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kper zykper
关注数: 4 粉丝数: 96 发帖数: 3,416 关注贴吧数: 33
文综复习建议 地理:1.把三大地理知识功能系统,即教材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抓复习根本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复习中努力做到图文结合,把地理谭的基本要求融为一个整体。 2.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在掌握必要的地理事实材料的基本上用滚雪球的方式把书“读厚”。例如,复习到气团问题时就可以和气温、降水、气压、风、等压线、高压脊、低压槽、大气环流、冬夏世界特别是我国气压分布的总格局,以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冷锋(包括快行冷锋、慢行冷锋、静止锋)在我国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挂钩进行综合练习,然后抓住精髓的东西去深刻理解和验证。上述问题就是气候要素在不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复杂变化,这样又把书“读薄”,落实到一个“活”字上了。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理事件的发展有它的共同规律,也有它的特殊规律,有共性也有特性,复习地理材料时要有意识地分辩和掌握它们。这是对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中、低纬度的垂直高度的气温变化,总的来讲是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度,但是到了具体地点却因纬度、阴坡与阳坡、迎风面与背风面等条件的不同而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各地点气温并不一致,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期山就是突出的例子。以上的例子如果不具体分析它们形成的具体自然条件,掌握其共性和特性,是不可能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的,当然就不可能灵活运用了。 4.看目录想纲目,看标题想要点在复习一遍的基础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是十分必要的,用看目录想纲目、看标题想要点的办法可以促使自己去思索、回忆,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弥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5.每天“过电影”在计划复习的基础上,每天离开书本、地图和其他资料的情况下,用回忆的办法使掌握的知识和图像有脑海中复现,凡掌握了的、理解了的就算“验收”合格,没有掌握和理解的再“回笼”。 6.用空白图巩固地理知识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所以把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的学习方法已经为学习地理的考生所重视。亲手画一画,不要注记,在画图及复习时,知道图的内容,把应该掌握的重点图,例如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各大自然区图等用空白方式边复习、边画、边各界,最后在总复习或临考前脱开书和彩图,用自己画的空白图去验收。这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历史:1、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以问题为中心,突出主题性,往往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素材命题。 2、试题突出主干知识考核,不再追求知识覆盖,考查知识点少,难度系数降低,但要求考生有较强历史思维能力。 3、强调理论和实际结合,突出生活性和时代性。针对以上变化考生在备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关注考纲。 时下,一些考生和部分教师仍然沿袭过去复习老套路,一轮复习、二轮专题、地毯式轰炸,全面出击,大题量训练,更有甚者死记硬背教材,搞题海战术等等,投入很大,收效却甚微。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考生在备考复习阶段应转变观念,重视考纲。考纲详尽地规定了考试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范围、题型示例和试卷结构等。它是命题者出题的依据,因此是指导考生备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 在关注考纲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关注考纲变化:从变化来看,2006年考纲同2005年相比变化不大。在试卷结构、命题思想、能力要求上保持稳定,仅是在考核内容上做了微调。其中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抗战史内容,如新增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将原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形势恶化”表述改为“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这样变动涉及到对国民党抗战时期作用新的历史评价,既反映了史学研究最新成果,还历史本来面目,体现了客观性、科学性,又表现了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在台湾问题紧密相连。 2、重视题型示例。考纲中的题型示例是高考命题专家认为比较成功可借鉴的精选高考试题,它代表着命题走向,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一些考生却忽视它,把精力放在捕捉一些所谓“信息”搞猜题、押题上,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因为考纲上的题型示例本身就是2006年高考样题。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