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羽鹤1
蓑羽鹤1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2,169
关注贴吧数: 14
能不能即身成佛 这个话题很多学佛人都关心,唯识宗就说一点,成佛是个漫长,极遥远的事,要积累二种资粮,譬如种稻子,从撒种到成熟,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朝种暮收,无是道理。否则因果之说既是虚妄。这是三乘共许的,望学佛者务生侥幸,贪图捷径,岂不见释迦成佛修道之漫长乎!
不能让唯识宗成为佛教的绝响 如题
寒山寺贝叶经 最近要去寒山寺礼拜贝叶经,也是学习贝叶经的刻法。愿佛陀保佑早见贝叶经。
唯识宗的三时判教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falun。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falun。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以隐密相转正falun。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falun。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falun。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falun。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唯识的三相 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解深密经中的偈语第二 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
解深密经中的偈语 行界胜义相离一异性相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众生为相缚及彼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巴利语贝叶
弥勒佛赞二 至心皈命礼,当来弥勒佛 佛有难思自在力,能以多刹内尘中 况今现处兜率殿,师子床上跏趺坐 身如檀金更无比,相好宝色耀光辉 神通菩萨皆无量,助佛扬化救含灵 众生但能至心礼,无始罪业定不生 故我顶礼弥勒佛,惟愿慈尊度有情 愿共诸众生,上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
闻香与悟道之疑 喜欢香两年了,从单品香到合香,从香的典故到香的诗词,能搜罗到的千方百计搜罗到。看着那幻化无形的轻烟,品味着香给我带来的宁静。品香时衣着随便,甚至赤足,袒膊。不想什么礼仪,不想什么分别高下。我是这么的痴迷于香。 但我也是个佛教在家信士,禅修时是却绝不沾染一点香。沉香,檀香,一概禁绝。此时闻不到一丝香气,因为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香上。看到一些香道演示,动辄一袭汉唐华服,在那里摆弄,名之曰:“闻香悟道”。呵呵,闻香是闻香,悟道是悟道,有什么相干呢?莫要以此自误误人吧。给香披上一层这么高妙的外衣,却总是沾染贪爱。给道挂上这么一件奢侈的铠甲,几人能够接近呢。请还回香的精神本源。请还回道的朴素本质。两回事就是两回事,再扭捏作态,真让香学,没了香气,多了矫情啊。 注:这里并不是讽刺汉唐服装不美,只是于香道不宜。
弥勒礼赞一 玄奘 弟子某甲礼赞弥勒慈尊,愿未来往生慈尊净土。 至心皈命礼,当来弥勒佛。 诸佛同证无为体,真如理实本无缘。为诱诸天现兜率。其犹幻土出众形。元无人马迷将有,达者知幻未曾然。佛身本净皆如是,凡夫不了谓同凡。知佛无来见真佛,于慈必得永长欢。故我顶礼弥勒佛,唯愿慈尊度有情。愿共诸众生,同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
受三法巴利文贝叶经
玄奘大师愿文 南无弥勒如来 应等正觉 愿与含识 速奉慈颜 南无弥勒如来 所居内众 愿舍命已 必生其中
请素面贝叶经100片,和刻刀 如题,我发心刻写缅文贝叶经,因为地处北方,所以难以找到贝叶经,请版纳的朋友们帮忙。
关于吧里头衔的设定 头衔设定依瑜伽师地论载设到声闻地。一是三乘同为佛说,不可褒贬一方。二末法时代修者众而证者少。有大善根者能证阿罗汉果位已是人天之宝,难得稀有。故仅列到此,同修应该有紧迫感,遵佛所教,不可放逸。
识是什么? 识是了别的功能,所以没有恒常不变的所谓心的存在,也没有灵魂的存在。
吧规 唯识见地高远,故此吧所有学习贴,均是佛典及历代祖师所出,没有我个人一点意见,更不会有现代及藏传佛教一点观点。所以勿发与实修无关的言论,勿发表攻击或赞颂他宗的言论。善护其心,勤求正法。
信手习字 不和规矩,乱写而已
色聚中色法的种类 色聚中色法有八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味道,香气,食素。他们的特点是同生同灭。
四种究竟法 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盘。心所法是属于心的,伴随心的法。心法和心所法属于心法。前三法是世间法,有位法。涅盘属于无为法。
马哈咖沙巴长老在第一次结集说的话
佛教居士的信仰现状 现在有许多人信奉佛教,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大都有些许偏见,有的甚至是邪见,如何去伪存真,拥有正确的宗教信仰实在是现下非常严峻的问题,它关乎社会之和谐,正法之久住。应引起教内的重视。
这里是宣扬佛陀正法之处 这里是宣扬佛陀正法之处。不涉及神通感应之事,唯以真正的法去修行。不弹大乘,不贬南传。这里依法不依人,不皈依佛陀以外的任何上师,大师。佛陀是唯一的皈依处。
学习南传阿毗达摩论的知识摘要 我们做了错事要即使向僧团,向佛忏悔,更不复造。然后不再想它,轻装前行。不要老是耿耿于怀,这样等于一遍一遍在心识中造业,将来临终时若在念念不忘,这种不善业会导致我们堕落恶趣的。学人切记,众生切记!
贝叶经
贝叶经背后的意义 搜集整理贝叶经,不是作为学术之研究的。而应以修习佛法为最终之目的。否则虽见贝叶,则无益解脱。佛弟子小明白,不可执着此经,辜负佛陀本怀。
贝叶经吧来拜会 体味贝叶之美,领略手写梵本之妙
我的麟趾香 制香到之缘起:最近听到一首《倾国倾城》,曲音婉转,其情款款如诉。跌宕潇洒之际,似见一翩翩佳公子也。风骨清奇,世所罕有。故作此香,又有《诗》云:麟之趾,振振公子。故名之为“麟趾香” 香方:沉香,檀香,素馨,麝香,梅片,白芨 上方压成香饼,取云母薰之。
法华经写本片段
维摩诘经写本片段
金刚经写本
悉昙体法隆寺贝叶经
兰扎体贝叶经 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4eddcb9200d623f3c769cd7398dfd63d7a2a0fc4&urlrefer=c5cf062a1d60649039b35adfc3a77629
这个吧挺好的,可惜养在深闺人未识啊 希望更专业的人在这里多多推动香的普及提高工作。
佛教中的香道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受是苦,谓无常故。非惟不能清净灵台,而更增烦恼。根据阿毗达摩,此生能闻好香,必是善业所成。但不可落入执着,唯以正智观之,终趣菩提,始得法香之妙,不随流转而失少分。故知香之道,不在香中而在香外也。 注:这是末学学习南传佛法之后的看法,挨骂没关系,若错错在末学一人,勿对佛法生轻慢毁谤之心,诚祈!
香方的组成 主香剂 即君药也。由一种香料担任。比如杨吉老龙涎香方:沉香一两,紫檀半两,甘松一两,脑麝各三分。沉香占有君药的地位,确定了香的主体香韵。它的张力很大,同计量的甘松无法与之相比。辅助剂,即弥补主香剂之不足,使之优雅协调。突出香的主体特征。分两类。和合剂,香气与主香剂香气属同一类型。加强主体香气特征。变调剂,调整香气增加新风韵。定香剂 延长香的挥发时间,稳定性。定香剂有动物性定香剂,如龙涎,麝香,海狸香,灵猫香,甲煎等。植物性定香剂有如树苔,檀香,安息香之类的。既要定香又不能妨碍主香剂。头香剂 如上方之龙脑,有先声夺人之效。但也不可,妨碍主香剂。譬如药方中的引子。以上是一家之言,为抛砖引玉之用。
给大家参考合香的程序 第一,明体例,即是运用论香和辨香的知识,去明确所制的香应用哪一种或几种香韵组成香型,构思香型的主要格局及比例大小;第二,定品质,确定香方中所需香料品种及质量等级。即香韵的要求,香料档次,价格成本。毕竟银子要花在合适的地方。第三拟配方,通过配方实验,来确定采用哪种香料,和用量,和香药的个别炮制。两个阶段,第一打小样,香型香韵达到要求,头香,体香尾香相互协调。持久性,稳定性达到要求。第二,经过调整,最后确定香方。还要确定炮制,计量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