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容掩映天纱外 真容掩映天纱外
关注数: 1 粉丝数: 55 发帖数: 2,297 关注贴吧数: 20
中国队给四号位主攻的传球应该稍微开网一点 看了两遍澳门站比赛,发现李盈莹扣球触网和被拦的几个球,基本上都是扎网的球(传来的球离网只有半尺到一尺远,而且掉的很快)。这样的球在联赛时李也打得成功率不高,到了国际赛场在拦网高度和封网技术都不低的欧洲队那里,这种球就更难下了(而且由于超出其平时扣球平均离网距离,她需要改变已经形成的习惯性助跑动作,匆匆赶步,结果动作变形,步点错乱,失误增多,要么步子迈大了变成仰扣,要么冲劲过大离网太近手臂过长扣球后触网……加之各种内外因素形成的心理变形,就更加剧了各种失误,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小李连自己联赛水平的一半都达不到,这种异常现象明显是变形失准)。 看过今年联赛比赛,特别是决赛七番战,李盈莹的扣球(除了后二或后三等),在四号位的球距离网带大约2-3尺远时,李的成功率较高。类似的,塞尔维亚队的博斯在二号位扣球一般都在离网带半米到1.5米的距离上(有时甚至更远)成功率较高,和中国队比赛时,比较近网的几个球博斯要么自己强行打大斜线动作变形频频失误直接下网带,要么被中国队连续翠兰(其实,二姐在四号位的情况也差不多)。 无论国内国际赛场上,凡明晃晃的边攻手进攻中,1尺左右的近网球可能只有朱婷这种确实能明显超手的打起来成功率能在40%以上,其余包括博斯、李盈莹等大都会失误或被拦(除非对方拦网没跟上,这在国际比赛比较少见)。 综上,希望瓜队训练以及接下来和欧美队比赛时,无论是谁做二传或场上给四号位调整传球,要注意给四号位不同主攻传球的离网距离和点位的控制,总的来说,可以尽量或稍微开网一点(宁开网勿扎网),这样可以提高瓜队边攻手的扣球成功率,另外也便于其他队员的跟进防守保护。
辽苏代表女排两种发展模式,决赛还在继续,加油辽宁队! 辽宁队是国内联赛队伍中传统高举强打模式的典型代表,近几年有向快变模式转型的趋向 江苏队近几年是国内联赛队伍中新一代高举强打模式的典型代表 所以,辽苏两队有相似之处,但本质趋向上又有所不同 这次联赛辽、苏、沪、津四强之争,其实是四种女排发展模式之争 具体辽苏沪津四种模式比较可见专业分析文章:https://tieba.baidu.com/p/5572582031?pn=3 目前,决赛阶段的比赛还没有完,各队都不能松气 三四名决赛第一场辽宁队凭着变阵和顶住一最后口气实现大逆转 本来在转型探索中多少呈现阶段性失败的辽宁队痛定思痛绝地反击爆发出了巨大潜能 而江苏队则依然没有聚合与发挥出新一代高举强打模式的优势 同时,更延续了半决赛乃至八强赛阶段已暴露出的整体串联和快变薄弱方面的短板 不过,决赛阶段辽苏/沪津接下来的厮杀可能还有4场或6场 各队还要在拼搏中探索和演绎四种不同模式的战斗升级版本 看看今年决赛中最终哪种模式能够演绎出新的超级版本并化为优势和胜势 这不仅会给各队自身以及中国女排的未来创造更大的希望 也会给热爱各个球队以及中国女排的球迷们奉献更好的观赏体验 更会给奋斗在赛场的老中青几代女排队员和教练们的职业生涯留下精彩的剪影 下一场比赛很快就会来临,继续战斗吧,苏、辽、沪、津女排!!! 加油!!!!
苏辽代表女排两种发展模式,比赛还在继续,加油江苏队! 江苏队近几年是国内联赛队伍中新一代高举强打模式的典型代表 辽宁队是国内联赛队伍中传统高举强打模式的典型代表,近几年正在向快变模式转型中 所以苏辽两队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又有所不同 这次联赛苏、辽、沪、津四强之争,其实是四种女排发展模式之争 具体苏辽沪津四种模式比较可见专业分析文章:https://tieba.baidu.com/p/5572582031?pn=3 目前,决赛阶段的比赛还没有完,各队都不能松气 三四名决赛第一场辽宁队凭着变阵和顶住一最后口气实现大翻盘 本来在转型中呈现阶段性失败的辽宁队痛定思痛绝地反击爆发出了潜能 而江苏队则依然没有发挥出新一代高举强打模式的优势 同时延续了半决赛乃至八强赛阶段已暴露出的整体串联和快变薄弱方面的短板 不过,决赛阶段苏辽沪津接下来的厮杀可能还有4场、6场 各队还要在拼搏中探索和演绎四种不同模式的战斗升级版本 看看今年决赛中最终那种模式能够演绎出新的超级版本并化为优势和胜势 这不仅会给各队和中国女排的未来创造更大的希望 也会给热爱各个球队以及中国女排的球迷们奉献更好的观赏体验 更会给奋斗在球场上的老中青几代女排队员和教练们的职业生涯留下精彩的剪影 继续战斗吧,苏、辽、沪、津女排!!! 加油!!!!
说一说天津女排的现任队长 联赛半决赛第三轮快要打响了。在第二轮比赛中我姨曾有一次短暂的上场,但发挥算不上好。不过,这里还是必须赞一下她,因为其所发挥的卓越的队长作用几乎无人能比。 尽管由于年龄和伤病等原因,我姨如今在场上风光鲜再,但作为队长她在场上场下以及平时依然起着队伍主心骨、强心剂、定心丸和舒心散的作用。 且看—— 对晓彤,她张怀以待, 对盈莹,她关爱有加, 对教练,她有令必尊, 对比赛,她能上能下, …… 我姨身上散发着的耐苦之性、朴直之品、忍辱之德、昂扬之气、宽厚之心,恰恰是“天女精神”本色的集约写照。为了集体荣誉,她可以随时上场厮杀洒热血;为了团队成功,她可以安心场下辅佐做绿叶。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反过来,对于一个要持续在赛场搏击的职业运动队来说,保持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耗散和削弱的关键之一,就是“众人干劲足,队长不能独”。 作为一队之长,我姨以身作则,她平易近人,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凝聚合作……正是有了这样的队长,以及与之性相近、品相类的队员们,大换血之后的天女青年军才能在联赛的纷飞战火中同心协力、砥砺前行、持续进步、飞速成长。 如今,新天女已然展现为一个越战越勇、团结战斗的优秀集体。无论接下来的比赛输赢胜负,只要这种卓越团队精神的火种已经点燃,天女的未来就大有希望! 加油,我姨!加油,天女!
简谈张常宁、朱婷和李盈莹的扣球力 因见有吧友发动图比较张宝和李盈莹的扣球,引各吧友各抒己见,很是有趣。看后有些个人想法,这里简单谈几句——尽量用大白话,不说排球术语;纯说观点和理据,不吹不黑;只比较国内现役顶级扣球手,不回顾历史,不比较欧美。 1)单从扣球讲,张宝属于非常优秀甚至是出类拔萃的,但这种级别的每几年都会涌现出一两个甚至三五个。而小李则不然,就现状和潜能看,她和朱婷类似,都属于另一个超优秀级别的。朱、李二人扣球整合发力的合理性与充分性高出其他优秀扣球手一筹,她们能把“硬力量+巧劲”充分结合起来。就目前来看,如果非要再细分一下的话,朱、李的扣球合力组合配比略有区别,朱婷的扣球合力(硬力+巧劲)配比=5:5;李盈莹的是4:6(附带一提:类似地,张宝约为7:3;王一梅约为9:1;段放约为8:2……当然,这个扣球合力比例并非一成不变,以陈丽怡为例,其巅峰期大约为6.5:3.5,随着年龄体重等因素,其扣球合力比数逐渐反转变化,目前约为3:7)。 2)其实,从超级扣球手这个角度看,小李和朱婷本质类似,都是所谓的“体系球员”(此体系非彼体系)——她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自成体系,形成全队一点攻核心。当然,小李现在还未能达到朱婷的整体高度,前者尚处于青年白银期,而后者已达到成年黄金期。未来小李成年后能否达到甚或超出朱婷成年黄金期高度,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3)从持续提升扣球威力的角度看,过了18岁后,小李会逐渐增加力量训练,其下肢、腰腹、肩背以及上臂等的肌肉含量和强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整合扣发力(硬力+巧劲)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其中,也包括弹跳提高空间)。 4)需要注意一点,随着年龄的增加,小李未来几年要尽量控制自身脂肪含量的过度增加(因为从身材骨架看,小李似乎不属于朱婷那种高瘦型体格,而多少倾向于高壮型体格——这种差异性加上其他一些不同,也就意味着,即便持续成长,小李未来也只能是另一个“大李”——大号李盈莹,而不会是第二个朱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较长时间内确保其扣球整体威力的稳步提升和维持高水准。 优秀扣球手是球队的箭头人物,也是中国女排冲击世界巅峰的利刃,愿上述各位优秀扣球手个个生龙活虎,减少伤病、提高水平,常保运动青春,为国争光,为吧友增趣!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