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missyou 晴missyou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关注数: 0 粉丝数: 9 发帖数: 1,680 关注贴吧数: 1
左手夹烟的寂寞 固执的以为,左手夹烟是寂寞的 ���只有在你快乐的时候才会用右手夹烟,我注视过很多人的夹烟方式,凡是用右手的,一般都是无忧无虑的人,或者是暂时的忘却了寂寞和难过。 ���我的做手手指已经被烟熏得不像样子了,每个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左手手指是焦黄色的,但是没人知道那是寂寞的痕迹。 ���身边的很多人都抽烟,但是很少有人理解抽烟的意义,曾记得有个人类学教授说过,抽烟,不是因为烟里的东西会上瘾,上瘾的是抽烟的那个姿势,那个姿势对抽烟的人来说,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习惯,当习惯慢慢无法改变的时候,就成了身体中的一部分,谁也没有能力去把它删除,除非死亡。 ���有句话被很多矫情的人用滥了,但是我还是要用一次,左手夹烟,抬头,用45°的角度看天空,那是绝对的寂寞,是绝对的孤傲。也许有人不屑这句话,我想,总有一天,当你真正的用这个姿势抽烟的时候,你仔细想想,你是不是寂寞呢? ���我的右手很少夹烟,不是因为我没有快乐,只是因为快乐太短暂,根本由不得我去回味,每当用右手夹烟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换到左手,或许我的左手更喜欢烟的味道,或许我的右手是被烟伤害过。每个人都会爱上别人,当你发现自己总会拿原来的爱人和现在的爱人比较的时候,你就不自觉的感觉到,原来的爱人有许多的习惯已经融入到你的身体,你总拿着他(她)的习惯支配自己,这个时候,抽支烟,看看自己是不是用的左手夹烟。 ���记得有“许愿烟”的说法,还有在烟上写字。 ���许愿烟,每次拆开一包烟,找一根,反向插进去,最后抽。 ���烟上的字,据说可以吸到肺里,那是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我尝试过这两种方法,自己欺骗自己而已,都是骗人的鬼话,可总有人情愿被欺骗,情愿做这个烟誓的奴隶。 ���烟是我的爱人,我用左手夹烟的时候是寂寞的。 ���其实,我的右手更寂寞。
★★★★鱼与水★★★★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你能看见我寂寞的眼泪吗? 鱼对水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无法生存。 水对鱼说:我知道,可是如果你的心不在呢?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不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 可是,你的心里有我吗? 鱼对水说:我很寂寞,因为我只能待在水中。 水对鱼说:我知道,因为我的心里装着你的寂寞。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寂寞是因为我思念你。 可是,远方的你能感受到吗? 鱼对水说:如果没有鱼,那水里还会剩下什么? 水对鱼说:如果没有你,那又怎么会有我?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没有你的爱,我依然会好好的活。 可是,好好的活并不代表我可以把你忘记。 鱼对水说:一辈子不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我最大的遗憾。 水对鱼说:一辈子不能打消你的这个念头,是我最大的失败。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现在的我只想要一个一辈子的承诺。 可是,你负担得起吗? 鱼对水说:在你的一生中,我是第几条鱼? 水对鱼说:你不是在水中的第一条鱼,但却是在我心中的第一条。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们都不是彼此生命中的第一个, 可是,你知道吗?你却是我第一个想嫁的人。 鱼对水说: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水对鱼说:当我意识到你是鱼的那一刻,就知道你会游到我的心里。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以为我对你的爱不会长久,因为那是一见钟 情。 可是,我错了,感情如酒,越封越浓越长久。 鱼对水说:为什么每次都是我问你答? 水对鱼说:因为我喜欢在问答中让你了解我的心。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为什么你总是让我等待? 难道你不知道,等待=失去信心=放弃。 如果我是鱼,而你是水,那该多好!水永远都知道鱼的想法,因为鱼在水 心里。 但是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你永远都不知道我的爱, 因为我也许根本就不在你的心里。
感情 有一种知己,相交甚深,但却无缘成为眷侣,只是偶尔在电话里纠缠,说些不相干的事、不相干的人,心知肚明的感情,云淡风清。 有一种朋友,是亲密搭档,相互之间理解与信赖,惺惺相惜,业务与工作之余,心生赞叹,但却无从表达。    有一种网友,只通过电话,但心有灵犀,语言传递相知相解,在午夜相逢的快乐里,却只能思念,相聚在梦中。    有一种爱,不能称之为爱情。   虽然有同样的心动,同样的怀想,同样乍然相见的喜悦、依依不舍的眷恋,但尘世间总有一种约束,让心思沉静,让感情不再漂泊,发乎情,只能,止乎礼。    但依然可以在阳光下享受难得的温情,依然可以在午夜梦回时心生柔情,依然可以相信自己的完美与可爱……在这些温柔的情愫里,依然,可以感受被爱。    我们的世界,毕竟不仅仅有爱情。在岁月漫长的脚步里,我们更多对水色山光的眷恋。红玫瑰只有一朵,燃烧此生唯一的心情,而更多时候,空气与水都是恩赐,让我们享受生活。    有一种真情,可以平静的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亦或萍水相逢,都可以默默的爱,默默的理解,默默在心里装满祝福,挥一挥手,让春草连绵,落红成阵。    有很多爱,我们不能用世俗的方式承担,也不过聚散随缘,风雨由天,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    就是有这样的感情,飘荡成缠绵而温暖的空气,就是在这样无心的眷恋里,我们认识自己也认识世间,就是有这样无缘而有情的瞬间,让我们轻轻地叹息,深深地爱恋,生命中白白的云,蓝蓝的天。 虽然我们相爱,但我们,不称之为爱情
人生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参悟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七夕。。。。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有传说为证。大体的故事是牛郎出生很苦且忠厚老实,生活中又受到排挤,而织女因为偶然下凡沐浴,通过老黄牛的撮合两人逆天意相爱而生活在了一起。此事被王母知道,勃然大怒遂把二人拆散,从此以银河为阻,两两相隔。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阴历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所以有了七夕之说,并在近年七夕被称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的爱情故事多为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孟姜女与万喜良等等。民间也多是寄托美好的愿望,却没有一对情侣欢天喜地的终成眷属,都以悲情谢幕。中国的封建文化,束缚这些追求爱情的诉求,民间传说也曲折的表达对直接的没有束缚的爱情的追求。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文化禁锢,对民间的影响是多大的伤害。裹脚的创作,让人的心无法平静,留一点缝隙,也把希望寄于神灵。文艺的复兴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进步,多希望我们现在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佳偶天成的自然流露,直接的表达对生活对爱的追求。民间传说是不经意的折射当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风貌,如果刻意编写一些传说故事,则一定难以长久传于世,因为民间力量如同一个大过虑器,总可以截住非民意的表现。这样的力量是无形的,也让各种糟粕无所盾逃。仔细研究或者思考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真实反应那段历史的原来面貌。 七夕被喻为中国的情人节,参照故事内容虽然有点牵强,但总表达了民间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我希望故事的结尾可以改为七月七日喜鹊为牛郎和织女搭好了鹊桥,让他们冲破了束缚,来到人间,从此相爱在一起了。也许这样的七夕才够完美,才会寓意贴切,我们解去那紧紧捆绑的文化绳索又何妨,时代在进步,也要融入民间文化,七夕如果要成为中国的情人节,那一定要有情人终成眷属! 关于七夕的一些诗歌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关于女人味```````````` 在我想来,女人味是对一个女人的总体评价,外表,内涵,气质,谈吐,生活阅历...应该都是包含其内的.如果只是外表很女人,但既没学识,思想也幼稚,那也能称之为有"女人味"吗? 也许男人眼中的女人是另有一番风情的,不是我能够揣摩透彻的.可难道女人独立错了吗?成熟错了吗?为什么身边大多数的男人通常喜欢依赖性强,思想又幼稚的女孩子呢?我虽然学历不是很高,可我一向对我的为人处世很自信,我从不会当众让任何人难堪,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自尊心可以高于一切;我从不勉强任何人做任何事,因为我懂得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尽我的一切能力帮助身边可以帮助的人;难道过于独立的我,已经失去了男人所要的女人味? 男人要明白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所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面对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男人要了一个小鸟依人的女女,那他就要负担起一个家庭全部的责任,买房,买车,日常花销......别想的太高,就以25岁这个年龄来说,一个男人,一个月挣一千块钱,在我们这个地方算中等水平了,但这点可怜的钱连一个月的房贷甚至都不够还.如果女人能力强,两个人共同努力,那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当然都要高很多. 再者,如果一个女人让每一个男人都感受到她的女人味,那谈不上风情了,只能够称为"滥情".难道一个女人所特有的风情只展现给自己喜欢的人不行吗?一定要时时刻刻让所有男人为之倾倒么? 最后,引用一句话:男人都认为别人的老婆才是最好的,得不到的永远也都是最美的.
自己看吧```转的` 1、每个女人都有两个版本:精装本和平装本,前者是在职场、社交场合给别人看的,浓妆艳抹,光彩照人;后者是在家里给最爱的人看的,换上家常服、睡衣,诉苦。婚姻中的丈夫往往只能看到妻子的平装本和别的女人的精装本——婚外恋的动机之一。      2、漂亮是女人的通行证——一句老话而已,也算颠扑不破的真理。明明是糖衣炮弹,最后也不见得赢得美人归,但就是死心塌地讨好她。而那些缺乏视觉效果的女子尽管有的明明是良药,因为苦口,男人常常下不了决心娶她。   3、婚姻是一把伞。有了它,风雨烈日时自然舒适无比,但更多平平淡淡的天气里,多了一把伞难免是累赘。      4、女人问:“你爱我吗?”男人答:“我喜欢你!”男人问:“你为什么不接受我?”女人答:“你能找到比我更好的”——看来男女之间喜欢用近义词,不过是香蕉外面多加了一层皮,或者棉花里面藏着一根针。   5、妻子如衣服——流行如此变幻,衣服的开销日渐昂贵;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但它毕竟是女人最大的买方市场。   6、相爱时,男人把女人比作星辰、飞鸟、天使等等与天空有关的事物;恩断情绝时,男人把天空据为己有,把爱过的女人放回到地面上去。   7、老夫老妻越长越像。有人说因为他们相爱。但医生说,起因是朝夕相处,饮食结构相同、作息规律同步。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是越长越像的。   8、大龄未婚男女像是坐巴士坐过了站。有时是因为巴士上的座位太舒适了,简直不愿下车;有时是因为不认识自己该下的站台。终身不结婚的男女呢?他们是巴士司机。   9、从青梅竹马能一直顺利地走到花前月下,简直是奇迹。就像当初打算从北京走路去广州,一路上总有诱惑的声音:“上车吧”。你的脚很难再一往无前。   10、我很忙——听到这句话时,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朋友心想这哥们儿事业有成;妻子马上觉得自己家务的担子重了;女朋友流泪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不一定有他的事业重要,甚至简直就是一个分手的信号或借口。
人生最大的幸福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健康是最宝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佛家妙语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欧阳修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佛家妙语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但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 佛家妙语之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妙语,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可贵的启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