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不了高情商 kenenb
关注数: 531 粉丝数: 808 发帖数: 8,208 关注贴吧数: 27
【文学交流】【转载】金庸为什么影响力超过古龙 古龙与金庸,新派武侠小说的旗手,中国武侠小说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但作为武侠小说的三巨头之一,金庸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越其他两位。有人戏称,金庸宛如帕瓦罗蒂,而古龙、梁羽生则像多明戈及卡雷拉斯。人们提起三大男高音时,总是习惯性地称帕瓦罗蒂及其他两位。 但是,金庸与古龙、梁羽生的差距,可能还要大于帕瓦罗蒂与另外两位的差距。古龙、梁羽生更多还是在武侠小说的范畴,而金庸则被列入了和大仲马、塞万提斯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相提并论的程度。 在1993年、1997年总计完成了1.2万份例样本。其中,《审美价值取向与武侠小说》读者这一篇调查显示,被调查中的读者选择金庸的占85.7%,选择古龙的占7.1%。 那么,造成金古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格局差距:金庸突破他人也突破自己 古龙突破他人却未突破自己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两者的格局。 《一代宗师》里,宫二说:“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古龙的小说虽然也能见天地、见众生,但更多是见自己。他笔下的人物,多是好酒、慷慨、洒脱、向往自由、无拘无束但又带着无人理解的孤独宿命,这是一种典型的浪子性格。虽然叶开、李寻欢、陆小凤、楚留香等性格各异,但本质却非常相似。 金庸站在更高的角度,博取众家之长,虽然思想没有古龙那么鲜明,但有着更大的格局,达到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境界。正是这样,他才能创造出如此多性格各异,有一些在生活中基本不可能成为朋友,甚至有交集的主角。 金庸在二十年间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每一部的人物都各不相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的尝试一些新的创造。 事实上,在小说结构上的创造性,也是金庸是所以能跻身大师行列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学自古以诗歌、散文见长,古典名著中较为伟大的长篇小说,主要是四大名著+金瓶梅(这些小说的结构其实不如金庸),近代的作家如鲁迅、张爱玲、老舍等虽是小说大师,但均以中短篇为主,其余的茅盾、巴金等虽以长篇为代表作,但也不似金庸般洋洋洒洒百余万字。 而古龙在这方面,便更难望金庸项背。首先,古龙的小说连载后又没有经过系统的修订,很难形成稳定而系统的结构,而古龙写小说又是以随性著称,时常写着写着就难以为继,导致拖稿甚至断更、找人代笔,连几十万字的中长篇都会写的凌乱,就更别说一百多万字的大长篇了。古龙后期的陆小凤、楚留香等严格来说属于几个小长篇凑成的系列,而非真正的大长篇。 另一方面,古龙的小说用了很多侦探、推理,且抽空了历史背景,不追求宏大叙事,更多表现人物孤独的苦闷、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写法更适合写小巧玲珑的中长篇,而不适合金庸那种大长篇。 综上所述,金庸的小说已经超越了武侠小说本身,成为真正伟大的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大师。而古龙整体上还是伟大的武侠小说作家,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这便造成了两者层次的不同。
【转载】古龙的影响力为何大不如金庸? 前言:非引战贴。只是为从一个侧面更详尽的介绍了解古龙,原文很长,有删减,给没看过的人看看吧。 古龙与金庸,新派武侠小说的旗手,中国武侠小说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但作为武侠小说的三巨头之一,金庸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越其他两位。有人戏称,金庸宛如帕瓦罗蒂,而古龙、梁羽生则像多明戈及卡雷拉斯。人们提起三大男高音时,总是习惯性地称帕瓦罗蒂及其他两位。 但是,金庸与古龙、梁羽生的差距,可能还要大于帕瓦罗蒂与另外两位的差距。古龙、梁羽生更多还是在武侠小说的范畴,而金庸则被列入了和大仲马、塞万提斯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相提并论的程度。 在1993年、1997年总计完成了1.2万份例样本。其中,《审美价值取向与武侠小说》读者这一篇调查显示,被调查中的读者选择金庸的占85.7%,选择古龙的占7.1%。 那么,造成金古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格局差距:金庸突破他人也突破自己 古龙突破他人却未突破自己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两者的格局。 《一代宗师》里,宫二说:“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古龙的小说虽然也能见天地、见众生,但更多是见自己。他笔下的人物,多是好酒、慷慨、洒脱、向往自由、无拘无束但又带着无人理解的孤独宿命,这是一种典型的浪子性格。虽然叶开、李寻欢、陆小凤、楚留香等性格各异,但本质却非常相似。 金庸站在更高的角度,博取众家之长,虽然思想没有古龙那么鲜明,但有着更大的格局,达到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境界。正是这样,他才能创造出如此多性格各异,有一些在生活中基本不可能成为朋友,甚至有交集的主角。 金庸在二十年间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每一部的人物都各不相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的尝试一些新的创造。 事实上,在小说结构上的创造性,也是金庸是所以能跻身大师行列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学自古以诗歌、散文见长,古典名著中较为伟大的长篇小说,主要是四大名著+金瓶梅(这些小说的结构其实不如金庸),近代的作家如鲁迅、张爱玲、老舍等虽是小说大师,但均以中短篇为主,其余的茅盾、巴金等虽以长篇为代表作,但也不似金庸般洋洋洒洒百余万字。 而古龙在这方面,便更难望金庸项背。首先,古龙的小说连载后又没有经过系统的修订,很难形成稳定而系统的结构,而古龙写小说又是以随性著称,时常写着写着就难以为继,导致拖稿甚至断更、找人代笔,连几十万字的中长篇都会写的凌乱,就更别说一百多万字的大长篇了。古龙后期的陆小凤、楚留香等严格来说属于几个小长篇凑成的系列,而非真正的大长篇。 另一方面,古龙的小说用了很多侦探、推理,且抽空了历史背景,不追求宏大叙事,更多表现人物孤独的苦闷、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写法更适合写小巧玲珑的中长篇,而不适合金庸那种大长篇。 综上所述,金庸的小说已经超越了武侠小说本身,成为真正伟大的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大师。而古龙整体上还是伟大的武侠小说作家,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这便造成了两者层次的不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