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小超 崇阳小超
关注数: 9 粉丝数: 17 发帖数: 702 关注贴吧数: 8
我对气息的一点理解! 因为我以前发了一个贴子,那时自己真是一个菜鸟,发了一贴不自量力的贴子,今天失眠逛一下箫吧,看了看有人回复我问我具体是怎么控制,让我讲详细点,其实我以前那个贴子讲的我感觉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我们在吹的时候气息不能太急燥,很多新手都会很用力去吹,这样费气,气息急燥散乱音色自然会很急燥。 那么现在讲讲我现在的理解吧,其实我感觉太多新手把吹箫弄得太复杂太玄了。 真要说起来非常简单,不就是把气息细腻平稳以正确的气息射入角度顺畅的吹到这个吹孔上么?当然要做起来还是要练的。 腹部控制我们可以找一种感觉,就是你提一个比较重的东西,此时腹部是撑住的,当然吹箫时不需要用这么大的力,有些人听说吹箫时要腹部用力,然后腹部就高度用力的去崩住,我以前就是这样,腹部盲目的去用力,其实完全没有弄明白,腹部用力为的是控制气息,不是煅炼腹肌,气息没支撑住腹部用力那不是白忙活吗?就算气息支撑住了过分用力气息一样控制不好,根本就没必要用那么大力,只要气息可以控制就行了。 呼出来的气可以平稳、可以有规律的动(气震音)、可弱、可强,这样就算控制了。 腹部、胸腔、喉腔、风门、角度、都是相关联的,这几项有一项不对都直接影响气息运用。 比如说:腹部是气息始发点,胸腔、喉腔、风门再到箫的吹口是一通道、要保持气息从腹部走向吹口这一路都是顺畅的,下嘴唇也不要堵住吹口,通道若受阻气息肯定就不好控制。 同时风门还负责调整口风粗细,吹的时候风门开得太大,气息浪费得快,气息不好控制。 角度若是不对,发音都困难更别提控制了。 其实我也只会说,我还很欠练,所以水平也很烂,熬夜写出来的,写的时候也没有整理,可能说得有些乱,也很罗索,如果说得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也算是我一份心意吧。
发一贴,吹箫时气不是用嘴去挤出来的 学箫断断续续也有一年多,至今水平还是很烂,自学箫的因为没有老师在旁边指点,经常会反复忽略一些细节,反正我是这样,比如说不够放松,特别是嘴吧,手臂等等。这些问题平时都经常讨论,但有时候吹着吹着就完全忘记了,记得有段时间一首穿越时空的思念把我整得超级郁闷,怎么吹怎么没感觉,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自己平时长音也练了,长音也能吹平稳了,但就是吹不出那种感觉来,包括其他优美的曲子都吹不出味道,后来还有过自己不适合吹箫的念头,我想很多朋友也经常会因为一些这样的原因而放弃了箫,最后每次一上网就经常在网上找箫曲听,比如穿越时空的思念这首曲子,子非鱼 跟炸药哥的我听得最多,最后终于悟出了点什么,那就是曲子的连惯性,包括吹出来的音色等(还有就是,我平时的长音都白练了,没把练长音的体会用在吹曲上,太笨了。。)自己在吹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听自己吹出来的效果,每一个音符都尽力吹好,当我明白了后,发现一些曲子吹出来没以前那么难听了,但吹着吹着又完全忘了放松这一词了,比如说为了把音吹坚实都是用嘴巴把气给挤出来,这样气流急了,音出来坚实,但是气就会上浮,这时候就很难控制气息了,比如气震音就很难吹好,而且稍吹久点嘴巴就不受控制了,僵硬,气流有风阻导致音发抖等,但自己完全忽略了,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还是只有我这么没记性,老忘记自己以前的体会,后来在YY遇到浪客,浪客的一句话让我翻然醒悟,吹箫有两种,一种是外力,一种是内力,所谓外力当然就是嘴巴去把气挤出来啊,内力则是呼出来嘴巴放松只是稍加控制风门,当时浪客有提到,用外力吹箫,气会散乱,杂音多,而且气一下就浮了上来,连想到自己吹的时候果然如此,而且吹得很累,用内力吹,也就是呼气时,因为吹的时候心里首先想到的是运气,气息在你的控制之下,这时气息自然不会上浮,除非你吹着吹着又不知不觉的紧张了,所以说还是要放松啊,当然要保证气息受自己控制还是要学会怎么吸气的,如果一个初学者连吸气都吸得很浅还怎么控制。以上这些谨供菜鸟们参考,俺也只是一个菜鸟,觉得不对的请指正。
关于箫有漏气声,刚看了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就转过来了! 箫的硬件差异,应该是有的。不过演奏家的箫事先都会经过反复检验,性能偏差很小。演奏风格主要由口风控制形成,与硬件关系很小。 吹口与发音质量的关系是这样的:口风一定要宽于吹口留开部分,否则不能在吹口上方保证足够稳定的气压。我们吹低音时口风自然会宽阔而吹高音口风必然会变窄,不需要刻意控制,人的生理结构总是如此的。因此低音质量好控制,高音则很多人控制不好。如果吹口过宽过平,则低音也较为困难,比如平口尺八,即使吹低音也需要把嘴张得宽宽的。所谓漏气声,就是吹口上方气压与发音需要气压之间相差较大时产生的,当吹口留开部分没有被口风气流全部罩住时不论射流角度如何一定会产生,因此,只要缩小风门来吹宽吹口,无论吹奏者如何高明都必然产生气噪音。口风气流漏了一部分吹口留开没罩住,只罩住左边大部分或右边大部分或者只罩住中间部分,就会产生噪音。相反,如果射流角度不是太偏,大家可以发现,无论你开多大的口风吹笛箫,它都不会发出噪音。试一试即可知道,很简单的。 吹高音的时候,如果不把嘴唇遮盖住更多的吹口,那么吹口留开部分仍然是那么宽,可我们的口风变窄了,于是吹不好。为了获得足够气压,需要额外提高气流强度,便会导致强烈噪音。如果下唇遮住了更多的吹口,并且由于吹口是弧形的,则越遮宽度越小,当这个宽度小于口风宽度一定程度的时候,高音立刻获得了完善的发音条件,变得轻松悦耳起来。 笛箫的音要增加浑厚,一是增大管内径,不过固定调要对应一定内径,不能随意扩大;二是控制口风,这是主要方法。让吹口留开更宽同时相应让口风更宽,并调整上唇到边棱的距离(收下颌或移动笛箫均可)以获得合适的空间限制性,就可以获得更浑厚的音。 所以,吹口的宽度虽然可以调整,但有个限度。有时略微扩宽吹口,音质会好些,但有时会立刻下降。还是要看个人双唇的条件。大嘴巴的人可以适应更大更平吹口,小嘴适应小圆吹口,当然综合音色也就不同了。大嘴巴的人吹普通长笛与阔口尺八是有优势的,小嘴巴的人吹长笛要换小吹口笛头。 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试一下,无论笛箫,超吹的时候把风门努力控制得更宽一些(更扁一些),高音质量明显就好上来。减小风门宽度来吹高音是不对的,过去一些演奏家都搞错了。有伴奏时他们的作品很难让人觉察出瑕疵,若清吹则一清二楚,谁懂得精确控制谁是混饭的立刻可以分辨出来。 请大家注意:风门宽与风门大是不同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