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k1983 yjk1983
http://hi.baidu.com/yangjunkai
关注数: 14 粉丝数: 72 发帖数: 2,276 关注贴吧数: 9
转自 浅彩初晴: 新密苟堂第二初中——我的支教生活    离开繁华喧嚣的城市,置身于偏僻宁静的小镇中学,呼吸着带有泥土芳香的清新气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经历的。而我,却是如此幸运的有机会来到了新密市苟堂二初中,和一群如此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短暂却美好的17个日日夜夜。      2004年7月6日的早晨,我们坐着校车从学校出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校车缓缓开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刹那,我意识到从这一刻起,我即将走上讲台,执起手中的教鞭,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人师。环顾校园,小小的教学区坐落着四幢教学楼,教学区的后面还有一个缺乏修整但广阔的操场,条件虽然简陋,却也比想象中好了不少。在宿舍简单的安顿之后,下午我们便来到了用学生教室改成的临时办公室,马不停蹄的进入正式的工作。首先,向校方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安排课程和任课老师,排课表。我被安排教初三二班的英语,同时代这个班的班主任,这使我感到肩头的责任更加重大。晚上,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备课,头一次,我们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辛苦。      迎着朝霞,我们在清爽的早晨醒来。怀中抱着课本和备课本,我自信却紧张不已的走进了教室。然而在上课钟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望着学生们那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与好奇的大眼睛,我的心情顿时安定下来,紧张与不安随之一扫而空。由于这是第一节课,我并没有真正的开始课程。农村的学生大部分英语笔试水平很高,但开口能力却很差,学会的都是“聋哑式”英语。所以我们此次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而安排这节课通过与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首先,我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便让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走上讲台去用英语介绍自己,在介绍当中穿插一些小小的提问同时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由于平时课程的紧张,他们从来都没有这样走上讲台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缺乏经验与自信,但却都非常的认真。少数腼腆害羞的孩子也在大家的鼓励下勇敢的走上了讲台。在他们的自我介绍中,确实暴露出了农村的孩子特有的不少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便是他们严重缺乏想象力,他们的自我介绍千篇一律,几乎全是照搬曾经学过的课文,没有自己一点点的自己的创作。这些都对未来十几天的教学重点提供了很好的据。第一节依课,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在走出教室回办公室的路上,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到了我们作为支教团成员肩上的重任。我会真心地去付出,真心的去帮助这些孩子,认真努力的完成这短暂却意义非凡的工作。      经过最初几天的磨合,我们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教学工作也慢慢的得心应手。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作为教材。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给每一位同学配课本,于是我们便把课文一篇一篇的抄下来复印成卷子发给每位同学。课堂上也一改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我们努力的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让他们在欢乐中自主的学习知识。同时这种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获得了校方的好评,他们评价我们给学校带来了一股清泉,一股清新的活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与扩展他们的想象力,我在每节课中根据当天所学的课文,发散提出三个延伸的题目,抽出大量的时间请同学们讨论,然后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发表演讲。通过十几天的锻炼,效果自然清晰可见。同时做为班主任的我,责任自然更加重大,不但担负着学生的学习重任,更加要对学生生活、思想的各个方面负责。于是我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知识,并在课余时间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他们谈理想,谈未来,谈人生的真谛。在几天短暂却频繁的接触中,我们既是师生,而且很快的成为了好朋友。      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便早早来到了教室。我刚刚在教室的一角坐下,一位女学生走到我身边,手中捧着一大把的水果糖,放在我的桌子上,腼腆的轻声说到:“老师,你辛苦了,这些给你。”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同学,送来糖果、瓜子等等好吃的。望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和这些糖果,我知道这绝不仅仅只是糖果,更加包含了孩子们对我的接纳与认可,我感动万分,决定会更加努力的为他们奉献我的爱心与知识!      时间如流水一般在指缝间悄悄流走。最初的不安与紧张慢慢消失,生活与工作才刚刚进入正轨,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离别的日子却悄然而至。敏感的学生们也感觉到了即将离别的气息,课堂上听讲更加认真,一下课便围着我问东问西。他们最感兴趣的便是我们大学里的生活,以及大城市的不同。他们好奇的小脸上闪烁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最后两节课中,我提前结束了课程,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考虑自己的未来。我让他们设想一下20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起初,我请学生发言,大部分都回答还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于是,我给他们描述大学的美好生活,给他们讲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汽车穿行与高楼耸立。从他们兴奋的眼神中,我深刻体会到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多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