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二世的太阳 国王二世的太阳
此号已废
关注数: 209 粉丝数: 621 发帖数: 7,990 关注贴吧数: 242
《活着》感悟(片段)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空虚或苦难终将会萦绕你的一生。但你还是存在着,在这个无意义的宇宙里作为一个无意义的个体存在着。我们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我们的意识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真实确切的存在着。并且我们在存在的基础上,将无意义创造出意义。这大概就是存在主义。余华的小说里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这种存在主义。我们为了活着而活,活着是生命的唯一动力和最高意义。这是作者对生命形式的尊重,是对人类生命的充分肯定。 关于存在主义,萨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存在先于本质。”我们首先存在着,才能打造自我。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有了活着这个存在的大前提,你的“活着”才有可能有意义。但这种存在依然摆脱不了命运之手。人可以改变其生命的存在形式,却无法掌握其生命形态的走向。这就是命运。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贵的确大难不死,龙二的“福贵,我这是替你去死啊”也曾深深叩击我的心灵。但是,福贵有后福吗?他的人生是递进的苦难。直到最后他都是孤独的,孤独的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上存在着。所以啊,人类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那段时期的黑暗与恐怖,或许是我这个出生在温室般和平的时代的孩子无法感受到的。但通过《活着》这部作品,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即使在文革那样的时期,一个孤立个体的存在也可以跨越时代。《活着》是一面镜子,一面让我们时时刻刻警惕,也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
开始喜欢上村上春树的文字了 今天终于得以享受生命 过上了希望过的生活。去了书店,呆一整个下午。一杯花茶,一份薯条,一本小说,仅是这样就是我中考前无比羡慕的日子。嘴里和着淡茶和黄桃的甜味,时不时再来一根另人嘴馋的蘸着番茄酱的热乎薯条,耳边仅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一抬头,就是蓝天,白云。(这就是我喜欢乐转的原因!太小清新了啊卧槽!) 第一次接触村上的文字是在小学四五年纪。那时一个要好的朋友喜欢看村上的书(现在想想还真是屌啊!虽然和她六年级闹了别扭至今未说一句话,但是我还是超级佩服那时候她就能开始品味阅读这样的书!要知道我那时候只看霸道总裁爱上我这类的小说啊!),便借了那本《1Q84》来看,不过,大概看了二三十页便觉得索然无味,想必那时候的我还看不懂文字里隐含的深意(那时候我还对好友集齐了一整套1Q84感到奇怪!)。 然后第二次,与第一次隔了很久,是初二的时候。那时候乐转开业也没多久,第一次去,妈妈给我一个半小时时间逛。正巧那本村上的《眠》就摆在一个极为显眼的地方,而且是短篇,就算是看书超慢的我一个半小时也可以看得完。我就慢慢看了起来。然后就是一入村上深似海啊!看得超入迷!他的小说,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也没有凄凉幽美的爱情。都是描写几个很普通的家庭或人物的点滴以构成整个时间。他的小说带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午后的阳光,看起来没有多重要,然而却是能唤醒你,去除之前的慵懒,给予你一个新的人生姿态。也像是一杯淡茶,出品不觉多奇,只有入口反复回味才能感受到它细腻的粘稠感。 今天第三次接触村上的文字。《天黑以后》。里面有很多漂亮的文字,但这与那些青春小说里那些毫无意义的华丽辞藻决然不同。村上的文字不是华丽,而是精美。没错,精美。他的每字每句都有这它存在的独特意义。是哲学与文学的交加重叠,然后,构成了整篇小说,整个世界。 村上。我有点想要更加了解你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