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蓝 珂蓝
关注数: 2 粉丝数: 75 发帖数: 5,752 关注贴吧数: 9
Star Love★【140210讨论】从血型分析这个剧的创作 本来不想说的,但是还是忍不住 AB型男和B型女在气质上是夫妻配。B型最容易领会以及配合难以捉摸的AB型 就像懂音乐的比较容易理解画画的 卖烧饼的比较理解卖早饭的 而AB型人天生就有表演怪咖、外星人、冷漠有距离感的人、猜不透的人、高智商的人、清高的人、与世隔绝的人的特长。事实上很多AB型在生活中就本来就这么被人觉得的。 最近莫名其妙开始看韩剧,所以也不是只针对这个剧这么说 我觉得现在的韩剧已经高级到不是编剧写菜谱演员照着做菜,而是先考虑演员是什么料,在一个大框架下面因地制宜的境界了。演员对人物的塑造上方面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有因为自己对角色的把握而改变剧情、台词或者整个剧的色调以及其他的权力和作用。整个团队是非常非常充分沟通的,让演员最大程度暴露自己的本色或者性格的可能性应该是一个创作团队有意识的去做的一件事。也是韩剧在造星方面理念的体现。 这和我们国内的很多剧真的很不一样的路数,韩剧在这方面绝对有内功,他们并不只是单纯想让一个剧火而已,角色和剧情、流行的服饰、房车什么的也许过两年就忘记了,但是偶像本人、各种衍生品、偶像的附加值等等只要是能产生效益的,都会被作为另外的更长远一点的利益增长点被重视起来,每一部剧都成为更加能够包装好这个偶像的陪衬品存在着。
大家好,看《开卷半分钟》好几年了,可是我是来拉票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3200418992%2Fprofile%3Frightmod%3D1%26wvr%3D5%26mod%3Dpersoninfo&urlrefer=57bd1590ffd3973c5ed5353aaba9b51e我在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写家乡风景,我写了两个冷门故事,借着风景说说大人和小孩的一些事情。因为征文初赛要一定的转发率,所以厚着脸皮来拉票。风景在于人文,人文是靠养的,人文符合人性,人性有各种难堪,不是活在表面的。只有重视人的生活状态,一方风景才值得被看,我觉得这才是旅游的理念。我想让人看到这种想法。 一篇叫《小娴姐姐》 一篇叫《红气球》 新浪微博的 记得在梁文道介绍过的一本叫《大方》的杂志上看见了村上春树的专访,印象里他在杂志里说,相信每个人都在童年曾经被伤害过。我觉得他那个意思其实是说人和人接触肯定是有摩擦和伤害的,至亲的人当然是人,但这种伤害有的人敏感,有的人甚至都不自知。我觉得现在当小孩长大了和父母有隔阂当然很正常,但是是否大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有一天发现你的孩子离开你越来越远的时候,不要意外,也最好不要有遗憾。 关注这样的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好事,我觉得大人大多数时候是强者,有强弱就有权利有控制,有些时候因为每个人各有脆弱面,所以偶尔也是弱者,但比起善良的时候大人更输孩子,有的时候大人比孩子更坏,因为我们更熟悉这个社会。这种坏甚至不一定是故意的。 希望大家帮我转发文章。 还有一起坚持看开卷八分钟
二十四节气 节气 太阳黄经度数 所在公历日期 所在苗历日期* 所分三个气候      立春 315° 2月3——5日 苗历偏月十六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 330° 2月18——20日 苗历一月一日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惊蛰 345° 3月5——7日 苗历一月十六日 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 0° 3月20——21日 苗历二月一日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 15° 4月4——6日 苗历二月十六日 桐始华、鼠化为鴽、虹始见      谷雨 30° 4月19——21日 苗历三月一日 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立夏 45° 5月5——7日 苗历三月十六日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 60° 5月20——22日 苗历四月一日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 75° 6月5——7日 苗历四月十六日 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 90° 6月21日——22日 苗历五月一日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 105° 7月6——8日 苗历五月十六日 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 120° 7月22——24日 苗历六月一日 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 135°8月7——9日 苗历六月十六日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 150° 8月22——24日 苗历七月一日 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 165° 9月7——9日 苗历七月十六日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 180° 9月22——24日 苗历八月一日 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 195° 10月8——9日 苗历八月十六日 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霜降 210° 10月23——24日 苗历九月一日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 225° 11月7——8日 苗历九月十六日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 240° 11月22——23日 苗历十月一日 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      大雪 255° 12月6——8日 苗历十月十六日 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 270° 12月21——23日 苗历动月一日(苗历新年)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 285° 1月5——7日 苗历动月十六日 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 300° 1月20——21日 苗历偏月一日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致中和”出自于《中庸》 《四书》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四书》即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的思想,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主要表现于礼通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中庸》为孔子的孙子孔仍所著,实为中华文化海洋中浓缩的精华。“致中和”三字即是源自《中庸》一书。      《中庸》第一章开篇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为:人的情绪未表露出来时称为中(此时内心虚静淡然,不偏不倚),表露出来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此时中正和谐),称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共行的原则。达到中和者,天地各在其位生生不息,万物各得其所成长发育。      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焉;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这与《老子》所说“圣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相通。自然者,方可源远流长。      《中庸》又有云:“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      天理赋予人而形成品德称为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因此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盖宇宙之变化、社会之发展、万物之孕育、人生之成长,皆合此三境也:      致远、中正、和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