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老妖👻 runsky01
关注数: 26 粉丝数: 306 发帖数: 897 关注贴吧数: 21
毛伟杰的状态低迷的根在哪? 为什么毛伟杰的状态越来越低迷?为什么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中场,如今在场上显得如此犹豫、不自信? 看着对方刘祝润在边路一次次突破、冲刺、策动进攻,再回头看看自家替补席上沉默的毛伟杰,很多球迷心里都冒出同一个疑问:这真的是我们当年那个技术细腻、踢球聪明的“小毛”吗? 说实话,这场比赛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暴露出的问题。毛伟杰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机会太少。 你让他一场比赛打90分钟主力试试?让他连续三场首发,让他在场上犯错、调整、再犯错、再成长,你再看看他会不会变?足球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靠比赛“喂”出来的。尤其是对一个才20岁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比赛的锤炼,再多的训练也换不来真正的自信。 咱们不妨把镜头拉近一点,看看毛伟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球员。技术特点上,他属于典型的“控球型中场”,脚下频率快,传球思路清晰,拿球不慌,处理球很“聪明”。他不像刘祝润那种靠速度和爆发力撕开防线的突击手,毛伟杰更像一个“组织者”,能在中场稳住节奏,用一脚出球调度进攻。这种球员的成长曲线本来就是慢热型的,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去建立对比赛的掌控感。可问题是,他现在连基本的出场时间都保证不了。 反观刘祝润,为什么现在踢得这么“开挂”?为什么自信心爆棚?很简单,人家几乎场场首发,教练敢用他,他也用表现回报了信任。这就是正向循环——打得多,信心足;信心足,状态好;状态好,就越能打主力。 可毛伟杰呢?一两个失误,就被按在替补席上,下一场又换人,这种“二轮秀待遇”,换谁不心态崩?要知道,他可是大连现在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本土新星啊! 咱们再换个角度想想:大连队现在是什么情况?球队资金紧张,引援受限,本土青训成了唯一的“造血”渠道。这种情况下,你不重点培养毛伟杰、杨明瑞这些年轻球员,你还指望从天上掉下来几个国脚吗? 以前大连队人才济济,谁踢不好就换人,那叫“有底气”。可现在呢?你看看替补席,真正能扛大梁的年轻面孔有几个?毛伟杰现在在队里的地位,说白了,就跟NBA的“状元秀”一个道理——你得给他试错的空间,得允许他成长中的阵痛。 你让一个19岁、20岁的孩子做到梅西那样零失误?那不现实。谁年轻时不是从错误中走出来的?关键是,你敢不敢给机会,愿不愿意等他成长。 李国旭指导今年把刘祝润练出来了,这是好事,但明年人家合同一到,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的还是大连本土的这些孩子。你今天不用毛伟杰,明天他心态彻底垮了,后年你拿谁来填补中场空缺?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再说,毛伟杰和刘祝润真的一样吗?类型完全不同!一个偏组织、偏控球,一个偏突破、偏速度。球队需要多样性,不能只靠一种风格打天下。现在刘祝润主打边路突击,那中场调度、节奏控制谁来干? 总不能全靠外援或者老将吧?毛伟杰恰恰就是那个能补上这块拼图的人。可你连让他上场的机会都不给,怎么知道他不行?技术统计上看,他出场时间寥寥无几,数据自然不好看,但这能说明问题吗?不能。数据是结果,不是原因。 原因是——他根本没机会去创造数据。 更让人心疼的是心理层面。一个球员一旦失去自信,比受伤还可怕。你看毛伟杰现在的比赛画面,拿球第一反应是快点传走,不敢控,不敢突,生怕失误被换下。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阴影。他不是不想踢好,而是怕踢不好。 这种“怕”一旦形成惯性,职业生涯可能就毁了。李指导作为主教练,难道看不出这一点?主场输给蓉城,或许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让李国旭“才发现不对劲”的,是球队青训断层、年轻球员成长停滞的深层危机。 咱们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喊“振兴足球从青训抓起”,可口号喊得响,落地呢?像毛伟杰这样的苗子,如果因为缺乏信任、缺少机会而被埋没,那才是真正的遗憾。大连足球有过辉煌,靠的就是一代代本土球员的传承。 现在虽然不如从前,但只要肯用心培养,未来依然有希望。毛伟杰不是“不行”,他是“没被用好”。你给他三场主力,让他放开踢,让他失误,让他调整,我敢说,他一定会越踢越好。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球员的问题,而是整个球队发展理念的问题。你是要短期成绩,还是长期建设? 是要“谁行谁上”的表面公平,还是要“谁有潜力谁上”的战略眼光?在当前大连队人员紧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内部挖潜是唯一出路。而毛伟杰,就是那个最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所以,别再问“毛伟杰为什么不灵了”,该问的是——我们给了他多少机会?我们有没有耐心等他成长? 一个20岁的孩子,本该在球场上无所畏惧、大放异彩,而不是在替补席上默默等待一个可能永远不会来的信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