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qi3939 chengqi3939
关注数: 57 粉丝数: 87 发帖数: 2,557 关注贴吧数: 10
感动:给今天在上海音乐书店为春春专辑做宣传的两个年轻米米 今天下班回家,去了来福士广场的音像制品专柜,还在往下的电梯上,就听到了专柜外的大音箱在放着春春的新专辑《我的》的第二首《我》,音箱的音色很不错,门口还放了一张专辑的宣传照,感觉宣传的效果真不错.看了一下专辑的价格:35元。出了来福士,沿着福州路东行,到了上海音乐书店,心想一直号称比附近音像店都便宜的音乐书店,这次到底卖的是什么价,一看专辑上还没有贴上价格,问了一下才知道并不比来福士便宜:也是35元。但这都不是我要说的正事,我要说的是我在音乐书店看到了让人感动的一幕:两个20来岁的玉米几乎是扒在地上,正在把春春的专辑封面的大宣传画往一个并不是很容易弄平的架子上固定,从我进店到我出店大约有整整十五分钟的时间,她俩一直在弄,在这当中,我买了两张碟,顺便还和店老板聊了一下,说今年的碟片怎么都这么贵,老板说进价就很贵,这里买的价格已经不算贵了。那两个玉米中的一个还说了一句“现在大白菜都贵了”,我想这句话只有我们玉米才能心领神会。在店里磨磨蹭蹭地呆了那么长时间,其实只是想多看看那两个小玉米,看看她们俩的劳动成果,当时心里一直在想要不要帮她们一起弄,但实在是碍于年纪大了,觉得应该低调一点,才没有上去动手帮忙。店老板还跟我说了,说宣传画是她们到对面晒图社去做了。这时心里真的觉得很温暖,很感动,我问老板这下面做固定架子用的金属管子是哪里来的,老板笑着说是他免费提供的,我心里却在想“宣传这种事情其实是应该你们音乐书店准备和考虑的,现在反到是玉米比商家还在意。”后来看到她们弄得差不多了,我才走了。临出店门我嘴里说了一句“真是精神可嘉呀”,但心里却在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春春做的一切。你们真让我感动”。最后还要说,春春的这张专辑和上一张比起来,真的有质的飞跃,所有听过这张专辑的人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李宇春这张专辑真的很好听。”不知这两个玉米现在在不在线。真的感谢你们,你们让感动。
“春”风吹到哪“玉米”跟到哪   李宇春此次来新疆拍摄新专辑歌曲《冰菊物语》的MV十分低调。昨日,本报记者不惜做一把疯狂的玉米,全程追踪记录了春春新歌MV拍摄的大半过程。停,玉米走进春春MV镜头昨日的天气似乎十分不给面子,11时,春春一行刚刚离开乌鲁木齐,天空便有几分忧郁的神色,还飘下几线雨丝。没办法,用导演邝盛的话说“只拍了几个走来走去的镜头”后,便直奔主要取景地——柴窝堡风景区柴窝堡湖,记者也在此“守株待兔”成功。工作人员忙碌地装卸家伙时,记者注意到,尚未露面的春春一直在白色保姆房车里趴着大睡。十几位忠实的玉米,紧紧地跟在附近,目光始终追随着春春。13:00,春春走下车,皮肤细腻白净,着白色背心、蓝色牛仔外衣和紫灰色的休闲口袋裤。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春春并没有和人打招呼。当地温度只有十几摄氏度,紧裹着灰色阿迪长外套的春春不禁打了个哆嗦。《冰菊物语》的第一组镜头是在湖边,七八个工作人员举着各式“家伙”对准春春。春春沿着水岸边走边轻声吟唱,走出十几米后,工作人员突然大喊“CUT”。原来,几位玉米突然出现在镜头里,穿了帮。没办法,只好重走一遍。帅,春春展示招牌动作说实话,一向作为“中性女孩”样版的春春,生活中看起来比镜头中还多几分俊俏。不工作时春春一副表情淡淡的样子,但一到镜头下,她仿佛变了个人,立刻恢复了电视上令玉米们颇为疯狂的帅气、潇洒。  在摇臂摄影机拍摄第二组镜头时,春春做出了招牌的舞蹈动作,男孩似的仰头、随意的交叉挥动手臂、很自然的舞步。映着蓝灰色的天空和远处黛紫色的博格达峰,春春更像是现场的一束阳光。天气有点冷,一到拍摄间隙,工作人员立刻给她裹上外衣。拍完这组镜头,不知道工作人员耳语了一句什么话,春春才第一次露出灿烂的笑容。 香,春春喜欢烤肉和馕只要没有拍摄,春春就回到保姆车里,天娱公司工作人员徐大兴解释:“春春太累了,要休息。”在水边拍摄时,记者接近了春春,问她:“春春冷吗?”她回答了一句“有点冷”。这是记者在现场听到春春惟一一次开口的话。拍完两组镜头后,已经到15:00。工作人员开始张罗馕和烤肉,做午饭。大家都在猜测第一次来新疆的春春能不能吃惯新疆的特色。不一会,烤肉飘香,徐大兴把十几串烤肉和一个馕送到保姆车内,出来时说:“春春很喜欢吃。”趁午饭的间隙,春春很爽快地接受了几位从乌鲁木齐追赶来的狂热小玉米的签名要求,几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拿到签名后激动地大喊大叫。愁,春春和我们玩捉迷藏 吃完午饭后,16:00,记者“惊恐”地发现,居然把春春一行的车跟丢了。打电话问随行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在达坂城”。记者的车一阵加速,赶到后才发现压根不在。再次拨通电话,这次说已经到了小草湖。记者又一直追到托克逊,连辆车影都没看见。终于意识到:“上当了!”不过,此刻倒真有几分飞车追星的感觉。也难怪,随行的工作人员徐大兴一见到记者就大诉其苦,“唉,你们新疆的玉米和记者太厉害了,我们这次严密封锁,确保死守消息。没想到,还是没有逃过你们的眼睛。”现在,终于甩掉了“尾巴”的徐大兴们一定很得意吧。徐大兴介绍,《冰菊物语》MV的全部取景拍摄将在新疆完成,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上午将去白杨沟继续拍,下午,春春一行将离开首府,与何洁、孙楠等人参加22日在南昌举行的演唱会。
为什么李宇春的玉米们远比其他超级女生的Fans狂热? ??? 为什么李宇春会这么火?为什么迷上李宇春的以女性居多,甚至有相当多高龄女性?为什么李宇春的玉米们远比其他超级女生的Fans狂热? 为什么在中国过去的大众媒体上,从未出现过这种类型的女性偶像?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首先,我承认,李宇春具有超强的个人魅力,然而以此作为答案必将陷入一个互证的怪圈,因为她有魅力,所以大家喜欢;因为大家喜欢,所以说明她有魅力。这显然不是我要寻找的答案。也有人说,因为她像男生,她既有男生的优点,又有女生的优点。这个答案,貌似合理,但仍不具备说服力,像男生的女孩和优秀的男生,对于广大的玉米群来说,绝对不是没有见过,特别是一些老玉米,可以说是吃过猪肉见过猪跑,仅仅以像男生为理由喜欢李宇春,这太牵强了。更有人从星座等等其他各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然而没人能给我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终于,我在认真阅读过大量的玉米贴之后,豁然开朗。 年长的玉米,是在宇春身上寻找自身本应成为却并未成为的自我。而年轻的玉米,是在宇春身上寻找自我成长的力量、自我成长的多种可能性。 换句话说,与其说玉米们迷恋的是宇春,毋宁说玉米们迷恋的是宇春所代表的一种全新的属于女性的文化力量。 几千年来的文化偏见,在中国以男性世界为根基的主流文化,其实给女性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抑和扭曲。更可怕的是,我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大多数时间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我们谈到,或者仅仅是想到女性这个词语时,出现在我们心中那个女性代表通常是文化陈规所断定的概念——温柔的、安静的、可爱的、合作的、非逻辑的、数学不好的、胸脯丰满的、美丽纯洁的、贤妻良母等等。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用这个标准去评判身边的女性,比如我们常常能听到的一种话,就叫做“不像个女人”。不像个什么女人呢?其潜台词是不像个主流文化规定的女人。 事实上,在中国的媒体中,对女性的理解和描述经常简单粗暴得可怕。在电视广告中,无论何时,女性是洗衣做饭的那个,是推童车的那个,是呵护粗心丈夫的那个。在报纸、杂志中,女性是总在寻找幸福婚姻、拼命化妆、购物、缺乏理性、搔首弄姿的那个。在电影电视里,女性要么是人老珠黄、要么是第三者、要么就是失去家庭的女强人。 我们能够在包围我们四周如洪水一般的媒体中看到真实的女性吗? 我们看到的全是虚假,就如同某些参加超级女声的女性所表现出的那样,靠着虚假的献媚得到男权世界的一丝认可。 传媒与实际生活有着巨大的鸿沟,它本该是生活的代言人,却成为了生活指南,或者说强制性文化的生活指南。 媒体文化告诉我们,这是个追求自我的年代,但它又一转身用那些陈词滥调来规定我们“应该有”的自我。 我们是虚假的,作为老玉米,在生活中的追求早就带着厚厚的面具,在职场,我们害怕被人说不像女人,因为这不符合我们被文化灌输的太久的价值观,但被人说太像女人对我们的职业道路同样是阻碍。在家庭和与男性的交往中,我们害怕被人说不像女人,因为这也许意味着我们将失去自以为的幸福,我们同样害怕被人说太像女人,这往往意味着文化盖在女性身上的烙印:缺乏理智、唠唠叨叨、过分关心他人等等。 最终,我们因为害怕,放弃了自我。但这并不是一个美妙的滋味。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她呼喊渴求的时刻,她渴求着,希望被赋予她的深层本质以尊重,被认可她特有的女性方式。她渴求着,希望自己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有力量去追求自己的命运、寻找自我。 但是,冲破这也许是几千年的桎梏又是何等之难。 于是,出现了李宇春。 她的意义正在于她堂皇地在一个主流媒体上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代表了女性自我的任何一种可能性。 当玉米们为她而激动、为她而哭泣的时候,她们所想到的并不是把自己的外表也变成和她一样,而是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她的勇敢,拥有她的力量去追求自我,去寻找埋藏在生命中最深处的那个也许连自己都从未谋面的自我。当那些老玉米们想到,自己本应成为这样一个自由、勇敢、无拘无束的灵魂时,对比自己对灰暗生活所做的妥协,只需轻轻的一句“坚持梦想”,就足以使她们无法抑制、潸然泪下。 这是浊流面对清泉的哭泣。同是沧浪之水,然而一个尚且清兮,一个已然浊矣。如果没有李宇春,她们又能在何时才苏醒过来,反思内心,净化自我? 我们不能想像在二十年前、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在大众媒体上出现李宇春这样的明星。因为时代不允许,文化的发展并没达到那个地步。在那个时候,我们,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女性形象。而这一现象出现在今时今日,对于中国的女性,产生的意义可能比我们所能想像的都要深远,这不仅仅是李宇春本人的幸运,这也是媒体文化和她之间所做出的双向选择,在媒体文化自身的新旧交缠中,以她为尺,第一次在一个大众媒体划出了我们与过去那个时代的界限。顺子说过,中国需要李宇春这样一位歌手。我觉得她这话可以有着更深的涵义。我唯一担心的是,她稚嫩的肩头,能否承担的起? 当一个人知道,她的人生本可以是如此这般,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自我放弃的时候,这一时刻,是痛苦的,因为发现自己的怯懦而痛苦,但这一时刻,也是幸福的,因为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追求而幸福。 这一时刻,是令人战栗的,对于每个玉米,和整个传媒界……
看了春爸的信有感--真的别让吧主再为大家操太多心了 看了笔莉时吧主关于“棒杀”和“捧杀”的置顶贴,心里很是着急,玉米们真的要冷静啊,再这样高调的话会害了春春的,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报道,说笔笔要拍一个电影,靓颍要参加庆祝电影频道十周年全国巡演的一部歌舞剧《电影之声》的演出,看她们超女三强都很有声势地在各个方面发展,我们应该为她们高兴。而决不能为了喜欢春而去贬低其他人。今天又看到春春的爸爸写给全国玉米的一封公开信,有四点,其中第三点让我感触最深,他说道,叫玉米们千万不要为了给春春造势而去跟其他超女们较劲,春春说她们都只是喜欢唱歌的女孩,如果再这样的话,会让春春很难做人的,她们相处也会很尴尬的。我想春爸写这封信也是感到事态有点要失控,再不说不行了,就像超女四场巡演下来,玉米的声势是一场比一场浩大,再这样下去可如何收场?春春一直是很低调的,也正因为她这样的性格和人生的态度才赢得了我们这么多玉米的喜欢,难道我们现在忘了当初是怎样的低调来支持春春的?玉米们啊,真的要让我们的吧主省点心啦,我们的吧主一直劳心劳力地在吧里提醒这个,提醒那个,现在春吧是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吧主就是每个人都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呀,除了在吧里可以尽情地HC,其他地方真是得低调低调再低调。春春只不过是个新人,什么专辑销量一定要冲300万啊冲1000万啊这种过头的话再也不要说了,咱春的第一张专辑要能有100万的销量我们玉米就该知足了,可能我年纪大了,话太多了,请玉米们谅解。
转自周笔畅吧:演唱会上不和谐的一幕----一个50岁的老玉米有感 我刚才中周笔畅吧发了一篇东西,他们现在正争论不休,现转发给春吧。笔亲们,我是一个老玉米,昨天我也去看演唱会了,在内场后区。在演唱会上我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我的前面三排都是笔笔全国歌迷会上海分会的,她们都穿着很统一的笔迷服,衣服背后印着笔笔手托下巴的很可爱的图案。我想看演唱会本来就应该去疯的,去感受现场气氛的,我个人认为在这种场合,根本应该丢弃一些东西。在为自己喜欢的超女加油的同时不应该去排斥其他超女。我和我女儿昨晚为每个超女都加油,都鼓掌,因为她们真的很棒,很不容易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笔笔出来的时候,我们尽情高声叫喊,并不因为自己是玉米而吝啬自己的嗓子,为笔笔的可爱,笔笔的歌声加油助威。雅莉我也很喜欢,早在她们比赛的时候我除了为春春投票外,为笔笔、雅莉都投过很多票。雅莉出场时我们也欢呼了,这是全场的第一个高潮。刚才看到有一篇文章说在台上笔笔穿衣服出现困难时有个玉米有不礼貌的语言,我感到很痛心,这不是一个优质玉米应有的行为,这只是她的个人行为,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但我认为不能以偏盖全,认为所有的玉米都会这样,绝大多数的玉米都是有素质的,并且有好多也是像我这样,也很喜欢笔笔的。再来看看我前面三排的上海笔迷会的人,真是为笔笔丢脸,我想这绝对不是笔笔愿意看到的。在何洁出来,特别是在唱《牵手》,全场掌声、荧光棒一片,大家都站在椅子扶手上大声高喊时,她们竟然全体静坐,纹丝不动,仿佛周围的一切与己无关。我环视四周,这一小块的凹陷对全场气氛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只是有点不和谐的感觉。当时我就跟我女儿说,照这样看,等会儿春春出来时估计也会这样,果然,当春春出来,全场最高潮、体育馆掀翻天时,几乎成了玉米馆时,这快凹陷又出现了,她们又重复了刚才的一幕。后来可能有几个笔迷心里实在忍不住:难不成自己化了钱来看演唱会,就连春春的样子都没看到一眼会不会有点那个,我看见有几个笔迷欲站又止,很矛盾的样子,我为她们感到可悲。试想:这一切和周围的氛围相比较是多么地格格不入,多么地不和谐,这种行为倒底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个人所应有的行为吗?是个人行为吗?还是组织都要求这样做的呢?如果是后者的话,我想笔笔一定会很伤心,很担心,为有这样一个不成熟的组织来支持她感到忧心忡忡:难道支持我的人,她们的思维方式都是这样的吗?
演唱会上不和谐的一幕----一个50岁的老玉米有感 笔亲们,我是一个老玉米,昨天我也去看演唱会了,在内场后区。在演唱会上我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我的前面三排都是笔笔全国歌迷会上海分会的,她们都穿着很统一的笔迷服,衣服背后印着笔笔手托下巴的很可爱的图案。我想看演唱会本来就应该去疯的,去感受现场气氛的,我个人认为在这种场合,根本应该丢弃一些东西。在为自己喜欢的超女加油的同时不应该去排斥其他超女。我和我女儿昨晚为每个超女都加油,都鼓掌,因为她们真的很棒,很不容易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笔笔出来的时候,我们尽情高声叫喊,并不因为自己是玉米而吝啬自己的嗓子,为笔笔的可爱,笔笔的歌声加油助威。雅莉我也很喜欢,早在她们比赛的时候我除了为春春投票外,为笔笔、雅莉都投过很多票。雅莉出场时我们也欢呼了,这是全场的第一个高潮。刚才看到有一篇文章说在台上笔笔穿衣服出现困难时有个玉米有不礼貌的语言,我感到很痛心,这不是一个优质玉米应有的行为,这只是她的个人行为,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但我认为不能以偏盖全,认为所有的玉米都会这样,绝大多数的玉米都是有素质的,并且有好多也是像我这样,也很喜欢笔笔的。再来看看我前面三排的上海笔迷会的人,真是为笔笔丢脸,我想这绝对不是笔笔愿意看到的。在何洁出来,特别是在唱《牵手》,全场掌声、荧光棒一片,大家都站在椅子扶手上大声高喊时,她们竟然全体静坐,纹丝不动,仿佛周围的一切与己无关。我环视四周,这一小块的凹陷对全场气氛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只是有点不和谐的感觉。当时我就跟我女儿说,照这样看,等会儿春春出来时估计也会这样,果然,当春春出来,全场最高潮、体育馆掀翻天时,几乎成了玉米馆时,这快凹陷又出现了,她们又重复了刚才的一幕。后来可能有几个笔迷心里实在忍不住:难不成自己化了钱来看演唱会,就连春春的样子都没看到一眼会不会有点那个,我看见有几个笔迷欲站又止,很矛盾的样子,我为她们感到可悲。试想:这一切和周围的氛围相比较是多么地格格不入,多么地不和谐,这种行为倒底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个人所应有的行为吗?是个人行为吗?还是组织都要求这样做的呢?如果是后者的话,我想笔笔一定会很伤心,很担心,为有这样一个不成熟的组织来支持她感到忧心忡忡:难道支持我的人,她们的思维方式都是这样的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