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娘评鉴师🌝 jry123_
关注数: 22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451 关注贴吧数: 49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推荐 看完点映,非常有意思的电影,个人觉得是近几年来最优秀的《西游记》改编影视作品了,并且风格清新,没有阴谋论,基本还能和原著圆上。 风格和原著挺接近的,西游记的幽默风格被继承在片中,没有什么屎尿屁笑话,主题也没有什么逆天反天,讲的是小人物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我个人认为在当代还算是挺符合年轻人的迷茫的,即使抛开主题也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优秀商业动画。 非常有意思的是,制作组有意识地让主角一行人模仿原著师徒四人,但是性格出身却是处处相反的。 主角猪妖,和原著中好吃懒做,笨头笨脑的八戒不同,反而是团队里的主心骨和智囊,原著中的八戒一出生就咬死了投胎的母猪,而这个小猪妖却是孝顺的好孩子。 假唐僧,蛤蟆精,胆小怕事和原著唐僧有些相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原著的唐僧虽然怕事,但取经的心比谁都坚定,这个蛤蟆精却是随时想着散伙。另外蛤蟆精演唐僧,让我联想到《白蛇全传》中的蛤蟆精法海,片中还玩癞蛤蟆的疙瘩的梗,可能是在cue隔壁《红楼梦》的癞头和尚。 假悟空,是个猩猩怪,和原著孙悟空巧舌如簧,机巧伶俐的形象不同,是个傻大个,体型是全队最大,前期性格内向软弱,完全不同于孙悟空。 假沙僧,一只黄鼠狼,是个黄大仙,沙僧在大众印象里通常是沉默寡言,但是它却是个话痨。 楼下讲一讲看出来的几个彩蛋
“大一统”情结可能是洪荒流被推崇的一个原因 非挂人,单纯借题发挥讲讲感想。在b站一个视频评论区看到的,下面回复里是很多人指出洪荒流有多荒唐,然而他却认为洪荒流是最接近“整合”中国所有神话体系的存在——尽管事实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认可洪荒流的存在,即认为中国内部的所有神话必须统一,哪怕丧失其独特性和内涵。 这种过于天真的想法不是特例,网民中很多人都持这种观点。其源头大概是自古以来我们确实从“大一统”中受益,以至于产生了路径依赖,想要将其强行套用在神话乃至于文艺创作等方方面面。 历史上不是没有国家或者民族去干过这种事,比如罗马的万神殿,早期阿拉伯部族的克尔白就是把境内或者同族的所有神都放在一起,比较接近这个概念。我国历朝历代的官方祭祀也有这个意思,但也没有彻底禁止宗教自己的体系。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社会认知中,神话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凝聚力,统一神话其实是为了服务于统一意识形态,而在神话已死的当代,神话的zz意义已经无限地降低,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作用,不同于意识形态必须统一,文化的发展反而是需要多样化的,也就是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各地为了打出自己的差异性,也是玩了命地从地方志里去找记载,甚至不惜去新造“传统文化”,比如前段时间有火过的火壶。 很多人以为的其他国家神话相当统一只有一个版本,因此我国也必须跟上,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别人整理的二创。就拿大家平时可能见的最多的两个外国神话来举例: 相当一部分人对希腊神话的认知几乎完全来源于施瓦布整理的《希腊神话故事》,然而事实上希腊神话是散落在古希腊的各大文献里的,最常见的文本就是《神谱》和《荷马史诗》,即使是这两本书里神话都具有相当的差异性,更别提密教版本了。而施瓦布的这本书也饱受诟病,因为其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其个人创作,可以说是冠以古希腊神话名字的神话小说了。 至于从各种动漫轻小说里看到的隔壁日本神话怎么也挺统一呢?其实这反而是日本的天生不足,动漫中涉及的日本神话通常主要来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两本书,两本书记载的神话其实大致相同,有一些细节上有出入,这是因为这两本书成书时间相近,且都是由当时的皇家审定的,内容里主要就是给天闹黑卡的家族合法性上溯神话,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原生神话的一种破坏,因此学者们为了溯源不得不去各地方大神社的记载或者各地方志,乃至于并不怎么靠谱的各地口述传说里去找原生神话的蛛丝马迹。可见真的完全统一神话体系也不见得是件大好事。 这里就不往什么民族起源,侮ru先贤方面扯了,单说按照图中所说,让所有当代神话题材创作都按照同一个体系来,反而会使得创作失去活力。更何况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哪怕是被认为“统一”的洪荒流,历代作者也在不停地往里面加设定,早就不是《佛本是道》成书时的洪荒流了。 现实就是与洪荒流推崇者们的想象背道而驰的,希望他们能早日认识到这一点吧。
关于论证猴子就是如来 根据某些阴谋论的先射箭后画靶以及不同作品设定混用的方式,可以论证出猴子就是如来,论证过程如下: 论据一:如来曾经是猴子。在猴王本生故事中,释迦前世是个猴王,为了救猴子以身子作桥让猴子们从他身上过河,这个故事被有些学者认为是水帘洞那一情节的来源。也就是美猴王的原型 论据二:如来与孙悟空有同名的儿子。南游记孙悟空有个儿子叫罗猴,根据前后计都和月孛星的推测应该就是指的罗睺星。“悟空谢恩出朝,回至花果山,与众子孙奇都、罗猴、月孛等言曰”。而释迦真有个出家前的儿子叫罗睺罗,这一词的词源就是罗睺星的名字,根据同名就是同一个人的原理,这里的罗猴就是罗睺罗 论据三:菩提和成道。众所周知阴谋论最喜欢的就是把一些古人眼中的常识放大成为作者的隐喻,那么根据这个逻辑,菩提祖师名字带有菩提两个字,如来也是菩提树下成道,因此这里就是隐喻孙悟空菩提树下成道。而且孙悟空拜师那一段无论是樵夫还是敲头都是六祖慧能的典故,而慧能的《六祖坛经》是汉传佛教中唯一的一部不是佛祖所说而称为经的文字,因此四舍五入一下就是孙悟空≈慧能≈佛祖=如来 论据四:孙悟空真成过佛祖。《五部六册》:“孙行者,护佛法,成佛去了。他如今,佛国里,掌教世尊。”,而此书中佛祖都是“永无生死涅盘门”的,因此不存在佛祖涅槃入灭后继位的说法,因此只能是主动让位,根据阴谋论认为神佛作为当权者不可能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力,那么只能是左手倒右手换个皮,也就是说孙悟空就是如来 综上所述,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孙悟空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就是孙悟空
关于“牛王本是心猿变”的一个可能源头 众所周知,百回本西游记里的牛魔王对应的就是未归正道的孙悟空,为防止有人没了解过,先简单说一下这一点 相同点: 孙悟空用金箍棒,牛魔王使混铁棍。 二人都有七十二变。 七大圣结拜分别名列首尾。 二人都占山为王,抓捕牛魔王的阵势也是取经路上最大的,与当年花果山之战如出一辙。 且牛魔王具有百回本之前的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在百回本之前的《西游记平话》中,孙悟空最后证得“大力王菩萨”,而牛魔王在百回本中也称作“大力王” 百回本之前的杂剧中,孙悟空常常好色且有妻子,而百回本将孙悟空的这一特点切割了,而牛魔王却安排了杂剧中本该单身的铁扇仙作老婆。 不仅如此,孙悟空在杂剧中通常都有一堆兄弟姐妹且基本都是猴子,而百回本改成了孙悟空天生地养,只有结拜兄弟而且种族大不相同。而牛魔王却是西游路上少有的一家人都出场了的,从老婆孩子到小妾,甚至连弟弟都出场了,很有可能是将其具有家族这一点与百回本孙悟空相对应。 重头戏来了,为什么偏偏要把牛魔王与孙悟空对应呢? 通常认为,孙悟空在百回本有作为心猿的隐喻,修行是为了调伏心猿,而禅宗《十牛图》中也将心比作心牛,从而达成了心猿=心=心牛的等式,这一点应该没错。 但有一个可能更直接的故事,有可能是直接启发“牛王本是心猿变”的灵感来源,出自《太平广记》种收录的《广异记》的《韦虚己子》一则,这个故事中的牛头人就是一只猿猴所变,虽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志怪故事,但很有可能是百回本作者看到了这个故事才联想起心猿和心牛可以放在一起对应,产生了与孙悟空相对应的大力牛魔王。 手上没有《太平广记》的实体书,附上原文及翻译,欢迎讨论
对比《白蛇传》前作看看白蛇3编剧的能力 #白蛇浮生剧情引网友争议# 很多人都说白蛇3烂完了,本来不打算去看的,不过骂的人太多,反而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有多烂,不过这一看就让我感觉槽点无数,下面仔细分析。 首先是关于原创,兴许是青蛇劫起编剧玩脱了,编剧不敢再大力原创了,这一部里几乎绝大部分剧情和人物都能从之前的作品中找到原型。 首先是开篇的道士鼠妖原型是新白娘子的道士王道灵,不过那里面他是蛤蟆精,这个设定也是缝合自更早版本的小说,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白蛇前传》,前期都有个垫给白蛇的茅山道士,每个版本的名字身份都不一样,从钟南山道士到最后变为茅山道士,就不一一列举了,而蛤蟆精的设定应该来自于《白蛇全传》中的法海,这一版的法海本来是个蛤蟆精,因为修炼时被白蛇吞了内丹因此后来要报复白蛇,这一版的法海应该是最惨的,其他版本顶多是被偷吃仙丹,这一版属于是倒赔五百年修为,不过作者为了保持白娘子的正面形象,还是说明了这个蛤蟆精平时不正派,但也没有否认是白娘子起了贪念。 而蛤蟆精投毒这件事本来是白蛇所为,毒的来源是当年白蛇得王母赐的两杯琼浆,化去千年毒气吐出的黑水,为了防止伤到圣灵才收集起来,后来因为许仙被奸商卖了坏药材,为了给他打开销路主动让小青投毒全城,然后用方子给解了。虽然原文说了控制了毒量,中的人最多就不舒服五六天,但还是不免有损白娘子的正面形象,于是到了《新白》就由蛤蟆精王道灵背起了这口锅。白蛇3自然也继承了这一点,不过给改成了个鼠妖道士,然后在剧情中用来引出法海降妖的理念,应该是还缝合了徐克的《青蛇》中一开篇的那个“老方丈”。不过蛤蟆在传统文化中属于五毒,投毒还算说得过去,这个鼠妖投毒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一部里的法海设定明显几乎照搬《青蛇》里的法海,在之前作品中的法海都是年老的得道高僧形象,而徐克的《青蛇》里的法海却是打破传统的英俊僧人形象,而且对妖无情这一点也几乎继承了过来,包括让法海脱了衣服卖肉都照搬了。包括金山寺里一堆僧人在下面念经,法海坐在高处主持都是《青蛇》里的场景。但是《青蛇》里的法海还因为错杀无辜最终对自己的准则产生了动摇,并且一心执着于拆散夫妻,强行让许仙出家也显得不近人情。而这一部里的法海,主动救破了自己法宝的许仙,对比起连看都没看一眼就逃跑的青白二蛇,反而显得完完全全是为民着想的高僧,甚至都没强迫许仙出家,倒显得两条蛇无情无义了,不知道编剧是如何想出来的。 而给小青相亲的戏码,源头应该是前作中与青蛇有过一段感情的顾公子,被小青搞的形销骨立,最后还是分开了。相亲相到法海也是源自《青蛇》里与法海的孽缘,当然这一部里面水漫金山都没有,更不可能有时间给小青展开感情线了,于是索性删去,但这段单纯为了搞笑的相亲剧情就没啥存在意义了,虽然让法海发现了小青,但直接让他们在街上撞见结果也差不多。 而感觉原创程度最高的白蛇缘起一样是继承了很多前作设定,捕蛇者说就不说了,其中白蛇快要化龙也是有来源的,源头应该是《白蛇全传》里,白娘子是龙/精所化。 顺便一提,严重怀疑编剧看过《许仙志》,第一部里的反派国师太阴真君,而《许仙志》里主角的师父叫太阴真人,甚至后来也做了皇帝的师父,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白蛇相关故事里出现名字跟太阴有关的道士。而宝青坊主这个看似原创最高的角色,也有种《许仙志》里的胡心月的既视感,同样的妖魅,同样是九尾狐,同样有一条大船,船里很多奇珍异宝和精魅,同样和主角以及白蛇纠缠不清,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巧合。 最后就是本片中的小青,形象全毁,虽然在《青蛇劫起》就已经毁的差不多了。因为删掉了前作中和白蛇结拜的义兄黑风大王,本来是黑风大王偷的库银送给白蛇,白蛇并不知道来历,而这里为了还保持白蛇的形象,于是让小青偷了库银,背了这口锅。而后面小青最离谱的还是上来二话不说痛打了许仙一顿,本来许仙为了救白蛇就耗了精气,还被一顿通打,真是造了孽了,然后编剧还不给许仙解释的机会,和白蛇和好了,小青连句道歉都没有,这下真不如《许仙志》的小青了,好歹那个是真傲娇,讨人喜欢。 听说追光还打算把小青搞成它电影宇宙里“复联”的一员,和杨戬,哪吒,孙悟空组队?先不说论战力,真就像绿巨人,雷神,哨兵的队伍里加了个黑寡妇一样有什么用。如果是真的不就又借鉴了dc了,中国版正义联盟里面的神奇女侠就是《白蛇传》的青蛇。
今天刚刚看完第九季大结局,感觉挺唏嘘的,但感觉观感还算不错。 今天刚刚看完第九季大结局,感觉挺唏嘘的,但感觉观感还算不错。每个人的结局都透露出来了,感觉都得到了自我实现。 暮光成为了新的统治者而且也有了继任者,按暮光成长的速度,估计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可以退休了,然后就可以和朋友们一起了。 碧琪结婚了还有了孩子让我有点不爽,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碧琪了,不过鉴于芝士三明治和她挺配的,所以不反对,南瓜蛋糕和牛油蛋糕也长大了都可以帮碧琪带孩子了,有点感慨。 柔柔看起来可能是和无序结婚了,对于非柔柔老婆党也挺好的,毕竟这么多集了,好多暗示都在说,两个也挺配的。 云宝貌似也退休成了闪电飞马队的教练,可能是类似于乘风骑士那种地位,或者更进一步相当于云宝背过的闪电飞马队历史上的名人也有可能。 苹果嘉儿的围巾貌似是史密夫婆婆的吧,也就是说可能已经走了,不过也正常,毕竟老人家年纪已经很大了,麦托什和舒歌贝的孩子也那么大了。云宝和苹果嘉儿还那么拌嘴感觉挺好的。 至于珍奇,透露出来的信息不多,不过看她的打扮,很可能已经是时尚界的大名人了,或许也相当于时尚教父之类的身份。 穗龙长大了,这是意料之中,不过长得没他当年想象中那么帅有点出乎意料,但可以接受,毕竟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嘛。 除此之外,星光和日光管理学校管的还不错的样子,阴燃,欧赛勒斯还有银溪留校了,佳乐斯当了坎特洛特的守卫队长,约娜和沙坝在珍奇的时装店工作,而且貌似修成正果了,可爱军团成了学校的教授,都还算不错的结局。 但看到b站有的专栏说是烂尾了,不是很理解,个人感觉已经不错了,在各自分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友谊不断,已经是很好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暮光的寿命要长很多,估计到最后只有穗龙能依然陪着她吧,但自从她成为天角兽的那一刻就想到了这一天了,没有意外。故事最后以书合上结尾,照应了开头,完完整整,个人感觉虽然称不上完美,但也不至于这么被喷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