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的告白 秦时明月告白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484 发帖数: 34,686 关注贴吧数: 126
败犬里一些情节看着不适,可能和这片的真实感较强有关。 在千早和温水说自己和烧盐不同,害怕光希被抢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哇,好茶哦这女的。满脑子都是那句——“不像我,我只会心疼gege” 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自己都震惊了,因为是和朋友一起看的,朋友也被我的想法震惊了。他没法想象我怎么突然就带入到现实中人的性格了。 我仔细想想,如果是把千早当成一个动漫人物,我的反应应该是“哦哦哦,段位好高的坏女人”,然后非常兴奋。而我却完全把现实中的人物标准带过去了。这到底是我自己的观看预期管理问题,还是这部动画的引导没有做好?难以下结论。 回到最近的争议点,8k作为别人的女朋友还给男主发福利,其实这种剧情并不算多么新鲜。很多人举例to love这种女主卖福利给路人看的后宫动画之前没人吐槽,以此证明现在吐槽的都是新宅,我并不认同。作为看过很多同类番的老绅士,我觉得在很多后宫番里,卖这种福利内容时做了一种夸张化的表达,给了观众“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的心理预期,所以不会有人把它套入现实来。(至少我个人就不会) 而败犬的动画整体而言则做得过于写实,所以我下意识就带入现实了。虽然我知道这段是对于幸运色狼套路的吐槽,但实际上观看起来却起到了反效果,不得不说也是非常讽刺。 另外,8k真的算巨?我觉得这种才算巨啊
过去网络环境比现在好?只是过去分隔更明显罢了 看了一大堆网络环境过去和现在到底谁更好的汴京,最终发现,我唯一认可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过去的分隔比现在做得好。 当年的人真就包容性这么强,真的能做到对于不喜欢的东西爱看看不看滚不评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人攻击毫无感觉?真是想多了,只是单纯看不到与自己向左的意见而已。 在论坛占据主流的时代,不同社区之间的分隔是很严重的,大的论坛不同板块之间的独立垂直不说,还有相当多的小众论坛里面就一个内容。你点进论坛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你喜欢、感兴趣的内容。这就让日常交流的人共同语言很多,分歧更少。并且坛友之间更熟悉亲密,熟人之间,对不同观点的容忍度也更大。 一波人的言论,只停留在小范围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影响力都很有限。 同样的言论和观点,给十个人看到,可能没人有异议,那给一百个人呢?成千上万个人呢?这其中只要有一个人不满,争吵骂战就会发生。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论坛时代的毒瘤们,顶天也就是蓝猫神,恶俗系这些到处流窜于不同论坛板块之间的群体,当时他们只是打破几个板块间的分隔,就已经把社区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了。而现在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直接就是社区分隔完全没有,任何事都摊开来摆给大众看。曾经是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是一颗老鼠屎直接就污染全球大气,影响力完全不能比。
芙莉莲是否有些匠气太重 首先叠甲,个人认为是葬送的芙莉莲一部比较优秀的动画,属于是六边形战士没多少短板的那种。但是我同时认为,这部动画在制作外也没什么长版。 芙莉莲带着徒弟旅行收集魔法,作者本意想表达的是勇者对整个大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借此塑造勇者的人物形象,以及让芙莉莲重新正视与勇者的点滴经历,再由此一点点打开心扉去感受这个世界。应该说,这种创作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属于还不错的那种。 但是,勇者对于队友和各地居民们本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总是被当事人拉出来反复强调,这就在表达方面显得很刻意,匠气很重。 芙莉莲本来希望营造一种恬淡闲适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自然和谐。但是,这种和谐的营造用力过猛,变成了小资的温情脉脉,直接导致很多人物之间的互动看起来“很装”。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反倒像是在演戏。不是说不能都是善良的好人,而是大家不能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温文尔雅,谦恭温良。 如果拿同类作品做对比的话,横滨购物纪行在氛围营造方面就和芙莉莲的方向很类似。但是在具体表达上要高明不少,有那种天然去雕饰、大巧不工的自然流露。人物的行为模式就很像现实里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舞台上的演员。 简单讲就是,芙莉莲看着生活气太淡而说教味太重,差了点意思。
b站在去二次元吗?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两个东西下定义:第一我们要确定,这里的“b站”指的是b站的少数决策层,还是包括官方、用户与内容在内的整个b站平台。第二我们要确定,“去二次元”指的是b站决策层主观意愿上要限制和打压二次元内容,还是b站站内的所有内容里二次元内容占比下降。 在我看来,b站二次元浓度在降低是很确定的、事实性的东西。而b站的决策层有没有打压二次元,具体决策我们这个层面接触不到所以没法下定论。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打压二次元,才会造成现在b站的二次元浓度降低,我觉得没必要。毕竟如果彻底放开让动画区和生活区的限制,让两者公平竞争去比热度,动画区想赢本身就是异想天开的。即使叔叔没有背刺bgo,没有会员购魔力赏之类的操作,难道就能保障b站浓度么?同样不能。与其说现在的b站主观上要去二次元,不如说现在b站客观上没有能力保障站内二次元的权益。 第一,b站无法保持b站二次元内容的浓度。请问大家,是否觉得比起二次元内容,b站决策层更偏向其他内容?事实则是,在股东大会上很多股东,都在提出b站不要太倾向和偏好二次元。是不是感觉和自己认知的b站是两码事,b站明明就在打压和去二次元嘛,打开b站一看,全部都是生活区内容,哪里偏向二次元了?但其实,我们作为老用户,从开始玩b站的时候,b站作为二次元网站,本身就是对于二次元更青睐和保护,限制其他内容进入的平台。无论是官方还是用户都认为将二次元内容特殊对待是理所应当的,毕竟是二次元网站嘛。这种保护对于老用户们已经和呼吸一样天经地义的事情,以至于当b站把保护放开一些,允许其他内容进来,让二次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和其他大众向内容同台竞技时,动画区就被生活区冲击的摸不着边了,大家就崩溃,接受不了,破防了。认为这一定是你b特意在打压我们二次元。事实则是,大家以前以为的浓度,只不过是b站对于二次元刻意的保护才营造出来的。不会真以为二次元跟大众向内容公平竞争时,热度上能占到一点点便宜吧。如果二次元真的能做到,那二次元还是亚文化?早就变成主流文化了。大家不要再自己骗自己了,以前的站内浓度高,只是单纯是限制其他内容进来而已。当接受不了这一点,你就不得不去找理由来维护心中的那个b站。认为二次元的热度竞争不过其他主流文化,是因为b站刻意去打二次元。 那么,改如何解决b站的ACG浓度问题,个人觉得还是从社区分隔入手。b站的社区分隔做得怎么样,高情商的说法是有很大改进空间。如果一个开放的大众APP无法保持二次元浓度,那么回归小众,像b漫一样那样,做一个仅仅容纳acg内容的独立APP来安置番剧区和动画区的用户是否可行?或许有人会支持,有人会反对,不过个人觉得这也是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二,b站没法保障二次元权益。这里的权益指的是b站用户可以同步、完整观看所有动画的权益。对于这个权益的保护,正版时代和盗版时代的成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当年的盗版时代,保障用户按时完整观看所有动画的权益,只要开放上传的渠道,自然有一大堆字幕组赶着时间往上发甚至抢得打起来,你说是吧大小姐。但在正版时代要保障用户观看动画的权益,那就不得不付出买播放权的成本,和代理商对接的成本,与审核拉扯的成本等一系列非常消耗财力人力的措施,还很难完全保障。曾经可能只要花5分力气就能保障的权利,现在花了10分乃至100分你也保障不了。而更重要的是,观众不需要替你平台考虑这些东西。保障观众的观看体验是平台的事情,你维持的成本和观众有什么关系? 这才是现在b站面临的最无解的问题之一。如果说上一个二次元浓度或许可以靠分割一个独立的APP来解决的话,那这个问题,无论决策层是谁,浓度有多高,都没法解决。因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能量,远远超过了b站这个视频网站所能影响的范围。大环境不变化的前提下,可能永远也无法解决。
宅圈目前的混乱与自由,根源或许是话语权下移 大陆宅圈从90年代发展到如今的20年代,从权力集中与下放这方面看,个人认为经历了杂志、论坛、视频、后视频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呈现时间上的分隔,而是互相有所覆盖。(更早的时代个人不觉得宅圈形成了)总体来说,宅圈的话语权从最上层极少数人,一步步越来越下放到所有人,集权与秩序,逐渐被自由与混乱所取代。 第一阶段,杂志时代90年代中期到00年代中期:大陆最早的一批acgn杂志开始创办,电电、电软、梦总、画王、北卡等杂志,blue、king、刘炎焱等国内宅圈奠基人崭露头角。在那个时代,虽然读者和编辑有了一些互动交流,但是很多动漫的资源资讯的摄入,还残留着更早时代的单向性传播。这种带有垄断的单向性,让这批极少数的宅圈大佬能把握宅圈其他人看到的acgn相关资讯是什么,借此取得当时大陆宅圈群体里的绝对权威,简单说,他们能管得了宅圈其他人看什么。但是纸媒的衰弱是历史的必然,曾经红极一时的各种游戏动漫杂志纷纷倒闭,沦为历史的尘埃随风飘散。 第二阶段:论坛时代,开始时间略晚于上一个时期,大概在90年代末,但结束时间到了10年代中期。宅圈BBS最早期的代表有NT论坛,再到之后的各路小众贴吧等。之所以把这个时代单独独立出来,而不是让杂志时代后面直接接棒视频时代,原因有二,一是论坛的出现让不同人之间对于宅圈资源资讯的交流真正变成实时且双向的,不再是杂志时代低效率的读者来信回信,二是崛起了一批不再是线下杂志的新意见领袖。当然,老一辈编辑们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以及桑桑拉、雪鹰等,依旧是很多论坛坛主,板块创始人,不过并不妨碍一代新人换旧人。相比前辈们,新人们不再有能力垄断国内的acgn资讯传播渠道,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话语权是在下降的。但是,他们作为论坛管理者,能够一定程度上把控整个圈子的讨论大风向,比如看谁不爽可以直接禁言,简单说,他们能管得了其他人说什么。论坛时代文字涵盖的信息量已经无法满足网民的信息摄入需求,视频的强大冲击让古旧的论坛秩序纷纷土崩瓦解。 第三阶段:视频时代。作为入宅比较晚的人,这是我最熟悉的时代。在播客这个概念出现后,acgn相关的播客当然也顺势产生。这个时期有优酷君土豆子这种大厂喉舌,也有性巴莎这种民间代表,一直到b站逐渐取代优酷土豆成为国内二次元杂谈视频的新圣地,情况又发生新变化。小智、天堂这批新意见领袖崛起,杂谈逐渐超过mad等成为动画区第一大流派,此后蕾丝瓶子泛式凉风赫萝等一众大牌up主纷纷登场,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但是,在光辉灿烂的外表下,这个时代的话语权领袖,仅仅是进阶版的普通爱好者。他们不但管不了其他人看什么,也管不了其他人说什么,他仅仅是声音大一点的普通人而已。 第四阶段:后视频时代,疫情之后。随着疫情期间二次元的又一次破圈,以及无职事件后日本动画纷纷先审后播不再同步播出,以新番导视为主的杂谈也逐步走向衰亡。再也没有广为人知的新一代动漫大up产生,up们的话语权逐步被稀释到每一个二次元的手里。纯粹商业化的acgn杂谈的内容逐渐从睿评变成了作品赏析,变成了服务观众的商品,迎合观众喜好。 这个阶段的宅圈是最接近人人平等的宅圈,也是最自由最混乱的宅圈。 个人觉得,现在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国王排名与阿b的岁月史书 提到国王排名相关的评论区里,开播时的相关情况被岁月史书得挺严重的。“国王排名的热度,是叔叔硬捧出来的”几乎成为了当时网友们共同记忆。毕竟当时国王排名确实很火,阿b也确实下大力推广,貌似推导出上面的结论顺理成章,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我因为当时比较关注某个做动画和番剧区数据统计的up,所以对于22年10月番的数据记得比较清楚。为了防止记错,刚刚又再次回去看了一下该up当时的动态。在开播的第一周,国王排名在追番和播放方面都是中上水平,而硬币数则是断层的高,开播日可以达到第二名的三倍以上,不开播日也基本上是第一,这种只有硬币增长一项领先,这和视频平台买播放硬推的情况是不符合的。 “国王排名是靠叔叔推火的”,这是典型的“因为这片后面恶心人,叔叔是坏人,所以叔叔特意推他来恶心我们”,这种“坏人为干坏事而生”的逻辑。事实上叔叔根本没有能力可以预测到国王排名能爆火,他能做的事情发现一部动画硬币增长数据爆炸后,加大对其推流,并增加相关投稿活动。虽然后续对于国王排名的宣传确实非常过火,比如国创区发布会你上个本子动画干毛线? 至于口碑方面,并没有任何人能证实各大up在新番导视上推这片是出于上面的任务。理由也和上面一样,叔叔一方面做不到未卜先知猜到国王排名能火,也做不到推什么火什么,他能做的只能是发现什么马上要火起来就给它舔柴。 国王排名开播时即使不管是欧美的热度还是国内短视频平台的热度都很高,都不是叔叔能掌控的。那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国王排名本身绘本画风就很吸引非二次元的圈外群体,加上前期剧情简单直接,人物塑造快,情绪宣泄浓,入门门槛极低。有这么高的热度并不稀奇。 总结一下就是,虽然阿b对于国王排名进行了非常大张旗鼓乃至于看得让厌烦反胃的宣传,但这种宣传是叔叔看到它火起来后的更进宣传,而不是在它开播前就定下来了让它火起来的宣传目标。国王排名能不能火起来,并不是叔叔可以决定的。因为叔叔既没有事先预知它能火的能力,也没有让它在国内外视频平台都火的能力。
对于迷麟的祛魅 很多魁拔粉都认为迷麟有远大的理想,要反抗纹耀制度的压迫,建立人人平等的世界而到处征战。甚至包括殊途的新pv同样传达这样的想法,基本上能代表树现在对于迷麟的态度。 但是,我一直觉得,虽然迷麟被身边的人乃至整个时代推到了“反压迫的象征”这样一个位置,可迷麟主观上没有这样的自觉。 对于前两代魁拔战斗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迷麟战斗的理由是非常清晰的。最早是为了找到喜欢的女孩,然后是为了送龙长老回家。在这两个目标实现以后,他就轻易抛弃了自己建立的庞大帝国和心上人双宿双飞去了。完全看不出他对于建立一个新的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很上心的表现。 这是其实很正常的,迷麟从小生活在灵山特区这种三不管的地带,从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身边就一个失忆的老爷爷陪着,他能对于纹耀和纹耀制度有多少了解吗?加上他从小到大跟外界也没什么接触,基本算得上半个野人,很难说又知道多少民间疾苦,知晓大众诉求什么东西,他能想到最进步的思想就是,大家都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真要能形成什么很进步的思想,那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魁拔只是纯粹的非理性的集合体,他本身并没有这么多人赋予的进步意义,可能跟着他的人比如秋落木这些有更进步的思想,但是迷麟个人觉得是没有的。
“无职鉴宅”,二刺螈最恶心的一面 真是不敢相信,我对于无职粉的反感居然还能持续走高,以至于其超过巨人粉和灵笼粉,登上本人最讨厌的作品粉丝榜榜首,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某2200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无职搞下架了,给了无职粉一个永不褪色的免死金牌,拿着它想怎么ky就怎么ky,反正我是受害者,反正我是正义的一方,但凡站在我对面,都是蕾蝗粉、**和易拉罐。我确实没法理解,无职的下架,到底给无职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以至于人均能够以受害者自居这么久。毕竟网盘见的动画这么多,没见几部番的粉丝和无职粉一样天天哭丧。 毫不夸张地说,“无职鉴宅”是比以往所有作品粉丝吹捧什么世界第一,人类圣经,世界霸权更厉害无数倍的形容,它是无比开创性的、革命性的提法。 此前的作品,无论吹得再高,终究是在评价作品本身。而无职鉴宅,则是作品反向鉴定观众。你不喜欢无职,说明你不是一个阿宅,不配评价动画作品。直接捣碎了观众评价的根基,真可谓是釜底抽薪。 这种标准一出,宅圈内无职从19年开始的源源不断的争议都变了性质,变成了这些lex粉**易拉罐为了打倒无职,而穿越回去混入宅圈去挑起话题。还敢不喜欢无职?早该开除宅籍了。 坦白说吧,无职小说在我这里就只有一般水平,毕竟放龙枪系列里估计排不进中游。而无职动画除了制作优秀和一些单集节奏不错之外也看不出什么亮点。当然,不是说我针对无职。而是精灵守护者之后的异世界动画,但凡想走正剧的,包括但不仅限于游戏人生,灰幻,问题儿童,re0等,在我这里都没有很高的评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