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偃月 青龍·偃月
关注数: 34 粉丝数: 32 发帖数: 1,344 关注贴吧数: 6
【丹→观感】大侠做回平常人,真难 看完《武侠》后,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可能只能用纠结二字形容最为恰当。 《武侠》这部电影并不像名字叫的那样简单,它是一部由动作,剧情,科幻,惊悚等杂糅在一起的一部电影。但看时并不会感觉乱七八糟,这让我不得不佩服陈导的能力。我尤其喜欢电影的开头,配乐很棒,而且能让人迅速进入微观武侠的世界。 再来说说演员吧。没的说,每个人都演得相当不错。丹哥饰演的角色,由一个嗜血的杀手唐龙变成老实巴交的造纸工人刘金喜,两个角色差距很大,但演得很到位。金城武一改往日帅哥形象,变成一个操着一口蹩脚四川话,令人讨厌,有点神经的捕快,够颠覆。汤唯饰演的阿玉温婉贤淑,但又十分勇敢坚强。王羽和惠英红两位老戏骨依旧宝刀未老,前者依然霸气十足,后者仍旧英姿飒爽。那个龅牙生(阎东生,PS:其实龅牙哥哥挺可爱的,尤其是笑的时候)和那个不知名的小跟班,还有两位小演员也都是电影中的鲜活人物,给电影增色不少。 电影剧情很简单,简单地说就是隐居山林中的大侠刘金喜被逼的实在没办法,只好又重出江湖的故事。但电影的纠结程度不是一般的,尤其是唐龙不想出而又不得不出,这就构成了电影的戏剧冲突。刘金喜前有徐百九逼他亮出身份,后有七十二地煞要强迫他回去,中间还有老婆孩子要照顾,但令人鸡冻的是,终于有人跟他统一战线,徐百九最后帮了他,虽然帮的时候差点让刘金喜丧命。最让人感慨的是恢复身份的唐龙和教主在家中对峙的那场戏,若念父子情谊,两人都不该痛下杀手,但又不得不这样做。教主恨唐龙做了叛徒,成家立业,干了自己本不该干的事。唐龙恨教主令自己寝食难安,家人遭罪,族人受扰。所有发生的一切,该怪谁?似乎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罪人。这就引出了电影“一个人犯错,众生都有罪,大家都是同谋者”这个主题。 《武侠》中的每个人都是侠。 关于电影的结局,金喜接下来干的事应该是到造纸厂上班,晚上回家吃饭吧,毕竟他真的隐居山里,彻底解脱了。
【丹→又感】《关云长》观后感2:云长之哀:我有义,我为羊。 看完关云长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头曹操一行人对“义”字的解释。    上羊下我,谁有义,谁为羊。解释的太精辟了。    是人都知道关二爷是义的化身,电影中也不例外。在电影中,云长的义表现为以下几点:    1.忠义    关羽身陷曹营,身边危机四伏。曹操思贤若渴,极力挽留关羽留下,厚礼相待,推心置腹。汉献帝甚至将其封为“汉寿亭侯”。而人家关二爷就是不为之所动,赠千金又怎么样,封诸侯又怎么样,不如跟着刘备哥哥打天下来的痛快!真汉子!曹操对关羽所做的4字评价:义薄云天,足以看出曹操也为云长的忠心所折服,但只能感叹这名虎将不为自己所有。    2.仁义    孔老夫子教我们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总觉得仁爱不大气,关关二爷所表现的是一种仁义。不仅是仁爱,还有种义气在里边。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哪一个不是英雄?他们都对关羽的生命造成过威胁。但关羽能不杀的尽量都手下留情。但为何他们都死了,这得另作分析。关云长能对这些人手下留情,一句话,真君子!    3.侠义    《关云长》中所塑造的关羽,不是驰骋沙场的五虎上将之首,他更具有一种江湖游侠的气息。他能与一方百姓愉快相处,看到百姓生活有贫穷些的,能掏腰包散发钱财,为了救一城误解自己的百姓,又和曹操回去。就好像影视剧中的少年游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衣去,片叶不沾身!真侠客!    4.情.义(为什么中间要分开,请看下文)    片中有个叫绮兰的女子,让关二爷有些魂不守舍。与其说绮兰是关羽的初恋,不如说是关羽的单相思。从人们口中“拉牛车的小子”到“大将关云长”。关羽来了个180°的华丽变身。他为她杀了人,但后来,带着她逃离战场的人却不是他。那声“二哥”说明了一切,这不是他的女人,是他的嫂子,是他一生追随的刘备哥哥的女人。炽热的“情”生生的被一个重如千斤的“义”字挡住了,阻断了。他看着心上人死去,却无能为力。仅仅,因为一个“义”字。    《关云长》所塑造的关羽真的是个大悲剧人物,看完后让人心酸,为他难过。
【丹→后感】《关云长》观后感:一人,一刀,一骑,一背影而已。    今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了《关云长》。    为什么说是忐忑不安呢?因为这部电影一出来就被骂的遍体鳞伤,丹迷自己也骂的特狠。我的心情可想而知。    看完后,释然了。    这部电影并不是那么烂,只是完全颠覆了关二爷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相反的,这是一部为了突出人性的电影。关二爷在这部戏中不是神,是人,是一个正常人。他会有喜欢的女子,会为了保护她和敌人拼命,即使这个女子是他的准嫂子。他不是见了反贼就杀,他会问:“非要杀关羽不可吗?”真正确定敌人的身份后才会和敌人挑战。他甚至不太像是无所畏惧的大将,他会为了保身而剃掉标志性的胡子,藏起象征他身份的青龙偃月刀......有的黑子就是因为太过颠覆而狠批《关云长》。我想说的是,我们看的是电影,电影是艺术,艺术是允许夸张和改编的,如果你想读读正史,我建议你去看《百家讲坛》。    片中没有过多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兄弟间生死不离的情意。有的只是曹操和关云长之间的“对决”。曹操极力想留住关羽,而关羽因为誓死忠诚于刘备而再三拒绝。在曹营中,关羽什么都没有,他的身边是无尽的存在着的危险。身边的每个人都需警惕,即使他知道曹操不会害他。他唯一有的,是民众对他的肯定和绮兰给他的精神支持。但这些他拥有的,在他逃出曹营后什么都没留下。杀了王植后,百姓并不理解他,反而给他扔石头;知道绮兰并不喜欢自己时那种纠结和痛苦。最后他留下了什么?他离开了曹营,甚至连曹操的赏识他都没得到。他亲眼看着绮兰被杀掉,却无能为力。他只能选择离开,一个人,孤孤单单来,又孤孤单单去,没带走什么,也没留下什么。留下的仅仅只是个背影而已。    孤胆英雄,就是如此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