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ylover cloylover
玩家
关注数: 75 粉丝数: 214 发帖数: 7,182 关注贴吧数: 81
如何在游戏中合理消费做一个值得尊重的玩家 首先我要感谢那个名字不好写的功夫不好朋友在这里爆料一个操着阿拉伯口音的英国主播legendrhony每周从莉莉丝获取大量免费资源的事实。由于这些爆料,我已经不氪了。 其次说一下我能尊重的有钱人和我不能尊重的有钱人的主要区别以及为什么我觉得很多高消费的氪是托,或者是我不能尊重的那种“有钱人”(暴发户/败家子) 有钱人其实有两种概念,第一种是会用钱赚钱的已经成为金钱的主人的成熟人士,他们花钱有目的性,玩游戏不是不能花钱,但是人家玩的是团队训练。 次一档的有钱人是知道钱的价值,懂得投资和回报,这类有钱人其实很容易成为托,因为他们和托是一个性质,花钱也是为了赚钱的。 我虽然也氪,但是我是纯消费,所以不是有钱人,只是图开心。但是最近我发现我们花钱的实际活得敢被庄稼出老千这件事情严重兑水了。所以我不氪了,也没以前玩得那么开心了,因为次一档得有钱人基本脱坑了,第一档的有钱人也因为太聪明所以看透了庄家出千他们砸多少都是白费,所以开始停滞了。 现在说说怎么个理性消费法,首先大号24主城性价比最高的几个大包我都买了箭塔级别很高,小李和紫色日本武将守城一般理性玩家不会打我,成长礼包也就差最后的25级回报没拿到了,资源方面我有3个小号T3,19级上下,一个开始升20了,准备升到22开单T4协助大号守城,加速方面我只买V7的8小时加速和商人那里接近或者超过这个性价比的加速,宝石不够用了就氪,但是除了一开始冲级的时候以外基本没买过资源,毕竟每个小号如果不升级可以稳定提供几千万资源/星期。时间方面只是每次排出几队采集,在美国的时候可以单手机完成,在国内时可以双手机完成。如果上心玩的话我可以四个号自己开集结打3级野人堡。真跟顶级玩家打起来我可以小号泡泡援助大号。大号从来不开泡泡,等待互伤,一般全T5的跑来打我也没意义,虽然我也打不过吧,但是我医院也基本满了,开个八小时集结锁定一队兵最后我的损失也有限。 我认为,玩了这么多年战略类型的游戏,这样的玩法我可以接受,再用钱砸就属于金手指了。 现在光头哥事件已经出了,光头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大嘴巴,很早之前就觉得他不是一个真实玩家,满嘴胡喷,他有一个视频叫做骑兵陷阱,其中主体思想是满队T4攻城兵采集,然后各种加攻城车反击的点数以及加满埃及艳后的技能利用她攻城车攻击力加成的特性,其中他加点用的模拟器明显就不是游戏本身,因为他给出的加点图是不加中树直接加到了左边高枝的,我给他留言说点不能这么加,他回我的是他知道,但是视频已经上传他也没办法,所以他原本就不负责。 我们来谈谈水军和托常说的“人家就是有钱”这个概念吧。我的理念里从来都不认为暴发户和败家子算有钱人,因为不懂得钱的价值的人不值得享受钱的光环。比如如果今天有个人斥资几千个亿把茅台砸到30块钱一股,我们会觉得他有钱吗?不我们会觉得他傻X,所以所有赌场都会说输得多得才是有钱人,但是我不愿意当,或者尊重这个类型得有钱人,你们觉得呢? 我知道自己会被水军围攻,所以我经常换一种姿态,我说我就是莉莉丝得托,我一千多万战力在我们这个刚统一的国度也是从前十滑落前五十的,如果哪天我突然逆袭重新进前十,朋友们,相信我,绝对不是我又开始砸钱了,肯定是我这个山寨托被组织收编了。 请很多电信诈骗行业转业的高级骗子遵守你们的行业道德,不要一天到晚扭曲有钱的概念,有钱不等于败家。
集装箱农场/超变电/立体种植/水资源/人口转移/开发大西北 这个帖子是待展开的: 第一,太阳能,总所周知,大量的太阳能会在DC转AC再转高压中消耗掉,而高压特变电是高铁通向新疆的非常重要的通路,假设我们可以就地取电把地下水抽上来那么新疆地区就可以解决绿化甚至种植更多的产物来抵御沙漠化,但是大量种植产物的弊端是人口不在这个地区,所以又要大量运出作物,所以假设打通一条微微倾斜的地下水路,甚至是沙下水路,让南水北调以一个个悬挂在这条斜井下的地下水窖组成,那么绿化用水就可以用很少甚至免费的引力通往西北,然后用太阳能从井里抽出足够用的来解决饮水和绿化问题。 第二,集装箱农场,大家都知道集装箱可以罗列起来,集装箱农场是LED供应光,低土成分悬挂式立体农场的一种,收获时把立体种植的一串串蔬菜半人工收集打包,直供附近超市和供百姓食用,其实是Elon Musk他哥产品化的,这个产品可以让城市人吃上更新鲜的蔬菜,可以让蔬菜的成长享受长照明的快速定期供应,不但在苦寒地区可以种植可口蔬菜,还是山地变良田的更好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这项科研成果可以帮助城市解决一定是污染问题,增加城市低技术劳动者就业,同时还可以很有效的提供氧吧效果和增进食物数据化进程,让些易坏新鲜果蔬走进城市的菜园子。它的内部立体种植结构解决了用地问题,一个40尺的集装箱里能种出20多亩地的量的青菜,再把它积木一样罗起来,和停车楼结合,可以在城市交通枢纽附近很好解决一定量的污水处理和食物蔬菜生产,进而增加中国建设超级人口城市的步伐,让经济翻倍。同时,因为种植LED光源是用电来解决的,可以增加国家对太阳能发电的最高效利用,解决了在老百姓都睡觉以后发电厂就要停止供电的窘困。 第三,开发大西北,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西北很多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劳动力没有就业渠道,水资源匮乏,等等。水翻山越岭是不现实的,但是太阳能以及核能储备的一项重要储备方式就是把水打到山上,如果上了山的水从另一面放下去发电,那么虽然效率不高,但是是最大最可靠的电池系统。同时转移的水还可以开发广大的西北地区。西北的资源,矿藏,除了军事基地导弹仓库以外,其实西北还是很适合窑洞类型的大型地下住宅和监狱的。表层钢网加钢化玻璃,有足够的漏水口,沙透水不透风,上面有多个风口用来通风还有一个用来排沙,这样的基地上面设置太阳能发电网,下面用来住宅和军用。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地区安全性,同时还可以解决一些开拓者人群的前期住宿和生活问题,可以视为新时代的军屯。 第四,人口转移,中国以船为家的民族自古有之,东南沿海很多岛屿原本就是中国的,那么很多船只配上一些漂浮状态种植物就成为海面上供给生活的捷径。孟加拉地区每年多雨,很多人都在船上生活,其中很多人就在水道里开始了漂浮物种植,包括中国明朝开始出海时也会发豆芽等等供给路途中的营养补充。那么类似于岛屿间的农作业就是养鱼以外的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如果中科院农业部门每年悬赏个几十万培养可以在海水漂浮物上生产的,类似以色列人种出的海水土豆一样的农作物,那么小到几个轮胎一张渔网,大到一路从福建链接到台湾的海域,都可以变成良田。船房这种存在也会是最快拉动内需的一种生产形式。一举两得,中国海军和海警需要有足够的好水手好渔民支撑,海里有那么多鱼,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恢复海洋文化呢?
大家好,我是GBM的行会的首领,cloylover。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玩了一段时间的感受,这个游戏还是挺虐心的,会被各种舆论误导自己也会走很漫长的弯路。本人上手第一将是金张角,那时不会看图鉴,连金马超都给张角吃了让张角升级,现在回想,各种想从二楼跳下去。简单区分这个游戏有一流二流三流等武将,吕布,关羽,张飞,司马懿,王元姬,许褚等等,一流武将的主要特征是属性高,金色的本系基本5星才出。二流武将第一人吕玲绮,第二人张辽,赵云,夏侯惇,周瑜等等,二流武将的主要特征是金本色4星起价,其中开局最佳人选就是吕玲绮,除了技能不带状态以外其它没的说。再次就是三流武将,其中有两个吸血武将通关时要准备,首选曹仁,其次孙坚。虽然孙坚属性比曹仁高,但是红色阵容的牛人太多,有个孙坚很难搭配。三线其它选手主要看技能效果,虽然综合素质三线人最差,但是初期提升技能的材料很丰富。蓝色除非手气非常好,上手来个许褚或王元姬,否则曹仁还是值得一用的。 1.千万不要去相信一些攻略说什么略过张角,张角其事还是不愁升级技能的,因为铜张角是1星起,也就是说你的免费抽和玉盘抽都有机会抽到张角。相比之下张角在前期打各种关卡还是有性价比很高的优势的,后期基本都吃了。 2.千万不要看什么所谓高手推荐的养个银色吕布或者银色关羽,我并不是说银色吕布不厉害,而是你想他厉害你还要给他吃N多的铜吕布,而铜吕布的入手难度绝对远大于一个能凑合培养的2-3线战斗流,所以,最终还是会,有牛人却不够牛的窘境。我现在的银吕布也就守矿用他。其次是武器,六星金银差距不大,铜的就比较次了,6星铜会和五星金差不多。 武器装备还是六星金为目标,没达到目标前3星金多流些分散给个人用,3星武器卸下不用元宝。 专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要多拿,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也有金色和白色主属性的区别。联赛可以打,但是现在外挂流太多,有时挺郁闷的。这个是行会的交易所,我想招兵买马一起发展,行会到5级就可以买5星武将了。有想一起玩的先加我好友,有诚意的我踢人加你,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避免以后踢你,加个好友也就算了。
来自三十个人的未来世界 第一人: 刘珊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时代,也不太记得自己是怎么穿越的,可以肯定是在一切发生之前在横穿加拿大去往阿拉斯加的路上我似乎看到了美军基地的一起枪决事件,随后我驾驶着我的小白飞速得想甩掉紧追而来的几辆向我开枪的黑色越野车,然后是失控侧滑,然后是飞行,最后是连人带车坠入冰海,我用拼命得想打破车窗,而随车带的几件工具都找不到,最后我在向后备箱爬行时海水开始涌进来,我的车似乎加速了下沉,渐渐失去力气的我闭上了面对着一面漆黑的双眼,我随身居然没带任何防水的照明装置,我这样想着,回忆着初恋的情人和一生最难忘的那些景色,值了,我这样对自己说,很多景色里我都幻想得加上了她的身影,她说过的话,那些不一定是要分手的最后一封信我也不知看了多少遍.想着想着我似乎听到了咚的一声,我的车应该是沉到底了. 现在我坐在自己梦寐以求的林间小屋里,在貌似很大的城市的一间明显是博物馆的某个展馆里被不知道多少人参观着.而我只是假装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胡乱写着自己的日记.我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是现在的日子还不错. 最初复苏的几天里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深海会有这么大的氧气泡,又是什么东西用这样的电流使我恢复的知觉.我在海底气泡里住了几天,又跑去研究气泡中心的机器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一种巨大得电解水装置,而大量的氢气通过管道被输送到了上面,可我可以从车里找出的吃的不多了,又不敢游进去,于是我大胆得用从车上紧急跳电瓶的电源线恶意跳线了一条我认为不太危险却很重要的电缆.不出3分钟一切都开始停止运作,随后就有维修机器人下来,然后是急救人员,之后我就重见了天日,根据这些天的学习我知道当时救助我的是深海采氢船.基本和我熟悉的年代那些挖石油的差不多.日子一天天得过去,每天我都会被各种体检.空气很干净,食物很美味,但是基本吃不饱,每次都是给几个药片吃下去就没有饥饿感了.我已经决定不再和这些未来人交流了,他们很明显能听得懂我说的大部分话,当我要东西的时候他们也会相应得满足,但是他们却从来不会跟我说一个字...很多事情我都是靠猜的,但是基本上每天我都有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都类似于历史书一类的,对我却是还未知的一些内容...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让我出去.
论可持续性海洋开发 亲们大家好,本人生活在海外,但是对于南沙群岛的事情有一些想法. 首先就是这件事如果纯靠军队会比较无法持久维系,就像西汉时的疆域一般,但若有定量移民则前景将大为改观. 有个老外在墨西哥的内湖里用漂浮的垃圾套在有孔麻袋里,将麻袋绑在一起上面钉木板撒土建设了不小的漂浮岛. 我认为,塑料泡沫加钢板,建设漂浮岛,边缘用不充气报废轮胎做冲撞缓冲,钢板有一定弧形设计,铁索链环,在岛屿之间建设种菜和养鱼的基地,一方面生产,一方面供给. 脱离陆地的供电无非是燃料发电和非燃料发电. 燃料发电最合理的还是柴油电机.非燃料发电则是以风力水力太阳能最成熟,水力可以借助于潮水,上下结构的起落式发电设施. 其次就是氢发电和续电,这项继续有待迅速山寨.现在的氢能源罐做得非常小,基本可以和一节18650电池相仿,可以充氢和发电很多次,有台稍微大一些的氢反应器足以.另外就是可以利用seebeck效应设计很多海面漂浮的温差发电器.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的金属在两片瓷片中串联,温差导致发电,和一些车载小冰箱的效应相反. 米国开发西北就是依靠大量的开拓者.如果鼓励一些中国人适应海洋生活,不但在物资上可以自给自足,当有足够的生产资源后,说不定还可以开发旅游业. 像钓鱼岛和南沙群岛这样的地方,早晚会被战略性开发.中国人在郑和那个时代就可以在木桶里种出豆芽和青菜了,现在肯定更没问题.电器方面12v电压不稳耐久性强一些的电器开发一些,超级省电的设备量产一些,会好很多. 很多都是想法,不过我觉得大规模罐沙浇水泥建设一些主体岛还行,小岛还是连锁船坞加漂浮种植加养鱼比较实际.
寒冷的清晨 在家里佛尼亚的阳光普照下,清晨的哈气配上一杯浓郁的咖啡,让已经醒来几个小时的我心旷神怡,其实就是在键盘前发呆。 一路走来,很多在我还在贴吧里放水时就十几级的大神们都淡漠了,我想在这里问候一下。顺便跟各位吧主们为了这些年我混经验发食品照片道歉一下,有些习惯了。 夜里很冷,虽然没有北京冷,但是还是很冷。让我想起了那一年我还在上大学,病魔还没有在我身体里横行,我刚刚结识的女友爽快得嫁给我隐婚了,我为了接近她的学校和我的学校住到了我表哥家。那是我从海淀搬到朝阳的第一个冬天,离开温暖的大学校园搬进居民楼,发现并不是所有暖气都一样得温暖。给我给冻得跟孙子一样,每天都靠高粱酒御寒。从那以后我都向往在热带的沙漠里生活,不潮,不冷。 那年我的老婆叫韦伟,韦小宝的韦,伟大的伟,记得那曾经那么说。我们在一起煮乌鸡汤,做炖牛腩,一起吃变态烤串,也一起给于彼此陪伴。或许那些年不懂得珍惜,或者是太过沉浸于那一切。大四那一年她报考了研究生,对于国内教育一愁莫展的我又出了国。 后来就病发了,支前有帖子细述这里就不重复了。 时隔多年,不知她过得怎样,现在的我对她反倒是些许歉疚,因为那时的她那么年轻,怎么可能陪我一起熬过那最难的岁月呢?或许因为如此,我还让她背负了忘恩负义的恶名,因为在我最难的时候,她无情得离开了我。曾经信誓旦旦说和我厮守一生,为了我在腰间纹上了彼此名字的她,就那样转身离开。或许从她离开那一刻我就再没把她当作亲人看待,那些年的人生中自己的影子像个陌路人一般。现在看来,那时的我阳光,帅气,青春澎湃。可是沧桑后回忆,却记不得是否那条路自己真实走过,仿佛从来都是一个人。 孤单是长久的伴侣,即便是实现了这北美田园梦想的今天,看着院子里的两条大狗,享受着可以细数秒数的钟表走针,感受着冰箱压缩机的震动,窗外的鸟唱,除此再无杂音,裹着保暖衣喝着咖啡的我脑海里一片空白。 大家还好吧,小弟在这里寒暄一下。
车载幻想 新人报道,其实我的设想已经开始实现了,这里惊喜得发现国内有这方面的贴吧过来放放水,回来再上图. 我设想的实践品是车载电脑电池,蓄电量大约在苹果的MacBook Air三天使用时间的容量吧. 已经度过了试验品阶段,前期是用深蓄电电池(和汽车电瓶差不多大小的那种)两大块,加上两块12v的充电太阳板,再加上转变电压10v->110v的车载电源出口再加笔记本电源来实现的. 现在是升级版本的时间了,因为深蓄电电池又重又贵,用了一段时间,放弃了. 现在想用笔记本电池里拆出的18650做3s或4s的电池N块,然后用平衡充电板把它们连起来,实现快速平衡充电. 然后并排连接充好的电池,反接点烟器电源,来连接太阳能板和笔记本旅行电源.同时usb还可以充手机. 这个设计比前者的安全性要高很多,而充电时也可以2~3块砖头放在一个书包里背进休息站去充电,一台小型平衡充电充电器就可以完成. 下车时可以采用1~2砖外接逆向点烟器来实现笔记本外接的供电,一个腰包足以. 下面小弟想分享一下这个设想的主要起因. 小弟是一个穷游驴友,但是因为性别的原因,只能自己开车去穷游.目前主要是游荡于北美各景点,一开始住旅馆,后来路上坏了一辆车,差点死路上.因为怀疑是印度人开的小旅馆的人拧松了机油drain plug,害怕被做手脚,喜欢直接住车里,只在大城市住酒店. 随即把副驾的后背和后排的椅背拆掉,再之后手工打造了一张床,可以透过天窗看星空的,黄石公园和布莱斯峡谷专用的野营车就这样诞生了.再之后打造了放在前排无靠背座椅和后排座椅之间的电源箱子,正面透风用来降温,左侧有电源口来连接inverter. 最近哥们在上班,一方面因为黄石太冷,另一方面也是要积累些经费来再上路. 然后就回到了自制电池的进一步升级上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