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神明造 唯一神明造
式年迁宫啦~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65 发帖数: 12,112 关注贴吧数: 52
为何拳师理论如此粗陋、不堪一击,却还有人信? 这就要提到意识/形态的工作方式了: 意识/形态不需要人真的相信,他只要让人“假装相信”,他就起作用了。举个例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信用货币不过是几张纸几个数字,但大家都或假装或被迫或将信将疑、总之是形式上认可钱上面“凝聚”有价值,于是这些钱也就真的获得了购买力。 看完例子,我们再来看拳师们的理论。拳师们并不真的需要他们的理论多精妙,只要能够供他们打拳就行了,靠打拳攫取利益是第一位的,以理服人根本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他们的理论根本不需要说服谁,只要能骗自己“总有人会信”就有动员力,也就是说,拳师理论并不是把拳师当傻子直接忽悠,而是把拳师当“觉得这套理论能忽悠到傻子而自己能从中攫取利益的傻子”忽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拳师喜欢抱团共振,因为他们都喜欢看到其他拳师、也就是他们想象中的“被忽悠的傻子”以证明自己“假装信”的这套真的能忽悠到许多人。这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拳师打正常人比攻击其他拳师要狠的多,正常人影响他们共振了,他们看到居然还有人没有被这套忽悠,有一个正常人出来他们就感觉被打脸一次,自然气急败坏,其他拳师只是选角不同,你们正常人居然不想要这整个剧本?蚝跌油! 然而,从对付的难度来说,这种装着信的才是最顽固的,你怎么反驳他都是没用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信,那些真信的在被反驳后往往也会变成装着信的,根源还是目前打拳有利可图,那么要打倒这批拳师,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击他们靠打拳攫取利益的手段,包括打击他们通过打拳榨取享乐行为,要让他们打拳打得不爽,打完心里发堵,打完睡不着觉,打完不想继续打。 总之,打击他们打拳的理由是没用的,他们打拳理由可以很荒诞甚至不需要理由,打击他们打拳的动力才是治本之策。
【整理重发】什么是性别等级制?为什么说♂⭕和♀⭕是一样的? 鉴于某个曾发出过“扫地阿姨是既得利益者”名言的某吧吧主质疑我分不清“父/⭕”和“♂⭕”,这里按照他的意愿整理一下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下“性别等级制”,也就是代替之前的“前现代♂⭕”。 性别等级制是这样的:它用一种出生时决定的、纯随机的、无关紧要的特征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和抉择,就因为受精的时候进来的是x/y染色体,之后所有的人生就必须遵从某一种完全没道理的律令体系,男的就要有男子气概、要穿裤子、女的就要贤良淑德、穿裙子云云,然后相同性征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利益纠葛的人就开始党同伐异。在这里,性征被抽象成没有实际意义的“性别”,除了上厕所/就医/性享乐/重体力活之类和生理关系比较密切的活动外,在大多数时候,性征对人的影响相当小,难道人们是靠他们的性器官在吃饭休息、学习工作的吗?很显然不是,既然如此,那性别凭什么对这些活动具有指导力? 打个比方,(假设脸上长痣和没长痣的比例约为1:1)某一天脸上有痣的人突然说:“我们脸上有痣的人最牛逼”,然后规定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行为规范,包括有痣的人必须把痣遮起来、没痣的人不能上学、有痣的人对没痣的人有支配权、有痣的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行为就是性别等级制。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说的“性别等级制”其实和性别没有直接联系,它是一种权力结构。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对咯,这和某有声有色大国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是一套逻辑,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划分决定整个人生。其实性别等级制就是前现代残留,它是一种拒绝反思的体系,就跟中世纪宗教、封建礼教什么的一样的,大部分要求都是无理甚至荒谬的。 性别等级制在前现代最主要的表现为前现代♂⭕,即在前现代时代,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性别等级制。前现代♂⭕和家长制往往是高度耦合的:前现代♂⭕通过家长制行使权力,家长制通过前现代♂⭕完成自身再生产。在近现代,这二者已经开始逐渐解耦,家长制不用通过前现代♂⭕就能完成再生产,这点参见我之前发的那个贴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我们这里指的是现行网络流俗白色♀⭕,不是指“女性是一种处境”“妇女能顶半边天”那种女性主义。 这些流俗♀⭕自称是因反对前现代♂⭕而诞生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前现代♂⭕性别等级制干过的种种勾当,♀⭕都在干:把那套性别划分直接拿过来,颠倒一下就成了自己的体系;说着“女性不被定义”,却拿着新自由主义的精致利己的伦理范式强迫所有女性遵守;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比前现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然后就是自称因反对♀⭕而“揭竿而起”的网络♂⭕,然后我们又看到,他们有的复活前现代♂⭕(新♂⭕吧),有的再颠倒一次♀⭕的理论(♂⭕吧),但总的内核还是性别等级制那套。 甚至我们也可以把这套推到白左lgbt运动上去,我们发现各种性别认同、性取向之类的运动大多都是一个个小的性别等级制范式:全 都 是 在 用 一 种 抽 象 的,随 机 的、无 关 紧 要 的 符 号 取 代 现 实 的 具 体 的 人,然后借此攫取利益、党同伐异。 因此我们说,♀⭕就是♂⭕,反♀⭕一定要反♂⭕,反白左式的LGBT运动就一定要反♂⭕,反♂⭕一定要反对♀⭕和白左LGBT。最根本的来说,我们拒绝一切用随机的抽象符号来决定人的生活,就像我们拒绝人的出身来决定其一生一样。
(转载备份)♂⭕现状观察:总结起来俩字 原谅我吊下大家胃口 (本文所有单独提♂⭕都指现行网络♂⭕而非前现代♂⭕,如果提到后者会给出“前现代”定语) 1、♂⭕的合法性建构及其意识形态根基 我们可以观察到,♂⭕热衷于这样一种反抗叙事,即♂⭕是在♀⭕肆虐的风暴中降生的反抗力量,将要带领全体男性反抗女性暴政。♂⭕的合法性来自于对♀⭕的反抗。 他们在这里就炮制一种意识形态幻象,即目前男性的一切困境都源于♀⭕的肆意扩张,其在这里隐隐地“许诺”了这样一副图景:“只要打倒♀⭕,男人们的old good days就回来了”,至于这个old good days有多good全凭自己想象。 比方说,这时候他们可能就会联想到那些被离婚敲诈走几百万的案例,他们就会隐隐地觉得这中间似乎有某种因果关系,就好像被诈走几百万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会为此感到极为愤慨,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会感觉(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是不是我就能拿到这几百万”。虽然大部分人一动脑就知道这之间完全不构成因果,但是意识形态其实并不需要严谨的思考,只要能够有一种“感觉”、能够被征召就行,简单点说就是要把情绪煽起来,情绪上来了就会“抛开事实不谈”(很讽刺虽然♂⭕是最爱玩“抛开事实不谈”梗的,但他们本身又是被“抛开事实不谈”的意识形态操作动员起来的)。 将某个内部存在一部分食利者、但大部分都与此无关的群体打包成一个整体,以其作为“他者”来建构自身,借由他者中的一部分食利者把“自身”受到的一切苦难全部归咎于这个他者,以此逃避真正使其受到苦难的现实的、复杂的乃至结构性的矛盾,是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操作。这套意识形态操作在历史课本上常常用四个字“转移矛盾”概括,但具体是怎么转移的没细讲,这里简单讲了一下。 这套方法历史上已经运用过很多次了,前有希儿万事怪罪犹太人,后有公知万事转进定体问,现在轮到♂⭕万事转进怪罪♀⭕了。 (↑这里其实可以放的东西多了,白左:都怪老保;深深:都怪闹钟;网造:都怪减脂;…总之还能举出好多,包括本吧也有一些人是有这样的意识形态,即把问题全都推给一个内部千差万别、只是被一个符号给打包起来的群体。如果有被说到的请你改正) 通过前现代♂⭕的“男女有别”预设(此处在我之前的贴子里有讲过)+万事归咎于♀⭕+隐隐地许诺利益的操作,我们的♂⭕群体终于建构出来了,并且因为隐隐许诺了利益(虽然是没有明说的虚空画饼)而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鼓掌👏可喜可贺。那让我们看看他们将进行怎样的豆蒸吧, 请看↓ part 2 ↓ 2、♂⭕实操现状及其原因 总结起来俩字:嘴炮。 其实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是需要展开讲讲。♂⭕目前是基于一种愤慨而被征召起来的,他们整体处于一种癔症化/应激的状态,大概想象一下一个电视剧里那种“抓狂的女人”形象:“你到底要我怎样!”没错,这些♂⭕这时候其实比真正的女性更像“女人”,这点从“米格道”(某吧的主流思想)和♂⭕目前常见的行动纲领可以看出来。他们的主要行动就是“脱离接触”,或者说逃,边往城里逃边往身后放空枪(打嘴炮),并且自信自己只要蹲在城里不跟敌人接触,敌人就会因为没有缴获而饿死,或者自己放的空枪把官府吵烦了派兵下来剿灭敌军。这哪里像个“反抗军”的样子,既不烧敌人粮草(切断♀⭕线下NGO的资金来源)也不切断敌人兵源供应(争取普通女性支持),甚至杀伤不了多少敌人有生力量(砂仁犯罪,这里说的是以理服人说服♀⭕分子,就♂⭕那个四处出击的德行能说服几个人就怪咯)。比起“反抗军”,他们更像应激的小动物,躲到“安全的地方”朝空气挥爪哈气。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前面意识形态动员做的像模像样的,怎么一到实操就变成这样? 问题就在于他们是打拳来享乐的。当♂⭕群体形成后,他们的草根性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线下,尤其缺乏♀⭕那样的线下引导和境外资金支持,缺乏现实力量的他们就会待在网上打拳找认同,打完之后发现“诶,这种大家一起口无遮拦骂人的玩法,爽”,然后就会继续在内部打拳。这时候就轮到欲望辩证法了:打拳的欲望会再生产它自身,打完还想打,打拳在这里甚至不再是争权夺利的工具,打拳本身已经成为了拳师们的目的,之前的那些意识形态全都变成了打拳的借口。(这里有一个意识形态吊诡的地方:人们不需要真的去相信一种意识形态,人们只需要相信有人会相信这种意识形态就行,换句话说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地把人当傻子忽悠,是把人当成“相信别人是会被忽悠的傻子”的傻子忽悠。)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拳师会很抗拒真正解决问题,“你把男女对立问题解决了我上哪打拳呐”,他们的无意识会这样告诉他们自己,然后找各种理由。事实上这就折射出他们自己并不真的相信这个叙事,就是为了给自己打拳找的一个借口罢了。这样,♂⭕明明嘴上讲得苦大仇深实际行动上却又退缩防守就讲得通了,“嘴上讲得巨苦大仇深”就是他们的目的,实际行动是表演出来看的,为的是让别人相信“♂⭕真的信这个东西”。
(转载备份)【时事评论】平城案,什么地方不应该去“同情” (原贴由我本人首发于反权吧,转载至此) 本贴我们暂时悬置司法的事,暂不考虑事发后的司法过程,关于司法的我会另外再谈,因此我说的是事发时的伦理层面的事。 我认为,这两方当事人的“订婚”乃至本可能发生的婚姻关系,实是一种 ·性·交·易· ,说难听点就是长期的“合法”瓢鲳和卖银,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男方家庭敢买,女方家庭敢卖,这已经是堪比人口贩卖的卧龙凤雏了。 男方家庭认可这种交易,认为订了婚给了彩礼就可以买到性同意,男当事人在事发时也认可这种交易,(我们先不论既遂还是未遂,事发时男方态度强硬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我认为这就是瓢鲳时“我给了你钱你就得给我入”的心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该在这方面、即“花了钱却没能入到”的角度去同情男方,同理我们也不应该在这样的性交易角度去同情女方,性交易的买方可鄙,卖方一样可鄙。另外,我可以说男当事人的家庭根本没拿男当事人当人看,几乎是像牲畜配种那样安排“婚姻”,我们可以去同情男方被迫配种(当然他本身也半推半就地认可这种交易规则,与其说是同情不如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总之我认为,一切形式的性交易皆违法且可鄙,男方幻想给彩礼买同意是不值得同情的,女方敢出卖也是不值得同情的。咱严厉拒绝这些彩礼和其他用财物购买性同意的形式,双方的结合应当是基于两情相悦的爱情而非利益勾兑。 补充一下和不婚主义、有男/女不帮之流的区别:咱只是反对性交易和利用性别攫取利益,不是搞性别隔离。咱不搞利益勾兑,但两情相悦的小情侣该结婚就结婚、生活中的异性朋友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咱不搞原子化精致利己那套。
【选举答疑】对于我的各种观点、立场和管理方案可以在此发出质询 一些常见Q&A: 1、Q:你是原住民吗? A:是的,我在本吧草创阶段就进吧,主要发一些理论和行动建议,并长期比较活跃。 2、Q:你会保持前任吧主的宽松讨论氛围吗? A:会,也不会。我不主张捂嘴,所以会允许大多数讨论,但相比千名者,我更倾向对内容进行更多地管理,因此会主张删除一些没啥营养或容易带偏风向的贴子,保持吧内环境整体向正常健康充实方向发展,但不会滥用封禁。 3、Q:你如何判断一个贴子是否没有营养?会借这个理由滥用权力吗? A:我主张设立一个置顶贴,任何删贴、封禁操作都会在该置顶贴内公示并阐述理由。吧务交流也需要在该贴中公开,吧友有任何建议也可以向我们吧务组提,我们会对此进行公开讨论。总的来说,我主张吧内事务的民主、公开。 4、Q:你本人的立场如何?有极端思想吗? A:我个人主张的去性化,是悬置性别、实事求是,反对性别叙事,并非主张西方LGBT式的几十种性别的乱搞,也不是一纸政令取消性别这种一刀切。至于极端思想,我并不主张任何极端思想,相反我主张进行意识形态分析,解析一些看起来温和的主张中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但还是那句话,我不主张捂嘴,只会从个人观察的角度进行提醒,当事人也可以反驳,我认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5、Q:我看你和另一位三字id吧友关系并不好,你会动用权限打压对方吗?或者,你会打压异见者吗? A:不会,虽然我不认同他的一些理论,但我还是那句话,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我可能会下场跟他辩论,但绝对不会动用权限打压。 6、Q:你对性少数的观点如何?会包容性少数吗? A:我认为性少数只是个人的享乐偏好,对此完全表示理解,但如果出现刻意无端的挑衅、攻击性多数(所谓顺直)或反过来有性多数无端攻击挑衅性少数的情况,会考虑删贴并公示。 7、Q:我发现你脾气不是很好,这会不会对吧务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A:脾气不好我承认,我会尽量克制,避免给吧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至于吧务管理,我还是主张民主公开的原则,因此不会在管理中带上个人情绪,而且会有公示等纠错机制。 若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下面提出,我会一一回答。
【时事评论】平城案,什么地方不应该去“同情” 本贴我们暂时悬置司法的事,暂不考虑事发后的司法过程,关于司法的我会另外再谈,因此我说的是事发时的伦理层面的事。 我认为,这两方当事人的“订婚”乃至本可能发生的婚姻关系,实是一种 ·性·交·易· ,说难听点就是长期的“合法”瓢鲳和卖银,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男方家庭敢买,女方家庭敢卖,这已经是堪比人口贩卖的卧龙凤雏了。 男方家庭认可这种交易,认为订了婚给了彩礼就可以买到性同意,男当事人在事发时也认可这种交易,(我们先不论既遂还是未遂,事发时男方态度强硬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我认为这就是瓢鲳时“我给了你钱你就得给我入”的心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该在这方面、即“花了钱却没能入到”的角度去同情男方,同理我们也不应该在这样的性交易角度去同情女方,性交易的买方可鄙,卖方一样可鄙。 另外,我可以说男当事人的家庭根本没拿男当事人当人看,几乎是像牲畜配种那样安排“婚姻”,我们可以去同情男方被迫配种(当然他本身也半推半就地认可这种交易规则,与其说是同情不如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总之我认为,一切形式的性交易皆违法且可鄙,男方幻想给彩礼买同意是不值得同情的,女方敢出卖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咱严厉拒绝这些彩礼和其他用财物购买性同意的形式,双方的结合应当是基于两情相悦的爱情而非利益勾兑。 补充一下和不婚主义、有男/女不帮之流的区别:咱只是反对性交易和利用性别攫取利益,不是搞性别隔离。咱不搞利益勾兑,但两情相悦的小情侣该结婚就结婚、生活中的异性朋友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咱不搞原子化精致利己那套。
纯粹可爱、纯粹闪耀、纯粹治愈:圣喜多三位一体 喜多酱有三个基本的特质: 纯粹可爱 纯粹闪耀 纯粹治愈 这三者密不可分,层层递进:纯粹可爱通过纯粹闪耀来显现以达成纯粹治愈的目的。 纯粹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纯粹的、抽象的、空洞的、没有任何其他规定性的可爱。可以这么说就是:“总之就是可爱,但具体怎么可爱不清楚。”也正是因为纯粹可爱的空洞性,喜多拥有一切可爱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喜多能够驾驭一切可爱路线,纯空的纯粹可爱其实就是纯满的“全部可爱”。但喜多作为有限者,显然不可能把所有可爱方式都展示出来,因此这个“全部可爱”也是没有具体的规定性的。喜多要想把她的可爱展现出来,就要靠接下来的纯粹闪耀来获得规定性。 纯粹闪耀就是所有可爱路线中,阳光的、闪闪发光的那部分。纯粹闪耀依然没有规定具体的可爱路线,但相比纯粹可爱,纯粹闪耀多了一个“闪耀”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喜多可以开始展开更具体的可爱,但又没有丧失可能性。于是我们看到的“元气、时尚、热情……”等等闪闪发光的属性开始冒出来了。纯粹可爱的喜多就像量子态,而纯粹闪耀的喜多就是量子态坍缩、显露出具体的规定性了。 那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喜多一定要纯粹闪耀呢?找到的理由是:喜多酱需要纯粹闪耀来达成纯粹治愈。而纯粹治愈是纯粹可爱的内在要求:不治愈的可爱显然是不对劲的。治愈就是可爱的目的,而纯粹闪耀才能抵达纯粹治愈。
♂⭕现状观察:总结起来俩字 原谅我吊下大家胃口 (本文所有单独提♂⭕都指现行网络♂⭕而非前现代♂⭕,如果提到后者会给出“前现代”定语) 1、♂⭕的合法性建构及其意识形态根基 我们可以观察到,♂⭕热衷于这样一种反抗叙事,即♂⭕是在♀⭕肆虐的风暴中降生的反抗力量,将要带领全体男性反抗女性暴政。♂⭕的合法性来自于对♀⭕的反抗。 他们在这里就炮制一种意识形态幻象,即目前男性的一切困境都源于♀⭕的肆意扩张,其在这里隐隐地“许诺”了这样一副图景:“只要打倒♀⭕,男人们的old good days就回来了”,至于这个old good days有多good全凭自己想象。 比方说,这时候他们可能就会联想到那些被离婚敲诈走几百万的案例,他们就会隐隐地觉得这中间似乎有某种因果关系,就好像被诈走几百万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会为此感到极为愤慨,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会感觉(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是不是我就能拿到这几百万”。虽然大部分人一动脑就知道这之间完全不构成因果,但是意识形态其实并不需要严谨的思考,只要能够有一种“感觉”、能够被征召就行,简单点说就是要把情绪煽起来,情绪上来了就会“抛开事实不谈”(很讽刺虽然♂⭕是最爱玩“抛开事实不谈”梗的,但他们本身又是被“抛开事实不谈”的意识形态操作动员起来的)。 将某个内部存在一部分食利者、但大部分都与此无关的群体打包成一个整体,以其作为“他者”来建构自身,借由他者中的一部分食利者把“自身”受到的一切苦难全部归咎于这个他者,以此逃避真正使其受到苦难的现实的、复杂的乃至结构性的矛盾,是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操作。这套意识形态操作在历史课本上常常用四个字“转移矛盾”概括,但具体是怎么转移的没细讲,这里简单讲了一下。 这套方法历史上已经运用过很多次了,前有希儿万事怪罪犹太人,后有公知万事转进定体问,现在轮到♂⭕万事转进怪罪♀⭕了。 (↑这里其实可以放的东西多了,白左:都怪老保;深深:都怪闹钟;网造:都怪减脂;…总之还能举出好多,包括本吧也有一些人是有这样的意识形态,即把问题全都推给一个内部千差万别、只是被一个符号给打包起来的群体。如果有被说到的请你改正) 通过前现代♂⭕的“男女有别”预设(此处在我之前的贴子里有讲过)+万事归咎于♀⭕+隐隐地许诺利益的操作,我们的♂⭕群体终于建构出来了,并且因为隐隐许诺了利益(虽然是没有明说的虚空画饼)而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鼓掌👏可喜可贺。那让我们看看他们将进行怎样的豆蒸吧, 请看↓ part 2 ↓ 2、♂⭕实操现状及其原因 总结起来俩字:嘴炮。 其实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是需要展开讲讲。♂⭕目前是基于一种愤慨而被征召起来的,他们整体处于一种癔症化/应激的状态,大概想象一下一个电视剧里那种“抓狂的女人”形象:“你到底要我怎样!”没错,这些♂⭕这时候其实比真正的女性更像“女人”,这点从“米格道”(某吧的主流思想)和♂⭕目前常见的行动纲领可以看出来。他们的主要行动就是“脱离接触”,或者说逃,边往城里逃边往身后放空枪(打嘴炮),并且自信自己只要蹲在城里不跟敌人接触,敌人就会因为没有缴获而饿死,或者自己放的空枪把官府吵烦了派兵下来剿灭敌军。这哪里像个“反抗军”的样子,既不烧敌人粮草(切断♀⭕线下NGO的资金来源)也不切断敌人兵源供应(争取普通女性支持),甚至杀伤不了多少敌人有生力量(砂仁犯罪,这里说的是以理服人说服♀⭕分子,就♂⭕那个四处出击的德行能说服几个人就怪咯)。比起“反抗军”,他们更像应激的小动物,躲到“安全的地方”朝空气挥爪哈气。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前面意识形态动员做的像模像样的,怎么一到实操就变成这样? 问题就在于他们是打拳来享乐的。当♂⭕群体形成后,他们的草根性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线下,尤其缺乏♀⭕那样的线下引导和境外资金支持,缺乏现实力量的他们就会待在网上打拳找认同,打完之后发现“诶,这种大家一起口无遮拦骂人的玩法,爽”,然后就会继续在内部打拳。这时候就轮到欲望辩证法了:打拳的欲望会再生产它自身,打完还想打,打拳在这里甚至不再是争权夺利的工具,打拳本身已经成为了拳师们的目的,之前的那些意识形态全都变成了打拳的借口。(这里有一个意识形态吊诡的地方:人们不需要真的去相信一种意识形态,人们只需要相信有人会相信这种意识形态就行,换句话说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地把人当傻子忽悠,是把人当成“相信别人是会被忽悠的傻子”的傻子忽悠。)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拳师会很抗拒真正解决问题,“你把男女对立问题解决了我上哪打拳呐”,他们的无意识会这样告诉他们自己,然后找各种理由。事实上这就折射出他们自己并不真的相信这个叙事,就是为了给自己打拳找的一个借口罢了。这样,♂⭕明明嘴上讲得苦大仇深实际行动上却又退缩防守就讲得通了,“嘴上讲得巨苦大仇深”就是他们的目的,实际行动是表演出来看的,为的是让别人相信“♂⭕真的信这个东西”。
什么是♂⭕?为什么说“♀⭕”也是一种♂⭕? ♂⭕是这样的:它用一种出生时决定的、纯随机的、无关紧要的特征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和抉择,就因为受精的时候进来的是x/y染色体,之后所有的人生就必须遵从某一种完全没道理的律令体系,男的就要有男子气概、要穿裤子、女的就要贤良淑德、穿裙子云云,然后相同性征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利益纠葛的人就开始党同伐异。在这里,性征被抽象成没有实际意义的“性别”,除了上厕所/就医/性享乐/重体力活之类和生理关系比较密切的活动外,在大多数时候,性征对人的影响相当小,难道人们是靠他们的性器官在吃饭休息、学习工作的吗?很显然不是,既然如此,那性别凭什么对这些活动具有指导力? 打个比方,(假设脸上长痣和没长痣的比例约为1:1)某一天脸上有痣的人突然说:“我们脸上有痣的人最牛逼”,然后规定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行为规范,包括有痣的人必须把痣遮起来、没痣的人不能上学、有痣的人对没痣的人有支配权、有痣的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行为就是♂⭕主义。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对咯,这和某有声有色大国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是一套逻辑,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划分决定整个人生。其实♂⭕主义就是前现代残留,它是一种拒绝反思的体系,就跟中世纪宗教、封建礼教什么的一样的,大部分要求都是无理甚至荒谬的。那为什么我们说“♀⭕”也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干过的种种勾当,♀⭕都在干:把♂⭕那套性别划分直接拿过来,颠倒一下就成了自己的体系;说着“女性不被定义”,却拿着新自由主义的精致利己的伦理范式强迫所有女性遵守;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比旧式♂⭕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我们也可以把这套推到白左lgbt运动上去,我们发现各种性别认同、性取向之类的运动大多都是一个个小的♂⭕范式:全 都 是 在 用 一 种 抽 象 的,随 机 的、无 关 紧 要 的 符 号 取 代 现 实 的 具 体 的 人,然后借此攫取利益、党同伐异。 因此我们说,♀⭕就是♂⭕,反♀⭕一定要反♂⭕,反白左式的LGBT运动就一定要反♂⭕,反♂⭕一定要反对♀⭕和白左LGBT。最根本的来说,我们拒绝一切用随机的抽象符号来决定人的生活,就像我们拒绝人的出身来决定其一生一样。
**制:并非仅仅是父亲的权力 我们先从构词法入手。**制(patriachy)和牧首(patriach)有惊人的相似性,且绝非巧合。两者都意指“父亲”的“统治”,似乎**制就一定是父亲的权力,然而从相同构词的“牧首”一词我们就能看出,**制绝对不是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和男女之事上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一大批类似的组织结构中,我们可以换成另一个更合适的词“家长制”,即一个处于领袖地位的自然人对处于从属地位的自然人拥有像家长一样的绝对支配权。我们从牧首上便能略窥一二。鉴于东正教的牧首被世俗政权拿捏的死死的,我便举教宗(罗马牧首)的例子。在中世纪,教宗对一切信仰天主教的自然人都具有强大的支配力,对于这些天主教徒来说,教宗就是天主教大家庭的大家长,教宗也就被叫做“papa”(爸爸),为什么呢?因为教宗是整个教会的代表,代表天主的意志。我们还可以看到说出“朕即国家”名言的路易十四,专制时代的法国国王就是整个法国的家长,国王是法国的代表,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or etc.)依然是事实上的常务最高权力机关。作为工厂代表的厂长对下属有支配权,作为家庭代表的家长对家人有支配权。最终我们发现,整个家长制其实就是来源于“代表”,即一个自然人可以代表一个共同体的意志,或者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态还需要一个自然人来作为共同体代表来使得这个共同体能够被人格化。 以上所有叨叨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现在整个人类的社会形态,都还处于“一群人要有一个话事的”阶段。在家庭里这个位置常常由父亲担任(因为父亲往往掌握经济和暴力),很多时候也由母亲担任(单亲家庭或者父亲弱势),甚至能由长兄长姐担任,同性家庭也一般会有一个相对强势的1当这个“父亲”。只要集体领导原则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铺行开,**制就一直会存在,这跟性别没有关系。 如果一个人要搞什么“母权制”,那他是个**主义者;如果一个人支持**制,那你可以祝他被老板/领导/老师/导员或者其他什么上级的人整得欲仙欲死,他都支持这个了那肯定要狠狠满足他的愿望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