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随笔 时空随笔
关注数: 41 粉丝数: 367 发帖数: 21,034 关注贴吧数: 46
嵩口镇获得2014年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 华商报讯 (记者 张娜)3月27日,北京、上海、河南、山东、浙江、新疆、湖南、湖北、广东等全国20多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界大咖将齐聚西安,见证2014年中国旅游总评榜全国总榜颁奖仪式。 从去年10月开始,由华商报、华商网、中国第一城市主流媒体旅游联盟主办的“陕西游纪”2014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的评选活动就牵动着陕西游客以及陕西旅游业内人士的心,最终一大批能够代表陕西旅游形象的旅游品牌被广大游客和观众评选出来。与此同时,其他省份的分榜也在北京、四川、河南、广东、江苏等全国各地拉开帷幕,一个全国性的评选活动风起云涌,中国旅游总评榜各地分榜评结果也一一尘埃落定。如今,经过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的一致评选,中国旅游总评榜全国总榜即将揭晓!你想知道全国哪些品牌获奖吗?哪些是让全国人都放心的旅行社?哪些是全国人都喜欢的景区?哪些目的地最被人们追捧?哪些人物为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3月27日,让我们一起期待全国总榜颁奖典礼。 中国旅游总评榜是2007年在中国旅游品牌(博鳌)论坛背景下,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全国21家主流平面媒体)联合各方旅游权威组织精心打造的行业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的“奥斯卡”奖,是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评价体系。 另据了解,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颁奖典礼也将于27日上午在西安宾馆举行。 作者:张娜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ba3cf7f7d32140d9f95ffd9a7d2b912516c6c9e5&urlrefer=85d33adfe0576ea45af0c5acf4a42cec
嵩口镇获得2014年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 华商报讯 (记者 张娜)3月27日,北京、上海、河南、山东、浙江、新疆、湖南、湖北、广东等全国20多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界大咖将齐聚西安,见证2014年中国旅游总评榜全国总榜颁奖仪式。 从去年10月开始,由华商报、华商网、中国第一城市主流媒体旅游联盟主办的“陕西游纪”2014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的评选活动就牵动着陕西游客以及陕西旅游业内人士的心,最终一大批能够代表陕西旅游形象的旅游品牌被广大游客和观众评选出来。与此同时,其他省份的分榜也在北京、四川、河南、广东、江苏等全国各地拉开帷幕,一个全国性的评选活动风起云涌,中国旅游总评榜各地分榜评结果也一一尘埃落定。如今,经过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的一致评选,中国旅游总评榜全国总榜即将揭晓!你想知道全国哪些品牌获奖吗?哪些是让全国人都放心的旅行社?哪些是全国人都喜欢的景区?哪些目的地最被人们追捧?哪些人物为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3月27日,让我们一起期待全国总榜颁奖典礼。 中国旅游总评榜是2007年在中国旅游品牌(博鳌)论坛背景下,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全国21家主流平面媒体)联合各方旅游权威组织精心打造的行业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的“奥斯卡”奖,是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评价体系。 另据了解,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颁奖典礼也将于27日上午在西安宾馆举行。 作者:张娜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ba3cf7f7d32140d9f95ffd9a7d2b912516c6c9e5&urlrefer=85d33adfe0576ea45af0c5acf4a42cec
永泰嵩口古镇 一批清代古宅发现航海壁画 原标题:永泰嵩口古镇 一批清代古宅发现航海壁画五六座古民居都发现壁画壁画上有好些阿拉伯风格的人物和建筑壁画中竟然还有身穿长袍、脸遮面纱的阿拉伯女子壁画上还出现了和郑和的大船几乎一样的福船 海都讯 今年6月,在福州永泰嵩口古镇,游人偶然发现两座古民居绘有古船航海图以及阿拉伯风情的壁画。昨日,记者从嵩口镇政府了解到,发现壁画之后,该镇文化站在周围村庄开展了调查,发现有类似壁画的古大厝还有五六座。 嵩口古镇历史悠久,是福建内陆水运的重要港口之一,中部地区的货物都是从永泰的大樟溪直通福州港,繁盛时期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上世纪60年代。专家分析,壁画的出现,说明古厝的先人很可能具有海外航海的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展现福州海上丝绸之路。 壁画出现高规格福船 发现壁画的古民居位于嵩口镇的东坡村,现在共发现五六座古厝绘有此类壁画,但老宅因长期无人居住,很多壁画都出现了霉变、剥离等情况,仅有两三座比较好。 镇文化站站长张茂林带着记者来到西霞厝、用金厝、永贵厝这三座老宅内,宅子始建于清代,规模很大,其中用金厝占地4000多平方米,壁画绘制在书斋屋面的遮水墙上,不仔细观察很不容易注意到。 “你看这里有一艘大船,样式和郑和下西洋的大船几乎一样,都是船首虎头图案,首尾高翘。”张站长说,他们将船的照片带到福州找专家辨认,得出的答案是与郑和七下西洋所用的船只一样。 从甲板观察,这不是普通的客船,带有官厅,为中型战座船,可用于船队防海盗袭击和执行两栖作战。 与之对应的另一幅壁画里面,竟然还有身穿长袍、脸遮面纱的阿拉伯女子。 记者看到,这些壁画面积不大,每幅长30多厘米、宽40多厘米,画中人物清晰,细节明显。其中有伊斯兰教宣礼塔的建筑,人物绘画线条简单,但从服饰上来看,明显不是中原人士。 祖上可能与郑和下过西洋 “发现壁画的老房子建造得很有讲究,只是现在破败了。”72岁的永泰嵩口本土作家张忠梅得知后也前往调查,他查询到这几家人均为陈姓族人,世代都有人经商。族谱中记载房屋建造距今均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建造时间相差不过30多年。 他告诉记者,族谱中记载,从明代朱元璋开始,陈姓族人就有在官方做水手的,往来琉球群岛与福州之间。这些水手中有没有一些技术更为娴熟、被选中和郑和一起下西洋的,族谱中并没有记载,但从壁画反映的内容来看,很有这种可能。 记者了解到,在古代,尤溪、德化、仙游等地的货物,一直都是通过大樟溪水路运往福州,尤其是德化的外销瓷也是先通过这一条通道到达福州港,再销往海外。 “在深入调查中也发现,郑和下西洋建造的福船所需的大木料,是永泰当地所产的杉木。”嵩口镇党委书记张培奋说,几乎每一座老宅、每个家族,都有一些跌宕起伏的故事。下一阶段,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家族故事、商贸文化实物等进行详细整理,还原更多鲜活的故事。
永泰嵩口古镇推“树葬” 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福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殡葬方式渐渐流行,随着文明殡葬理念的深入人心,永泰的嵩口古镇也兴起了新的殡葬模式——树葬。   5日,经嵩口镇树葬区负责人张维接引路,记者到了镇里的树葬区。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中辟出几块空地,一排排不起眼的墓碑若隐若现,墓碑旁种着小树苗。“这就是树葬区。”张维接解释说,把亲人的骨灰深埋在指定的树下,这就是树葬。真正意义上的树葬是不能有墓碑的,但考虑到村民的传统观念保留了墓碑,“等树木长大以后树冠可以遮住墓碑,从远处只能看到茂密的树林”。   张维接告诉记者,树葬区先开发2亩,目前已安放200多个骨灰盒。如果按传统的土葬方式,2亩地最多只能容纳10个墓。   记者了解到,树葬区和生态墓地是永泰县殡葬改革的重要成果。目前,嵩口、清凉、同安、城峰、樟城、洑口、塘前、盘谷、红星、富泉、丹云、东洋、梧桐、赤锡、盖洋等15个乡镇完成了第一期树葬区和生态墓地建设,至少可安放骨灰盒4200个。   开发树葬区并非一帆风顺。一是山岩过于坚硬,开山铺路用了一年多时间,耗资70多万元;二是由于树葬区尚未通电,不能当场制作墓碑,只能在山下做好用卡车运来。最难的还是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由于村民“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和攀比炫富的虚荣心强烈,为让村民接受火葬,各级干部没少下功夫。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12月20日起,永泰县全境推行遗体异地火化,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县共上报丧情2662例,全部实行火化,火化率100%。
节后走起,到永泰赏花去(组图) 油菜花李花   随着这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素有“李子之乡”美称的永泰县李花开得正艳。据悉,福建省永泰县李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被称为“有乡必有李,无李不成乡”。眼下,永泰李花开得盛极一时,正是赏花好时节。据了解,这段时间,来永泰县观李花的人还真不少。一株株李树枝头都挂满了如雪绽放的李花,弥漫着醉人的芳香,让人仿佛置身于正待融化的雪世界里。当地农民说,李花喜寒,今年开得特别欢,在南方花期为12月中旬到次年3月初。错过这最后的赏花期,就要等到来年花开了。提到春赏李花,本周的驴友会将带领驴友们来到这个刚刚被发现的胭脂李花园。整个胭脂李花园占地近千亩,花开如云似雪,成片的胭脂李树繁花盛开,生机盎然,正如古诗中所描写的:“千树李花千树雪,千亩花海,一片雪白,绝世美景,一溪杨柳一溪烟。”树下,遍地都是绿油油的小草和星星点点的野花。抬头看看洁白的李花一簇簇地开满枝头,散发出一丝淡淡的清香,谁见了这样的美景都会忍不住称赞几句。遍野的李花好似一片片白云坠落人间,又像是一座座小小的雪丘连绵无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片李花群中还有一片桃花在等待着你哦。中午时分,品尝完正宗的农家午餐,将带领驴友们来到一个山清水秀、占地百亩的油菜花地。这里的油菜花顺着地势蜿蜒伸延,构成了奇异的画面,一些地块的油菜花或线条对称,或形状巧妙,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很容易让人想象到一幅美妙的图画,对于摄影发烧友而言,色彩饱满的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更是创作的最佳元素。想徜徉于满目纯黄的油菜花海中吗?!那就抛开忙碌的工作、刻板的生活,带上你的相机一起来吧!本报记者付志平
雨雪过后天空放晴 “中国李果之乡”永泰春耕忙  农户们忙着收小白菜苗,随后装箱运往销售地。   福州新闻网讯 11日下午,雨雪过后天空放晴,永泰农民开始利用好天气春耕春播。   在盘谷乡丰园蔬菜育苗大棚内,数十万株10余厘米高的白菜苗长势喜人,该乡官村的4名妇女正忙着将育苗架中的白菜苗拔出来装入箱中。   57岁的吴巧珍11日7点就被基地雇请前来起苗。“一个小时10元钱,一天可以赚100元左右!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挺不错的!”   该基地负责人毛有仓介绍,由于盘谷刚下过雪,气温较低,不适宜种植白菜,如果天气持续晴好,一周左右,就会有当地农户前来购买菜苗。当天起苗的这些白菜苗,是闽侯青口镇2户种植大户订购的,将于下午用车配送。“配送完后,我们还要请她们再帮我播种10万株白菜苗。”他说。   在李梅种植较多的葛岭、岭路、城峰等乡镇,果农们也没有闲着。11日下午,记者在城峰镇穴利村大坪山上看到,一棵棵碗口粗的青梅树上挂着黄豆般大小的果实,白色的李花竞相绽放。53岁的果农冯义容正忙着给青梅树修剪枝条。与之相邻的另一处山地里,果农陈木光穿着雨靴,与妻子张大妹在给青梅洒药。   陈木光介绍,他家共种植200多棵李树、青梅树,年收入4万余元。眼下正是春季,青梅树开始抽新芽,人们忙着洒药或抹芽(摘除新芽以集中树体营养)。   穴利村党支部书记宋玉贞告诉记者,全村236户968名村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李、梅,面积1200多亩,大户年收入可达8万余元,全村李、梅年收入约120万元。   记者从永泰县获悉,素有“中国李果之乡”美誉的永泰县,以李、梅作为原材料的鲜果蜜饯是该县著名地方特产。近年来平均年产梅、李蜜饯7.5万吨,年产值约2亿元。截至2013年年底,全县青梅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2万吨;李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6.7万吨,是福建四大青梅种植基地之一。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文 郑帅/摄 通讯员 林志伟 卢余清 )
福建永泰:单位抬头发票少了 散装特产更好卖  新华网福州2月12日电(记者陈弘毅)记者日前跟随纪检部门在福建省永泰县走访发现,各大土特产经营店的公款购买数额相较往年大幅减少,不少店主感叹:“机关单位开具的发票变少了,现在的包装也更加朴素,卖的基本都是散装土特产。”   11日上午9点,由永泰县纪委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组成的督察组来到县城各大超市、土特产专卖店进行重点抽查,主要检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公款购买土特产赠送年礼的情况,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   记者在永泰城关一家规模较大的土特产专卖店看到,当地的李干、脆梅、山茶油、各种蜜、笋干摆满了货架,不时有游客和当地居民进店选购,购买量都不大,往往只买几斤散装货。   “散装都是称斤卖的,价格相对便宜实惠,一般顾客更加青睐。”店主介绍说:“我们也有卖比较高档的礼盒装,价格比散装货贵上不少,不过今年明显不好卖了,我们考虑推出更多简易包装的土特产。”   另一家土特产超市的店主表示,往年该超市涉及各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抬头的发票总金额在3万元到5万元之间,而去年还不到1万元。“土特产虽然不贵,但采购上一大批,再加上礼盒成本,也费用不菲。今年单位的采购量也小了,单张发票金额往往都在500元以内。”   督察组现场检查了这家专卖店的账目,逐一查看近3个月的销售发票,一旦有涉及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抬头的发票,一旁的纪委工作人员就马上记录下相关信息,以备核查。   “今天现场抽查统计发现,近期共有8家单位购买茶叶、茶油等土特产品,金额总计8983元。”永泰县纪委书记赖颂辉说,“我们将对这些单位的购买行为进一步核实,一旦查实存在公款购买土特产送礼的,将严肃处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