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雪
会说话的雪
关注数: 4
粉丝数: 0
发帖数: 396
关注贴吧数: 1
白蛇,中国的骄傲 看完白蛇传,我终于明白:大陆是有好片子的. 这些年来韩剧,港台偶像剧在大陆赚得不亦乐乎,<流星花园>,<冬季恋歌>,<大长今>......一部部看得我门眼花缭乱,一时间对大陆戏少了信心.我向来不太崇外,只是大陆的很多片子确实不行,才偶尔看了大长今.看完后,我不禁感叹:美丽,温柔,端庄,贤淑在她身上体现得那么彻底,难道巍巍中华的东方女性之美真的要靠韩国人来诠释么? 白蛇给了我回答:东方女人的根在这里!不慕名利,美丽动人,只羡鸳鸯不羡仙:这般完美的娘子何处寻啊!徜徉在这凝结了中华神韵的凄美爱情中,那些韩剧在我心中忽得没了分量. 白蛇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如清泉滋润了我那颗应失望而几近干枯的心,也给在韩风,台风中岌岌可危的中国电视剧打了一支强心剂.可看看那些不公正的评论吧,中国人这是在亲手扼杀自己的文化,扼杀自己振兴的机会.什么叫做作?他们在看卿卿我我的韩剧之时怎么就如痴如醉了呢?自己明明有不错的连续剧,却残酷地抹杀,中国人又是何苦呢... 韩愈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国正处在这"小学而大遗之"之际.他门吵着要削减外来片分额,说什么给中国电视剧更大的发展空间,殊不知:他门对于<白蛇传>这般优秀的作品的冷言冷语才真正伤害了中国电视剧.如此,又有谁敢创新,又谁敢说这流芳千古的故事,中华的文华又何以在沉淀与创新中永葆生机? 学着像白蛇般慈悲与宽容吧,让我们擦亮眼睛来看,用心好好体会,在我看来,<白蛇传>的意义远比其故事本身多得多. 最后,是出于对白蛇的爱,或是出于对<白蛇传>勇气的钦佩,还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回归的欣喜,我要大喊: 白蛇,中国的骄傲!
寂寞的月亮 (一个朋友的,顶她一下吧) 在我的视野里,真正寂寞的,恐怕就是月亮了。她那么孤单地悬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地遥远。这样的遥远里,我们的地球,总是在挡着她的光亮,偶尔漏给她一点点光线,像是在施舍一个孤儿,但她却无比地开心,冲着我们弯着嘴角甜甜地笑起来。但是,地球似乎又太狠心,似乎不允许她笑得太久,就又一次遮挡着太阳的光线,让她回归到一片黑暗之中。这样的时候,我看见,月亮好像是哭了,弯弯的嘴角,那么地让人疼,叫人怜……在苍茫的天空,在浩瀚的宇宙,她,为什么就如此地寂寞呵? 我看见那些从月球上发回来的照片和科学家们的考察报告,在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是的呵,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植物,没有空气,甚至连一点儿小虫子的生命也没有。月亮什么也没有过,月亮只有月亮自己,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那么空旷与寒冷,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这样的寂寞,恐怕只有月亮才能够承受了。 在月亮的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依然是寂寞的;有峡谷,可那些峡谷仍然是寂寞的;而她的那些平原,广袤地铺展开去的,却不是伊甸园那样的美,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与永恒的寂寞。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风儿鸣响的权利都没有了;月亮上还没有雨,她连听一听雨、看一看流水的资格都没有了。月亮,不仅是寂寞,而是太寂静,太死寂了,心中的喜乐与悲苦,都不知道该去向什么述说。 关于月亮,从古到今,有很多的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就没有过这些的呵,那些传说,不过是我们人类吃饱了肚子后的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她只有她自己,在深不可测的太空中,无止无尽地寂寞着。月亮在这样的寂寞中,在我们的地球上,许多人出生了,又老死了;许多花儿开了,又谢掉了;许多山沉入海底了,又有许多新的山从海底生长了出来……而月亮,一点儿也没改变,依然如亿万前那样无尽头地孤独与寂寞着。 月亮如此地寂寞着,又什么也没有,是她已经死了吗?但是,从科学家们的报告来看,她没死,是活着的,而且活得很好,她只是活得太寂寞、太冷清、太孤独了。 是的呵,月亮她从内到外都是寂寞的,寂寞地在天空中独自忍受黑暗、空洞与寒冷,连离她最近的地球,在我们看来都是离她那么地遥远。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地让人疼了。可是,我们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呢。我们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月亮总是在忍气吞声,而她又总是没有一点点怨言,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用她的圆希望人间团圆和美满。她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给了我们,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的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与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爱和创造。据说,在明月之夜,那些蟊贼、小偷和不良分子们,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许多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叫人类从善,是在把人性、友爱和道德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一腔的美好与祝福呈献给了我们。 但是,很多年了,我们太不理解月亮的寂寞了,太不关心月亮的孤独了,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获取月光、得到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为了月亮,我们的确是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这些歌曲,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我们还无止尽地利用和榨取月亮。我们的这些行为,与无私而光洁的月亮相比,是多么地自私、贪婪和无耻呵! 面对我们人类的种种不是,月亮总是很大度,很高尚,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是洁白、纯净、无暇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地启示与祝愿。 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随便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她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吧……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似乎从来就没把自己的充实、快乐和幸福寄托在别人的赞美或肯定上。她独自悬挂于天,不为众星捧月而圆,不为众人遥望而亮,更不为地球的遮挡而缺或圆。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孤独地洁白于太空,圆也是她,缺也是她,阴也是她,晴也是她,是的,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她会永远在天上,在芸芸众生难以企及的高度,独步于天庭,以天马行空的风采,拥抱寂寞,把一片光辉洒向人间。 因此,在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
建立个帮派吧!!! 我提议,建立个帮派,谁做帮主无所谓,主要是人多好说话嘛!!!
想让别人看你的文章吗?请先看别人的文章,从回帖开始 (望吧主置顶 有很多人总想让别人点评一下自己的文章,让别人对自己有个认可,但是,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别人也希望你对他的文章有个说法。那么好吧,先从看别人的文章开始,认真点评别人的文章吧,你将得到相同的回报!不信你就试试。
透过窗子看世界(写的不好,请多指教)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看林间小路,落英缤纷的树;看花开花落,恋恋不舍的情;看云卷云舒,恬淡从容的天。我们的心灵,透过眼睛这扇很大又很小的窗子,感悟着生活,触摸着世界。于是,在这感悟,在这触摸中,我们渐渐成熟,渐渐深刻,渐渐明晰了又晦暗,晦暗了又明晰。我们的眼睛,已不再只是一扇窗子。它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一座桥。眼中的泪水,不过如桥下奔涌而过的溪水,快乐才是这座桥唯一的永恒的主人。于是,在这感悟,在这触摸中,我们渐渐淳朴,渐渐纯真,渐渐微笑了又哭泣,哭泣了又微笑。我们的眼睛,已不再只是一扇窗子。它是我们与他人自然之间的一棵树。眼中的灰色,不过如树上暂时停留的小鸟,绿色才是这棵树唯一的永恒的主人。于是,在这感悟,在这触摸中,我们渐渐冷静,渐渐忧郁,渐渐离开了又回头,回头了又离开。我们的眼睛,已不再只是一扇窗子。它是我们感情的流露。岁月如歌,我们愿意在欢歌笑语中走过一生。既然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不如笑着离开。于是,在这感悟,在这触摸中,我们渐渐深沉,渐渐恬静,渐渐怡然了又心急,心急了又怡然。我们的眼睛,已不再只是一扇窗子。它是我们人生的见证。往事如烟,既然事已过,那么也不必把焦虑与痛苦的烙印永存于心。透过窗子看世界,学会了成熟,学会了淳朴,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深沉,学会了人生。
许黎明/王英洁/乔棠老师的学生们,顶一下你们的小师妹吧! 你们什么时候当他们的学生的?觉得他们怎么样?
童年时的偶像 大家童年时的偶像是谁?为什么?现在怎么看那时的想法?
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经意之间,我已经人到青年。人生本如离弦之箭,既已离弦,便绝无回头之日,也绝无重来机会。但我又常想,假如生活能再给我一次童年,我将会如何度过,如何把握,如何描绘呢? 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首先是要好好地玩玩。我要像鲁迅先生童年那样,在百草园里拔何首乌,摘桑藤子;像少年闰土一样,在月夜海边瓜地里刺猹,在雪地上捕鸟;像爱迪生那样把东西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甚至可以像他幼稚地用人体来孵小鸡;同时,还要像我自己曾经的童年那样,爬树,钻窖洞,满田满畈地乱跑……我要用“玩”来丰富我的童年,用“玩”来开阔我的视野,用“玩”来促进我的思维。 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广泛地阅读。无论是连环画,还是长篇小说;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名人传记—只要我一有空,一有书,就一定孜孜不倦地读起书来,像高尔基童年一样,在柴房里,在长明灯下,忘我的阅读;像我国古代读书人一样萤囊映雪,悬梁刺股,让连环画给我读书兴趣,让小说给我读书耐心,让童话给我丰富想象,让名人传记给我精神动力。 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大胆地说话,大声地歌唱。我要在电视节目中大声而自信地表达我的观点;我要像小扬科那样,热爱音乐,热爱歌唱,唱出我的生活,唱出我的心愿,唱出我的快乐,更唱出童年的幸福和人生的自信。 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多结识几位知心朋友;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多奉献一片爱心;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多给父母做一些家务;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让自己面对生活的一切……假如再给我一次童年,我要好好地享受童年。 然而,要再给我一次童年,有可能吗?一个人绝不会有两次童年。既然逝着不可追,我就只有珍惜我的现在,珍视我的拥有,让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更能发光发热;同时,我要帮助比我小的孩子,为他们描绘更美好的童年,尽力让他们过上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
也许 也许再见终会久久不来 也许企盼只能落得无奈 也许往事无法坦然释怀 也许梦想注定一场悲哀 也许誓言仅仅轻如尘埃 也许隔障偏偏深远似海 也许败红还要重新盛开 也许痴者将会永远等待
清河公主落为奴 在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坚持活下去的公主,其不幸的遭遇则种种各异,离奇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史家记录的范围,我们所能了解的并不多。痛苦就像千百年前的流星。早在我们注目之前悄然滑落,永远沉寂。但历史确也记载下来一件公主卖身为奴的事例,那便是西晋惠帝的次女临海公主曾有过这样一段噩梦般的经历。 晋惠帝的皇后贾后生有四个女儿,长女河东公主、次女临海公主、三女始平公主及小女哀献皇女。其中,次女临海公主命最不济。 临海公主原被封为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她途中与家人及姐妹失散。一名乡村野夫发现了落难的清河公主,他并不知道公主的真实身份,竟为几文钱将她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 钱温有一个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为人自私专横,尤其对身边的家僮侍婢。更是颐指气使,非打即骂。钱温买得公主后,便将她送给爱女当丫头。公主一生中最苦难最卑微的生活便由此开始了。 清河公主生得仪表端庄,因为身上带着皇室血统,一步一颦都极有韵致,那是一种非小家碧玉所能及的气度。这很使钱女妒忌,她套问公主被卖之前的身份,公主都避而不谈。 钱女对公主相当冷酷。动不动就差她做这做那,稍有不慎就用鞭子抽打,关在黑房间,几天几夜不供吃喝。公主孤苦伶仃,举目无亲。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她心想,从前做皇女的时光再如何繁华,终究也是一场过眼烟云。她认了命。 晋元帝在江南恢复了晋朝,史称东晋。 清河公主听到这一消息,仿佛在黑暗中抓着了一线希望。钱女差她外出购买脂粉时,她乘人不备,逃出火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都城,求见当朝天子。然而门口的卫士见她衣衫褴褛,一身奴婢打扮,不相信她就是前任晋惠帝的女儿。在她赌咒发誓之后,卫士将信将疑,终于同意向上禀报。 在元帝面前,公主涕泪惧下,陈诉了这些年来的颠沛流离及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元帝感叹皇女的不幸,更愤怒钱温及其女儿如此虐待公主。他命人押来钱温及其女儿,送入死牢。 不久.晋元帝改封清河公主为临海公主,下嫁宗正曹统。公主的生活,终于云开雾散。她作为公主曾被卖身为奴的经历也堪称史之唯一。
金城公主多舛难 金城公主,宗室名媛;金枝玉叶,远嫁吐蕃。生于帝王之家,命运坎坷多舛;历经坎坷之路,几遭情感折磨。背井离乡,饱经凄苦,一代公主富贵云烟迷幻,柔弱女子苦涩其心伤悲。 金城公主,出身名门。文成公主乃唐朝最后以无名宗室之女和亲,金城公主实为和亲公主之真实“帝女”身份。公主入藏,唐王朝明言,其为雍王李守礼之女。李守礼其父为章怀太子李贤,即高宗李治第六子,中宗与睿宗之兄。《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中宗亲自送金城公主至始平县,“帐饮,引群臣及虏使者宴,酒所,帝悲啼嘘欷,为赦始平县,罪死皆免,赐民徭赋一年,改县为金城,乡曰凤池,里曰怆别。”再以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送往吐蕃。 金城公主,和亲波澜。公主入藏,本为嫁与吐蕃年轻英俊之王子善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相传,公主行至汉藏两族交界处,闻之噩耗,悲痛无奈孤影自怜,宝镜从手中滑落,摔成两半,变成两座山,此乃青海境内之日月山。王子虽死,其父还在,无奈和亲之使命,只得继续艰难之旅,阴错阳差嫁与本应为其公爹之藏王赤德祖赞,作一偏妃。 金城公主,痛子哀伤。公主生王子赤松德赞后,引起没有生育之大妃子纳朗嫉恨,趁公主分娩时抢走婴儿,外宣称孩子是她所生。儿子被别人据为己有,公主悲痛欲绝。史料记载,金城公主于不梳不洗中熬过无数不眠之夜。历时一年有余,经过诸多磨难,公主方与儿子团聚。身心受到伤害之金城公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命运坎坷,于吐蕃生活未及三十年而逝。
高阳公主情迷茫(执著的人一定要看) 高阳公主,痴情悲凉;婚恋经历,毁誉沧桑。美丽任性之公主,或曰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或曰执着情爱,蔑视纲常;一代争讼纷纭之传奇女子,一曲哀怨凄婉之情感哀伤。 高阳公主,帝王血统。高阳公主乃唐太宗李世民之十八女,美丽温柔之玳姬所生,素为太宗所锺爱。帝王深宫之威严华贵,使其养成民间女子绝无仅有之傲慢骄横;大唐盛世之生活熏陶,使其具有无可比拟之雍容才情。高傲之公主,叛逆之性格,或许奠基其艳丽哀婉之悲剧,或许埋下其无法摆脱之祸根。 高阳公主,无缘美梦。位尊高贵之窈窕少女,风流倜傥之翩翩郎君幻梦。郎才女貌之希冀,实乃人之渴望;然则绝望之抗争,却非比寻常。父皇降旨,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房遗爱乃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公主抗争:宁嫁田舍翁,不嫁宰相府。父皇不许公主无奈,新婚之夜,将驸马阻挡于洞房门外,语之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高阳公主,爱河禅房。或许婚姻不如意之郁闷,或许郊外游猎之机缘,或许冥冥命运之安排,公主巧遇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之辩机和尚。辩机15岁出家,怀着高操之志节,专心佛学,以渊博学识,优雅流利之文采而知名。荒野草庵突现丽如牡丹之佳人,大胆热情之公主,使辩机落入情网,巫山云雨爱河鸿蒙。 高阳公主,情爱忧伤。公主青春之恋情火炽烈,几番幽会辩机深感彷徨,事情败露学术抱负无成,美丽公主之热情,令其心醉难断衷肠。被选为《大唐西域记》之撰写人,使辩机摆脱烦恼。公主为情人之光荣使命,含泪应允暂不分心情郎,临别赠与玉枕,岂料或从天降。盗贼赃物源于僧房,和尚玉枕华贵闺香,“*情”之凭证,令太宗怒发冲冠,判辩机腰斩极刑血染刑场。《瑜伽师地论》之五十一卷至八十卷译文成为辩机绝笔。公主揪发捶胸,咬破衣裳,饮食惧废,如疯若狂。公主之魂魄,已伴随辩机消逝远方。 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 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
大义公主屏风恨 (爱国的人一定要看) 大义公主,身世浮萍;生于皇家,飘流虏廷。荣华富贵实难守,池台亭榭终自平。遭逢偏伤远嫁无奈事,经历国破家亡凄凉情,目睹盛衰成败如朝露,感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大义公主,爱情不幸。本为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为千金公主。赵王喜爱文学,与庾信交往甚密,多有唱和之作,公主受其熏陶,亦有诗才。周大象二年,身不由己,出嫁突厥沙钵略可汉,以其青春年华,充当维持两国友好之工具。才貌双全之公主,岂无爱情。生于皇家,惟有牺牲,听天由命。 大义公主,家庭不幸。出嫁不久,皇室倾崩。时周静帝年幼,执掌朝政之大臣杨坚,趁机篡权,以“禅让”形式,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家国覆灭之时,宗族被杀戮殆尽。摇望故国,怀念亲人,悲痛欲绝,孤苦伶仃。仰望苍天,哀叹遭此又一重不幸。 大义公主,情感不幸。突厥军事力量强大,隋文帝杨坚出于政治利益之需要,对金公主不能不加以笼络,因赐姓为杨,编入杨家宗谱,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望其深明“大义”,维护突厥与隋之友好关系。面对民族大义,面对国恨家仇,痛心欲绝,和睦仇敌。情感折磨,何其不幸。 大义公主,死亦不幸。大业九年隋灭陈,隋文帝杨坚将陈后主宫中一架屏风赐与大义公主。陈之屏风,陈之覆亡,由此联想北周王朝与个人之命运,大义公主写下无限伤感之诗篇:“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隋文帝得知后,大为恼怒。迫使突厥可汗,杀死大义公主。飘泊胡地多不幸,一缕香魂返故乡。 皇家公主荣华世,命运嘘嗟不幸生。 盛衰朝暮浮萍摇,怨诗香魂恨屏风。
平阳公主英雄传(女强人一定要看) 平阳公主,女中豪杰;威武将兵,旌旗猎猎。天下纷争中原逐鹿,驰骋疆场父兄齐名。不让须眉,独树一帜招兵马;数万红颜,娘子军威天下闻。君不见,娘子雄关今尤在,千年犹忆女将军。 平阳公主,豪气干云。 唐高祖李渊之第三女,太宗李世民之妹,太穆皇后所生。李渊父子决策起兵,公主见解非凡,让丈夫柴绍速往太原参与,自己则独立于关中组织武装策应。《旧唐书•平阳公主传》记载:“义兵将起,公主与绍交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惧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红颜女子豪气干云,胸中自有十万兵。 平阳公主,巾帼将军。隋末天下大乱,义军蜂起。李渊起兵反隋后,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并招降了隋朝将领何潘仁上万名队伍,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四县,队伍扩大到7万余人。李渊渡黄河推进长安时,公主队伍与父回合围攻京城。后,公主与兄李世民一起荡平西北之隋王朝残余势力,为唐王朝建立立下卓著之功勋,其军队女子英豪,纪律严明,被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红颜精英。唐军所向披靡,平定关中;高祖因公主独有军功,晋封“平阳公主”,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唐高祖武德六年,平阳公主薨。李渊打破旧制,以正式军乐军礼为其送葬。按照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以彰其“伟烈”。相传,山西阳泉娘子关故名“苇泽关”,因公主于此驻兵而今名。娘子关南门之“宿将楼”,桃河彼岸之“点将台”,绵山之“避暑楼”均为平阳公主所建。避暑楼东山坳之小水潭,乃当年公主之洗脸盆。 巾帼英雄胆气豪,腰横秋水艳翎刀。 功成名就天下定,女儿红装换战袍。
永泰公主死因谜 (历史迷一定要看) 永泰公主,香魂依依;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生于帝王之家,唐中宗李显之女,武则天之孙女;喜荣华正好,年仅妙龄十之有七;恨无常早降,祸起萧墙一命归西。生之尊贵,葬之显赫,死因神秘。 一说永泰公主被武则天处死。《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纪》中说:大足元年“九月壬申,杀邵王重润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 《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史书记载,均为懿德太子李重润与永泰公主,因议论武则天私生活而被其赐死。 一说永泰公主死于难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掘永泰公主之墓,墓室得《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碑。有人根据永泰公主墓出土十一块骨盆碎片,复原了永泰公主之骨盆,经科学测量与鉴定,认为“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较之同龄女性骨盆都显得狭小,并结合墓志铭“珠胎毁月”句,断定“永泰公主死于难产”,而非其祖母武则天所杀害。 一说永泰公主被武则天毒死。永泰公主墓志铭有“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句。有人判断,“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说明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丧命于利刃后,永泰公主仍孤单生活。“槐火未移,柏舟空泛”,说明焚烧大槐树之火,即杀武延基之事,虽然未波及公主,但她不久亦死去。墓志铭另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句。 “珠胎”为怀孕, “珠胎毁月”当是志文作者隐喻公主被武则天所毁。因身怀有孕,不立斩或杖杀,而缓期逼令服药自杀。这就是“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所谓永泰公主之“守寡生活”。 皇亲国戚金波粒,冷酷无常索香魂。 寻常百姓粗茶淡,挚爱亲情享天伦。
喜欢安意如.古龙.金庸的来!(闲人免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