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辩论 中道极
关注数: 61 粉丝数: 285 发帖数: 24,234 关注贴吧数: 26
宿松90后科学家,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化工原料,颠覆传统化工行业 汪淏田凭借其在清洁能源以及催化剂材料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荣膺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得主。 获奖时年龄:29 岁 获奖时职位:莱斯大学助理教授获奖理由:他从事清洁能源的存储与转化技术研究,在发展高性能、廉价的催化剂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塑料、尼龙、化肥、染料、药物,许多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产品都源自于石油。地质学家普遍认为,石油是由史前生物和藻类的尸体变化形成的。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在生物体内会变成含有许多碳原子的分子,最后在高温高压的地下,形成拥有长“碳链”的石油。 现代化学工业做的事情,就是把石油里的长链缩短,变为短链的甲酸、乙醇等化工原料。这种“自上而下”的化工生产过程,尽管相当完善和可靠,却显而易见地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和化石能源消耗。 既然可以通过缩短碳链的方式把石油变成化工原料,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自下而上地模拟石油的形成过程,从只有一个碳原子的二氧化碳开始,构建这些产品呢? 答案是肯定的。现任美国莱斯大学助理教授的汪淏田,从事的就是这个领域的研究。他所开发出的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生产的电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纯度的化工原料,在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获得绿色的化工产品。一旦大规模应用,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行业来说,将不啻为一场清洁革命。 汪淏田于 1990 年出生在安徽省宿松县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