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妃暄煊 师妃暄煊
关注数: 46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23,456 关注贴吧数: 9
Post Processing Styles 教程#1 (人像) [转自图虫Muzipic ] Post Processing Styles 教程#1 (人像) 我用Photoshop,已经六年多了 基本上是每天都能学到新的东西,所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精液. 你可能会对一下教程在不同的图片中 有所改动,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你的————想象力. 关于Post Processing Styles,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尤其是对于人像摄影来说, 它可以帮助你让你的照片与别人与众不同。 原图: Step 1:(让人物细节更加明显) 用HighPass 浏览图像 得到一个你比较满意的 效果(此图中,主要注意眼部的细节)数值介于35.5之间(切记不用点击确定,只要记住这个数值就可以),然后 进入下一步 复制额外两个图层后,点击第2图层(Layer 0 copy)————>滤镜(Filter)->模糊(Blur)->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 把刚才计算出来的数值输入其中确定. 接下来的步骤十分重要 . 点击Layer 0 copy2(图层三) 之后去图层---> 应用图层 输入一样的数值后 点击确定(确定 图层选择,也就是Layer 0 copy - 高斯模糊过的 二号图层)一切设定完后 ,取消二号图层(Layer 0 copy)的显示在三号图层(Layer 0 copy2) 图层属性 选择 线性光 效果 应该是这样子的 。之后 建立模板 (ctrl+I 反转),之后用笔刷(扩散类型)慢慢擦拭. 效果 Step 2:(颜色) Color Code#(7bd42c) 建立一个Levels 之后在建立一个 Levels (2) 建立一个可选颜色(Selective Color) 建立 曲线 然后 你就牛逼了 PS: 转载的话 麻烦说一声(我不奢望什么 ,起码给点feedback 也成) , 你这辈子不是为了点击率而活着的.
论画面中质感与层次 [转自图虫:摄影匠人小强] 最近比较忙,所以教程来的比较慢,由于工作量太大,所以后期合成的教程留到下次。不过这次的内容绝对是对各位摄影师非常有帮助的东西。我希望大家从最基础开始理解一幅画面的构成,并不是只是盲目的追求时下流行的效果。毕竟,每一种效果也都是大家慢慢尝试出来的。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的层次与质感都是至关重要的两个东西。记得原来李涛老师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好的作品赏心悦目。赏心=好的创意与内容;悦目=完美细致的画面表现。前者只能靠各位自己的阅历自己的思想去慢慢发展,后者更偏向于技术,很容易在理解后得到质的提升。 这次对这一幅作品进行讲解。这幅作品的风格受大家的喜爱,偏向于国外摄影沙龙风格,在《影像视觉》首期PS挑战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为我赢得了一台艺卓显示器。且在国外比赛中拿了很多奖。讲解除了技术方面之外,我会更多的讲解为什么这张图片会这样处理! 首先看看原图,看似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颜色泛灰,光线平淡。但正是这样的素材,才能让我们最大余地的发挥自己的主观思维,去创造出一张作品! 下面开始正式的调整步骤! 1.保证你拍摄的是RAW格式,如果不是RAW,还是请你点右上角或者是左上角的X吧。 2.打开照片,进入ACR面板,进行调整。我这里已经调好了。在调整之前首先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有了方向才会慢慢的靠近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能盲目的乱搞。我这里想要的是细节和质感。所以我需要让整幅画面都有纹理,高光不能过曝,阴影不能欠曝。总而言之,在ACR里的任务是找回图片的所有细节! 色温: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用于画面的统一,这里我尽量做到还原,因为最正常的色温最能表现出更多的细节!色调:不做某种特定色调一般不要去动,直接影响整幅画面的色彩偏向,我没动过。曝光:在高光不曝光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进行调整,曝光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色彩的还原以及细节的质感。对比度:尽量不要增加,灰度越多的画面,细节越丰富。高光:很有用的一个工具,能轻松的把曝光的高光区域找回细节。阴影:与高光工具相同,找回暗部的细节,但是找回的同时要注意暗部噪点的出现。白色、黑色:与对比度选项一样。只是分离了白色和黑色单独调整,根据这两项可以控制高光与阴影的明度和灰度。清晰度:画面的色彩细节过渡,细微的反差调整。我这里调满了清晰度选项,由于画面很灰,所以效果比较自然,平常使用时要慎用。自然饱和度:对饱和的色彩敏感,调整幅度大,对不饱和的色彩不敏感,调整幅度小,是很聪明的饱和度调整方式。饱和度:整幅画面的饱和度调整。这里我将饱和度降低,是为了是画面的色彩不刺眼不跳跃,更加统一色调。上述步骤理解之后,那么现在可以打开PS了。 3.打开PS,复制图层副本,这个不用多讲了。 4.画面的明度统一。此步骤需要运用素描知识了,需要摄影师主观的把画面的主体与次体以及再次体给分辨出来,进行一个深度的调整。每一个区域是不同的空间,需要不同的明暗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这里我大概分了三个区域。人物,前景,背景。明度表现上人物>前景>背景。这样不仅主次关系出来了,空间感也会更好。工具方面,色阶曲线亮度对比度都可以。我使用的是亮度对比度,方便观察,我用画笔标注出了三个区域。 5.重复上一步骤的事情,更细致的在人物上和前景上塑造空间感与层次感。光影会直接决定质感,在有细节的情况下主观的对局部进行加深减淡。靠自己的理解,让应该暗下去的区域更黑,让应该受光的区域更亮。当然前提是不能过曝与欠曝。可以复制副本进行加深减淡操作再降低图层不透明度混合。也可以新建图层为叠加模式,用黑色画笔与白色画笔来慢慢涂抹。方法其实都不重要,主要在于大家的美术功底了。这里我就不做那么细致了,只是为了方便大家观察。 6.整体效果处理完成之后,进行最后的调色以及裁图。这个都很简单了,根据想要的色彩偏向进行可选颜色的调整。再稍微调整下整体色阶,降低饱和度,增加点暗角,整幅画面就完成了。 7,合格的加深减淡调整出来的作品,可以通过转化为黑白的方法来检测。如果一幅画面转换为黑白之后,黑白灰分明,细节丰富。那么说明你成功了! 最后,还有一句话想对大家说。摄影和后期都没有捷径。唯一能做的就是细致细致再细致!依靠插件以及外界因素是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越变越牛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