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曹子丹 曹真曹子丹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0 发帖数: 677 关注贴吧数: 22
【双枪风流】【水浒论文26】《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解析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水浒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描写了农民**中许多具有反抗精神、崇高品质和鲜明个性的光辉形象。在这些起义英雄中,李逵是最突出的代表。读《水浒传》者,对李逵的为人,没有不拍案叫绝的,认为他快人快语、快人快事,其粗鲁处也正是他的可爱处,其天真处也正是他的妩媚处。他象一块纯正的璞玉,从没有用虚伪雕饰、掩盖自己的真实。   李逵是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原是戴宗身边的一个牢小子,本身有一个异名,唤作黑旋风,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是彪形黑大汉,满嘴赤黄胡须,性格粗鲁,好赤膊上阵,善使两把板斧,火杂杂的抡着只顾杀人。在浔阳楼,因为向酒家借钱作闹,会到了宋江,倾心下拜。宋江给了银子,便去赌钱,赌输了便抢别人东西。又因为争鱼,斗过浪里白条张顺。宋江智取无为军,捉住了黄文炳,由他来零割了。上山之后,回乡迎母,路上遇见剪径的假李逵李鬼,杀了那厮,接着老母,回路背到沂岭,却被老虎吃了。他一时发怒,便把四只老虎一起杀掉。三打祝家庄,误杀了扈太公一门老小,又错疑宋江自讨扈三娘。请朱仝上山时,他又劈死了小衙内,在高州打死了殷天赐。二取公孙胜,斧劈过罗真人,赚卢俊义时,他扮过哑道童。更误杀过前来投奔山泊的韩伯龙。他一生憨直,一生存真,他在山泊只服宋江哥哥,他是山寨中的步军头领。  
【双枪风流】【水浒论文21】以暴力为美:《水浒》的一个美学误区 潘知常        在阅读《水浒》时,人们会发现,《水浒》唯一推重的,就是暴力。其中的英雄好汉所依赖的毫无例外的都是暴力的力量,身体的力量。都是凭借着“该出手时就出手”来“风风火火闯九州”。        暴力是人的力量的表现形态之一,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很难说它是好还是坏,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评价,但是假如要把“暴力”上升为最高、最有价值,假如把“暴力”上升为人类的最高力量,则无疑是一种失误。由此而出现的困惑是:为什么会在人类的众多力量中偏偏选择暴力?“暴力”为什么成为文化?“暴力”又为什么无耻地上升成为美学?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则是正常的、健康的美感的被劫持这一不正常、不健康的现象。        《水浒》的第一回就讲《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而在它的背后,就是中国人心灵中某些从来不为人所道的隐秘。《水浒》的第一回非常重要,这是一道令人恐怖的“黑气”。书中描写:“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我觉得这句话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现。暴力本来是一道“黑气”,但是到了《水浒》的时代,在它被正式地推上历史的舞台的时候,却竟然成了“百十道金光”。那也就是说,到了《水浒》的时代,中国人都开始隐约地自觉不自觉地认同“暴力”的存在了。都觉得应该有暴力,都觉得要在社会上生存就一定要靠暴力。暴力是人性之中最黑暗的部分,不管是侠客的暴力,还是皇帝的暴力,都是暴力。但是,暴力“看上去很美”,暴力在《水浒》的时代,偏偏成了中国社会最有力的武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