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秋风今又☞ 047108513062
花已入瓶虽失色,剑无出鞘亦有锋!
关注数: 49 粉丝数: 142 发帖数: 10,430 关注贴吧数: 11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968.09—1973.09,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北卜子学校教师 1973.09—1976.09,内蒙古工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 1976.09—1976.12,留校待分配 1976.12—1978.12,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旗委宣传部工作 1978.12—1983.1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农林局政治部工作 1983.12—1984.06,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农委工作 1984.06—1985.08,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农牧工商联合公司党委书记 1985.08—1987.09,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农牧工商管理处(联合公司)党委书记、处长(经理) 1987.09—1990.1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区委常委、副区长(1986.09—1989.07,在包头钢铁学院钢铁冶金专业函授班学习) 1990.12—1993.10,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3.10—1995.01,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副盟长 1995.01—1996.10,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盟委副书记、盟长 1996.10—2001.09,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盟委书记、盟人大工委主任(1996.05—1998.05,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1.09—2001.12,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1.12—2006.12,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 2006.12—2012.02,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员会书记(其间:2008.03—2010.01,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2012.02—2013.02,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13.02—2016.01,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此脱贫! 如今“脱贫攻坚成效将作为评价一个干部的重要指标,我们会严格依据脱贫效果兑现奖惩,让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县委书记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一声高过一声地砸在于宝刚的耳膜上,他一骨碌爬起来,方知是梦。 自打这个会议召开,石峰镇党委书记于宝刚是吃不香、睡不甜,提拔重用四个大字天天在脑子里飞来飞去,让他心烦意乱。 精确扶贫工作刚开始时,石峰镇上报的贫困户数目位居全县之首。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石峰镇的贫困数字一直拖在全县尾巴上,让于宝刚既无奈又恼火。 夜里惊梦,呆坐到凌晨时分,于宝刚突然有了灵感。 第二天,于宝刚主持召开全镇脱贫工作会。“脱贫攻坚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没有退路,也没有借口,必须坚决完成。如何打好这场硬仗,我琢磨出一个办法,姑且称之为‘六个一’特色脱贫法,就是要对一分地、一粒粮、一头猪、一只羊、一棵树、一栋房进行反复核算、反复评估。”说到这儿,于宝刚右手用力向下一砍,仿佛要把贫困数字一把砍掉。 按照“六个一”特色脱贫法,时间不长,石峰镇16个行政村有15个全部脱贫,最后只剩下八沟村的12户人家。 于宝刚找来对口帮扶八沟村的干部张树坤,训斥道:“你工作是咋干的,都像你这样,我们怎么攻下贫困山头,老百姓怎么摘下贫困帽子?” 张树坤挨完训,直奔八沟村,向村干部提出在“六个一”基础上增加三样,把12个贫困户家里养的鸡鸭鹅纳入统计,“你们去算算,公的每只有几斤重,一斤值多少钱,总共能卖多少钱;母的一天下几个蛋,一个蛋值多少钱,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记住,一只也不能落下!” 经过评估核算,又有10户人家脱贫。 最后两家,一个是村西头的吴胜利,父亲常年卧床不起,离了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全家年年寅吃卯粮;一个是村东头的贾得旺,身体残疾,孩子又多,吃盐的钱都得向人借。 张树坤没辙了,回来向于宝刚汇报。 于宝刚笑道:“一动脑筋天地宽,你干得不错嘛。” “那还有两家怎么办呢?” “我看这两家都只差500块钱就到脱贫线了,这样,你从镇财政拿1000块钱发下去,以后给他们村拨经费时再扣掉,让这两家先脱贫再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