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5R9P65D 人在江湖察是非
关注数: 44 粉丝数: 3 发帖数: 311 关注贴吧数: 172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70年代中到83年之前歌曲的同好? 在下抛砖引玉,列出我喜欢的歌曲如下: 我最早从四大天王开始听,但对黎明、郭富城无感,刘德华、张学友感觉还不错,但总差点意思。直到偶然间,我下载了83射雕英雄传的专辑,听了其中一首长城谣,从内心深处共鸣,从此,曾经听的四大天王的歌曲,感觉乏味。时至今日,我最常听的几位歌手,是关正杰、罗文、叶振棠。歌单分享如下,全都是耐听的歌(歌手按我的喜爱,从上到下排序) 关正杰:大地恩情,惜别歌,在原野上,渔父,一把声音,渔舟唱晚,雪中情,星,近代豪侠传,残梦,人在旅途洒泪时,英雄出少年等30余首 罗文:长城谣,同途万里人,绝代天骄,十三太保,大江东去,宝玉成婚,号角,前程锦绣,愿望就是明天,几许风雨,黄昏,戏说人生,万水千山纵横(罗文版)等30余首 叶振棠:遂我英雄愿,忘尽心中情,找不到借口,戏剧人生,月亮神,英雄,大内群英等 许冠杰:铁塔凌云、天才白痴梦、半斤八两、斤两十足,阿郎恋曲,父亲的钢琴,往日情等 陈百强:涟漪、孤雁、几分钟的约会、孤寂、毕业生、长伴千世纪等 张国荣:浮生若梦、风继续吹、当爱已成往事等 梅艳芳:似水流年、胭脂扣、莫问一生等 beyond:大地、海阔天空等 甄妮:东方之珠、命运等 张学友:楚歌 谭咏麟:讲不出再见 刘德华:再入我怀中 其他,再向虎山行,漓江曲、唐吉可德、螳螂与我、小镇、巾帼英雄、这是我家、旧梦不须记等 总之,因为自80年代中期,情歌,商业化的歌曲太泛滥了,更喜欢发掘题材广泛,有一定深度的歌曲。所以主要听粤语歌早期,从77-83年这一时间段的歌曲。若选此生不愿不听的,两位,则是关正杰、罗文,一位则是关正杰。作词,则是卢国沾最得我心,郑国江黄沾次之。作曲,则是顾嘉辉、黎小田二位。这些人才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共同塑造了粤语歌的黄金时代,这个富矿,我也慢慢发掘。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70年代中到83年之前歌曲的同好? 在下抛砖引玉,列出我喜欢的歌曲如下: 我最早从四大天王开始听,但对黎明、郭富城无感,刘德华、张学友感觉还不错,但总差点意思。直到偶然间,我下载了83射雕英雄传的专辑,听了其中一首长城谣,从内心深处共鸣,从此,曾经听的四大天王的歌曲,感觉乏味。时至今日,我最常听的几位歌手,是关正杰、罗文、叶振棠。歌单分享如下,全都是耐听的歌(歌手按我的喜爱,从上到下排序) 关正杰:大地恩情,惜别歌,在原野上,渔父,一把声音,渔舟唱晚,雪中情,星,近代豪侠传,残梦,人在旅途洒泪时,英雄出少年等30余首 罗文:长城谣,同途万里人,绝代天骄,十三太保,大江东去,宝玉成婚,号角,前程锦绣,愿望就是明天,几许风雨,黄昏,戏说人生,万水千山纵横(罗文版)等30余首 叶振棠:遂我英雄愿,忘尽心中情,找不到借口,戏剧人生,月亮神,英雄,大内群英等 许冠杰:铁塔凌云、天才白痴梦、半斤八两、斤两十足,阿郎恋曲,父亲的钢琴,往日情等 陈百强:涟漪、孤雁、几分钟的约会、孤寂、毕业生、长伴千世纪等 张国荣:浮生若梦、风继续吹、当爱已成往事等 梅艳芳:似水流年、胭脂扣、莫问一生等 beyond:大地、海阔天空等 甄妮:东方之珠、命运等 张学友:楚歌 谭咏麟:讲不出再见 刘德华:再入我怀中 其他,再向虎山行,漓江曲、唐吉可德、螳螂与我、小镇、巾帼英雄、这是我家、旧梦不须记等 总之,因为自80年代中期,情歌,商业化的歌曲太泛滥了,更喜欢发掘题材广泛,有一定深度的歌曲。所以主要听粤语歌早期,从77-83年这一时间段的歌曲。若选此生不愿不听的,两位,则是关正杰、罗文,一位则是关正杰。作词,则是卢国沾最得我心,郑国江黄沾次之。作曲,则是顾嘉辉、黎小田二位。这些人才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共同塑造了粤语歌的黄金时代,这个富矿,我也慢慢发掘。
男儿歌四首——关正杰 说到硬汉、热血、豪壮,大部分人会想到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真的汉子》等等。但是有一位歌手的歌曲,初听会觉得普通,但当自己带入感情去唱时,就是全然两种感受了。 关正杰和罗文、林子祥、郑少秋等人不同,他们的歌曲旋律、节奏、感情,更多的外显,突出一种淋漓尽致、极尽豪气或者深沉压抑。而关正杰,嗓音不突出,所演唱的慢歌居多,考验歌手对歌曲的理解。因此表现出来更多内敛,加上其是粤语,光听是不太容易听出真意(当然还是有《星》这样的歌曲),因此自己代入其中演唱,字斟句酌,往往在某些词句、情感上才更能把握,更能体会到,从而更能共鸣以及引发自身的感想。 近代豪侠传 开头就是“英雄好汉,胸怀大义”,正如小时从书卷、口耳相传中感受到的仁人志士的英雄气,扑面而来,从而想立志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样“侠客多君子”,行侠仗义“大刀劈尽无理事”。最后,在办为国为民的大事之时,甘愿“当仁抛小我,舍身成大事。”哪怕牺牲,也全无悔意,只求仿效先贤“永垂青史里,热血是男儿”。 正是血气方刚,男儿何不带吴钩之时,对世事几无了解,全凭一腔热血。“埋骨何须桑梓处,人生无处不青山”。 英雄出少年 告别少年,正式踏入社会和江湖。仍然稚气未脱。 “无负今朝少年时,去管多少不平事”,仍然想着锄强扶弱,行侠仗义,“是与非尽在我心,冒死生,存情谊”,还期待能有气节情义,无憾无缺。 当然,此时已经看到了一些,因此也设想了挫折,但仍然非常乐观。 ”无论几多次成败,要闯一番英雄事“,”历百险大步去闯,掷死生,留名字“,仍然是抽象的无论失败,无论险阻,都要不惜一切代价,要留名史册。 考虑到这两种情况之后,感觉自洽,更是意气风发,发出了青年的宣言。 “悲我愿放下,苦我愿去尝,悲欢我自知。山我愿去移,火我愿闯过,心内志难移。”正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只要为了坚信的目标前进,刀山火海,又何惧哉? 大丈夫 步入中年,人更加清醒,也更加现实。理想信念仍在,只是遥遥无期,当前的困境更是令人窒息。 “男儿一生要经过,世上磨练共多少。男儿一生要几次,落魄、失望与心焦"。 经历了太多,看清楚了很多事情,不切实际的幻想抛之脑后,踏踏实实地解决眼前一个又一个困难险阻,虽然仍有信心,但不似之前那样充沛;依然相信理想,却不再破釜沉舟,不惜代价。 当然,人更加成熟,这些困难总会一一解决,虽然依旧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虽然最初的设想已几无实现可能。 “我有无边毅力,捱尽困难考验”,“立誓披荆斩棘,心里更愿永不折腰”。已经不再想着做些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只是靠毅力忍耐,扛过眼前的挫折。仍不屈服,却只能告诉自己不会低头;仍会向前,但终点却开始模糊。 “冷雨狂风历尽人格更光耀,立地顶天汉子心里磊落,永不折腰”。不管未来如何,眼前的冷雨狂风当然有信心扛过,而我只要做到拼尽全力,不忘初心,总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无愧于心。 大地恩情 渐渐老去,心虽在,身体却已经无法保证像从前一样,越过一个个拦路虎。曾经轻轻一跃即可过去,现在却需要拼尽全力。开始认识到了,有效的时间不多了,曾经的目标已经没有一丝机会实现。何不叶落归根,安渡余生? “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想到家乡,却远未成功,心情怎能好?回想这些年的经历,“人于天地中,似蝼蚁千万”,人生如逆旅,寄居于这天地之间,虽然也曾试图人定胜天,也的确曾经看到胜利的可能,但人或许能胜天,人能胜人吗?因此常常“独我苦笑离群,终日抑愤郁心间”,人各有志,周边的人大部分妥协了,我却依旧难以忘却,岂不苦涩? “若有轻舟强渡,有朝必定再返”。秋风起了,季鹰归未?何不泛轻舟于五湖之上?,梦里“水涨水退,难免起落数番”,“大地倚在河畔,水声轻说变幻”,“梦里依稀,满地青翠,但我鬓上已斑斑”。家乡潮起潮落,春风吹绿了大地,可我呢,梦醒之时,两鬓斑斑....... 夕阳下 老去,回到家乡。 “泪满眼,望夕阳,前路更模糊”,“像听见归鸦噪,心酸风里吐”,心力交猝,前路模糊,老树昏鸦.... “踏上了夕阳路,没法再停步”,“踏过了,漫长路,心早经百苦”,是时候停步了,开始回望一生,就如保尔柯察金在海边公园的思考那样。 “路纵远,终须到,回望也自豪”,我的确问心无愧,但是人终究要承受自然规律,“斜阳斜,照影孤,感觉心渐老”,终于服老了。 惜别歌 感觉大限将至,告别已经先去的老友们。 “随缘去哪管你是谁,也不去留下你”,“风不息摇曳烛光已灭,化千愁万绪”。“花一簇,含着一眶眼泪,劝君泉下醉”。我也马上随你们而来了,烛光摇曳,而花朵似乎也通人,含泪送别我们。 “良朋个个舍我远去,唯独是留下我”,“干一杯来日当可再聚,醉拥泉下里”,“只担心来日的孤墓,野草谁来拔去。”古墓梨为田,松柏摧为薪,你们去了还有我照看;当我也去了,又谁来管我们呢?不过想想,六朝旧事都随流水逝去,寒烟衰草凝绿,我们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新人报道,有一些疑问,想请教诸位大佬 本人四五年前知道了袁崇焕吧,但当时仅是路过,仅看过几个帖子。之后几年因各种原因,没有用过贴吧。最近才专门看本吧的精品帖,有一些疑问想请教: 1,关于历史辨析。因为阅读过一些帖子之后,感觉许多材料存在漏记、错记、摘录错误、伪造、词意有歧义等等问题,哪怕是最合理的思路,依然有推测(缺史料,或者史料冲突),且在某些小点无法完全说服他人(比如“径袭辽阳“、”锦宁“等词的词意考证)。因此想请问历史辨析的若干原则有哪些。 2,关于历史学习。首先我的目的仅是了解,不打算进行专门的历史研究工作。目前的基础是高中文言文的水平,会看一点地图,有基本的辨识及逻辑推理能力(仅限于理解与明显错误的发现),请问下一步怎么做 3,关于本吧。首先,是发现人少了,我印象中以前袁崇焕吧人很多,但现在一天仅几个帖子,专业科普也从1718年的巅峰下滑到现在的每年不到10篇(21、22年),挺好奇原因(是贴吧的衰落,或者袁崇焕热度的下降?)。其次,是想请问有关科普贴的备份怎么查看(发现缺贴、缺楼的情况)。最后,是想问一下在贴吧和知乎之外,有无其他的平台或群,能不能加入。 最后,我其实非常感慨诸位的努力,在学界脱离群众的时候(并不否认他的专业性),是诸位进行的科普与研究,也很感激。
新人,有一些疑问,想请教诸位 本人四五年前知道了袁崇焕吧,但当时仅是路过,仅看过几个帖子。之后几年因各种原因,没有用过贴吧。最近才专门看本吧的精品帖,有一些疑问想请教: 1,关于历史辨析。因为阅读过一些帖子之后,感觉许多材料存在漏记、错记、摘录错误、伪造、词意有歧义等等问题,哪怕是最合理的思路,依然有推测(缺史料,或者史料冲突),且在某些小点无法完全说服他人(比如“径袭辽阳“、”锦宁“等词的词意考证)。因此想请问历史辨析的若干原则有哪些。 2,关于历史学习。首先我的目的仅是了解,不打算进行专门的历史研究工作。目前的基础是高中文言文的水平,会看一点地图,有基本的辨识及逻辑推理能力(仅限于理解与明显错误的发现),请问下一步怎么做 3,关于本吧。首先,是发现人少了,我印象中以前袁崇焕吧人很多,但现在一天仅几个帖子,专业科普也从1718年的巅峰下滑到现在的每年不到10篇(21、22年),挺好奇原因(是贴吧的衰落,或者袁崇焕热度的下降?)。其次,是想请问有关科普贴的备份怎么查看(发现缺贴、缺楼的情况)。最后,是想问一下在贴吧和知乎之外,有无其他的平台或群,能不能加入。 最后,我其实非常感慨诸位的努力,在学界脱离群众的时候(并不否认他的专业性),是诸位进行的科普与研究,也很感激。
新人,有一些疑问,想请教诸位大佬~ 本人四五年前知道了袁崇焕吧,但当时仅是路过,仅看过几个帖子。之后几年因各种原因,没有用过贴吧。最近才专门看本吧的精品帖,有一些疑问想请教: 1,关于历史辨析。因为阅读过一些帖子之后,感觉许多材料存在漏记、错记、摘录错误、伪造、词意有歧义等等问题,哪怕是最合理的思路,依然有推测(缺史料,或者史料冲突),且在某些小点无法完全说服他人(比如“径袭辽阳“、”锦宁“等词的词意考证)。因此想请问历史辨析的若干原则有哪些。 2,关于历史学习。首先我的目的仅是了解,不打算进行专门的历史研究工作。目前的基础是高中文言文的水平,会看一点地图,有基本的辨识及逻辑推理能力(仅限于理解与明显错误的发现),请问下一步怎么做 3,关于本吧。首先,是发现人少了,我印象中以前袁崇焕吧人很多,但现在一天仅几个帖子,专业科普也从1718年的巅峰下滑到现在的每年不到10篇(21、22年),挺好奇原因(是贴吧的衰落,或者袁崇焕热度的下降?)。其次,是想请问有关科普贴的备份怎么查看(发现缺贴、缺楼的情况)。最后,是想问一下在贴吧和知乎之外,有无其他的平台或群,能不能加入。 最后,我其实非常感慨诸位的努力,在学界脱离群众的时候(并不否认他的专业性),是诸位进行的科普与研究,也很感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