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88 165888
嘿嘿嘿
关注数: 54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4,200 关注贴吧数: 47
养鱼高手十法【转自69】 第一法:严禁喂食过量 喂食过量,是绝大多数养鱼初学者失败的根本原因。 由于对喂食的好奇,对鱼儿的喜爱,初学者会出现“一天喂食多次,一次喂食过量”的情况,从而造成过滤系统超负荷,造成水质污染,从而导致鱼儿的死亡。 1、每天喂食一次,一次喂6分饱即可; 2、一周停喂一次,调理肠胃; 3、不喂活饵、变质的饲料; 第二法:严禁大量换水 大量换水,是很多养鱼初学者的一个错误理解。 认为自来水都是好的,经常大量换水,鱼儿就会生活的很好。不管是不是处理过的自来水,都没有缸中过滤的活水要好。而大量换水,会导致很多问题,如:水质波动较大、硝化系统崩溃、鱼儿感冒等现象。 1、每3天换水1次,1次换水1/3至1/5;(结合实际情况做调整) 2、换水不洗棉,洗棉不换水;(针对薄弱过滤系统而言) 3、换水时,切忌直接倒入缸中,冲击鱼身;应顺着缸壁,缓慢注入; 4、如清洗底砂时,可先将缸内水抽出部分至桶中,将鱼捞至桶内,再进行清洗,而后注入新水,并将桶内的鱼过温过水处理后,放至缸内。 第三法:严禁温差骤变 春秋换季的时间,是鱼儿容易爆发疾病的季节,其中包括:白点病、水霉病、凸眼病等。 昼夜温差较大,会使得鱼儿“感冒”。尤其是饲养冷水鱼的朋友,对温度可能不会特别敏感。饲养热带鱼的朋友,可能会撤掉加热棒过早等等。 1、使用加热棒等温控设备,使水体温度均衡; 2、早春和晚秋时节,一定要延长加热棒的使用时间,不宜太早撤离或太晚使用。 第四法:点亮希望之灯 其实灯光对鱼儿饲养来说,没什么重要作用。有些鱼的体色可能需要灯光来烘托、彰显出来。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了便于观赏,增加美感。 饲养龙鱼者会配置小夜灯,在夜间开启,防止鱼儿受惊吓撞缸掉鳞等等。而没有灯光的鱼,显得不那么活泼,比较迟钝。 1、根据饲养鱼种的不同,搭配相应色温的灯光; 2、白灯是最自然的,也是看起来最真实的,建议搭配一盏白色光源。 第五法:定期水质检验 大家都知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儿是否健康。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水才算的上是好水,适合鱼儿生存的环境呢? 除了摸不到的经验判断之外,其实还有一些硬性测试指标可以参考,比如:PH值、No2/No3、GH等。 鱼儿生病都是和水质有紧密联系的,如果通过生病,找到水质的根本原因,再进行调整、改善,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 1、PH值,可以使用测试液、测试笔、测试试纸等工具,对水体进行检验,根据饲养的观赏鱼种类,有不同的检验标准; 2、No2,可以使用测试液等工具,对水体进行检验,是检验硝化系统是否合格的指标,也是水体是否有毒的重要依据。 3、切记:透彻的水不一定是好水,有时也会是毒药! 第六法:强大过滤系统 水质是否能够达标,取决于日常维护和过滤系统。 一个强大的过滤系统,是养鱼的必备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才叫强大呢? 1、水泵流量达到水体的8-10倍; 2、过滤系统容积达到水体的1/5以上; 3、过滤滤材排列顺序合理,如:物理-生化-功能; 4、饲养密度合理,日常维护合理,不导致硝化系统崩溃现象。 第七法:做到有备无患 所谓防患于未然,只有做好全部的准备,才能遇到问题不会那么手忙脚乱。 这里的准备有2个方面,一个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在遇到鱼病的时候,不会盲目投医,胡乱下药;另一个是硬件上的准备,比如:药物、器材等。 1、必备交直流气泵,很多情况下,家中停电数小时,会使鱼儿窒息而死,如果有了交直流气泵,就可以不用担心问题的出现了; 2、必备常用药物,如:海盐、黄粉、甲硝唑等,以备不时之需; 3、必备(备用)加热棒、水泵,以免设备突然坏掉,导致手忙脚乱。 第八法:新鱼正确入缸 新鱼经过运输颠簸,状态都会比较差,也会出现类似于“晕车”的现象。 如何对新鱼进行正确的入缸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夸张一点说,如果没有处理好,可能会造成抵抗力较差,突然暴毙等情况。 1、鱼儿要经过过温操作,尤其是存在巨大温差的情况下; 2、鱼儿要经过过水操作,根据实际鱼种、实际情况,进行过水; 3、新鱼前三天要关灯静养,不要喂食; 4、如出现水霉、外伤等现象,应及时对症下药,避免交叉感染; 5、如有条件,对新鱼进行内寄、外寄的检疫工作。 第九法:给困的水加氧 朋友们都知道,自来水中含有余氯,对鱼体是有害的,所以都推荐困水除氯。 但困的时间过长,是否有好处呢? 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晒了很多天的水,可能会有异味。这种水,人会喝吗?答案肯定是不会,因为水腐败了,变质了。这种水换到鱼缸中,对鱼儿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1、困水应注意控制时间,48小时即可; 2、尽量使用曝气的方式,进行自来水的除氯工作。 第十法:清理缸内底沙 很多养鱼初学者喜欢在鱼缸底部铺设底沙,并且饲养一些造粪机,如:鹦鹉鱼、地图鱼、金鱼等。 底沙虽然是众多硝化细菌赖以生存的菌床,但也会藏污纳垢,残留的饵料、粪便等,造成水质污染,从而滋生病菌,危害鱼体健康。 1、饲养大型鱼时,建议裸缸饲养; 2、饲养适合造景鱼,如:三湖慈鲷、南美、原生等,可适量铺设2cm厚度的底沙; 3、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洗沙器,减轻水质污染的可能性
新手怎么养鱼【转自69】 第一式:先养水,后养鱼 本不想写这一条的,因为养鱼的朋友们都听说过这句话,有种“人云亦云”的感觉。但是作为一篇指导意义的文章,69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这一点来做开篇之用,而本人也一直遵循着这一招式。 疑问1::养水的目的是什么? 养水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在培“菌”,而并非是养“水”。培养一个稳定的硝化系统,才是养水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里有人会质疑,难道不是养水吗?在中国绝大多数的自来水,通过除余氯的办法之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鱼类的生存水质环境。也就是说经过过水的操作后,鱼可以在没有余氯的自来水中生存下来。 疑问2:没养水会怎么样? 有很多人会说,“我没有养水,鱼也没有死,没有养水这个必要。”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呢,我们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鱼生活在水里,水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上面也说了,养水其实是在培养建立硝化系统,而硝化系统就是把鱼排泄物产生的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如果没有经过前期的养水过程,那么硝化系统建立的会相当缓慢,在初期阶段,可能对鱼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不会导致鱼类的死亡,但必然会在某一个阶段,缸内的氨含量超标,导致鱼类氨中毒而死亡。 疑问3:一边养鱼,一边培养硝化系统不行吗? 培养建立一个稳定硝化系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漫长过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实硝化系统和水中的氨一直都是在打一场“持久战”,如果氨势力太强大,那么硝化系统可能会被一举歼灭,再想反扑就会难上加难;如果氨势力太薄弱,硝化系统三下两下就解决掉了,可能就面临着编制裁员的局面。 这样就不难理解,如果一边养鱼,一边培养硝化系统,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短期来看可能会因为系统不健全,而导致鱼因为氨含量超标而中毒身亡。 所以前期的养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鱼出现疾病后的治疗以及鱼缸中各种添加剂。 一、药物 首先声明我的鱼如果病了我基本上不下药,会让他们自己恢复,生物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如果自愈不成,我会倒掉。因为我实在是不会为了一缸病鱼耽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是比较不错的一缸鱼,我会适量下药 先来说说鱼病后用药的问题。鱼类生病,目前治疗药物大多为抗生素类药物,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毒性大。会有后遗症。 1.是否用药 感觉鱼的状态不好或者缩鳍就担心的要命。马上买药,下到缸里。首先需要观察一下饲养环境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改善饲养环境。观察2天。有的时候鱼只是稍稍有些缩鳍,这个时候先别急,稍加1度温度。停食2天,小缸粗盐下10g左右。大缸自己斟酌。盐并不能杀菌,只会一直细菌的繁殖。所以在这期间需要换水改善水质。 2.对症下药。 根据我在贴吧看到鱼友的鱼生病求助帖,和热心鱼友的回复。从这些帖子来看,大部分鱼友对药物的知识是比较匮乏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和药物的功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庆大霉素,最常见的庆大霉素为针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功能主治: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不过问题来了,虽然庆大霉素对多种菌类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但是这种药是针剂,注射用的。孔雀鱼的注射技术我是不会,我相信就算能注射,你也要先找到0.01ml的注射器再说。庆大霉素类药物口服是基本不吸收的。只能杀灭消化道内的一些菌类,所以也最多能治一治肠炎,毒性大。用量慎重。建议:除了肠炎别用。 (2) 土霉素,这个药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人类用,多数用于动物。原因是土霉素很容易让菌类产生对其抗药性。人类临床已淘汰。多用于畜牧业。毒性较庆大霉素小,因为根本没多大效果。建议:可用于鱼类白点,烂尾等,适合初次治疗使用,第二次用其他药。 (3) 阿奇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体的合并感染)。根据我的经验,阿奇霉素对肺炎有奇效。其他病。难搞。所以,不适合水族用药。 (4)头孢类抗生素,目前来说比较先进的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谱广,毒性小。建议:比较适合适量用药治疗。 3.用量,抗生素类药物用量过多的话,鱼会直接挂掉。相信大多数人用药会把病鱼隔离在小缸,往小缸里下药。不管是片剂,液体针剂或者粉末针剂(需先用蒸馏水稀释)我的建议是,尽量少用,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用量刚好,但是,相对于其他牲畜的体重,孔雀鱼显得有点娇小。100kg体重适用量3g的药物,让你给1g左右小鱼用药的话,用药量是太难掌握了。3g除以100000,然后乘以鱼缸水量和鱼只体积的比例。我没算多少,大家有兴趣算一算。所以,尽量小的剂量。在连续用药3天左右,需要停药同样时间。观察药物是否有作用,如果没作用,下个周期换药治疗。再没作用的话,就扔吧。拖的时间太长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当你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鱼只痊愈的时候,抗生素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灭鱼缸及鱼体内的有益菌群。这个时候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温度,水质,都要控制好,可以添加一些酵母菌,硝化细菌等等。尽量少喂食,有可能的话不喂食。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不得已的方法,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养好水等于养好鱼。 二、各种水族添加剂 1.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两种,亚硝酸菌和硝酸菌。 大鱼缸中存在残余饲料和鱼类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的粪便残留,其中的蛋白质成分会被水中的净水细菌分解破坏掉,产生氨(NH3),氨有毒性。这个时候第一种硝化细菌-亚硝酸菌发挥作用,使氨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水,并获得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然后,硝酸菌使亚硝酸盐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并获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人说那我硝化细菌养好了,水也很清。这样好长时间不换水也可以了。这种说法是错的。硝化细菌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把有毒的氨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硝酸盐累积过多也会导致水质酸化。有好多人在网上发帖子说自己鱼缸几年几个月不换水的。鱼还挺好。真别听他们吹,奥运要有吹牛项目他们肯定拿奖杯,奖杯里面有骨灰,骨灰都是他吹死的牛。总之,硝化细菌只是鱼缸环境的一个环节而已。不是全部。硝化细菌是无处不在的,自己培养也好,买也好。我建议买外国品牌,如科迪。 2.净水剂,这个东西我只看别人用过,真nb,不管多脏多混的水,下去之后比纯净水还干净。那么怎么这么神奇呢,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明矾,也就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一种水合晶体,遇水后,铝离子(Al+3)会水解,和水中的氢氧离子(OH-1)结合生成胶状物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胶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沉淀在缸底,使水变清澈,但这是没有用的,脏东西,有毒物质还在你的鱼缸,只是都沉下去了。还有,铝离子,人类长期使用会老年痴呆,不知道鱼吃了有没有效果。所以综上,这东西没用。 3.鱼乐宝,有人推荐鱼乐宝对么。很方便,本来需要困水一天的,用一片这个东西放自来水里过几十分钟就能换水了。对,你只是表面上觉得这东西方便,而且看不出什么不好吧。 那我给你泼一盆冷水,好吗?鱼乐宝,主要成分是硫代硫酸钠和漂白粉,自来水中的氯会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鱼乐宝加进去,反应方程式:Na2S2O3+4HClO+H2O=4HCl+2NaHSO4 1个硫代硫酸钠分子+4个次氯酸分子+1个水分子,生成4个盐酸分子+2个硫酸氢钠分子。大家可以看看2种生成物,盐酸是强酸,硫酸氢钠是酸性盐。即便还有个漂白粉里还有氢氧化钙,碱性盐。但是谁能知道酸碱中和以后谁的PH值,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困水比较安全。 4.甲基蓝,通常用于鱼缸的消毒和鱼只的药浴。消毒不说了,就是泡一泡鱼缸,浓度别太高,生意说药浴,药浴可不是把鱼放在这里面养,是把鱼放里一会就捞回去,同样注意浓度。 可以治疗鱼只水霉,白点等 5.高锰酸钾。同上,也是主要用于消毒和药浴。但是这个东西,我建议别用,氧化性太强。一个不注意能把你鱼缸的玻璃胶都烧了。 我把4.5归为添加剂了,是因为我认为这2样虽然能治病但是不算药。
鱼出现疾病后的治疗以及鱼缸中各种添加剂 一、药物 首先声明我的鱼如果病了我基本上不下药,会让他们自己恢复,生物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如果自愈不成,我会倒掉。因为我实在是不会为了一缸病鱼耽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是比较不错的一缸鱼,我会适量下药 先来说说鱼病后用药的问题。鱼类生病,目前治疗药物大多为抗生素类药物,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毒性大。会有后遗症。 1.是否用药 感觉鱼的状态不好或者缩鳍就担心的要命。马上买药,下到缸里。首先需要观察一下饲养环境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改善饲养环境。观察2天。有的时候鱼只是稍稍有些缩鳍,这个时候先别急,稍加1度温度。停食2天,小缸粗盐下10g左右。大缸自己斟酌。盐并不能杀菌,只会一直细菌的繁殖。所以在这期间需要换水改善水质。 2.对症下药。 根据我在贴吧看到鱼友的鱼生病求助帖,和热心鱼友的回复。从这些帖子来看,大部分鱼友对药物的知识是比较匮乏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和药物的功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庆大霉素,最常见的庆大霉素为针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功能主治: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不过问题来了,虽然庆大霉素对多种菌类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但是这种药是针剂,注射用的。孔雀鱼的注射技术我是不会,我相信就算能注射,你也要先找到0.01ml的注射器再说。庆大霉素类药物口服是基本不吸收的。只能杀灭消化道内的一些菌类,所以也最多能治一治肠炎,毒性大。用量慎重。建议:除了肠炎别用。 (2) 土霉素,这个药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人类用,多数用于动物。原因是土霉素很容易让菌类产生对其抗药性。人类临床已淘汰。多用于畜牧业。毒性较庆大霉素小,因为根本没多大效果。建议:可用于鱼类白点,烂尾等,适合初次治疗使用,第二次用其他药。 (3) 阿奇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体的合并感染)。根据我的经验,阿奇霉素对肺炎有奇效。其他病。难搞。所以,不适合水族用药。 (4)头孢类抗生素,目前来说比较先进的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谱广,毒性小。建议:比较适合适量用药治疗。 3.用量,抗生素类药物用量过多的话,鱼会直接挂掉。相信大多数人用药会把病鱼隔离在小缸,往小缸里下药。不管是片剂,液体针剂或者粉末针剂(需先用蒸馏水稀释)我的建议是,尽量少用,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用量刚好,但是,相对于其他牲畜的体重,孔雀鱼显得有点娇小。100kg体重适用量3g的药物,让你给1g左右小鱼用药的话,用药量是太难掌握了。3g除以100000,然后乘以鱼缸水量和鱼只体积的比例。我没算多少,大家有兴趣算一算。所以,尽量小的剂量。在连续用药3天左右,需要停药同样时间。观察药物是否有作用,如果没作用,下个周期换药治疗。再没作用的话,就扔吧。拖的时间太长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当你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鱼只痊愈的时候,抗生素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灭鱼缸及鱼体内的有益菌群。这个时候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温度,水质,都要控制好,可以添加一些酵母菌,硝化细菌等等。尽量少喂食,有可能的话不喂食。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不得已的方法,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养好水等于养好鱼。 二、各种水族添加剂 1.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两种,亚硝酸菌和硝酸菌。 大鱼缸中存在残余饲料和鱼类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的粪便残留,其中的蛋白质成分会被水中的净水细菌分解破坏掉,产生氨(NH3),氨有毒性。这个时候第一种硝化细菌-亚硝酸菌发挥作用,使氨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水,并获得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然后,硝酸菌使亚硝酸盐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并获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人说那我硝化细菌养好了,水也很清。这样好长时间不换水也可以了。这种说法是错的。硝化细菌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把有毒的氨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硝酸盐累积过多也会导致水质酸化。有好多人在网上发帖子说自己鱼缸几年几个月不换水的。鱼还挺好。真别听他们吹,奥运要有吹牛项目他们肯定拿奖杯,奖杯里面有骨灰,骨灰都是他吹死的牛。总之,硝化细菌只是鱼缸环境的一个环节而已。不是全部。硝化细菌是无处不在的,自己培养也好,买也好。我建议买外国品牌,如科迪。 2.净水剂,这个东西我只看别人用过,真nb,不管多脏多混的水,下去之后比纯净水还干净。那么怎么这么神奇呢,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明矾,也就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一种水合晶体,遇水后,铝离子(Al+3)会水解,和水中的氢氧离子(OH-1)结合生成胶状物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胶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沉淀在缸底,使水变清澈,但这是没有用的,脏东西,有毒物质还在你的鱼缸,只是都沉下去了。还有,铝离子,人类长期使用会老年痴呆,不知道鱼吃了有没有效果。所以综上,这东西没用。 3.鱼乐宝,有人推荐鱼乐宝对么。很方便,本来需要困水一天的,用一片这个东西放自来水里过几十分钟就能换水了。对,你只是表面上觉得这东西方便,而且看不出什么不好吧。 那我给你泼一盆冷水,好吗?鱼乐宝,主要成分是硫代硫酸钠和漂白粉,自来水中的氯会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鱼乐宝加进去,反应方程式:Na2S2O3+4HClO+H2O=4HCl+2NaHSO4 1个硫代硫酸钠分子+4个次氯酸分子+1个水分子,生成4个盐酸分子+2个硫酸氢钠分子。大家可以看看2种生成物,盐酸是强酸,硫酸氢钠是酸性盐。即便还有个漂白粉里还有氢氧化钙,碱性盐。但是谁能知道酸碱中和以后谁的PH值,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困水比较安全。 4.甲基蓝,通常用于鱼缸的消毒和鱼只的药浴。消毒不说了,就是泡一泡鱼缸,浓度别太高,生意说药浴,药浴可不是把鱼放在这里面养,是把鱼放里一会就捞回去,同样注意浓度。 可以治疗鱼只水霉,白点等 5.高锰酸钾。同上,也是主要用于消毒和药浴。但是这个东西,我建议别用,氧化性太强。一个不注意能把你鱼缸的玻璃胶都烧了。 我把4.5归为添加剂了,是因为我认为这2样虽然能治病但是不算药。
热带鱼养殖基础知识介绍 养鱼先养水,是养热带鱼的不二法门,养水,说白了,就是养硝化,所以本贴还是从硝化菌说起,经典的文章 《硝化细菌的自白》 大家对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了吧,我们叫硝化细菌,可不是帮助你们消化大鱼大肉的那个消化哦。我们兄弟二人(等等,怎么是两个?),别急,一会你们就明白了。哥哥叫硝酸菌,弟弟叫亚硝酸菌,因为我们哥儿俩老是形影不离,长得又酷似双胞胎,人们就把我们统称为硝化细菌了,其实我们兄弟两个差别还不小呢,硝酸菌虽然是哥哥,但干起活来打头阵的还是靠弟弟。 说了半天,大家怎么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呀,伤自尊了,也难怪,我们太小了,大家如果不用显微镜是根本看不见我们的,哎,真是“菌微言轻”啊,好吧,既然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兄弟就自我描述一番吧:我们身材都很苗条,人称我们“杆菌”(像电线杆)。在革兰氏染液(一种专门染细菌的染液)里洗过澡后,我们都是红色的。我们大部分的同胞都长着长长的鞭毛,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像船桨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泳。 在大家的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后来去哪里了呢?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可最后都不见了啊,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的家伙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腐败时就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 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 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何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呢?哈哈,就是因为有我们硝化细菌呀。弟弟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哥哥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大家种水草时并不添加氮肥,液肥、基肥、根肥的说明书讲得明明白白:不含氮、磷,那为什么大家的水草还养得那么好啊?还不是有我们兄弟呗。 有人认为鱼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草氮肥,可水草根本无法直接利用鱼类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必须在那些腐生细菌的“帮助”下(可不是我们兄弟哦,这种事可不能争功)变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氨、硫化氢等(净是剧毒物,这帮小子)。我们得给它们收拾残局,把氨转化成水草可以直接利用的硝酸盐,这才把大家的草养得肥肥壮壮的,鱼儿也避免了氨毒之苦。
水霉病症状及治疗方法【转】 病情状况:早期水霉:收鳍,收尾,上鳍,下鳍,尾巴末端有白雾状的东西,并且开始溃烂~!严重水霉:鱼全身会被棉絮一样的东西包裹,身体开始溃烂~! 发病原因:(1)新缸~!新水~!水不够老,水质不好~!生化系统还没建立~! (2)买鱼后,运输途中鱼只造成擦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伤害),水霉菌趁虚而入~! (3)生化系统不是很稳定的时候大量换水~! (4)换水的时候温度跟缸里的温度不一致(应该高于鱼缸一度),换水速度过快,过急,水直接冲到鱼身~!(用细管子,一般换一桶水需要15-25分钟)造成PH值聚变,导致直接刺激鱼的身体,破坏保护黏液~! (5)用外寄药过量,破坏保护黏液,鱼皮肤直接接触到细菌~!(6)水过老,不经常换水~! 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升温至32度,黄粉药浴+甲基蓝+少量特灭菌~!一起使用,用量按照说明~!可适当加量~!一般3-5天见效,用药不要超过7天,每24小时等温换水40%,换水速度超慢~!换的水一定要用困过24小时的水~!换水后再加药~! 病好后保持30度一周,逐渐降温至28度并且保持! 新手请勿使用孔雀石绿和高锰酸钾! 水霉病不是很好治疗,所以大家每天多花点时间观察自己的鱼,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病已经无法控制再想方法治疗,这样什么都晚了,就算治好了鱼的身体不会在有原来自然的花纹了~!希望大家都有一缸健康的鱼~!
水霉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转) 病情状况:早期水霉:收鳍,收尾,上鳍,下鳍,尾巴末端有白雾状的东西,并且开始溃烂~!严重水霉:鱼全身会被棉絮一样的东西包裹,身体开始溃烂~! 发病原因:(1)新缸~!新水~!水不够老,水质不好~!生化系统还没建立~! (2)买鱼后,运输途中鱼只造成擦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伤害),水霉菌趁虚而入~! (3)生化系统不是很稳定的时候大量换水~! (4)换水的时候温度跟缸里的温度不一致(应该高于鱼缸一度),换水速度过快,过急,水直接冲到鱼身~!(用细管子,一般换一桶水需要15-25分钟)造成PH值聚变,导致直接刺激鱼的身体,破坏保护黏液~! (5)用外寄药过量,破坏保护黏液,鱼皮肤直接接触到细菌~!(6)水过老,不经常换水~! 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升温至32度,黄粉药浴+甲基蓝+少量特灭菌~!一起使用,用量按照说明~!可适当加量~!一般3-5天见效,用药不要超过7天,每24小时等温换水40%,换水速度超慢~!换的水一定要用困过24小时的水~!换水后再加药~! 病好后保持30度一周,逐渐降温至28度并且保持! 新手请勿使用孔雀石绿和高锰酸钾! 水霉病不是很好治疗,所以大家每天多花点时间观察自己的鱼,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病已经无法控制再想方法治疗,这样什么都晚了,就算治好了鱼的身体不会在有原来自然的花纹了~!希望大家都有一缸健康的鱼~!
养鱼七字真言,和咱们的三字经一样经典! 水中鱼儿美又靓,恒温好水保健康。 天灾人祸自古有,爱鱼得病切莫慌。 胡乱用药很受伤,处理不当致鱼亡。 对症下药是真理,常见鱼病听我讲: 白点病症最常见,免疫下降寄生现。 先升温来再加盐,十天白点全不见。 全缸下药是关键,否则复发家常饭。 重症方需猛药医,硝酸亚汞适量添。 鱼身长毛是水霉,只因换水不作为。 全缸过量甲基蓝,换水要勤别怕累。 外伤感染烂鳞尾,隔离治疗劲不费。 升温加盐来静养,鱼儿复康心安慰。 脓状白便多肠炎,厌食懒动鱼打蔫。 喂食不洁是病因,隔离治疗最心安。 初期可下痢特灵,喂食药饵效果赞。 重症绝食难见效,药水灌肠试试看。 内寄肠炎症状近,白便量大多空心。 饲料浸泡肠虫清,隔离喂药换水勤。 冷水激身易炸鳞,升温黄粉把食禁。 蒙眼多因水质差,增强过滤保洁勤。 外寄反应鱼蹭缸,体弱烦躁易受伤。 全缸下药是必须,敌百虫药适量放。 外寄伤口较隐藏,细菌侵袭难胜防。 呋喃西林少量用,预防感染不要忘。 鳃寄表现鳃丝肿,鳃盖大开呼吸窘。 福尔马林来药浴,全缸消毒杀幼虫。 头洞症状似恐怖,外科治疗手法酷。 挤出白脓擦干净,棉签涂抹抗生素。 强氧化剂抗生素、重金属类药性毒。 小病先用老三样,**慎用应记牢。 防治鱼病需控源,平时预防是关键。 俗话养鱼先养水,水好方能保平安
热带鱼常见病例鉴别及治疗 【完全版】 养鱼重要的先要养好水,一缸好水绝对会给你省下不少麻烦,但有些情况却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少我们要有办法去处理。 那就先了解一点基础知识。 鱼病的防治基础知识 预防鱼病,首先要弄清楚鱼发病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止鱼病发生,而造成鱼病的因素主要有: 1、水温、水质失宜--热带鱼对水的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水温的突然变动,温差超过5度以上,或水温长时期偏低或偏高,都会使鱼发病.水质也是一样,如果单位水体中载鱼量太多,使生存的生态环境相对变得恶劣,超过热带鱼适应的范围,便可能发病.如不及时换水,当鱼的排泄物、分秘物不断累积,二氧化碳和氨增多,微生物、藻类大量增长,就会令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因此,保持均衡的温度和良好的水质是非常必要的。 2、饲喂不当--人工养鱼,全赖人工投饲,如果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者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使鱼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致病。若是饲料霉败变质,更可能使鱼中毒致病。 3、操作不慎--在捞鱼的操作过程中,不慎碰伤鱼体,折断鱼鳍,或是鱼跳落于地上受伤,伤部极易感染。此外,常刮食附着藻的鱼,吻部也易感染。 4、外部带入病原体-- 将外部病原体带入养鱼容器的途径很多,如由饵料、水草带入,病鱼用过又没消毒的工具,新购入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原来的鱼群等都能带入病原体。 5、意外中毒 --多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时,没有想到鱼,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农药喷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平时预防措施: 1、了解热带鱼对水质、水温的要求,使水温、水质符合饲养鱼的要求。放养密度适当,勤排污、换水和清洗滤棉,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昼夜温差大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温过分升降。 2、保证饲料质量,要按照鱼的食性投饲,饲料要新鲜、清洁、适口,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喂鱼。投喂要定时定量,不要随意多投、少投,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情况,调整投饲量。 3、换水、捞鱼时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采用较大的捞网,捞网离水后即用手遮盖,防止鱼跳出。换水时避免水流冲击鱼体。 4、在易发病的季节,容器、工具要经常消毒,用药后用清水洗净,消除残留药性。或在容器中滴些亚甲基蓝液,使水呈浅蓝色,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新购进的鱼与原饲养的鱼混养前应先进行鱼体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液有3%食盐水或2至3PPM呋喃西林溶液、10PPM高锰酸钾溶液,任选一种,将鱼药浴5到10分钟。药浴过程中如见鱼急游反常,应立即捞回原水中。    --为了更好的交流三间鱼的病历诊断,以及三间家族盲区和饲养环境方面的探讨。欢迎各位喜爱三间种类的发烧友们,都来巴西亚吧交流。
养热带鱼基础知识介绍 养鱼先养水,是养热带鱼的不二法门,养水,说白了,就是养硝化,所以本贴还是从硝化菌说起,经典的文章 《硝化细菌的自白》 大家对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了吧,我们叫硝化细菌,可不是帮助你们消化大鱼大肉的那个消化哦。我们兄弟二人(等等,怎么是两个?),别急,一会你们就明白了。哥哥叫硝酸菌,弟弟叫亚硝酸菌,因为我们哥儿俩老是形影不离,长得又酷似双胞胎,人们就把我们统称为硝化细菌了,其实我们兄弟两个差别还不小呢,硝酸菌虽然是哥哥,但干起活来打头阵的还是靠弟弟。 说了半天,大家怎么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呀,伤自尊了,也难怪,我们太小了,大家如果不用显微镜是根本看不见我们的,哎,真是“菌微言轻”啊,好吧,既然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兄弟就自我描述一番吧:我们身材都很苗条,人称我们“杆菌”(像电线杆)。在革兰氏染液(一种专门染细菌的染液)里洗过澡后,我们都是红色的。我们大部分的同胞都长着长长的鞭毛,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像船桨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泳。 在大家的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后来去哪里了呢?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可最后都不见了啊,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的家伙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腐败时就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 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 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何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呢?哈哈,就是因为有我们硝化细菌呀。弟弟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哥哥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大家种水草时并不添加氮肥,液肥、基肥、根肥的说明书讲得明明白白:不含氮、磷,那为什么大家的水草还养得那么好啊?还不是有我们兄弟呗。 有人认为鱼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草氮肥,可水草根本无法直接利用鱼类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必须在那些腐生细菌的“帮助”下(可不是我们兄弟哦,这种事可不能争功)变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氨、硫化氢等(净是剧毒物,这帮小子)。我们得给它们收拾残局,把氨转化成水草可以直接利用的硝酸盐,这才把大家的草养得肥肥壮壮的,鱼儿也避免了氨毒之苦。    --为了更好的交流三间鱼的病历诊断,以及三间家族盲区和饲养环境方面的探讨。欢迎各位喜爱三间种类的发烧友们,都来巴西亚吧交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