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心安▫ 何丶如
关注数: 1 粉丝数: 2 发帖数: 8,817 关注贴吧数: 21
一些关于盆栽的土、盆、肥料、买苗、授粉、光照讲解 19年20年的时候热衷在学校宿舍种草莓,这有两年没搞了,回吧里看看,看到很多提问,写个小知识帖子吧 我记得以前置顶帖有一个关于草莓缺各种元素以及病虫害的症状的,现在也没了,这个帖子如果在能解决很多问题。 关于草莓的用土,最重要的就是透气性(透水性),如果土壤透气性不好,水分积累,会导致根部呼吸困难,闷根,就容易死。 一般来说,只要不黏的园土,都可以直接用的。 关于新手,最好远离两样东西:一是椰糠,这个东西是椰子壳里面的纤维,比较蓬松,一般是和别的东西混一块用。但是,盐分含量极高,必须要洗。而且,这个东西,椰糠就是纤维素,和木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样样的,他没有别的营养!磷钾铁镁这些元素几乎都没有!有些人只用椰糠种,还不洗, 这下子草莓不但没有养分,还要忍受盐分带来的烧苗伤害。 二是某宝的来历不明的“营养土”。某宝的乱七八糟的营养土,乱加肥料,你也不知道他加了什么,加了多少。 草莓对于肥料浓度的忍受度,不如一般的蔬菜高。用这种来历不明的“营养土”种菜没事,养草莓非常容易烧苗。 至于用什么土,如果能找到透气性不错,不黏的园土,那直接用就是了。 重点是透气性。 愿意花点钱买的话,我推荐买丹麦的品氏泥炭土,再混合点蛭石和珍珠岩(不加这两样也行)这个泥炭土的透气性非常好,很蓬松,而且也含有养分,通常来说草莓不会出现缺什么元素的症状。这个土的密度很小,干燥状态下,一升泥炭土也就400克左右。 买这个品氏泥炭土用,生产商是杀菌消毒过的,基本上不会带病菌和活的虫卵,这个比较省事(园土免不了病菌和虫子问题),买来直接就可以种,不需要你操心给土杀菌消毒杀虫。 盆的话,草莓一般用1.5加仑以上的盆,稍微大点好(生长空间大一些,对果子好)2加仑比较合适。如果再大点也可以的,有的人大盆养的壮,一株结几十个果子。 大盆和壮不是必然的联系,不过生长空间大点一般都是好事。 不用盆用别的容器比如泡沫箱子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在底部挖点洞促进排水换气。 另外强烈建议买点粗陶粒垫在盆的底部(鹅卵石的话我不确定会不会导致夏天盆底温度过高)
『草莓吧 日常交流』摘自相关论文—栽培草莓的温度湿度控制,肥 『草莓吧 日常交流』摘自相关论文—栽培草莓的温度湿度控制,肥料使用,花序留果数量、采摘时机 草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 ℃,如果温度低于5 ℃或者高于36 ℃,将不利于草莓的生长。幼苗期白天温度不超过30 ℃,夜晚12~15 ℃;现蕾期白天25~28 ℃,夜晚8~12 ℃;开花期白天22~25 ℃,夜晚8~10 ℃;膨大期白天20~25 ℃,夜晚6~8 ℃;采收期白天20~23 ℃,夜晚5~7 ℃。春季应控制棚内夜温低于15 ℃,温度高会影响草莓果实的糖分转化,降低草莓甜度。开花结果期,如果白天温度超过28 ℃,会影响花粉发育、授粉、受精,进而影响果实品质 草莓整个生长期都要尽可能降低棚内的湿度。扣棚后,即使在冬季最冷月份,也需通风降湿,切忌连续多天不通风换气。湿度过大不利于开花授粉也易诱发白粉病、灰霉病。棚内适宜湿度为40%~70%,花期棚内空气湿度不超过50%,结果期和采收期棚内空气湿度不超过70%。 在草莓结果期及时追施高钾肥,提高草莓甜度;同时由于草莓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应及时补充叶面钙肥,保证元素供应及时;为保证花芽分化充分,可间隔冲施磷酸二氢钾;草莓适宜在微酸环境中生长,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可通过改变灌溉水pH的方式适当调节土壤酸碱度。在施肥时,要注意氮、磷和钾合理使用,适当补充钙镁锌硼等微肥,做好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有机搭配,防止缺素症的发生。第一花序果实膨大时,追施高氮为主的冲施肥;第二次花序果实膨大时,追施以高磷为主的冲施肥;第三次花序果实膨大时,追施以高钾为主的冲施肥。 大棚草莓对水分要求严格,土壤要始终保持适宜湿度。花芽分化期,要维持适度干燥,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同时开花前7天停止浇水。;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在80%左右。具体可根据叶片清晨是否有吐水现象来确定,保持“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不可忽干忽湿。浇水后要加强通风排湿。 一代花序保留顶果以下5~6个幼果,在侧花序同步开放情况下,可适当减少花序留果量,第二、三代花序保留3~4个果实。 草莓开花后35 d左右成熟,草莓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采收时间以清晨露水干后或傍晚为宜,避免采摘露水果和晒热果。采摘方法是用手握住果实的中下部,轻轻提起并扭转,使果蒂与果梗连接处断裂,不要带梗采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