蛋的话,也可以考虑拿走。另外,如果要打开巢箱的话,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话,那么后果很可能是导致母鸟一夜不入巢。除非是那些和你关系非常熟的“老油条”,对你的打扰,根本无所谓,或者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你一开巢箱,母鸟就出巢管自己去吃喝拉撒了,等你走了,它又立马回巢孵蛋了,聪明鸟啊! 孵化过程中的温湿度及胚胎发育过程 牡丹鹦鹉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繁殖,随着笼养技术的不断完善,全国各地有不少地区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也都在正常的繁育幼雏。同样,有些地区的鸟友,在此季节繁育结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和孵化期间对胚胎发育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有关系。 1,温度:常规亲鸟孵化,会有凉蛋过程,因而整个孵化的过程,温度上下浮动要大些,而电孵的温度控制则分为两种,一种为全程恒温,另一种仿生电孵机,会参照亲鸟自然孵化期间的温度,尤其是孵化后期,会有阶段性进行凉蛋处理。不过,任何一种孵化方式,温度的基本控制还是在36.8-37.8摄氏度之间。过冷会延缓胚胎的发育过程,甚至出现发育不良或畸型雏鸟,直至湿度过大,不出壳。而过热则会出现湿度过小,导致胚胎失水过多,出不了壳。另外,温度超过39.5摄氏度,时间超过3小时,就会出现“烧胚”现象。所孵受精卵会全盘报废。最后一点,破壳期间,温度的适宜度为36.5摄氏度。 2,湿度:湿度相对于温度更难控制,无论是电孵机内湿度计的精控度,还是自然孵化期间,环境湿度的变化(部分季节,温度变化不大,而湿度会变化非常大),这些都会直接涉及到胚胎失水率(胚胎的整个发育过程,正常失水率在13%-21%之间,以16%为宜),这也是部分不能出壳的受精卵,失水率过多,而壳内水分消失殆尽,而有些失水率太低的,则壳内水分过份充沛。孵化期间,正常的湿度控制在42%-60%之间,失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胚胎坏死。另外胚胎出壳期间的湿度在70%最为适合。 3,空气:胚胎在前期发育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量不高,至呼吸系统形成(孵化约14天左右),对氧气的需求与消耗逐步增强,因而至胚胎发育后期,得保证有适量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胚胎呼吸系统的形成,以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发育。为出壳雏鸟的自主呼吸和自身体温形成做好准备。 牡丹鹦鹉雏鸟发育过程 牡丹鹦鹉出壳后的小鸟其发育过程分为五个时期:绒羽期,针羽期,羽片前期,羽片后期,齐羽期等。饲养方法和食物种类也随发育阶段而变化。 1.绒羽期:出壳一周内的雏鸟,眼未睁开,全身披着在卵内已经形成的稀疏绒羽,头部勉强能抬起,还不能发出乞食声,食后即垂头而睡,这时期的雏鸟最难养,尤其刚出壳2-3天的雏鸟,切记千万不要惊吓。如果发现这阶段成鸟不喂雏鸟,可采用人工育雏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手养”。 2.针羽期:出壳一周后的雏鸟,一般已睁开眼,开始长出羽轴,羽轴的顶端羽鞘未破,故雏鸟的体表长着深蓝色光滑的针状物,称为“针羽”,这一时期很短,3-4天后羽轴顶羽鞘开裂,长出羽片。这时期雏鸟食欲开始旺盛,食量逐渐增加。这时候鸟砂盒的红泥千万不能少,而且最好能加些蛋壳粉,以防上发生软骨病或微量元素摄取不均衡。 3.飞羽前期:这时期从针羽的顶端有飞羽长出,形状似锅铲,故称“铲刀毛”,这一时期鸟的体羽颜色也大致显现出来了。此时鸟体比绒羽期已长大几倍,一般出壳12-15天后,会抬头抢食、行走了。这一阶段也是给雏鸟带脚环的最佳时期,抹点凡士林,前趾向前,用一根牙签,将另两根后趾挑出,20秒内即可完成。 4.飞羽后期:这时期雏鸟的羽毛除尾羽较短外,身体的其它部分已被羽毛覆盖,但仍有少量绒羽露在正羽的外面,尤其头部更为明显。这一时期为出壳三周以上的雏鸟了,由于消化系统发育还未完全,且即将进入食物过渡期,这一时期还须认真饲喂才行。至四周以上,可偶尔将雏鸟捉出巢箱,让你在笼内自由活动,并逐渐适应和学习成鸟的饮食和饮水方式。 5.齐羽期:雏鸟经过6周左右的饲喂,羽毛已基本长齐,已经可以初级飞翔,体格也已比较健壮,但羽色不如成鸟鲜艳。这一时期可以离巢上笼饲养了,笼内置食盒、水罐,除每天人工辅助或让亲鸟喂一次食外,逐渐让幼鸟自行采食,硬料可以增加,主食为谷子,黍子,并适当增加小米的量。每日可加喂些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纤维质的不足。 怎样减少牡丹鹦鹉的白蛋 牡丹鹦鹉约6个半月以后就需安放巢箱,并让配对后的牡丹鹦鹉熟悉生蛋、孵化的环境,在安窝前,必须观察和检验牡丹鹦鹉是否为1公1母。若两个都为母,则会都下蛋,但下的蛋根本孵化不出来,全为非受精卵,这样的蛋也叫“白蛋”。如果是两只公鸟互配,那么会出现互相喂食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踩背现象,但却生不了蛋滴。而一公一母配对后,产出的蛋,也会有不少是白蛋。究其白蛋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加以说明。 减少白蛋的方法: 1、注意公鸟和母鸟的年龄,一般繁殖用的牡丹鹦鹉,公鸟最好年龄大于母鸟半年到一年为好,这样交配后受精率高,可达到90%以上,一般下4-6个卵,可以孵出4-5枚。若公鸟的年龄小于母鸟,或公鸟年龄未成熟,造成白蛋的机会会较多。 2、注意公鸟的身体状况,若公鸟体弱多病,鸟趾有残,如非很好的基因,那么建议更换新公鸟,以免贻误时间,造成白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熟公鸟,脚趾虽有部分缺损,但配种后的受精率,还是非常高,但前提是熟公。 3、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E。增加钙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日常食用鸡蛋后,要丢弃的鸡蛋壳,洗净晒干后,用文火炒一下,然后将其捣碎,每日加喂成鸟,和蛋壳一起的蛋衣可不要丢弃了。当然也可适当加喂一些维生素E补充剂,也可增加成鸟发情、受精,但需要注意添加量。 4、注意增补硒和钼。硒、钼属微量元素对鸟孵化、长毛、脱毛起重要作用,喂多了会中毒,喂少了则不甚管用,所以注意其正确使用方法,如需添加少量的硒、钼等微量元素、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5 、交配期间不要惊吓,不要干扰,另外少喂麻籽、瓜子,产卵期间一天不要超过10粒麻籽或瓜子,下蛋期之前其实也可不喂,这样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保证产卵正常,提高受精率,减少白蛋。 6、不加无关药物,包括速补14、适而康、金维它等药物,一般的养鸟者,不知鸟只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所以必须适当控制,不知量多少者,可以不加这些药物,这样利于正常的生长、发育、产卵、孵化。 面类小鹦幼雏0-15天品系区分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判断0-15天阶段的面类小鹦幼雏,15天后,待羽管长成,有些品种容易区分,有些则会更难区分了。嘴壳色为出壳一星期内为时段,栗色眼也称为褐色眼或葡萄色眼,颜色介于黑色与红色之间,早期易区分,至成年后会接近黑色,变得更难以区分。 转载自“君醉惜红颜”
澳桂闪也四颗蛋了
八字脚金彩显成长 这样看,还挺好看,长大应该不错。就是禁不起反过来看,反过来一看就尴尬了
牡丹鹦鹉饲养指南:冬季饲养要点+应急保暖方案 冬天临近,最近大家都在探讨鹦鹉冬季要不要保温。放在阳台饲养天气忽冷忽热会不会被冻死,万一被冻到了怎么办冻伤了我该怎么解决,拿到室内养的话要不要给他增加温度,室内温度多少才可以饲养,还有室内温度低于多少会出问题等。 小贴士:夏季饲养要点请看这里 那么这里给大家解答下,冬季饲养要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怎么预防~ 各省地区 北方的朋友基本上冬季都会有供暖,所以冬季在室内饲养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暖气来到之前请注意参考中部地区攻略) 若是在中国最南方的海南,气温较高,主人可以不必特意护理,只要防风就可以了。 其他地区的朋友就比较痛苦了。冬季比较寒冷,有些地区冬季温度低于零下十几度(有供暖的地区不用在意)冬季不可以在室外阳台等地方饲养鹦鹉,会造成冻伤感冒不受冷的状况,一般受不了的情况下一晚上就挂掉了,当然也和鸟的品行相关有的耐寒有的巨怕冷,说一下重要的几点吧 温度
玄凤鹦鹉0天手养表,其他鹦鹉也可参考
鹦鹉断奶小知识
鹦鹉各种粮食营养成分参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