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小子 涪陵小子
____新篇章,.
关注数: 139 粉丝数: 347 发帖数: 10,199 关注贴吧数: 22
中洋枪手联袂建功 力帆主场2:0胜智诚 巴渝传媒网讯(记者 袁颖) 昨晚7点30分,2013年中甲联赛第14轮展开争夺,重庆力帆置业主场迎战联赛副班长贵州智诚队。双方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力帆置业凭借本土球员吴鹏和外援奥古斯托联袂进球,主场2∶0轻取副班长贵州智诚。 上半场一开始,力帆置业队便在后场发动进攻,15号伊科拉在中路附近倒脚,把球直塞给前面插上的11号吴庆,吴庆拿球后在右边路准备突破,但是被对方后卫碰倒了。球出了底线。 第17分钟,力帆置业队8号程谋义被对方队员铲倒,力帆置业队获得一个任意球。29号吴鹏主罚任意球,吊向门前,可惜球打高了。 第18分钟,力帆置业队再次赢得一个前场任意球的机会,9号奥古斯托来主罚,球打在了对方球员的身上,任意球没有形成射门。 上半场后半场两队的比赛节奏有点儿慢,也许是受了炎热天气的影响,双方的体力消耗都比较大。直到上半场比赛结束,比分仍然为0∶0。 下半场刚开始,力帆置业队奥古斯托在中路带球突破到对方禁区内,横传给吴庆,吴庆再传给奥古斯托,奥古斯托一脚射门,球进了,比分1∶0,力帆置业队暂时领先。 第57分钟,力帆置业队禁区前沿短传配合,球到右侧,吴鹏传中球打在后卫身上弹进球门!!2∶0,力帆置业队拉大比分! 两球领先后,力帆置业队完全控制了比赛节奏。 第69分钟,力帆置业队12号徐小波在后场防守时飞铲对方,踩在对方小腿上,被裁判直接红牌罚下! 第83分钟,裁判给了2号吕海东一张黄牌,吕海东累计两张黄牌,被判离场。最终重庆力帆置业队在9人应战情况下,保住了2∶0的结果,战胜了贵州智诚。
[重庆日报]涪陵 无烟工业助推“双百大城”建设 两江潮涌毕汇,巴国故郡悠然。 涪陵,襟山连水,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多娇的山水风光,独具魅力。 近年来,涪陵强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建设和旅游宣传营销“双突破”,旅游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去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41.97万人次,同比增长35.41%;实现旅游总收入17.01亿元,同比增长60.47%;旅游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更突破15.36亿元。 涪陵旅游业正渐入佳境! “作为传统工业大区的涪陵也将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因为旅游业作为一种‘无烟工业’,也将成为涪陵加快建设‘双百大城’的有力助推器。”在涪陵区委书记秦敏看来,旅游产业还将带动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 工业大区的“逆袭” 旅游产业扬帆起航正当时 在传统印象中,涪陵区一直是以一个工业大区的形象展现在市民面前。 而今,该区缘何将旅游业与工业发展同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涪陵旅游扬帆起航正当时。”在秦敏看来,首先,涪陵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形势密切关联。当前,重庆市人均GDP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旅游消费市场依然渐趋成熟,这将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蓬勃的市场源动力。 特别是今年年底,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和渝利铁路的通车,将使涪陵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和全国铁路五纵三横网络,成都——上海高速铁路的重要节点。这将使得涪陵和上海、涪陵和重庆的时间距离分别缩小到8小时和1小时以内。 同时,随着三环高速公路的推进,涪陵区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主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也将渝西区县整合到一盘棋中。交通环境的改善将使得涪陵旅游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环境。 “前些年,涪陵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也造就了更大的市场潜力。”涪陵区长李洪义表示,涪陵区将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编制项目规划,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据悉,该区按“先策划、后规划、再开发”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完成了一批旅游项目规划,旅游规划更加规范、科学,呈现出高起点、高水平、高品质的“三高”特点。 当前,涪陵区将积极优化提升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涪陵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建成具有浓郁特色的巴国故都游览胜地、乌江画廊旅游起始点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兴区的“锦囊” 打造黄金旅游品牌旗舰 涪陵旅游起步晚,潜力大,这成为摆在涪陵旅游面前的现实。
涪陵:开放铺就强区之路 多年以前的涪陵,是香脆可口的榨菜出产地——农业涪陵,家喻户晓;   直辖之初的涪陵,是七八家上市公司的孕育沃土——工业涪陵,资本涪陵,脱颖而出;  如今的涪陵,要以怎样的姿态立于世,才能超越曾经的辉煌?   答案是:开放,开放,开放之路无尽头。川东船舶重工公司出口挪威的435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山水之城即将建成通车的涪丰石高速公路 调结构 六大支柱产业规模呈现   随着多年的发展,涪陵围绕“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规划,以近100平方公里的三大工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逐渐形成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化工化纤、电子信息、清洁能源、重要材料六大支柱产业,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区比重达91.5%。   一个开放的区域,一定具有多元的产业结构,一方面为自身转型升级所需,另一方面也能构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对冲单个行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低迷。   为了拉长增粗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彰显个性特点,涪陵于2013年出台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措施,围绕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中小型特种船舶、高端钢材、有色金属深加工、石油化纤纺、天然气化工、PA和PU化工、物联网产业链七大百亿元级产业链,壮大医药、食品两大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夯实百亿元级能源基础产业,以“7+2+1”的模式继续扩大工业内涵。   为了填补个别产业的空白,涪陵区致力于策划引进适合区域特点的特色产业集群。  只是引什么样的企业,怎么引,引进来以后怎样发挥带动性?
重庆云河控股集团特种车装备产业园项目落户涪陵新区 重庆云河控股集团是以“装备制造、工业地产、能源开发、金融投资”四大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下辖有重庆云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云河中远特种车辆有限公司、云南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贵州云河山地汽车有限公司和新疆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六大子公司。特种汽车生产已逐步成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支柱业务。 重庆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投资约2亿元,占地500亩,在忠县建设云河汽车工业园,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及汽车产品检测线,生产自卸车、罐式车、仓栅式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环卫车和环卫机械等。公司年产自卸车达到1万辆的规模,年产罐式车达到5000辆的规模,2012年销售总额18亿元。该公司与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上汽依维柯、红岩、陕汽、福田欧曼等主机厂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重庆云河中远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前身为重庆中远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由云河集团收购改制而成。公司于1981年开始生产环卫专用车,目前已成为重庆市环卫设施生产基地。目前公司特种车辆年生产能力800辆,30多个品种,全部通过国家检测机构审查,列入国家发改委民用改装车辆公告目录,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新目录,机械工业部、公安部民用改装车目录和国家交通部财务司免征车辆购置附加费目录。 该集团拟整体投资约30亿元,以其全资子公司“重庆云河中远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的搬迁为基础,分期投资建设云河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和汽博中心项目(其中:项目一期投资约 10亿元,用地约500亩,建设年产3万辆自卸车、罐式车、环卫特种车等重型专用汽车生产项目和年加工30万吨特种汽车专用钢板剪切配送中心项目)。集团总部适时从主城区搬迁至甲方辖区,并成立省部级特种汽车科研中心及汽车检测中心,同时整合项目上下游资源,力争实现5年左右形成年产值200-300亿元,10年左右形成年产值1000亿元的以特种汽车产销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
太极集团阔步迈向千亿目标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千亿太极”论证会金融分会上获悉,太极集团将用10年时间打造“千亿太极”,到2021年集团销售额过1000亿元,其中涪陵太极工业园产值将达200亿元。 当天,“千亿太极”论证会金融分会在重庆洲际酒店举行,来自四川省和重庆市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相关领导及重庆各大医院的专家、医药商业单位代表等300余人应邀参会。与会者从战略能力、战略定位、战略部署、战略任务、战略保障措施5大方面,对“千亿太极”规划进行了探讨。 太极集团拥有品牌、产品、员工及管理、成本、资本与资产5大优势,荣列“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81位,“2012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第14位,在大众健康消费品领域,包括药品、保健类食品、家庭医疗保健器械等,尤其是OTC类产品,具有良好的项目筛选机制和市场转化能力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太极将把重点定位在“健康”行业的发展上,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养生产业等,力争用10年时间构建“大健康”产业模式,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品牌,引领养生文化,“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弘扬长寿之道;到2021年,集团销售额过1000亿元,包括医药工业300亿元,医药商业700亿元,医疗养生产业50亿元。同时,涪陵太极工业园也将成为核心产能得到大力发展,到2021年产值将达200亿元。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胜利还应邀作了主题为《转化医学与健康管理》的演讲。(记者 蒋莹)
今年新增城镇人口4.4万人 记者从涪陵区2013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民防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涪陵区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全年将新增城镇人口4.4万人。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双百”现代化建设之城市拓展年,是开启涪陵新征程、推进城乡大建设的重要一年。今年涪陵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民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418”战略部署,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工作主线,以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大力拓展城市空间,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工作总体目标是,2013年,新增城镇人口4.4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城市人口4万人,新增城市建成区4.5平方公里;建成保障性住房85万平方米,建成农民新村20个,新建巴渝新居20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3000户;新增城区绿地面积2753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以上,主要污染物总量消减1.8%以上,长江乌江水质保持在II类标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南门山商圈综合整治接近尾声 图为经外立面改造后的时代广场和涪陵图书馆大厦。记者 何乾健 摄 巴渝传媒网讯 (记者 冉富月)涪陵区南门山商圈综合整治项目历经近半年时间,目前已接近尾声。4日下午,记者在南门山商圈看见,经外立面改造后的几栋大厦焕然一新,为城市增加了靓丽的景观。 记者来到南门山商圈实地探访综合整治效果,发现被粉饰一新的几栋大楼让人眼前一亮,一改曾经破旧的形象,几个工人正在对涪陵图书馆大厦外立面改造工程进行查漏补缺。 记者注意到,整改后的太极百货、时代广场、涪陵图书馆、新纪元、朝华新城、关庙市场大地商场、食品公司宿舍大楼形象大变:所有空调外机统一高度,并统一制作了条形空调格栅;住宅窗户统一安装了塑钢窗,墙上安装了铝单板线条作为点缀,裙楼部分均安装了铝单板幕墙;店面门头换为同一样式和风格。浅灰色为主的大楼既时尚又整洁,与附近的南门金阶和金科步行街金馆风格一致,颇具现代气息。 “这几栋楼经过外立面改造后,确实变漂亮了,与商圈的形象很相符。”在新纪元百货大楼前,过路行人对刚改造完的时代广场、涪陵图书馆、新纪元赞不绝口。 据区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太极百货、时代广场、新纪元等7栋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工程已完工,正在改造中的关庙市场建设银行大厦将于3月底完工。届时,南门山商圈综合整治项目将全面完工,向市民呈现一个全新的商圈形象。
[重庆时报]力帆主场定了,新赛季还在涪陵[涪陵成为“魔鬼主场”] 来源 2013-02-04 11:20:01 随着2013赛季中甲俱乐部注册资料在1月31日审核截止,各队的新赛季准备工作也相继对外公布。经过对市内、北碚、涪陵等主场考核之后,昨天,重庆力帆俱乐部官方正式宣布:新赛季主场仍将是“魔鬼主场”涪陵体育场。 涪陵成为“魔鬼主场” 自从2011年将主场搬迁到涪陵,这里逐渐成为了重庆力帆的福地,热情的涪陵球迷不知疲倦地呐喊,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魔鬼主场”。 特别是2012赛季,重庆力帆队当时开局不利,前五轮未尝胜绩,但是在主场还是打出了气势。赛季最终能够收获联赛第五名,完成赛季目标,甚至一度进入了冲超集团,涪陵体育场更是功不可没:在15个主场比赛中,重庆力帆取得了5平1负的佳绩,如果不是因为在联赛倒数第二个主场1∶2输给沈阳沈北,那么就将创造赛季主场不败的神话。 新帅王宝山在执教力帆之后,也对北碚、涪陵等主场备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但通过比较他还是认为:“在看了这些场地之后,涪陵体育场的场地条件无疑是最好的,完全符合我现在要求的地面为主的打法,很适合球队的发挥!加上涪陵区相关领导和球迷的支持,我相信今年这里还将成为力帆的福地。” 结合王宝山的意见以及俱乐部通盘的考虑,重庆力帆最终在昨天宣布将主场继续定在涪陵。 俱乐部感谢涪陵支持 在得知力帆确定主场将留在涪陵之后,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重庆力帆俱乐部总经理孙黎罡,他对涪陵方面的支持表示了感谢:“自从球队2011年下半赛季把主场迁到涪陵后,涪陵区上至各级职能部门,下至普通球迷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力帆俱乐部及球队非常大的支持,这让我们俱乐部非常感动!加上涪陵主场的球迷氛围非常好,他们真心的拥护力帆队,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总有那么多球迷自发到现场为力帆队摇旗呐喊,他们以实际行动给了力帆队强大的后援支持和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决定本赛季继续留守涪陵,希望在这块福地上我们球队能够继续取得好的战绩。” 针对力帆俱乐部的表态,涪陵区体育局局长高伟再次表达了对球队的欢迎:“2013赛季力帆继续把主场定在涪陵,我们表示十分的欢迎。力帆队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涪陵区的足球文化,丰富了涪陵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给我们涪陵区的体育产业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我们也希望力帆队一直能够扎根涪陵,在这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庆巴蜀中学与重庆涪陵高级中学校联合办学 重庆巴蜀中学与重庆涪陵高级中学校联合办学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渝俯发〔2008〕94号)精神,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城乡统筹战略,重庆巴蜀中学与重庆涪陵高级中学决定实施联合办学。为保证联合办学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重庆巴蜀中学与涪陵高级中学的联合办学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深度的、长期的合作办学,并以此作为一个城乡统筹的示范工程,探索出一条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提升库区学校教育质量的新路。 (一)充分发挥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缩小主城与区县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方位打造库区腹地名校,带动、引领涪陵基础教育的向纵深发展。 (二)拉动和支撑李渡新区的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用3—5年的时间,济身重庆一流学校,用5—10年的时间实现创建示范性高中的目标。 (三)激活涪陵高级中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3—5年内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拥有特级教师3—5名,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分别达到30人、100人以上;高考重本3年内突破300人,5年内突破600人。 三、办学措施 (一)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了提升涪陵高中的办学条件,红星美凯龙以公办民助的方式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涪陵高级中学的硬件建设,建设具体项目详见附表。
[华龙网]《走进中国古建筑》的涪陵文峰塔(白塔) 早在2010年6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张弘寰、陶世安联合编写的《走进中国古建筑》一书。该书从多个角度剖析、解读了中国古建筑,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了解中国古建筑,欣赏和保护中国古建筑。 在该书的第三章《中国古塔》部分将 “涪陵文峰塔”作为列专节介绍的10多座中国古塔之一(列为专节介绍的重庆古建筑只有两处,另外一处是在本书第2章《佛教寺院》的第 7节中介绍的“重庆九龙坡华岩寺建筑”)给予了推介。以此表明,此塔的建筑设计及其所展示的风采,受到了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和教学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涪陵文峰塔又名“白塔”,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东约数千米处长江南岸,今江东街道办事处黄角嘴居委刘家山山脊上,山下近千米处的长江岸边有已建成的涪(涪陵)丰(丰都)公路和在建的涪丰高速公路、渝(重庆)利(利川)铁路经过。据记载,早在明代的今址上修建有木质塔,后在明末烽火战乱之中被毁掉。现人们看到保存较为完好的文峰塔为特制青砖砌成,因塔身用石灰作为涂料被涂为白色,当地人多称其为 “白塔”。 1984年,白塔被列为涪陵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砖石结构,每层塔壁转角等处以长约0.8米、宽约0.08米的“铁扁担”铆连夹固的涪陵文峰塔,动工于清同治十年(1870),之后于同治十三年(1874)竣工。塔立于刘家山山顶的四重台基之上,离地有3米多高,每重台基直径不等,总占地面积近900平方米。塔平面为正八棱形,共9层,底层每面长4米,顶层每面长1.1米,加上塔的佛刹顶及基座等总高40余米。人们可沿塔内每层盘旋而上石级到达各层。其中,从第一级台基到达顶层观景处,共有有140余步石梯(塔内132步石级)。同时,游人还可通过二层起每层开的拱形小窗,观东西南北四面塔外风景。 塔第一层平胸周长30余米,以上各层迭涩为檐,各层转角处檐下塑有龙头、兽头、人像等图案,塔顶为铜质串珠形尖顶。塔底层正西开石质拱门一道,高逾2.5米、宽约1.1、厚1.24米。各层中间设有神龛,供祀文昌、关圣、山王、雷神等。其中,底层神龛石拱门上镌刻有时任涪州知州濮文升所写对联一副。横额为“贵相腾辉”,上下联为“大雅广扶持一柱擎天开泰运;斯文真主宰三台立地庆升华。”在进入底层塔门左边内北壁上嵌有濮文升撰、夏寿昌书的题名为《涪邑文峰塔记》的石刻碑一块,介绍了重建此塔经过。 经历以一百多年风雨的涪陵文峰塔,曾多次遭受到雷电的袭击,但至今安然无恙,其塔身等保存基本完好。人们无论从水路、陆路上通过时,还是沿江上下游数十里范围内的涪陵、清溪等地,都能够观赏到雄踞涪陵长江南岸天际线的刘家山嵿的文峰塔,稳固匀称与庄严壮观的风采。直至今天,涪陵文峰塔仍不失为涪陵的一大人文景观,被人们形象地誉为“涪陵的城标”。 现在,当地相关部门已委托附近居民,负责对该塔塔门进行关锁和内外卫生扫除,游人进入参观服务提供便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