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凡 牧之凡
关注数: 4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978 关注贴吧数: 76
万寿宫之始西山万寿宫 万寿宫,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亦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万寿宫,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东汉末,其父许萧从中原避乱来南昌。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许逊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他天资聪颖,五岁入学,十岁知经书大意,后立志为学,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炼之术。真君二十九岁出外云游,曾拜吴猛为师,得其秘诀。后又与当时的大文人郭璞结交,访名山福地,觅修真炼丹之所。 晋武帝太康之年,真君四十二岁,被迫去乡就官,任蜀郡旌阳县令。他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晋武帝死后,政局不稳,惠帝昏愚,贾后独擅朝政,引起八王之乱。任旌阳县令十年之久的许逊,毅然弃官东归。东归后,又与吴猛同往丹阳(安徽当涂县),向谌母学道。此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他在136岁时去世,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许逊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宫中香火不断,而且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数量不下几百座。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并在全国其他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万寿宫。
伦敦奥运女举周俊0分乃人祸 国外媒体惊呼看不懂 “周俊面无表情走上台,一边的脸颊还有些痉挛抽搐。杠铃颤颤巍巍地举了起来,动作还没稳住,咣当掉到地上。”这是通讯社周俊的现场描写!三次试举失败,B组0成绩,连国外媒体都直呼看不懂。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17岁的周俊赛后说。这位湖北姑娘是稀里糊涂被推上举重台的,连预选赛都没参加的她,做梦也想不到能参加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出征伦敦的前一天,周俊才拿到最后一张机票。  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被列为正式项目以来,中国狂取三届奥运会12枚金牌中的11枚。外界普遍认为,4枚女举金牌,是中国代表团的囊中之物,只要有机会参赛,就意味着无限接近金牌。于是,这4个奥运名额之争便日趋激烈,决策者也费尽脑筋。  按奥运选拔赛成绩,48KG级冠军是湖北的田源,53KG级冠军是湖北的纪静,但中心本不打算派人参加53KG级比赛。由于田源意外出局,48KG级由湖南的王明娟取代。而湖北方面坚持认为,拿下田源,就必须再给湖北一个参赛名额。经过一番运作,中心终于同意,由一名湖北籍运动员来取代69KG级湖南的向艳梅。中心希望由成绩较好的纪静去伦敦,但湖北却选择了周俊。  搞平衡最终导致了“失重”。中心主任马文广在接受采访时曾说,“53公斤级奥运选拔赛冠军是湖北的纪静,这个奥运名额就属于湖北。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近期练得比纪静好,她也是湖北的运动员,我们只能尊重湖北体育局的意见。”   国家队的选拔,不是中心的决策者负责,而是让地方的决策者拍板;最终的人选,不是用实力和状态说话,而是让领导者拍脑袋决定——金牌的丢失,不该周俊来承担这个责任,而应该是决策者!  事实上,17岁的周俊是下届奥运会的后备人才,抓举95公斤、挺举123公斤比较稳定,算是后起之秀,但她显然不是出征伦敦的最佳人选。马文广坦承,“周俊的入选违背了当初国家队奥运选拔办法。”明知违背选拔办法却默认这样的人选,真是个国际玩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