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o_of_Elea
Zeno_of_Elea
关注数: 5
粉丝数: 2
发帖数: 1,388
关注贴吧数: 1
“欢迎您莅临德意志第三帝国” 关于Germania,以及Albert Speer。请朋友们以建筑师的视角观赏此短片。对于末尾的话语作自己的判断。
OP中枕腿接受抚摸的黑的表情变化 一楼和谐
宅女去温泉的照相,囧…… 一楼和谐
OVA3的片尾音乐是什么风格? 听了听感觉不错,这是军事氛围吗?还有没有类似的音乐呢?这方面的音乐我很少听,偶尔听到后很感兴趣啊。
问问大家对德国的看法 很有意思的是本作的反派似乎是纳粹,日本动画中没少出现德国元素。我好奇朋友们对德国的观感如何?大家随意说说,至多不过是一种亲疏感而已啦。要是有兴趣,也不妨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国家(祖国咱就可以作为固定选项而按下不表了)。
民谣音乐Vali 挪威单人乐队Vali的专辑《Forlatt》,Vali只用原音吉他来创作其独特的音乐,音乐中纯净的人类情感与独特的情绪氛围也能牢牢抓住听者的注意,层次丰满完美的旋律,时而调皮,时而宁静而平和,有时也会怪诞而唐突,但都是构建在高层次的创作水准之上,这是Vali音乐最关键的特征。Forlatt是他的首张专辑。声音穿梭脑海的刹那,一切浮华都沉寂下来,像是寻找到一个遗失很久的梦。
投票区? 这里也有投票了?http://tieba.baidu.com/f?ct=318898176&tn=baiduKeywordSearch&sc=355189&pn=0&rn=50&lm=35&rs3=0&word=%B8%E8%CC%D8
Darkwood 风格:Neo FolkDarkwood把自己的音乐看做是对自己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这支乐队是Henryk Vogel的个人乐队,其中也包括他很多同好朋友的帮助。他的音乐包括了一些老电影和先锋诗句的采样,类似吉他,提琴等的原声乐器的演奏,模拟的噪音和录音采样回荡其中。时而坚定,时而悲伤的歌唱和吟咏一次次的回荡在耳边,其中加入的天籁般的女声更加深化了音乐主题的表达。 Darkwood的许多歌词来自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来自一些心理学上的观点。在音乐中描述了一些个体的精神和命运上的特殊事件和情况。很多文字是反映历史或心灵的。 过去象一把带血的箭。我们在战争的苦痛中,在对我们祖国背弃的爱和对大自然美丽的遗忘中,忧伤的生存......----摘自《惊蛰.谷雨》不像那些烂俗的哥特乐团一边扫着弱智和弦,一边咆哮着寻死觅活,蛊惑听众;也不像某些新古典乐团把自己打扮得天使一般飘飘欲仙。DARKWOOD是我进来听到最唯美平和,自然而不做作的Dark Wave典范。在告别了上一张专辑的做作和暴戾之后,DARKWOOD重返早先的民谣本真色彩。这让人想起好久以前的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在Acoustic吉他和大提琴声中,这只来自德国的无名乐团开始了对远去的历史,家园与战争的祭奠,将声音埋葬于回忆和倾听之间。
Eridu Arcane,Olam Ein Sof 推荐两支乐团Eridu Arcane:neo folk/classical/etherealOlam Ein Sof:Acoustic / neo folk
[请问]Deine Lakaien怎么读? 小小问个问题,以后如果有不会念的也会继续的……谢谢!
Deine Lakaine,Estampie,Qntal,Helium Vola 可爱的BD,一楼用来喂狗。
《莎乐美》:伦敦的禁演 比亚兹莱这个名字你熟悉,那么王尔德这个名字你肯定也熟悉。既然如此,莎乐美这个名字自然如旧识。一楼用来和谐。
爱 情 与 死 亡 给着迷于爱情和死亡的朋友们,呵呵。一楼用来和谐。
至性至情有几人 王开林 何谓“真文人”?其一,真文人肯定是性情中人,内心一派天真烂漫,善感多情,不圆滑,不世故,以良心为王,以良知为帅,待人、处事、接物决不走虚伪和阴暗的路线;其二,真文人的个性十分鲜明,无论狂狷、桀骜、固执、刚强,还是恬淡、平和、谦退、渊静,均趋于极致,不落入中庸的窠臼;其三,真文人都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倾向,更容易看到人生的破绽和社会的疮孔,更容易滋生失望的念头和痛苦的情绪;其四,真文人身上有主人性而无奴隶性,他们只相信道义,不畏惧强权;只相信智慧,不畏惧野蛮,有时要他们低头竟比要他们断头还难;其五,真文人崇尚精神之独立,心灵之自由,他们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其六,真文人风流好色,不藏掖,不躲闪,不怕流言。 文化只有新旧,无所谓真伪;文人只有真伪,无所谓新旧。辜鸿铭、王国维、易顺鼎、陈寅恪、梁漱溟是典型的旧文人,陈独秀、张竞生、苏曼殊、徐志摩、郁达夫则是典型的新文人,但他们都是本色原味的真文人。辜鸿铭貌似狂妄,其实天真,他性似顽童,专好玩智力游戏和语言游戏,以调侃他人、嘲弄他人、敲打他人、讥刺他人为赏心乐事;王国维貌似冷漠,其实热忱,他对王室至忠,对朋友至信,对家人至亲,一旦精神顿失凭依,便毅然投身湖水,舍弃生命;陈寅恪貌似荒寒,其实情热,他“痛哭古人,留赠来者”,内心爱慕的竟是古代的才女陈端生和柳如是,他唯恐二人沦没,竟调用其渊博的学识精搜力探,为她们考证身世之谜,撰写长篇传记,盲翁晚岁雅兴亦可谓不浅啊;梁漱溟貌似倔强,其实平和,他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却始终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从不汲汲于名利;陈独秀貌似豪横,其实散漫,他以文人积习深入政途,不跌跤不摔跟头才怪;易顺鼎貌似淫荡,其实深情,他爱慕刘喜奎、鲜灵芝、金玉兰等一众坤伶,用心留意至极,人谓其花痴,并不公平;张竞生貌似荒唐,其实严谨,他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性学和人口学,颇多真知灼见,却因超前而受诟病,因惊世骇俗而无处容身;弘一法师貌似严肃,其实悲悯,他多才多艺,名满天下,却一朝尽弃,皈依佛门,连柳亚子都看他不懂,世人更看他不懂;苏曼殊貌似放浪,其实坚贞,他出入青楼,阅人无数,却一直守身如玉,不破佛门戒规,人谓其癫实为痴;八指头陀貌似慈柔,其实刚猛,他遵循佛祖“千疮求一偈”的苦修精神在长明灯上烧断两指,此种毅力,常人难以想像;徐志摩貌似婉约,其实奔放,他在情场上的那股认真劲、执著劲举世少有,为了追求十六岁的美少女林徽因他主动离婚,为追求二十四岁的美少妇陆小曼他吃尽苦头,他硬是把这条路走到两眼发黑,直到飞机坠毁;郁达夫貌似洒脱,其实冲动,他太在乎王映霞,方式却不得法,他怀疑妻子有外遇,于是写下《毁家诗纪》,最终家丑外扬,婚姻解体,一代才子流落海外,竟然尸骨无存;沈从文貌似笨拙,其实精明,他追求心仪的女子,一味地使用书信攻势,终于大功告成,他面对政治的高压,毅然放弃文学创作,钻研古代服饰文化,卓然成家,别开生面。 无论在乱世,还是在治世,真文人都是率性的,从真里面求善,从善里面求美,从美里面求真,要看一个文人是不是真文人,就看他愿不愿走进这样的循环圈。伪文人热衷于名利权位,他们不得不用厚黑学的手法立命安身,还哪肯去走真—善—美这个循环圈呢,就算他们走过一遭,戴着假面具,走了也还是白走,无济于事。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尝言:“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则无足观矣。”他蔑视的实际上是那些无真知、无傲骨、无操守的伪文人,这些“三无产品”充斥于市,人间遂平添出许多的扰攘和喧嚣。 至性真情有几人?这样问,多少带点悲观的意思,但我们还是有乐观的必要,无论在何时,真文人都不会像恐龙那样绝迹,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那些伪文人藏头则露尾,藏尾则露头,无所逃遁于天地之间。 (本文是《新文化与真文人》一书的自序,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
诡辩与无赖 鲁迅写的《论辩的魂灵》、《牺牲谟》、《评心雕龙》等杂文中所勾画出来的强词夺理的诡辩,十分深刻地揭露了一直在我们社会中流传不绝的阴鸷反噬之术。试举第一篇的一则为例: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我们是多么熟悉这种诡辩术。如果有人采用综合研究法,从逻辑学和文化心理学角度加以剖析,揭示这种诡辩怎样玩弄权诈,乃是很有意义的。——————文字来自王元化,标题为Z所加。不妨研究研究诡辩与无赖吧,研究材料似乎都准备好了……
猫友友的文章被转载得好厉害 今天在校内网的歌特群逛,看到一位同学转载Myy的文《歌特说:你们误会我了》,只写了一个“转”字。出处歌特吧没有提。我问此人知不知道作者是谁?这位同学好可爱~~答曰:她阴间的主宰……现象描述完毕。
关于暗潮音乐中的新古典 NeoClassic/新古典,关于这个概念我一直不很清楚。到底什么风格算是新古典?在我的优先序列上,新古典名下放着Angizia,Lacrimosa,sToa,Chaostar,Dark Sanctuary,Devil Doll,Elend,Eridu Arcane,Freiburger Spielleyt,Helium Vola,Jaramar,Les Secrets De Morphée,L'Orchestre Noir,Nature And Organisation,Olam Ein Sof,Ozymandias……但是很明显,Angizia,Lacrimosa,sToa,Devil Doll,Dark Sanctuary绝对风格相差迥异。可是这些乐团或多或少的被冠以新古典之名。最后我仍旧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新古典?请朋友们来为我解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