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星星一米九 照亮星星一米九
就讓我的夢在你懷裡永遠都不落空
关注数: 407 粉丝数: 706 发帖数: 33,606 关注贴吧数: 131
汪苏泷争夺双原唱,乐坛杜鹃开行业倒车吃绝户。 狗吧作为音乐贴吧no1,身为吧务对汪苏泷颇为不齿,我既爱创作歌手也喜欢vocal音色见长的歌手,喜欢女歌手也喜欢男歌手,我为什么会非常反感汪苏泷方如此行径?是因为我觉得他根本不是在推进版权意识,促进行业发展,而是在削弱表演者的贡献度,是对表演者人格权的不尊重,开行业倒车,没有契约精神会加重腰部,尾部,新人创作者身上的枷锁,音乐公司搞买断,对风险评估更谨慎。 关于著作权其实没什么争议的地方,汪是年轮的词曲作者,但主要的争议在于从法律赋权、公众认知下张碧晨作为表演者的贡献,确实在现有框架下被系统性削弱,争议本身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平等。具体才体现在“唯一原唱”和“双原唱”的两种分歧观点下,在法律上并不保护张碧晨作为原唱的排他性,汪随后出版自称原唱,在法律上也不会违约违规。 但我认为汪苏泷这方是在有意的将争夺双原唱的行为,包装成具有版权意识,对创作者的保护,创作者就应该是核心的概念偷换,这次事件核心实则是对张碧晨《年轮》贡献度的掠夺,对表演者的弱化。若法律只保护汪苏泷们“收回的权利”,却忽视张碧晨们“共享的尊严”,所谓的创作保护也只是一场名利的游戏。承认汪苏泷们的创作主权固然重要,但捍卫张碧晨们作为表演者的尊严更是理所应当,所以即使在从法律角度上,极难判定张碧晨是“唯一原唱”,我也依旧理解她做出这种表述的行为,支持她的愤怒。 在音乐公司挑选张碧晨作为原唱之时,就考虑到了选择张能带来的人气、影响力、商业价值的多方面因素,2015年正是张碧晨获得中国好声音冠军的时期,她具有给歌曲反哺的话题度和适配的唱功,且根据腾讯娱乐对花千骨制片人的采访可以看出,《年轮》被盲选成为《花千骨》插曲,并随着剧的爆火成为现象级单曲,张碧晨的演唱,张碧晨的表演赋予《年轮》情感内核,张碧晨的人声是构成《年轮》成功的必要因素,词曲虽然是骨,但张碧晨也给了作品血肉,才让一个成功作品的呱呱坠地,汪苏泷的作为词曲作者的合法权益一直都是被保护着的,就算是旺仔小乔翻唱年轮也是给汪支付过版权费用的,是法律和合同的条款的缺少,导致了张碧晨作为原唱的权益被架空。 而且补充一下《花千骨》只挑中了张碧晨版作为OST收录在剧中作为插曲,剧方并没有给汪苏泷的年轮支付额外的唱酬,他的版本严格来说就不属于《花千骨》的OST,只是随着打包进入了《花千骨》的原声大碟,张碧晨确实会存在不了解有双版本的原唱的情况。这次事件之后,我更希望表演者们能在合同中精细化自身的权益,明确约定“唯一原唱”或“首发原唱”,禁用模糊表述;若允许多版本,需规定标注格式(如“创作人版:汪苏泷”)。设置排他性期限,限定独家演唱期(如1年),道德与条款双向约束,不让这种掠夺行为的复现,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关系不应该如此失衡,应该杜绝汪苏泷这种类似于杜鹃鸟“借巢孵化,反客为主”的行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