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拉名登字屠倭 姓拉名登字屠倭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1,299 发帖数: 74,607 关注贴吧数: 49
【2014.10.19】风雨无阻,雾海茫茫,小分队丫髻山——大巷穿越 清晨五点便早早醒来,可惜一场降雨打乱了我们畅游户外的穿越计划。如今的季节不比夏天,现在淋雨的话受冻着凉的可能性大增,尤其是我们的预定路线为雁门关和满堂崖两道悬崖。出于安全考虑,草哥在群里果断的取消了活动计划,不过,问题是如果有人没进群,只是在论坛看到帖子的呢?“大不了我自己去客运站,看到人就把他们带上山!”草哥告诉我们。 没说的,跟着草哥走!路过丫髻山数次,也曾经站在丫髻石的下方玩过,但恐高严重的自己始终没敢登上丫髻石。一直有传言丫髻石石面有石刻,虽然极有可能只是近几十年来游人的涂鸦,不过也得眼见为实来打消一下心中的期盼。当自己首次攀登满堂崖进退不得而草哥义无反顾从危险地方跳到我下方将自己肩膀留给我做落脚点的时候,区区一个临近崖边的丫髻石,有草哥的保护,我还有什么怕头? 悲催的很,攀爬至丫髻山的半山腰,一时失神不慎踩滑,腿部疼痛的很。一瘸一拐地继续向丫髻山顶走去,心中已然知道自己本次活动是无法前往丫髻石了。谢绝草哥的帮助,自己独自呆在了丫髻石下方几十米远的地方,还好,自己并不是没有收获,在六月姐等人的提示下,我赫然发现身边山岩上的那些圆孔疑似当年战争遗迹。 1938年5月20日,日军陆海空三军悍然入侵我大美港城,驻守云台山的东北军及税警总团改编遗留的游击第八军等国军部队进行了坚决抵抗,历经丫髻山阻击战、庙岭伏击战、大桅尖争夺战、墟沟反击战等一场场战斗,重创侵略者,取得了连云港保卫战的辉煌大捷。一直以来很想祭拜当年正面战场的那些民族英烈,可惜,他们的坟墓多数遭到了无知者的破坏,剩余的,也因为没有墓碑而和几十年来普通坟茔混在了一起。故而,除却那些描述战争经过的抗日石刻,这似乎是我第二次接触到那场伟大而神圣的保卫战的相关遗迹吧。当然,按照道理来看,这些弹孔应为侵略者所留,而这些状若石棚的山岩,极有可能是当年战场上的前线指挥部。 山上弥漫着大雾,很快我失去了距离概念。跟随大家,走上防火道,经过短暂商量,小分队决定由大巷下山。草哥将聚餐地点摆在了雁门关的岔路口,他依旧有着穿越雁门关和满堂崖的想法,不过天公不作美,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又一次下起了豆粒大的雨滴,而在我们的聚餐即将结束的时候,雨居然又停了。 大家的下山路线如何自己并不知道,大雾中冷风刺骨,涟水驴友准备先行下山,自己带着涟水驴友,告别大家,由江岔子,经吴小岭由大巷下到了山底。时间还早,带着外地朋友,前往连岛景区游玩。怀疑未来连岛的卧龙栈道需要收费,在景区收费前栈道从来没有封闭维修过,如今,景区没有了门票,栈道居然打起了“封闭维修”的告示,如果这里真的在维修,那这维修费用,自然是修好之后的游人出了吧……
【2014.10.05】马腰——大桅尖军事山洞——围屏山穿越记 位于我们连云港市北云台山的马腰,以险峻而著称。恐高严重,自己前两天又在苏州疯玩,如今还有体力来爬山嘛?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平时上班的时候,自己总是七点二十才依依不舍的起床,今天,早上五点便激动地睡不着了。。。。 已知马腰登顶二桅尖应该有四条路,一条为平路,一条为稍微好走的悬崖路,一条为相对危险多了的悬崖路,另一条,是更危险的四道崖。果不其然,我们连云港畅游户外俱乐部的一行人最终选择了第二条路——去年十一月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彼时的自己,一路担惊受怕,被多人保护终于才走到了二桅尖,如今的自己连满堂崖、骆驼峰都上去了,还怕这个比四道崖安全多了的小陡崖不成? 拿着单反的磐石哥领队,收队工作交给了草哥和苍梧哥,让自己颇为遗憾,如果磐石哥走在后面,还可以一路蹭照片呢。还好,临近悬崖,磐石哥专程等待队伍的聚集。第一道直上直下的悬崖,由影壁帮我留了影,第二道悬崖,就碰到了呆在安全地带一边拍照一边帮助我们的磐石哥,搭着站在悬崖上的草哥肩膀,这才安然走过。第三道悬崖,走在磐石哥前面的我得到多次留影机会,悬崖至此已经结束,每一道悬崖都留下了照片,尤其自己的脸色比起上一次来好了多,感觉自己进步了不小。 马腰山顶为二桅尖,这个由我们连云港驴友走出名气才被开发的景区如今四方游客人满为患,过栈道,由野路直插大桅尖军事山洞,免得在景区里看到混乱的场景吧。而后,沿着盘山公路,走至围屏山军事山洞,穿过山洞才吃了午饭。 此行,50余人的队伍有六七岁小孩,有青少年智障儿童,有腿脚不方便者,但大家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全部完成预定路线。先上传照片。
【2014.10.03】苏州周庄、狮子林、寒山寺两日游 黄金周游玩著名风景区,纯碎是看人头而已,不过自己木得选择,最早一个月后,最迟两个月后,自己将投入紧张而忙碌的新工作里,届时,别说长线,就是周末的短线,应该都不固定是哪一天了。抓紧最后的时间游玩吧,恰巧好友小雨、独赏明月也报名参加了本次活动,想及去年三人同游台儿庄时的一幕幕往事,我果断联系肥姐报上了名,就此,跟随连云港畅游户外俱乐部,短短的两天内,克服大巴车屡出毛病的不利影响,连续游玩了周庄、观前街、狮子林、寒山寺、山塘街、金鸡湖等地。 周庄位居江南六大古镇之首,可惜人流量爆满,路遇车坏、堵车耽误四五小时的我们在古镇停留的时间仅有两个半小时,别说景区外的城门了,就是景区内,也没能玩个痛快。 观前街为苏州著名的步行街,顾名思义,因坐落于道观之前而名,那座名为玄妙观的古代道观,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一个现代化的商业街,和一个庄严宁静的宗教圣地居然能够完美相融,让人颇为惊讶。不过我们来的并不是时候,晚上10点才来到这里的时候,道观早已关门。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园林之一,它的假山,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作为古代大户人家的住所,面对如今的人流量,自然拥挤的很,我又一次在走马观花中度过,园林内的多数风景都没能记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古人对于寒山寺的描写,早在学生时代,便因为这些诗文而记住了寒山寺,不过自己屡次把它和盱眙的铁山寺搞混。 十里山塘,和周庄同是古街,但却免费开放,它和观前,一个以现代化为主,一个以江南古建筑为主,真可谓交相辉映。 金鸡湖,是肥姐临时决定前往的地方。在滨海服务区因为车坏停留了三小时,换来的车子最高时速才80迈,一路熄火N次而且还在苏通大桥碰到堵车,说参与者心里没有怨气的话自然是假的。故而,眼见时间还早,前往金鸡湖玩玩吧。没曾想秋裤楼居然就在这里,自己真感觉不枉此行,来到金鸡湖,终于和喧嚣的人流宣告了再见,背对着秋裤楼留影,再也没人打扰我们了…… 闲话不表,上照片。
【2014.03.16】屡败屡战不言弃,北云台山东西大穿越终成功 2010年3月,尚是新驴的自己不顾多人的热心劝阻,勉强完成朝阳娘娘庙到新华的25公里大穿越;2011年,再接再厉,接连完成猴嘴到娘娘庙、当路到娘娘庙、朱麻到当路的二十公里大穿越;2012年,锲而不舍,在库布其沙漠三天走了六十多公里;2013年,勇往直前,笑傲蒙山之巅……每一年,总会留下令自己骄傲和难忘的活动,然而数年以来也曾留下了诸多遗憾,诸如至今自己还不知道小天门究竟在大裂石的什么方位,诸如自己曾经两次尝试云山山脊的东西大穿越全都折戟而归。屡战屡败固然可耻,不过调转一下顺序,屡败屡战却能显示自己高昂的斗志。2014年3月16日,跟随着连云港畅游户外俱乐部,在领队云台山一棵草、安如磐石的带领下,我又一次来到了云山的东半段,不同于去年特意的半程穿越,本次,大家的目标很明确,杀向平山! 历经多年的锻炼,本该没啥心理阴影,然而面对着二十多度的高温,内心不由自主地焦急了起来,本想昨天中午睡个好觉养精蓄锐,辗转反侧良久也没能安然入睡。没辙,穿上当年那双陪我一块征战库布其已经破的不能再破的登山鞋,先求个好兆头吧。闷热的天气的确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前半程的干燥条件亦加深了大家对于完成全程的忧虑,行至虎口岭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已有十余人顺路下山,还好,插至小仙山通往虎口岭的防火道上,在一处小涧沟旁,我们终于看到了久违的流水,虽然水流是那么的细小,补充了水源,被天气消磨殆尽的斗志再次高昂了起来。路况的艰难超乎我们的想象,全程多数地方,我们的脚下只能是羊肠小道,而羊肠小道的多数地方,路两旁皆为茂密的荆棘丛。重重困难没有吓倒我们,按照预定的目标,我们成功的站在了云山之巅——苏文顶最高处。夕阳西下,我们依旧漫步在山路上,湛蓝的天空和雾蒙蒙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离平山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书本误人呀!据各地方史料记载,云山山脊由大板桥起始,至平山而终,然而呆在平山山顶上目瞪口呆地看了良久,我不得不接受平山和云山分属两道山脊的事实。由此,为了到达平山,苏文顶过后的云山一切山头,我们只能稍稍途径其半山腰而无暇登顶,更有甚者只能远观而无暇近游…… 无论如何,本次活动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早上九点十分至傍晚六点,几近九小时,我们浪迹在北云台——虽然这其中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因为拍照而耽误。 ———————————————————— 时间有限,闲话不表,上照片,本帖照片由墟沟某校苏老师拍摄。
【2014.03.16】屡败屡战不言弃,北云台山东西大穿越终成功 2010年3月,尚是新驴的自己不顾多人的热心劝阻,勉强完成朝阳娘娘庙到新华的25公里大穿越;2011年,再接再厉,接连完成猴嘴到娘娘庙、当路到娘娘庙、朱麻到当路的二十公里大穿越;2012年,锲而不舍,在库布其沙漠三天走了六十多公里;2013年,勇往直前,笑傲蒙山之巅……每一年,总会留下令自己骄傲和难忘的活动,然而数年以来也曾留下了诸多遗憾,诸如至今自己还不知道小天门究竟在大裂石的什么方位,诸如自己曾经两次尝试云山山脊的东西大穿越全都折戟而归。屡战屡败固然可耻,不过调转一下顺序,屡败屡战却能显示自己高昂的斗志。2014年3月16日,跟随着连云港畅游户外俱乐部,在领队云台山一棵草、安如磐石的带领下,我又一次来到了云山的东半段,不同于去年特意的半程穿越,本次,大家的目标很明确,杀向平山! 历经多年的锻炼,本该没啥心理阴影,然而面对着二十多度的高温,内心不由自主地焦急了起来,本想昨天中午睡个好觉养精蓄锐,辗转反侧良久也没能安然入睡。没辙,穿上当年那双陪我一块征战库布其已经破的不能再破的登山鞋,先求个好兆头吧。闷热的天气的确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前半程的干燥条件亦加深了大家对于完成全程的忧虑,行至虎口岭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已有十余人顺路下山,还好,插至小仙山通往虎口岭的防火道上,在一处小涧沟旁,我们终于看到了久违的流水,虽然水流是那么的细小,补充了水源,被天气消磨殆尽的斗志再次高昂了起来。路况的艰难超乎我们的想象,全程多数地方,我们的脚下只能是羊肠小道,而羊肠小道的多数地方,路两旁皆为茂密的荆棘丛。重重困难没有吓倒我们,按照预定的目标,我们成功的站在了云山之巅——苏文顶最高处。夕阳西下,我们依旧漫步在山路上,湛蓝的天空和雾蒙蒙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离平山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书本误人呀!据各地方史料记载,云山山脊由大板桥起始,至平山而终,然而呆在平山山顶上目瞪口呆地看了良久,我不得不接受平山和云山分属两道山脊的事实。由此,为了到达平山,苏文顶过后的云山一切山头,我们只能稍稍途径其半山腰而无暇登顶,更有甚者只能远观而无暇近游…… 无论如何,本次活动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早上九点十分至傍晚六点,几近九小时,我们浪迹在北云台——虽然这其中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因为拍照而耽误。 ———————————————————— 时间有限,闲话不表,上照片,本帖照片由墟沟某校苏老师拍摄。
【2014.03.16】周日北云台山东西大穿越召集帖,欢迎大家参加 详细路线: 大板桥-牛屁股山(海拔160米)-黄和顶(210米)-黄崖山(258米)-烟墩炮台顶(272米)-虎口岭(300米)大滑崖-皇姑庵遗址-三顶轿(山中的一块奇石)-苏文顶(569米)-二狮崖(403米)-驾马沟顶(325米)-倒崖(368米)-三棚顶(328米)-帽盒岭(346米)-墟沟西南山(337米)-平山(197米) 北云台山系共有一座大的山体和三个独立山体构成,本次路线我们为云山这座山体的大穿越。云山古称沃壤山,共19座山头,因时间有限,我们计划经过13个山头,另有六个(鹌鹑斗鳖峰、条岭、推磨顶、神山、狮怀顶、西小山)本次路线无法经过。苏文顶为北云台山第二高峰,云山之巅(北云台山最高峰为大桅尖),因山顶荆棘密布故而一直以来鲜能登顶,这次活动我们将向云山之巅发起挑战。 本路线将于虎口岭设置分流点,大家可自由选择半程或者全程挑战。因虎口岭以东的山势问题,云山东半段我们并不是一路拔高,而是像波浪形状上上下下,过了虎口岭之后的西半段,就没有这问题了,一路拔高到苏文顶,就一路往下了。 据张树庄老师《世外桃源——宿城》一书记载,宿城有四个老和尚洞,一在悟道庵,一在上法起寺遗址,一在船山附近的陶庵遗址,另一个就是我们本次路线要经过的黄和洞。 【活动时间】2014年3月16号,周日 【集合地点】大板桥 【集合时间】16号 八点五十集合,九点准时出发 【交通方式】新浦驴友坐B1K至平山转35路公交车,墟沟驴友坐35路车,大板桥有专门站点,位于核电站水厂东面第一站(为避免迟到,请于八点二十之前到达平山,八点半之前坐上35路车) 【个人食物】自备午餐,饮用水,水果,零食等 【个人装备】防刮衣裤,登山鞋,登山杖,手套,护膝,双肩包,垃圾袋,头灯或手电 等 【活动级别】中 【活动领队】 云台山上一棵草 13775448799 、拉登 【活动收队】 六 月 15861245877 、安如磐石 【活动摄影】 小 冉、有画好说 ———————————————————————————————————— 【活动说明】 1、要有团队精神,集体活动以大局为重,不搞个人主义 2、凡事商量,若意见不统一,领队有权根据利弊作出决定 3、不可单独行动,所有活动必须2人以上,同时报告领队 4、穿越途中习惯超越领队或独立行事的朋友请绕行 5、安全第一,切忌个人英雄主义,要量力而为 6、提倡环保,注意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不破坏植被 7、有不明处可加群:连云港畅游户外运动俱乐部 221865608 8、领队在俱乐部正式的户外活动中,具有最高的组织、计划和领导权,活动参与者 请自觉服从领队的安排,并给予其足够的尊重 ————————————————————————————————————— 注:活动过程中不捡垃圾,但请不要制造垃圾。保护环境小事做起。 【免责声明】 俱乐部提醒您,因为户外活动具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在参加时请注意安全,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责任和义务充分考虑。在活动中如发生事前难以预料的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俱乐部及管理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俱乐部将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安全性,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活动中因个人因素和不可抗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和伤害,俱乐部不负法律、经济和医疗责任,我们建议会员购买相关的保险。 参与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保险等方式化解风险,请参与者对此明白并充分理解。 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参加此类活动时,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活动中俱乐部有义务对全队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但活动性质属于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俱乐部不为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意外承担任何责任。选择参加活动,即表明报名者经过合理判断,同意自行承担户外活动中的所有风险,包括利用交通工具及其他第三方设施的风险;活动中如发生致伤(包括滑、摔、晒、冻及其他自然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受伤)、毒虫(蛇)咬、落石、车祸等,个人应自负其责或向造成损害的直接当事人索赔;俱乐部所收取的组织服务费不包括任何为报名者之人身安全提供保证所必需的费用,参与者请确认自己理解并同意本俱乐部不对因前述风险所导致的报名者损失负任何责任。否则,请在活动开始之前退出。
【2014.03.02】访古迹,看奇石,攀悬崖,穿越港口—船山 2010年3月末的穿越途中,我首次来到了三官顶,彼时,首次跟随狼群活动的自己没好意思开口,故而在三官顶所留下的照片少之又少,2011年5月和2012年3月,之后的两次三官顶之行,虽然拍下了大量照片,但距今已过去七百余天,三官顶的风景我万分怀念。自己的确找不到路,不过我们的领队云台山一棵草还有安如磐石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云台人呀,有他们在,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自己的户外生涯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在28岁生日的当天,跟随着连云港畅游户外俱乐部,时隔两年,热闹非凡的氛围中,我终于重返了三官顶,出乎自己的意料,临近水官顶,我们爬上了一座和其临近的险峻山头——当然,恐高的自己眼见人数太多,耐不住性子的自己贴着山脚绕了上去。据草哥告知,这里为三官顶最高峰天官顶,2010年自己出水官顶之外还曾走过了地官顶,如今意外的走过天官顶,三官顶的这三个山头也算自己彻底走过了。 感谢草哥的领队、磐石哥和六月姐的收队,还有画哥等数十个摄影师们的一路拍照。活动详细路线:连云镇十三道房——吕端山飞来石——鹿场(老地名,现今应该不养鹿了)——乌龙沟——三官顶——船山。闲话不表,先上照片,以下照片由有画好说的手机拍照。照例,因时间有限,详细游记无法写,唯有在每一楼层对照片展开描述。
【2014.01.19】一路奇石怪岩,穿越白果树鹌鹑斗鳖峰看石景 2014年1月19日,和连云港畅游户外俱乐部众驴友一道,共31人游玩北云台山,活动详细路线:白果树村后的石老虎——老嫚脸——鹌鹑斗鳖峰——十字坡——皇姑庵——花椒顶——鬼子地塘——风水宝地——江叉子——大巷。 白果树村,因一株千年银杏而名,唐代日本和尚圆仁大师偷渡访唐时曾经过此地,不过应该没能看到这棵1200年的古树吧,亦或者圆仁路过的时候这只是棵刚被栽下而毫不起眼的小树。 石老虎和老嫚脸相聚不远,因象形而名,据说隔涧站在对面的山上遥望这里最为形象,不过自己也曾如是照半,结果距离相差太远,看的很是模糊,故而,近距离接触,能大致看出些苗头也就行了。由石老虎下方百余米远算起,直至鹌鹑斗鳖峰,一路奇石怪岩,犹如海州南大山的山岩,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鹌鹑斗鳖峰因鹌鹑斗鳖石而名,山高390米,山顶有巨石似鹌鹑戏老鳖。 皇姑庵现在已不存片瓦,除了地名,什么也没留下来,无人知晓这是什么时候的庙宇,毁于何时,据本人猜测,这庵应该和凰窝皇古洞来历相仿吧,毕竟连云港历史上的皇后皇妃数量屈指可数。 鬼子地塘为龙湫涧入口和风水宝地旁盘山公路交界处的一个军事山洞,据领队云台山一棵草介绍,此洞为小鬼子占领时期,强迫我多名国人修建而成,不过目前洞口已被水泥封死。 位于风水宝地西侧数百米的江叉子为古代墟沟、云山、宿城三地来往最便捷的古道,参加户外以来,多次途径这里,本想和有画好说、枫叶纷飞数人由风水宝地直下仙人台、壁虎崖等地,无奈此路我只走过一次,实在没胆量带路,发生上次安徽女游客迷路的笑话那我可就抬不起头了,思来想去,没辙,还是跟大家一块下山吧。 闲话不表,2楼开始上图。因本人手机拍照功能损坏,故本帖照片为有画好说的手机拍摄。昨天,他1300万像素的手机拍了三百多张,而单反更是拍了600多张,在此,感谢他昨日的殷勤奉献。
连云港现存寺庙、庵堂、道观有哪些,欢迎各位补充。 我先把我自己知道的都说上,知识有限,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欢迎各位补充。虽然本人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也是一个遇神拜神遇佛拜佛遇鬼百鬼的人,故而对这些地方很感兴趣。 自己帖子里所列的地方,除东海圆通寺之外已全部去过。 —————————————————— 海州古城:碧霞寺(位于白虎山) 观音庵(位于白虎山之东,双龙井之西) 准提寺(原“百子庵”,位于双龙井之北,钟鼓楼之南) 锦屏山:紫竹林寺(位于南大山桃花涧),龙洞庵(位于孔望山) 花果山:三元宫(又名海宁寺,位于水帘洞附近),海清寺(大圣湖畔,为阿育王塔所在地) 东磊:延福观(位于围屏山),白云寺(位于景区大门口的山上) 南城(原南城镇,现南城街道,属新浦):玉皇宫(位于东凤凰山),碧霞宫(位于西凤凰山),城隍庙、普照寺(位于东凤凰山山脚) 九岭(花果山乡新滩村南侧):九官庙(由龙山头的高速公路高架桥前方十字路口北拐),东岳天齐大帝庙仁元帝庙(位于南云台林场办公室附近) 岗埠农场:王沟大庙 朝阳(原朝阳镇,现朝阳街道,属连云区):娘娘庙(又名东海孝妇祠)、兴国禅寺(位于朝阳镇狮子山脚下) 隔村:崇善寺(位于云中涧景区门口) 大巷:黄谭庙(位于龙头顶,即雁门关下) 宿城:法起寺、悟道庵(位于大竹园村的黄毛顶) 连岛:金圣禅寺(位于苏马湾景区)、镇海寺(连岛二桅尖附近,连岛二桅尖,又名双山渡,和原镇海寺不在一个地方) 连云镇:东灵佑港寺(位于临海路西侧,即连云中学下方、连云港人民大剧院上方的小路一路往西行) 灌云:石佛寺(位于大伊山景区内,分上石佛寺,下石佛寺,下石佛寺即为伊山大佛所在地),钟庵(伊芦山,没开发起来) 赣榆:兴会寺(位于金山镇徐福故里旁边) 东海:圆通寺(位于安峰山上) 灌南:二郎神主题文化公园(位于五龙口湿地) 另:中云蓑衣庵、花果山后顶北海观音寺听说最近几年会重建,不知云门寺是否也在重建计划里。还有隔村会隐庵仅剩石碑。
医药典籍将海州香薷弄错?猴嘴药农希望能正名 来源:《苍梧晚报》 海州香薷因首次在我市云台山被发现,所以以海州地名命名。因与臭薷长相相似,药性一样,大多数人很难分辨海州香薷与臭薷的区别。这不,日前家住猴嘴附近的采药山民封昌秀就致电本报,他说在一些中药典籍和中药文献里,将海州香薷与臭薷弄反了。 海州香薷   一种以“海州”命名的草药   记者查阅了一些医药书籍,发现对海州香薷有所记载:香薷的地方名叫牙刷草,为传统药材。《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均载有海州香薷。   考证其名称来历,我国植物学家张宗葆1932年10月16日在云台山首次发现,故冠以“海州”地名命名。   《中药大辞典》中收载了5767种中草药,其中,大多数中草药的命名都是有一定的来历。一般以草药的功能、气味、颜色、形态和入药部位不同而命名。而以地名“海州”命名的香薷,可以说是我市的特色文化遗产。   专家学者论述海州香薷   用的却是臭薷照片?   在猴嘴附近以及大村、小村、当路一带,至今还有靠采集云台山草药为生的山民,他们精通草药和药理,并不行医。云台山上哪些区域能采集什么草药他们早已烂熟于心,长期的采药经历,也让他们很擅长辨别各种草药。   给本报致电的封昌秀,他家世代都是药农,不仅上山采药,还在家里人工种植、杂交一些中药材。为了证实海州香薷与臭薷的区别,他上山找样本,并采集到海州香薷和臭薷。   封昌秀说:“1960年至1963年这段时间,市药材公司一名药师与我很熟,他有一本草药书,根据花形和花色,我一眼就认出了书里的臭薷,我说我家附近就有这种草,当时是在国庆节前后,臭薷正开花,药师很高兴,在我家写了一份文字材料,还让我在上面签了名。”   封昌秀进而表示,其实药农口中所说的臭薷才叫牙刷草。而现在很多医药书籍都将海州香薷说成是牙刷草,香、臭一字之差,其实是弄反了。   前段时间,封昌秀带着海州香薷和臭薷的样本拜访市中药学校的丁平老师。丁平老师上网查阅海州香薷的资料发现,专家学者中有不少是连云港本地人,而这些有关海州香薷的资料中的所有彩图,其实并不是海州香薷,而都是臭薷牙刷草。   海州香薷与臭薷难分辨   药农与学者各执己见   据了解,海州香薷与臭薷牙刷草药性一样,晒干后,因叶绿素脱离都呈黄色,看起来一模一样,一般人要想分清二者“相貌”,只有在鲜药材时才能看出区别。而要想看出海州香薷干货与臭薷干货的区别,只有真正了解这两种草药的人才会知道。   几年前,封昌秀从海州托人要了一些海州香薷籽种植。由于水肥优良海州香薷高近二尺,中药典籍中记载的海州香薷高不足一尺,但其散发的香味高于真正海州香薷数倍,枝与干像木头一样木质化。   封昌秀曾走访过本地的一些中草药专家学者,而他的观点却被一一否定。   一方是以专家为代表的学术派,一方是以药农为代表的实践派,两方各执己见。   封昌秀表示,海州香薷是海州特色文化遗产,希望能给真正的海州香薷正名。   究竟谁是谁非,也希望广大市民给我们提供线索。 ———————————————————————— 连云港文物保护学会副会长郁州布衣注:文中“但其散发的香味高于真正海州香薷数倍”一句有误,应是“真正的海州香薷香味高于臭薷数倍”。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