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Amber 落研q
懒散的家伙不留下些什么吗
关注数: 3 粉丝数: 205 发帖数: 5,763 关注贴吧数: 75
暑假要回家的啦 一大早,睁开眼睛,明明近一点才睡,可是五点半就醒。是因为今天要坐火车回去了吗,明明是晚上九点半的票。强闭上双眼,用枕头蒙住脑袋,晕晕乎乎介于半梦半醒之间。直到难以忍受这种状态,睁眼,看了眼手机,七点半,六个小时,似是觉得这样的睡眠时间算能接受,下了床。 呆坐着看向窗外,“不太想回去,难得舍友都回家了,想一个人呆着。” “会觉得孤单的吧。” “孤寂,恐惧,时不时如潮水般涌进脑子里的过往回忆,虚无。所有这些独自一人会感受到的情绪。凭我孱弱的心灵,能忍受多久呢?” “好奇吗?” “那是相当好奇,最主要的是,一个人生活,绝对比与人一起生活要好受的吧。” “你是这么想的啊,害怕冲突与争吵吗?” “我是这么想的啊,在我**一样的脑子里,世界和平只有互不往来或蜂巢思维两种方法。” “可是票都买好了,而且已经跟母亲说过回家时间。还与奶奶约定要去她那边待会儿,也已经半年没有见到外婆了。” “是吗?我倒觉得,回不回去都无所谓,我回去,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实质作用,说不定还只会觉得麻烦。” “那么,你要失约?” “约定,承诺,与人相约在何时何地,要做何事,一种接受他人期待的承载,一种对他人报以期许的希冀。遵守承诺,也只是一种满足自我价值需要的实现。” “是哇,与你在路上帮助陷入难堪的人是一样的,是一种满足自身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的行为。” “这一次,我可以不满足这种需求吗。” “你有能够忍受家人失望情绪的心灵吗?” “我让他们失望的次数不少了吧,多这一次不多。” “可是退票要百分之二十的手续费哎。” “。。。。。。动身。”
关于《罪与罚》 “促使罗佳犯下杀人罪的起因是什么呢?似乎最开篇的直接原因是穷困潦倒,如果他拥有足够的钱,没有辍学,是否就不会杀死那个老太婆?也许他晚些执行杀人计划,在杜尼娅接收三千卢币后,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或者,以他的思维,在往后的经历中,仍旧会因为某些事件而跨越障碍,犯下世俗所认定的罪,他也一定会对世间的苦难作定义。” “若非杀人这种罪孽,他是否就不会忍受那么强烈的心灵折磨。” “不,可能对罗佳来说,都是一样的吧,索尼娅的罪不在于被领取黄色执照,而是将生活‘耗费在干草市上’,成为一个狂热的宗教信徒,将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才会赐福奇迹的上帝,她总是因怜悯将自己的钱交给父亲和继母;罗佳的罪也不在于杀人,无论杀死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杀的是他认为是虱子的老太婆,还是那个有着温和灵魂的莉扎薇塔,他的罪在于内心的懦弱,是无法忍受良心的谴责,无法直面自己的行为,心灵不够强大,难以完全认同自己。他应了网络流传的那句话:当不了一个好人,也坏得不够彻底。他在认同和谴责之间反复抽离,思维深陷于矛盾之中,精神因此反复无常,连带着食欲不振,缺少营养的肉体也变得更加脆弱。” “无论如何,总会有这种桥段吗?” “总会发生的吧,从其所表现的性格来看,他会有想成为非凡人的想法,想要打破桎梏,但最后终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我不太喜欢书的结局,最后罗佳开始想要跟索尼娅一样信奉基督教,好似赎罪,要与自己和解。在我看来,他还不如一直活在阴郁之中或者死去,那样,他就可说是一位有着坚持特质、拥有自身理论的殉道者。信奉基督是对他自身的全盘否定,这样一来,从杀人开始,他就像是一场笑话,没被当场抓获更是一场巧合,完全变成了一个任由情绪掌控的暴怒之人。” “是因为你不希望他得到幸福吧。” “你真是个聪明鬼。” “我主要不喜欢这种好似与自己和解的桥段,它像是一种无奈的妥协,给人深深的无力感。”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不爽。” “确实,各个人物的性格大多扭捏甚至扭曲,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卡捷琳娜为了博求他人尊敬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窘迫。” “难以理解的价值观。” “但斯维德利盖洛夫,关于他的背景和事迹在书中大多由他人转述或自己述说,难分真假,但书中他出场后的表现尤其他的结局,我喜欢这个人。” “整本书中难得让我感到爽的人。”
“啊,这趟车的乘客好多哇。简直挤的水泄不通了。”因为车厢上方的货架几乎填满,他将行李箱靠在过道旁,站在座位前等着人们挪过去。“幸好抢到了张坐票哦,这比第一程挤多了。”“你看看货架,是不是可以移动些书包,挪个空位出来。”“唔,应该可以吧,将那几个书包放在旁边的行李箱上。”“动手?”“动手。”他掀开座布站上去。“这有点重哇,里面不会是什么贵重物品吧?”“难道又是?” “哥们,书包里面有电脑,压不得。” “哈,果然。”“果然多?”“你妈的,别接梗了。”“虽然你是想把它放行李箱上,不会压着,但稳妥起见,还是算了。”“唉。”“唉,二次元。”“都叫你别接这些烂梗了。”他放弃了,趴在座位上看着乘客们龟速挤进车厢找到自己的位置。“行李还是太多了。”“赞同。”“人好多,好热,应该早点剪掉头发的,不,在放假回家前就该剪掉。衣服显得有点厚了。”“赞同,外套脱了。”“等会,现在还是挤,不方便。”良久,大伙终于入座,过道看起来不算那么人满为患。“座位底下怎么样?”“什么怎么样。”“有放行李箱的位置吗?”“啊,我看看。”他蹲下,弯下腰打开手机电筒照了照。“应该可以,试试?”“动手。”“好像有什么东西卡住了。”他拿出放进去一半的行李箱,再次探头看了看。“一个书包。”“书包?你旁边那哥们的吧。跟她说说,挪下位置?”“可是我不好意思跟女生讲话哇。”“你妈的,不然你这个行李箱就卡过道一整天吧。” “哥们,”微乎其微的打招呼声音。“你这点声音还想跟人交流?”扩大嗓音:“书包卡住了好像,挪一下位置吧。”不记得她回了什么,总之是同意了,行李箱问题顺利解决。 “好热。”脱下外套。“相当闷热,去厕所待会,那里应该没这么热,顺便在盥洗台洗把脸。”穿过过道。“盥洗台堆满了行李哇。”“看来是洗不了脸了,希望明天早上这里的行李会少许,得刷牙哇,直接去厕所吧。”
第一程下车,走了几步,他站在站台,呆立着,因为要换乘,但是眼望之处没有可见的换乘字样,一时迷茫,不知该往哪走。但是离下一程火车到站还有四个小时,所以也不怎么着急,只是站了一会,或许在想方向,或许只是休息一下。 总之出站口是不能过去的,那样估计还得出站再进站,比较麻烦。 “要不随便走走?” “哪个方向?” “随便啦,总比不动要强吧,上天桥?” “可是阶梯上标着旅人止步。” “你是女人吗?” “你妈的,谐音梗扣钱。” “好怪呀,一般不是会有换乘通道吗?” “你要换乘吗?”身后传来声音。他回过头,是一位乘务员。点点头。“换乘上天桥。” “谢谢。” “我就说上天桥吧。” “嗯,可是旅人止步又是什么意思。” “说不定指的是来这个城市旅游的人呢,他们不需要换乘自然不上去,阶梯上不还标了小心台阶吗,这不就意味着可以上。” “有道理,你有点天赋哇。” “上楼不用我帮忙提行李吗?” “这点小事。” “换乘的人还真是多哇,排成一条水流了都,明明刚才上天桥的没几个。” “说不定有几个天桥呢。” “也是,在旁边等他们过完吧,反正还有四个小时,实在不想挤。” 进入候车室,他从书包拿出牙刷,挤上牙膏,走进卫生间。镜子里头发乱糟糟的,眼球带着些血丝。 “我这模样还不算个流子吧。” “像哇,相当像哇。” “呃,游戏体力又溢出了。” “唉,二次元。”
你是什么感受 “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月亮和星星是难以看见的吧。你会想她们吗?” 我关上的士的车门,向他询问,为什么这么问?只是想和他说说话吧。 “会吗?我不知道,时不时会吧,当偶然站在夜空下,习惯性抬头却没有望见我那可爱的恋人,妹妹也不愿露脸。总会感到些许落寞的。” “是吗,你的那种落寞,跟我感受到的会是一样的吗?”我喃喃自语,虽是非常细微的音量,但他会听见,他当然会听见,他一直在我身边。 “谁知道呢?除非你成为我,不然怎么感受,怎么接受,怎么证明对方的情绪呢?我倒想知道,现在你是什么心情呢?在坐上车的这时候,你内心的感受是如何?” “如何?不知道,有时候就会这样,了解我自己好像跟理解你一样困难。跟你比起来,我的事情明明净是再普通不过的,要深究起来却不知为何。好像就该这么做,与我的个人意志无关,此时此刻,我只该坐上这辆车。” “你的想法呢?我只想知道你的想法,不管它是否会改变你的行为。” “希望过得快些吧,似乎一直都是这样,希望万事万物飞掠而过,希望时间快速流逝。” “这么说,你是个急性子?” “可能,但我自认为在等待之时还算有些耐心,不会轻易焦躁,至少心中如此。”我看着窗外缓慢向后流动的景象,再无话讲。
幸福是遥不可及的梦吗 你觉得,时间苦短,还是漫长呢。 在我小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时间不够用,不够与朋友玩耍,不够与乐趣好好相处,不够遥望夜空的星星,不够在梦乡感受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随着经历和零碎的知识而逐渐形成,构成相对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 但是啊,过了很久,在我的思维构成一个能够自主思考的人格后,大脑时不时回想过去,围绕现在,或思考未来,它们在我的脑子里转了好长好长,好久好久的时间,却仍旧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人生观念。 我现在只觉得人生过的好慢,是痛苦漫长,要忍受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心灵的孤寂和虚无感。平心而论,我现实的生活虽说不上特别幸福,但现在也不算太过痛苦,我的母亲和兄长爱我,我拥有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我的社交能力也自认为没什么障碍,与抑郁症这种东西更是沾不上边。 若我是一个没有思维的人偶,那我的生活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吧。思维啊,思想啊,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使我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思索,拥有自身行为标准和判断准则的个体。可是啊,我想的越多,内心填充的越多,那种充满空洞的虚无情绪和自毁欲望也越是渗透进来。 饱腹的食物,甜美的糖果,甘冽的清泉,温热的牛奶和暖和的被窝,这些都是带来幸福之物。 可是啊,可是啊,时至今日,我仍旧不知幸福为何物,为什么呢,是因为无休无止的欲望吗?如果我是一个毫无思想毫无心灵的人偶,如果我变成一台复读机,一个只会复制他人话语和行为的复读机,摒弃思维,是不是就可以摆脱那些虚无情绪和自毁欲望,就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是这样吧,是人的思维导致了幸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吗?
一点小小的故事 他说太阳是他的母亲,月亮是他的妹妹。 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脚踩大地之上,我不敢对地球有任何非分之想,也没有什么资格对它有何种期待,只有尊敬。我对群星充满憧憬之情,那是我对自己单方面的宣告,看,那颗最亮的星,那是我的恋人,正因是我的恋人,它才这样散发着光芒,为了向我传递爱意。” 他坐在操场上,先是指着月亮。“妹妹与母亲的关系不怎么好,她们不想见对方一面。为什么?不知道,她们闹矛盾的时候我还没作为人类出生呢。” 我问他为什么是妹妹,照这个说法月亮怎么着也是姐姐。 “月亮的意思,哈哈,她总想着跟我装嫩呢。”然后指着那颗最亮的星。“你看那星星闪了一下,她要我别看我那妹妹了,要我看她,妹妹也用乌纱把自己遮起来,烦我了。” 我问他有没有想过,星星可能也是别人的恋人。 “没什么关系的,星星与人类之间的感情是断断续续的,哪一晚,哪个地方,哪颗星星的光最亮,那是对于当地人来说那颗星的寂寞之情最强烈的时候,这时候希望有人能注意到她,向她表达爱意。”他说着这话的时候表情带着期待,也带着落寞。“我不能只想着自己,渴望人类之爱的星星不止这里,渴望星星之爱的人类也不只有我。没什么独一无二的,只是这个时候,我在此时向那颗最亮的星表达爱意,不一定只有我,以后也不一定会有我。我会长大,然后失去这份爱,或者死去。我也希望能一直有人爱她,在我失去这份爱之后。” 白天从阴影里走进阳光时,阳光照射在他身上时。“母亲的怀抱总是如此温暖。”他时不时会冒出这类的话。 有时候也炽热的让人无所适从。 “那是她的爱太过强烈了,一年总会有这么一段日子,不过有时候她跟妹妹吵架了也会这样,她们的关系总是不怎么好,不过她们也想念对方,我会为她们传话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