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sea_beta dragonsea_beta
关注数: 68 粉丝数: 387 发帖数: 22,428 关注贴吧数: 97
各位新年快乐,给大家看看我漂亮的新年新车 说是新年礼物,但实际上已经围着这车鼓捣了大半年的时间。去年5月,因工作原因我从深圳回到上海。相比珠三角区域,上海的骑行环境好非常多。有这样的条件,事不宜迟,我打算为我接近10年的骑行爱好建立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品。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下,近期这台花费了相当多心血的公路车终于完工。🔺最终效果图🔺侧视图定妆照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用一套2015年左右的标志性配置,来纪念我在差不多在10年前对这项运动最初投入的兴趣——一台当年的顶级超六,这也是当时的梦想之选。届时我刚开始工作,拥有这样的一台昂贵的顶级公路车无疑非常遥远,因此去年开始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兴奋的。🔺车架视觉设计图——在数个月的组装过程中这样的设计图经历过很多次的迭代 在车架的外观方面,老款超六在所有的公路车中显得相当传统而干练,因此我并没有复刻主流的天然气或是佳明-佳能戴尔车队版涂装,而是参考了1992年佳能戴尔TRACK的设计。一方面,该车的涂装简单而雅致,非常适合超六车架本身的外形。另一方面,我当然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去做的人,一个相对成熟的外观设计也可以降低工作室出涂装时的事故概率——车架的客制化涂装几乎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赛车绿漆面在阳光下呈现出泛蓝的色彩倾向 不过,我还是尝试在涂装的设计上能做出一些改变。我选定了类似于捷豹F TYPE的汽车涂装,而不仅仅是1992年佳能戴尔TRACK的祖母绿颜色,除此之外,车架主体部分与前叉,采用了不同的色彩以及闪粉比例。最终,在暗光环境下,车架主体部分呈现出绿色,前叉则基本为黑色——这与TRACK的色彩高度接近。而在良好的日光环境下,车架的主题部分和前叉都能呈现出类似捷豹F TYPE英伦赛车绿的蓝绿色色彩效果。🔺装车当天的落地照:车架在较暗的环境中仅呈现出绿色,前叉则几乎完全为黑色 在配置上,整辆车基本使用了2015年左右的产品。超六的车架设计使得其很适合组装出一些最轻量化的公路车,但我没那么做,我还是试图能还原一台十年前的经典配置。但在接下来的半年中,收集配件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在十年后的今天,一些特殊的机械圈刹组件可以说一货难求,而找到特定的尺码,比如165毫米的曲柄想得到一对简直难如登天。🔺佳能戴尔十爪蜘蛛盘,搭配165毫米曲柄组,这是所有的组件中最难获得的 直到落地时,我仍没有得到一支165毫米的SISL2曲柄,所以使用了次一级的SI曲柄代替,也算是组车过程中的遗憾之一。好在有Hollowgram十爪蜘蛛盘的加持,最终的外观效果依然也还算不错。不知道在日后有没有机会能再得到一副165的SISL2曲柄。 另一个比想象中难得多的是中对中38cm规格的FSA K-Force弯把,在数个月的时间里都无从寻迹,包括FSA SL-K也一样。好在,最终在闲鱼蹲到了一支,相比之下,OS99的把立容易获得的多,几种不同外观的都很常见。不过OS99把立假货不少,尤其是包碳款。稳妥起见,还是购买了Energy系的铝合金款式。这个配置其实并不轻,总重量超过了310克,购买一套EXS把组不仅没有买不到的问题,而且可以获得轻得多的重量。这就是组车时脑子一热的代价,自己构思的大粪,忍着泪也要吃下去。🔺K-Force把组、Fizik Tempo把带与佳能戴尔金字塔LOGO 配置表如下: 轮组:Mavic cosmic pro carbon exalith 外胎:Contiental GP5000 内胎:Ride Now TPU 变速及传动系统:Shimano Dura-Ace R9000 管线:Shimano Dura-Ace R9000 夹器:Shimano Dura-Ace R7900 曲柄组:Hollowgram SI Spidering 10-Arms 把组:FSA K-Force/ FSA OS-99 Energy 坐管:Control tech carbon compact 坐垫:Shimano PRO Turnix 锁踏:Look keo max carbon 把带:Fizik tempo🔺2015年佳能戴尔-佳明队版经典超六,配置上很大程度参考了这个时期的车型 10年前的材料技术跟今日无法相提并论, 并且我在舒适性和个人习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比如Shimano的坐垫与套件相对较重,CCU因为我不习惯管胎也换成了更重的钢辐条款)。最终,全车的重量达到了7.2kg(怎么可能用一个UCI合规的配置的减配版做出更轻的车?),对于超六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说相当沉重的数字。不过,组这辆车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追求轻量。另一方面,大量相对较重的部件留出了极大的提升空间,比如简单的更换玛吉斯超轻胎和100g出头的碳坐垫就能轻松的把总重控制在7kg以下,而换一对并不贵的方远C2轮组,则能轻松的把重量突破UCI限制标准。不过,在目前的阶段里,我还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毕竟,组一辆公路车最重要的是讨好自己而不是别人,组车的过程中我顿悟了这一点其实跟玩胶和玩娃的心态差不多,至少对于我来说,这台车是独一无二的。🔺CT座管与Turnix钢轨坐垫,全系统达到了惊人的450克,因为还在适应新的飞艇数据,所以坐垫用的比较便宜的款式方便更换🔺颜值相当高的MAVIC CCExalith轮组,更高配置的CCU因为只支持我非常不喜欢的管胎所以降级为这款,其实也不错🔺品相相当好的Dura-Ace R9000变速与传动系统,锁踏方面使用的碳版KEO MAX,我一直使用比较习惯的弹簧锁踏,不过之后也打算试试使用碳片的BLADE。🔺Dura-Ace R7900夹器,虽然很老,但以个人观点来说,这是Shimano圈刹系统的美学巅峰之作🔺R9000手变,这东西现在皮套都炒到500一对,搞到品相这么好的足足蹲了半年的时间。🔺Fizik Tempo把带,起初我很担心它跟全车风格可能不搭,但最终在日光下的效果将我的疑虑清扫一空🔺在小区里拍的,其实比较随意,日后有机会去更理想的地点拍一套🔺装车留影🔺装车留影🔺装车留影🔺装车留影,这是新车落地前的最后一刻,当天使用的是一个我用的很久的ELITE水壶架,之后换成了ODI钛水壶架 要感谢在装车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也谢谢看到这里的各位,欢迎所有人跟我唠嗑,聊有关于这辆车的事情。大过年的,祝各位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做更好的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今年打算骑一次1100KM距离的长途。关于这台车,其实组车过程中带来的乐趣毫不亚于训练时带来的收获。即便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它像个古董,但对于我来说,它有独特的纪念意义,足够称得上独一无二。至少在10年前刚开始接触骑行这项运动时,这台车也许就是当时的我理想中一台车最完美的样子。谢谢观看,祝大家新年快乐!
看完【现实之尘】后的一些感想和疑惑 先打个广告 自己正在制作的一个原创作品w[被拖出去 主题是几万年后人类经过宇宙帝国文明之后因为超空间网络出现意外导致各殖民地被切断,边缘星系的星球科技出现倒退,人类驾驶着反重力引擎支撑的浮空飞船重新在几千米的高空展开日德兰式的大海战的故事 最终会以小说+设定画集+漫画的形式发布,大概会在明年完成 -----------切入正题--------- 首先感谢一下翻译者的无私贡献[实在太棒了 《现实之尘》中 对木星最大的卫星的翻译是“克里斯多”,不过似乎翻译成“卡利斯托”的情况更普遍一些。同理翻译成“艾奥”“伽尼墨德”应该更合适一些 ------------以下是问题------------ 看完这个作品之后顿觉世界观尺度宏伟到震撼,但并不能够理解的非常深刻 如果说时间 空间都是人类的一种幻觉并由相关的哲学思想整理成一个合适的世界观,那么《现实之尘》我觉得则是打破了这个世界观。但对于“量子构成的六维空间”这些概念依然不能很好的理解,每当涉及到“沙尘”这些字眼时,自己都觉得没法理解里边的关系(请原谅我的愚钝OTL),包括XEELEE夜间战斗机通过相关科技将卡利斯托改变位置时,反复阅读都很难理解这一部分的基础科技原理 于是有一个基本的猜想 不知道是否合适 我们认为的“物质宇宙”只是“量子宇宙”在人类眼中的一种表现,宇宙更大的一面则以更高的维度去体现出来,有些比较有规律的集合体形成了人类眼中的“物质宇宙”,而更大的部分则保持了一种“混沌”的状态。 法老是否利用这一原理,舍弃了“时间”的概念 将自己的意识融入到“更基础的维度中去”从而消极的逃避现实世界正在到来的灾难? 比较重要的是“在其他维度”中是否存在着以“混沌形式存在”的其他智能生物?“卡利斯托细菌”是否是这些IMBA生物中的一种? “混沌生物”是否能逾越维度的界限(就像法老所做的那样),从而对物质宇宙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 虽然看上去很玄乎,不过依然很崇拜德鲁兹教义,抛开维度的信条,用人类基本的形态发展到极限去车翻那些生活在凌驾于维度宝座上的神明各种意义上都实在是太燃!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体会到如同这样令人兴奋感觉了! 顺便很期待《欢悦》的进一步翻译,挑战神明的战争简直是不能更棒,翻译组请加油!
没事写了点东西……欢迎补完 顺便庆祝一下成功的把主力坦克普及了大M嘉奖 1寸 25毫米 APC主炮 高射速高射炮 舰载速射炮 超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枪[炮 大口径战机机炮 28毫米 高射速高射炮 舰载速射炮 大口径战机机炮 30毫米 APC主炮 高射速高射炮 武装直升机主炮 攻击机主炮 舰载近防炮 37毫米 小口径坦克主炮 小口径反坦克炮 APC主炮 高射速高射炮 舰载速射炮 大口径战机机炮 攻击机主炮 40毫米 小口径反坦克炮 大口径APC主炮 大口径舰载速射炮 45毫米 小口径坦克主炮 小口径反坦克炮 多管火箭炮 2寸 50毫米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57毫米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75毫米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高射炮 3寸 76毫米 舰炮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多管火箭炮 轻型榴弹炮 高射炮 85毫米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高射炮 88毫米 德国舰炮 U艇主炮 高射炮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90毫米 高射炮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100毫米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榴弹炮 现役护卫舰舰炮 4寸 102毫米 阿卡林 105毫米 19-20世纪制式榴弹炮 坦克主炮 反坦克炮 107毫米 大口径坦克炮 反坦克炮 舰炮 多管火箭炮 115毫米 大口径坦克炮 反坦克炮 120毫米 大口径坦克炮 122毫米 大口径坦克炮 反坦克炮 榴弹炮 多管火箭炮 125毫米 大口径坦克炮 反坦克炮 5寸 127毫米 二战以及目前驱逐舰的主炮 轻巡洋舰主炮 重巡洋舰防空炮 战列舰防空炮 128毫米 大口径坦克炮 反坦克炮 榴弹炮 130毫米 大口径驱逐舰舰炮 大口径坦克炮 反坦克炮 榴弹炮 135毫米 少数榴弹炮 138毫米 驱逐舰舰炮 140毫米 日军轻巡洋舰主炮 战列舰副炮 150毫米 德制榴弹炮 多管火箭炮 6寸 152毫米 SU ISU系列大口径突击炮 KV2主炮 榴弹炮 舰炮 155毫米 大口径突击炮 大口径榴弹炮 轻巡洋舰制式舰炮 巡洋舰舰炮 7寸 177毫米 阿卡林 180毫米 装甲巡洋舰舰炮 194毫米 装甲巡洋舰 二等战列舰制式舰炮 8寸 203毫米 大口径重型榴弹炮[目前装备口径最大的榴弹炮] 重巡洋舰制式主炮 部分战列舰副炮 210毫米 德制大口径火炮 火箭炮 9寸 228毫米 阿卡林 234毫米 大口径铁道巨炮 条约前重巡洋舰大口径舰炮 240毫米 T92等超大口径榴弹炮 10寸 254毫米 19世纪-20世纪初 装甲巡洋舰 破交舰主炮 260毫米 平远号主炮及部分铁甲舰舰炮 11寸 280毫米 德制克虏伯舰炮 广泛用于1战-2战的装甲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 破交舰作为主炮 超大口径突击火箭炮 300毫米 超大口径突击火箭炮 12寸 304毫米 早期战列舰主炮 305毫米 无畏舰时代制式战列舰主炮 320毫米 三景舰加奈特主炮 加富尔级战列舰主炮 13寸 330毫米 敦刻尔克战列舰主炮 340毫米 布列塔尼战列舰主炮 343毫米 日德兰无畏舰时代战列舰 战列巡洋舰主力舰炮 14寸 356毫米 后日德兰无畏舰时代战列舰主炮 金刚级 KGV等战列舰主炮 380毫米 突击虎式自行臼炮 15寸 381毫米 首相 主教 O计划等高速战列舰主炮 16寸 406毫米 2A3等巨型火炮 衣阿华 科罗拉多等高速战列舰主炮 16.1寸 410毫米 长门级战列舰主炮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主炮 17寸 431毫米 阿卡林 18寸 457毫米 暴怒号 前无畏舰时代浅水重炮舰主炮 18.1寸 460毫米 大和级战列舰主炮 历史上最大口径的战列舰主炮 规格外 610毫米 卡尔 800毫米 多拉 1000毫米 小戴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