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dj100000 azdj100000
关注数: 4 粉丝数: 310 发帖数: 3,698 关注贴吧数: 51
舒服最重要——iFi Nano iDSD BL简要听感 早在我还是个分不清DAC和耳放的初烧的时候,iFi这个牌子就进入了我的视野。当时苦于电脑的耳机口电流声频繁,作为学生党希望搞一台便宜、体积小、不占电源又能改善电脑音质的设备,于是前代产品iFi Nano iDSD一度成为我的目标。当然后来因为解决了电源问题而选择入了台机坑,并没有买iFi的产品,不过我此后还是一直在关注iFi这个剑走偏锋的厂家。 三四年过去了,iFi的产品线从一开始的Nano系列扩大到Micro系列,从解码、耳放到各种周边配件,新品层出不穷,以至于很多人都吐槽记不住他们产品的型号。我倒是觉得蛮好记的,从名字上基本都能看出来——Nano和Micro代表产品的体积,Micro要更大一些,也是更高端的型号(我也不清楚接下来厂家有没有考虑推出更大的型号,不过只有“微”和“纳”两个产品系列总觉得怪怪的);i打头的那个词代表产品功能,iDSD顾名思义就是DSD解码耳放一体机,iCAN是耳放,iDAC是纯解码,iTube是真空管耳放。其他配件还包括iPower,这个很明显是电源;i/DC/AC/SPDIF Purifier表示对应线路的净化器;Mercury是单头USB线,Gemini(双子座)显然是双头USB线,等等还有一堆,就不说了。不过这么一看,这家厂子的产品真是够多的,不知道搭配一套完整的iFi系统需要多少钱。2017年iFi又推出一个新系列——BL(Black Label),即所谓“黑标版”,其主要特征就是不同于此前产品线的银色主色调,BL系列的外壳采用黑色为主色调。本次评测的主角即是iFi Nano iDSD的黑标版,也是厂家宣称的升级版。 拿到机器,第一感觉是至少从外观和做工来看,它比起前代确实是升级了。磨砂黑的外壳并不会给人以廉价感,摸起来也不会因为冬天而感觉太凉,旋钮、铆钉等各种细节部分也做得相当不错。可能由于我一直比较喜欢小巧的物品,所以它的第一印象给了我很好的观感——真的非常非常小,截面积大概只有iphone7 Plus的一半,跟我的Aune B1LTD摆在一起要短好大一截,而且还非常轻,这让人不禁对它的实力产生了怀疑。不过我是一向反对在调音不成熟的情况下把推力或者声音密度做大的(比如我就觉得铁菊花一代比二代好听,这是题外话),这东西声音好不好听,还要听了才知道。由于iFi Nano iDSD BL的输入端比较冷门,是个USB-A公口(其实前代产品iFi Micro iDSD已经是这样了,这个思路好像是iFi这个厂特有的),所以各种连接线都不好找。不过厂家给的配件还是蛮足的,包含了另一端是各种各样接口的连接线和转接头。插上电脑,在Win10系统下自动安装了驱动软件,这一点令我很满意,比某些需要专门去官网下载驱动的厂家靠谱多了。接上箱子看了场球,连接很稳定,声音一耳朵也确实比电脑直出强多了(当然箱子要另接功放,所以只能简单判断一下)。移动端,iDSD BL和iOS与安卓系统的手机兼容性都不错,不过安卓系统下目前我只能用海贝播放器,其他播放器都没法设置用外接解码出声,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年龄水】83年(昭和58年)出生女优的谜之断层 闲来无事统计了一下各女优的出生年月,发现一线女优的出生年份在83年出现了显著断层。往前数有70末一众女神,往后数85起新生代女星井喷,即使相对低潮的81、82、84年,也至少有数位曾经达到一线或准一线水平,但83年生的女优却很难挑出一个排的上号的——然而这一年倒是出生了两位歌坛巨星中岛美嘉和宇多田光。 简单列一下70-80年代各年份出生的主要女优(再早的不好统计,90后地位还没有完全形成): 70:工藤静香、中山美穗、永作博美、和久井映见 71:藤原纪香、酒井法子、木村多江 72:常盘贵子、松雪泰子、稻森泉 73:深津绘里、筱原凉子 74:水野美纪 75:米仓凉子 76:中谷美纪、木村佳乃、小雪 77:松隆子、松岛菜菜子、菅野美穗 78:矢田亚希子、长谷川京子、麻生久美子 79:仲间由纪惠、国仲凉子、友坂理惠 80:竹内结子、广末凉子 81:星野真里、尾野真千子、池胁千鹤、柴崎幸 82:深田恭子、真木阳子 83:水川麻美(搜刮半天就这么一个,实在只有这个程度了,感觉跟其他人相比级别还是低了一些) 84:香里奈、山田优、栗山千明 85:上户彩、宫崎葵、绫濑遥、苍井优、满岛光 86:北川景子、上野树里、石原里美、杏、泽尻绘里香 87:井上真央、长泽雅美 88:新垣结衣、户田惠梨香、堀北真希、吉高由里子 89:多部未华子、桐谷美玲
paw 5000简单听感及与官配FLC8的搭配 下午去的时候手机居然没电了……所以没有图。 而且,因为去的比较晚,店里的很多随身前端都没电了,能开机的只剩金菊花、802、a17这么几台,就连铁菊花也就剩了一点点电,所以只听了不到一个小时。再加上手头没有TF卡,只能拿店里到TF卡听,没试自己喜欢的曲子,所以只好写得简略一些,算是一个粗浅的印象吧。 首先用我自己的FLC8,金管+红色后塞+黑色前塞,听了几首流行曲目。第一感觉是下盘非常扎实,声场大而规整(对比不多,感觉大于802,不明显小于金菊花),结像精准,将蔡琴的女声表现得相当柔顺,听感上甚至隐隐超过了金菊花(当然素质上有差距)。虽然高频确有削弱,但人声完全没有闷糊感。男声(特别是中高音部分)确实放大了颗粒感,但声音显得活力十足而并不干薄。不足之处首先还是高频,钢琴声明显像是隔了一层,当然这很大程度上还是FLC8自己的调音,因为这套调音组合完全是为流行考虑的。 然后换了店里的一条FLC8,绿管+透明后塞+黑色前塞,这是一套主打乐器的调音组合。我自己平时不太听也不懂古典,而且播放器上面似乎只有一首纯古典曲目(我还忘记是什么了)。第一印象是铁菊花还是注重声音的完成度,高频没有特别的拔高,总体而言显得不抓耳但较为耐听,声音顺滑结像清晰,而大提琴的表现更是这套组合的一大亮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铁菊花就这么自动关机了。 总体印象,铁菊花的纯素质应该是不如802的(当然还是明显好于a17),更和金菊花相去甚远。不过良好的声音完成度让它搭配塞子显得游刃有余。特别是与官配塞子FLC8搭配,对一些节奏较慢、音色突出、录音质量更好的流行曲目的表现要优于802。这一点非常符合我自己的听音风格。 而快节奏、风格激烈的曲目则是铁菊花的短板,喜好这一类型音乐的烧友建议敬而远之。 另外说一些别的印象: 铁菊花的lo素质很高,虽然输出只有区区1.0vrms,但是输出到aune b1上的声音感觉要优于2.0vrms的pmd660和06mx。铁菊花+aune b1的声音显得比铁菊花自身的po霸气一些,中高频更为通透,人声颗粒感减轻,声场倒是并没有明显增大。 外观显得很高大上,比起在场的其他国砖(金菊花、C4、HM系列一堆)更像是正式商品而非工包半成品。做工很好,触感很舒服,没有akjr的棱角感(虽然很多人会喜欢这种棱角感),完全不用带皮套。UI比较简陋,但是操作顺畅,开机速度惊人的快,不过有些操作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搞明白。运行也很流畅,在我听的1小时内没有感觉到发热。底噪方面,除非增益和阻抗都调到High,否则(至少在FLC8下)是听不到底噪的。按键键程短,弹性不足,但除了开关键摁起来不太舒服以外,对操作并没有太大影响。 以上。
本来后两场压力可以小一点的……接下来有的苦战了 按说这三轮是确立优势的最佳时间,可惜遇到了伤病潮。按你鹰本赛季一输就是两三场的尿性,其实这场平局已经算是可以接受的了,至少没有遭受第四次两连败。 优势虽然已经微乎其微,但是目前还在。那玻璃接下来两轮的对手是“摁”玻璃和封闭集训后的米兰,别小看封闭集训,那玻璃从n轮不胜到最近的最低消费,靠的也是封闭集训。而且他们还有接下来连续三周的双赛,这种拼着一口气在疲惫状态下拿到的连胜未必能持久(参见紫百合,目前来看后遗症很严重,过了魔鬼赛程反而连败给保级球队)。最关键的是,最后一轮客场就一定输吗(又不是没赢过)?你鹰不是大尤文大国际,没有最后一轮掉链子的传统(一般都是倒数第二轮)。那玻璃贴吧里各种笃定我鹰后程会掉链子,求打脸。 倒是隔壁赛程相对轻松,我觉得也不会就这么摆烂下去,最好趁他们没缓过劲来赶紧拉开一些分数。最后的德比起码是“主场”,按历史战绩来看,我鹰“主场”的发挥还是不错的。 说回我鹰自己。接下来两场可以说是最艰难的时刻。新伤员刚下去,旧伤员还没好利索,而且球队士气和状态都受到了打击,再加上一周几赛的疲惫。不过你鹰本赛季有个好处,就是“谁猛砸谁”,对稀里哗啦n轮不胜的对手各种送温暖,碰见状态爆棚n轮不败的倒是像打了鸡血。维罗纳、都灵、桑普、紫百合,揍得一个比一个狠。希望面对奶牛也是如此,这时候确实没必要送温暖了。本周的两场球,都是大苦战,也许比分会很胶着,就看这一口气能不能顶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