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梅60年
爱梅60年
关注数: 40
粉丝数: 50
发帖数: 3,989
关注贴吧数: 11
宣传安庆的视频 之一 之二
黄梅戏也要时尚 2012年03月11日 03:16 稿源: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2012年全国“两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昨参加人大记者会 10日下午3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郭建华、刘丹丽、郑晓幸等4位文化领域的代表就“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记者关于黄梅戏发展方面的提问时,在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表示:“戏曲是舞台戏剧高度浓缩的形式,所以在选择题材的时候要关注社会特别聚焦的问题,从创作来讲,一部好的舞台剧剧本是可以流传百年、千年的。”韩再芬说,“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使年轻人在走进剧院的时候能够看到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艺术,希望走进他们的思想、走进他们的心灵。 ” 韩再芬说,黄梅戏是一种比较年轻的剧种,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尝试。 “今天的时代发展确实步伐迈得太快了,舞台艺术也应该大踏步地往前走,进入到时尚行列,以此引领戏剧、吸引年轻人。 ” (武静、赵秀娟、郜征、刘忠玉、郑茹、周梅)编辑: 付刚
黄梅戏结缘新徽商(省黄梅戏剧院“徽商艺术团”在肥成立) 转贴: 徽班之所以在中国戏曲史上写下辉煌,与徽商在幕后的支持不无关系。如今,当代徽商再度援手家乡文化建设,为黄梅戏唱得更响助力添柴。9日上午,省黄梅戏剧院“徽商艺术团”在肥成立,该艺术团将秉承“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徽商精神”这一宗旨,主动参与各地徽商协会举办的活动,让黄梅戏在海内外唱得更响。
肥西山南庙会看黄梅戏 转载: 山南庙会总能吸引很多人。 肥西县山南庙会一度停办,现在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庙会又办起来了。本届山南庙会从3月10日开始,这个周末,你可以去肥西县山南镇,逛逛这一传统的庙会。 山南庙会的最大看点是山南大庙。据山南镇工作人员介绍,这庙相传为鲁班所修,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原名东岳大帝庙,为道教泰山神道场。因农历二月十九是东岳大帝的诞生日,因此这一天就成为一年最盛大的庙会日。今年的山南庙会一共设置了5项主题活动,吃、喝、玩、乐、游无所不含。庐剧、黄梅戏,以及各种农产品展销都将同时举办。(张栋、许文庆、唐小虎)
请各位吧说一句对黄梅戏的豪言壮语! 敬请黄梅戏老 先生谅解!未经您首肯,就道出您的心扉为范句!不愿,我立即求吧主删,可好? 黄梅戏老 先生说: “喜欢黄梅戏是我的天职、此生与黄梅戏同归于尽!”
乡亲们,吧友们请大家进来坐坐,聊聊你我当初! 这几日贴吧里边冷冷清清,那几日时常有人拖拖油瓶 这几日百无聊赖等着亲们,那几日老少皆宜聊表寸心 君不见那小河水由污变清,君不见那火电厂白烟上升 君不见这水泥村村都贯通,君不见大田生产连着民心 ............................................
鲜花开放得美丽、端庄! 最佳状态(最佳视听之一) 她和以的韵味又有不同......
鲜花开放得美丽、端庄! 最佳状态(最佳视听之一)
安徽黄梅戏亮相非遗项目展演 转贴: 2月28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南省文化厅等主办的2012年“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2月24日在河南淮阳举行,来自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八省的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加了展示活动。 在开幕式上,江西九江山歌演员演唱的九江山歌《妹劝哥哥》、《十次全会暖人心》,优美动听,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九江山歌和开封盘鼓、少林功夫、山东快书、安徽黄梅戏、河北狮舞、山西高台花鼓、湖北五峰南曲等先后登台表演,引来上万名群众驻足观看。(黄锦军)
这个视频值得欣,应该够一级演员或副教授职称 1、《论医道他真是不同凡响》2、《晚风习习秋月冷》 他的好作品也是非常多,其他吧友也上传不少
我国古典文艺四大悲剧(剧目名称)分类 一、古代四大爱情悲剧:《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 二、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三、古典文学四大悲剧:“范彘和西施”“吕布和貂婵”“李隆基和杨玉环”“陈圆圆与吴三桂、李自成” 当然不止这些,上述仅为典型代表作
高清晰十五集老电视连续剧,乡亲们一定喜欢! 电视剧《严凤英》第一集(清晰版)
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指导各位当神仙!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凡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退休工资不比攀、多也不嫌少也不嫌、少荤多素美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旧衣新衫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邀老友喜聊天、古也畅谈今也畅谈 夫妻厮守互慰免、贫也相安富也相安、内孙外孙同等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 老有所为勤段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新腔新调、新人新编、新视听! 怀宁黄梅戏剧团《独秀山下的女人》 刘丽华、丁同、曹文娟、黄鸿英、潘辉、马美霞、叶小琴、陈岱等进演出 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徽州女人》一 主要演员:韩再芬、汪晓明、吴斌、张银旺、龚洪涛等 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徽州女人》一 主要演员:韩再芬、汪晓明、吴斌、张银旺、龚洪涛等 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徽州女人》全集 主要演员:韩再芬、汪晓明、吴斌、张银旺、龚洪涛等
安庆之外的黄梅戏迷们有机会路过安庆需要的相关信息: 1、安庆黄梅戏会馆馆址:安庆市人民路633号(原新光电影院)营销部经理刘燕(留座)手机13905565618。 2、每天约15时至17时各大一点的居民小区广场或活动中心都有黄梅戏迷联欢活动。 3、黄梅阁(严凤英纪念馆)对外开放以后每天约15时至17时都有黄梅戏迷联欢活动。 4、晴朗天气约19时至20时有黄梅戏迷联欢活动的地方有:各室外广场、各集体活动场所、江边…… 5、敬请更知情的安庆戏迷纠正并补充!
向安庆之外的戏迷介绍“严凤英纪念馆”概况 本人2011年11月21日特地去了《黄梅阁》不对外开放,围墙新加了角尺拐,翻墙而入现在是不能了,看得出,展厅修旧如旧(修缮一新)其它设施还未开工,据本人观察:施工过程中断,未完工先停工,进度缓慢。没有看出由景点扩建为景区的迹象...... 安庆市菱湖公园内有一景点《黄梅阁》面对大门左前方有一块概况牌介绍:《黄梅阁》又名“严凤英纪念馆”为纪念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而建,其内有宣传栏、廊架、小桥、流水、陈列馆等建筑,布局典雅紧凑。并塑有汉白玉严凤英雕像及七仙女群雕,严英凤雕像下安葬有严凤英骨灰盒,基座正面是赖少其先生题写“天上人间”四个字。 本人估计:2012年该景点对外开放不成问题。 热烈欢迎外地戏迷有机会路过安庆时花点时间亲临现场扫墓瞻仰!
热烈祝贺黄梅戏贴吧会员梅花朵朵即将过千! 各剧种贴吧会员总量名例第三,可能有戏迷对我的激情有不同看法,庆贺理由如下: 1、安徽、湖北、江西三个省都是人员外流大省,也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 2、外出人员主要流入越剧兴盛之地:浙江、江苏、上海 3、年长的外出人员喜欢黄梅戏不减当年,可大部分年青人容易受外地文化影响,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4、年长的上电脑的人少,而受越剧影响的年青人个个都要上网 5、综上所述:换位思考,反之状况黄梅戏贴吧会员应该排第几位就可想而知了! 6、热烈祝贺黄梅戏贴吧会员梅花朵朵即将过千! 谅解!!!
新腔新调、新人新编、新视听! 怀宁黄梅戏剧团《独秀山下的女人》 刘丽华、丁同、曹文娟、黄鸿英、潘辉、马美霞、叶小琴、陈岱等进演出
老腔老调、老人老戏、老好视听!(千万别烦) 优秀老生潘启才《吴天寿观书》
请乡亲们看!让人瞬间窒息 史上十大最惊险刺激跳跃
老腔老调、老人老戏、老好听! 优秀老生潘启才《吴天寿观书》
我珍藏一个视频,怕以后寻找不到 <embed src="五朵金花同台真少有的 "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值得欣赏的视频 <embed src=" "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我见过佳丽有千万,谁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embed src=" "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请看黄梅戏老艺术大师记录 黄梅戏艺术大师蔡仲贤概况: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924060.htm&urlrefer=4b18ec3f155699e8eb4cc952365e6a9c、、、、、
各朝代尺度换算,可以收藏 商,一尺约16.95cm; 周,一尺约23.1cm; 秦,一尺约23.1cm; 汉,一尺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约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约30.9cm; 隋,一尺约29.6cm; 唐,一尺约30.7cm; 宋元,一尺约31.68cm; 明清,木工一尺约31.1cm。 (现在的一尺约等于33.3cm)
这视频让看者笑到淋尿 不信打开看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pclady.com.cn%2Ftopic-994566.html%3Fad%3D7830&urlrefer=ef754b3f060da6298b2e65464d61d7f5
父老乡亲们看戏啰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v.baidu.com%2Fexport%2Fflashplayer.swf%3Fvid%3D873c219523dcfd94e0061388&urlrefer=314d21ad1f0a0c02ed40b2df6011e8f6
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任志宏解说黄梅戏 如题:(是否记错,看后请指正)时值今日在黄梅戏舞台上《天仙配》和《女驸马》依旧是久演不衰的剧目,并成为戏剧历史上难以逾越的巅峰......。
本人认为最好的一段“送别” 汪菱花 小辞店送别(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sina.com.cn%2Fv%2Fb%2F26275948-1252052221.html&urlrefer=449a81f04f1b971bd0f6606a865a9d2a) 1、导演手法,舞台调度最好。 2、演员唱、做、唱、念、舞、表演最好例如:走小路且唱且舞,拨草丛,让障碍配合自如...... 3、用道具恰到好处,手帕、包裹、伞(两次躲伞与剧情的发展运用得当)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