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疗法 顿悟疗法
关注数: 79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7,881 关注贴吧数: 4
读林语堂《关雎正义》 说关雎,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正解自然是教科书上说的,但谁会对正解感兴趣? 在歪论中,当属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毛亨认为诗中“君子”指周文王,“淑女”即周文王的正妃,中心思想是赞美“后妃之德”。先有毛亨,后有郑玄,让毛郑二人一掺乎,这首唯美的爱情诗篇就彻底变了味道。细想也不无道理,那个时代,能完整保留下来写进历史的,必是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 于是关雎的正解就变成——不是周文王想女人想得吃不香睡不着,而是正妃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因为找不到一个既窈窕又淑女又配得上周文王的女人。如此“后妃之德”在封建王朝,绝对靠谱。 于是林语堂林老先生也跟着凑热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张太太听说老公在外面有了女人,气得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儿子看见了就问:“妈,你为何睡不着,翻来覆去的?” “儿啊,你不知道,你爹嫌你有个亲妈不够,还想给你找个后妈!” “这很好呀!你应该向周文王的老婆学习,她也睡不着,不过她不是担心自己男人找小老婆 ,而是担心自己男人找不到小老婆。真真是女性的典范!” “这是谁说的?”张太太一听肺都气炸了! “我们的老师呀!” 于是第二天,张太太,李太太约同王太太,刘太太,一起打到学校去,老师吓得闻风而逃,几位太太没处撒气,索性把学校里的诗经课本全撕烂了。
离婚快乐 见婚吧好多人再谈离婚,我晒个旧帖,这是我07年写的,一晃我也离婚快6年了,日子过得真快……作为过来人,作为女同胞如果离婚不是想过独身生活,而是想寻找更好的婚姻,那一定要慎重选择。结婚——意味着同意替社会替家庭承担一部分责任。婚姻是婚姻,恋爱是恋爱,完全是两码事,不要妄想在婚姻中去寻找什么爱情。作为女人,更要清醒地意识到,男人这东西终究是社会的产物,如果这个社会坏了,那么男人肯定好不到哪去。而且男人是可以把性和爱完全分割开的动物,在这方面女人只能望尘莫及。人无完人,既然你已经在婚姻中适应了一个男人的缺点,实在没必要重新适应另外一个男人的缺点,绝对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哈。 ----------------------------- 我离婚了,拿到一本紫红色的离婚证。 走进民政局的办公大厅,因为来得早,人不多,两个人申请购房贷款,一对新人办结婚手续,加上我,共有两对旧人办离婚。可怜那对新人夹在办离婚的俩对夫妻中间,只见年轻的准新娘时不时用目光瞟向我们这些正在往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夫妻,脸上早已不见新婚时的喜气洋洋,心里一定在骂,TNND,真是晦气! 此时此刻的我,真想拉住新娘的手,和她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懂得珍惜,我们可是你的前车之鉴啊!(嘿嘿,只是瞎想,真敢说,那个魁梧的准新郎非打我个满脸桃花开不可)。倒是我们这两对离婚的,公事公办,平静地很。另外那对离婚男人还时不时对如今的前任嘿嘿傻笑一下,聊上几句。 我正胡思乱想,办事员让我俩好好看看协议是否打印错误,老公让我看,我说不看了,将错就错,大不了一错再错。很快,两本紫红色的离婚证书和两张离婚协议放在我们面前。我看了一眼那对新人的结婚证书,封面是鲜红色的,比我这本离婚证书喜气多了。一直不太喜欢紫红色,好像从来没有买过紫红色的衣服。当然了,紫红色的芳香诱人的玫瑰花除外。 要不怎么说改革开放了嘛,办事效率值得夸奖,从走进民政局到走出民政局没到20分钟。两本结婚证,又多了两本离婚证。另外一对离婚的临走前,还问办事员,结婚证收不收走?办事员说不收,自行处理就行了。我心想收不收也没啥用了,拿回去留作纪念吧。 走出民政局的大门,外面阳光明媚,因为昨夜降温,冷风袭人。我对自己说:我又自由了?仔细想了想,竟然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原来这些年我一直这样自由着……
女人越温柔驯良,男人越禽兽不如 据说托尔斯泰是个“有思必录”的男人,该写的、不该写的都写。而托的老婆又恰恰是个不懂得尊重他人隐私又极其霸道的恶婆娘,结果托的生活惨不忍睹,老年离家出走,客死他乡。——以上是在周国平文章里读到的。 不过我记得托尔斯泰还说过:“等我一只脚踏进坟墓时,再说出关于女人们的真话,说完立即跳到棺材里,砰的一声把盖子碰上——来捉我吧。”看来,托的老婆读到的并非都是托的真话,搞不好托就是故意写给自己那个粗俗的老婆,为了刺激她让她把他从家里赶走,他正好趁机逃离魔掌从此自由自在了。 我常和一些感情受挫的女同胞开玩笑,男人犹如禽兽,别和他们一般见识。若论体力,女人打不过男人,若论智商,谁也比谁差不到哪去。实在不行,女人还有三把利器:“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过这些自我宣泄偶尔用一下还能奏效,常用就不灵光了。 说男人犹如禽兽,或者是不如禽兽,男人看后肯定急眼,男人先别急于反驳,与其说男人犹如禽兽,不如说这个社会充满了**、侵略、占有。男人先是社会的,然后是家庭的,最后才能属于女人,不是说男人要以事业家庭为重么?家庭不只是自己的小家,还有包括父母、亲朋好友的大家。 对女人来说,男人是被社会妖魔化的产物,男人要想在社会混出个模样,没有私欲贪欲怎么行?动物们可以做到因饥择食,人却做不到。记得有位画家在深山里作画结果遇到了一只老虎,画家吓坏了,以为自己小命肯定呜呼,结果,老虎只是看了他几眼,然后转身走掉了。画家在惊恐之间发现老虎的独自圆滚滚的,原来老虎刚刚吃饱,所以才饶他一命。 人如果不思淫欲,只图吃饱睡个好觉,人类自然也就纯天然无危害了。男人既然承担着社会的重任,女人对这个毫无安全感的社会表示不满,甚至绝望,拿身边的男人撒撒气,也不算为过嘛!再说了,这个社会毕竟还是男权时代,女性在很多方面仍处于弱势,你看这法律那规定的,都是倡导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咋没整天倡导保护男人的权益呢?难不成男人都是活雷锋? 现在的女人尤其是婚姻中的女人之所以大多爱疑神疑鬼,不是女人闲得没事干,故意和男人过不去,主要还是这个社会没有给婚姻足够的安全保障。如今绝大多数家庭,男女只有共同承担经济责任才能保障家庭的正常收支平衡。女人们时刻面临因家庭分裂带来的财产分流、感情遗失、生活动荡,一个没有能力独立承担生活重负的女性,哪来的独立人格?又谈何追求个人隐私?反过来说,男人又能给女人多少自由的空间呢?男人果真能做到你不管我,我就不管你么? 记得遇到过一个有婚外情的男人,我问他如果自己老婆也出轨怎么办?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回答,她敢!看我不打断她的腿。
喜欢不同乐器的男人 “邓肯写信给萧伯纳:我有第一美丽的身体,你有第一聪明的脑子,我们生一个孩子,再理想不过了。萧伯纳回信:如果小孩儿生下来,身体像我,而脑子像你,那不就糟了吗?” 这个笑话流传甚广。因为萧伯纳智慧过人无须质疑,所以认定邓肯一定是绣花枕头。 真这么想,那么你错了。 林语堂曾这样评邓肯:“这只是一个幽默故事,假如以此来断定邓肯有头无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女子,不仅是现代艺术舞的开创者,现代女子服装解放的先锋,复兴希腊古典艺术的倡导者与努力者,同时也是一个才气过人的灵性女子……” 邓肯说:“恋爱之神异,在于其音调之高低,宫商之交易;一男子之爱与另一男子之爱相比,犹如听贝多芬的乐曲与听普希尼的乐曲的不同,而那弹出这不同的节奏音响的乐器就是女人。我想一个女人只亲爱过一个男子,也像一个人只听过一个作家的音乐。” 于是我现学现卖,对一个正在为老公出轨正在我这儿哭哭啼啼诉说冤情的女人说:“你喜欢贝多芬还是普希尼?” 她停止哭泣,普希尼是谁? 我说:看来这比方有点儿高深。这么说吧,如果老王和你老公比,你更喜欢谁? 她有些发懵,也忘了哭泣,不耐烦地说:你到底想说什么呀,老王又不是我男人,让我如何比较! 我说:对嘛,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不过你老公现在有发言权了,他通过比较发现,还是你这个黄脸婆更有利用价值,所以坚决不跟你离婚,你就原谅他吧。 我趁机把邓肯说的这番话说给朋友听,你就当他会弹钢琴,又渴望弹一下古筝、拉一下手风琴,或者吹一吹笛子什么过过瘾。他只是总弹钢琴有些腻歪,想换换口味,要不你弄几个不同风格的来听听? 她这次反应挺快,“你的意思是,我要是不在外面找个男人做一下比较,我这辈子就没有发言权了?”朋友气得要跳起来。 我赶紧安抚她。唉,你说这女人,一直稀里糊涂的,怎么突然就明事理竟然会联想了呢!
喜欢不同乐器的男人 “邓肯写信给萧伯纳:我有第一美丽的身体,你有第一聪明的脑子,我们生一个孩子,再理想不过了。萧伯纳回信:如果小孩儿生下来,身体像我,而脑子像你,那不就糟了吗?” 这个笑话流传甚广。因为萧伯纳智慧过人无须质疑,所以认定邓肯一定是绣花枕头。 真这么想,那么你错了。 林语堂曾这样评邓肯:“这只是一个幽默故事,假如以此来断定邓肯有头无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女子,不仅是现代艺术舞的开创者,现代女子服装解放的先锋,复兴希腊古典艺术的倡导者与努力者,同时也是一个才气过人的灵性女子……” 邓肯说:“恋爱之神异,在于其音调之高低,宫商之交易;一男子之爱与另一男子之爱相比,犹如听贝多芬的乐曲与听普希尼的乐曲的不同,而那弹出这不同的节奏音响的乐器就是女人。我想一个女人只亲爱过一个男子,也像一个人只听过一个作家的音乐。” 于是我现学现卖,对一个正在为老公出轨正在我这儿哭哭啼啼诉说冤情的女人说:“你喜欢贝多芬还是普希尼?” 她停止哭泣,普希尼是谁? 我说:看来这比方有点儿高深。这么说吧,如果老王和你老公比,你更喜欢谁? 她有些发懵,也忘了哭泣,不耐烦地说:你到底想说什么呀,老王又不是我男人,让我如何比较! 我说:对嘛,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不过你老公现在有发言权了,他通过比较发现,还是你这个黄脸婆更有利用价值,所以坚决不跟你离婚,你就原谅他吧。 我趁机把邓肯说的这番话说给朋友听,你就当他会弹钢琴,又渴望弹一下古筝、拉一下手风琴,或者吹一吹笛子什么过过瘾。他只是总弹钢琴有些腻歪,想换换口味,要不你弄几个不同风格的来听听? 她这次反应挺快,“你的意思是,我要是不在外面找个男人做一下比较,我这辈子就没有发言权了?”朋友气得要跳起来。 我赶紧安抚她。唉,你说这女人,一直稀里糊涂的,怎么突然就明事理竟然会联想了呢!
[三八节贺礼]红粉赠佳人,网络无爷们儿 很多男网虫抱怨,网络快成女人的天下了。我曾写过一篇《别没事找事,专拿女人说事》,终究是以卵击石自讨没趣,男人依旧我行我素大谈女人的丰乳肥臀。网络文章多以女性的感情为主题,图片多以女人的身体为诱饵,到处弥漫着红粉佳人的芬芳。网络“红衰翠减”,女人一枝独秀。 虽然男人在语言交流上和女人相比处于劣势,但驾驭文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则优于女性。是网络让男人们如鱼得水,给了男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这些心高气傲不服软的男人埋下了作茧自缚、自相残杀的隐患。 爷们儿一词,常常被男人们拿来当众炫耀。“谁谁算个爷们儿!谁谁真不是个爷们儿!” 在俺眼里,男人都挺爷们儿!为朋友两肋插刀,为朋友插别人两刀,为红颜怒发冲冠……不过有时候这些男人又挺娘们儿,心情不好了,看谁不顺眼了,追着死缠滥打,弄得网络整天硝烟弥漫,旧帐未结又添新恨。 男人说:“女子头脑简单,多愁善感,容易被煽动。”嘿嘿……那岂不是等于说女人经常被男人利用,被男人当枪使,成为男人这个幕后操纵者的牺牲品?既然如此,网络乌烟瘴气都应该算在男人的头上。 男人才思敏捷头脑不简单,却难免变得思想复杂,自负、极端、偏激、疑心重、报复心强……等等,是本世纪网络男人的通病,无药可救,是绝症。 唉!就算网络有爷们儿,那也是得了绝症的爷们儿。 又过三八节,老毒帮女同胞找点儿乐子,祝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 三八年年过,我这压箱底的旧帖年年有效哈 ----------------------------------------------------------------
[三八贺礼]红粉赠佳人,网络无爷们儿 很多男网虫抱怨,网络快成女人的天下了。我曾写过一篇《别没事找事,专拿女人说事》,终究是以卵击石自讨没趣,男人依旧我行我素大谈女人的丰乳肥臀。网络文章多以女性的感情为主题,图片多以女人的身体为诱饵,到处弥漫着红粉佳人的芬芳。网络“红衰翠减”,女人一枝独秀。 虽然男人在语言交流上和女人相比处于劣势,但驾驭文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则优于女性。是网络让男人们如鱼得水,给了男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这些心高气傲不服软的男人埋下了作茧自缚、自相残杀的隐患。 爷们儿一词,常常被男人们拿来当众炫耀。“谁谁算个爷们儿!谁谁真不是个爷们儿!” 在俺眼里,男人都挺爷们儿!为朋友两肋插刀,为朋友插别人两刀,为红颜怒发冲冠……不过有时候这些男人又挺娘们儿,心情不好了,看谁不顺眼了,追着死缠滥打,弄得网络整天硝烟弥漫,旧帐未结又添新恨。 男人说:“女子头脑简单,多愁善感,容易被煽动。”嘿嘿……那岂不是等于说女人经常被男人利用,被男人当枪使,成为男人这个幕后操纵者的牺牲品?既然如此,网络板乌烟瘴气都应该算在男人的头上。 男人才思敏捷头脑不简单,却难免变得思想复杂,自负、极端、偏激、疑心重、报复心强……等等,是本世纪网络男人的通病,无药可救,是绝症。 唉!就算网络有爷们儿,那也是得了绝症的爷们儿。 又过三八节,老毒帮女同胞找点儿乐子,祝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 三八年年过,我这压箱底的旧帖年年有效哈 ----------------------------------------------------------------
离婚那点事儿 有人说:“离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房产泡沫、人造美女、恐怖主义等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我离婚了。拿到一本紫红色的离婚证。我大致扫了一眼,还没有具体看见里面是啥内容,就被老公(已经是前任的了)直接拿走改户口去了。 走进民政局的办公大厅,因为来得早,人不多,两个人是申请购房贷款的,一对新人办结婚手续,两对旧人办离婚(加上我们这对)。可怜的一对新人夹在两对正在办离婚的夫妻中间,只见年轻的准新娘时不时用目光瞟向我们这些正在给离婚协议签字的夫妻,脸上早已不见新婚的喜气洋洋。估计心里在骂,TNND,真是晦气! 此时此刻的我,真想拉住新娘的手,和她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懂得珍惜,我们可是你的前车之鉴啊!嘿嘿,只是瞎想,我真敢说,那个魁梧的准新郎非打我个满脸桃花开不可。倒是我们这两对离婚夫妻,更像公事公办,平静地很。另外一对离婚的,男人还时不时对如今的前任老婆嘿嘿傻笑一下,聊上几句。 正胡思乱想,办事员让我俩好好看看协议是否打印错误,老公让我看,我说不看了(将错就错,大不了一错再错)。很快,两本紫红色的离婚证书和两张离婚协议放在我们面前。那对新人也在同时拿到了鲜红色的结婚证书,比我这本离婚证书喜气多了。一直不太喜欢紫红色,好像从来没有买过紫红色的衣服。当然了,紫红色的芳香诱人的玫瑰花除外。 要不怎么说改革开放了嘛,办事效率值得夸奖,从走进民政局到走出民政局没到20分钟。两本结婚证,又多了两本离婚证。另外一对离婚的临走前,还问办事员,结婚证收不收走?办事员说不收,自行处理就行了。(收了也没啥用,拿回去留作纪念吧,这话是我在心里嘀咕的。) 走出民政局大门,外面阳光明媚,只是因为最近几天降温,冷风袭人。我对自己说:我又自由了?很陌生的感觉。仔细想了想,也没啥特别感觉,反正这些年我一直就挺自由的。俺现在又是孤家寡人了?嘿嘿……由衷地释怀。
涨价的小说,贬值的文学 订了20年的小说杂志,20岁时是长篇中篇短篇全看,30岁时舍弃长篇看中篇短篇,到了40岁只剩下一本可怜的《小说月报》,看里面的内容还要挑挑拣拣。小说作家从30后看到40后看到50后看到60后,偶尔还能看到70后甚至80后的身影。如今的《小说月报》已是60后的天下,让我有了应该放弃小说杂志一类书籍的念头。看同龄人写的故事,早已失去陌生与新鲜的快感。 看《老海失踪》喜欢上胡发云看《狼行成双》喜欢上邓一光看《醉也无聊》喜欢上叶广芩 剩下的记忆大多模糊不清,记住的故事情节也都掐头去尾,更别说作者是何许人也……这事儿不能怨那些勤勤恳恳的作家,只怪我的记忆库存量太少了。 《小说选刊》第十期,有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一部非情爱主题小说,也算难得。小说主人公“穿越时空隧道”的故事情节并无新鲜感,在当代电影中随处可见。整部小说并没有带给我某种惊喜,却在小说末尾的附记中,有了几丝回味。作者这样描写道——“主人公阿贝摘松枝时划上了手,在稿纸上五官收缩成一团,忍不住冲着我(即本文作者)大叫:你乱写些什么?……作者颇感无奈地说,文学不是由你主宰。也不是由我主宰。也许是市场或者什么在暗中指挥我们。” 终于看见一句大实话,如同我在看完某篇所谓的文学作品后的感言:去他的GP文学。 小说故事情节的种种悬念终究掩盖不了现代人情绪宣泄后的乏味与倦怠,就像这篇小说,偶尔对现实的嘲讽也只能局限于“题外话”,更显苍白无力。至于韩少功在小说中刻意表现旧时代男女之间懵懂的暧昧情怀,也许是想要极力摆脱现代小说过度泛滥的赤裸裸的性欲表白吧。 《小说选刊》编辑部已发布告示:结束长达十余年的5元价格,2009年起,每册提价为6.5元。再次向亲爱的读者朋友致歉!突然为这一句道歉的话心动,如今的文学作品,和我身边同事身上那件从国外买回来的价值千元的花布衫相比,实在是太廉价了。 巧得很,负责上门订杂志的人给我打电话,明年,你还订不订小说月报了?对了,明年的小说月报涨价了。 我知道。订,你有时间过来收钱吧。我说。
离婚那点事儿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过是该发生的事情到了该发生的时间,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新时代的婚姻变奏曲:恋爱——结婚——离婚,一个都不能少,才更具时代的堕落与沧桑感。 曾经和情人说:瞧我这日子过得,主菜都没了,配菜竟然还在。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私生活的记录,我这个最毒莫若的马甲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也大多和我的私生活种种有关。有些人对我踢爆个人隐私表示反对,私下经常好言劝告,认为这些背后的故事拿出来与人分享是愚蠢之举。也时常有新加入的博友对此颇感新奇,问这问那,大概是想学点花拳绣腿应急吧。 一天凌晨,老公打点行囊,离开家,登车远行去外地发展。临走前的那个夜晚,我们有过简短的对话,他留给我一封信,附加一份离婚协议书。因为他想暂时隐瞒他的家人,我也不希望女儿在18岁前了解此事,于是商议等双方有清闲时间再解决此事。好在我们之间没有财产、债务纠纷,也不会搞得脸红脖子粗闹上法庭。老公说,将来孩子最好去他那里上大学,他可以有更多地时间照顾她。 看《鲁豫有约》节目,被采访者黄秋生说,“婚姻真是很悲壮的事情,男人女人在一起不停地撕咬、拼杀。”对我而言,情感之路的过程虽跌宕起伏,结局却不再完美。 有人说:“离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房产泡沫、人造美女、恐怖主义等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我离婚了。拿到一本紫红色的离婚证。我大致扫了一眼,还没有具体看见里面是啥内容,就被老公(已经是前任的了)直接拿走改户口去了。 走进民政局的办公大厅,因为来得早,人不多,两个人是申请购房贷款的,一对新人办结婚手续,两对旧人办离婚(加上我们这对)。可怜的一对新人夹在两对正在办离婚的夫妻中间,只见年轻的准新娘时不时用目光瞟向我们这些正在给离婚协议签字的夫妻,脸上早已不见新婚的喜气洋洋。估计心里在骂,TNND,真是晦气! 此时此刻的我,真想拉住新娘的手,和她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懂得珍惜,我们可是你的前车之鉴啊!嘿嘿,只是瞎想,我真敢说,那个魁梧的准新郎非打我个满脸桃花开不可。倒是我们这两对离婚夫妻,更像公事公办,平静地很。另外一对离婚的,男人还时不时对如今的前任老婆嘿嘿傻笑一下,聊上几句。 正胡思乱想,办事员让我俩好好看看协议是否打印错误,老公让我看,我说不看了(将错就错,大不了一错再错)。很快,两本紫红色的离婚证书和两张离婚协议放在我们面前。那对新人也在同时拿到了鲜红色的结婚证书,比我这本离婚证书喜气多了。一直不太喜欢紫红色,好像从来没有买过紫红色的衣服。当然了,紫红色的芳香诱人的玫瑰花除外。 要不怎么说改革开放了嘛,办事效率值得夸奖,从走进民政局到走出民政局没到20分钟。两本结婚证,又多了两本离婚证。另外一对离婚的临走前,还问办事员,结婚证收不收走?办事员说不收,自行处理就行了。(收了也没啥用,拿回去留作纪念吧,这话是我在心里嘀咕的。) 走出民政局大门,外面阳光明媚,只是因为最近几天降温,冷风袭人。我对自己说:我又自由了?很陌生的感觉。仔细想了想,也没啥特别感觉,反正这些年我一直就挺自由的。俺现在又是孤家寡人了?嘿嘿……由衷地释怀。
离婚那点事儿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过是该发生的事情到了该发生的时间,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新时代的婚姻变奏曲:恋爱——结婚——离婚,一个都不能少,才更具时代的堕落与沧桑感。曾经和情人说:瞧我这日子过得,主菜都没了,配菜竟然还在。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私生活的记录,我这个最毒莫若的马甲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也大多和我的私生活种种有关。有些人对我踢爆个人隐私表示反对,私下经常好言劝告,认为这些背后的故事拿出来与人分享是愚蠢之举。也时常有新加入的博友对此颇感新奇,问这问那,大概是想学点花拳绣腿应急吧。 一天凌晨,老公打点行囊,离开家,登车远行去外地发展。临走前的那个夜晚,我们有过简短的对话,他留给我一封信,附加一份离婚协议书。因为他想暂时隐瞒他的家人,我也不希望女儿在18岁前了解此事,于是商议等双方有清闲时间再解决此事。好在我们之间没有财产、债务纠纷,也不会搞得脸红脖子粗闹上法庭。老公说,将来孩子最好去他那里上大学,他可以有更多地时间照顾她。 看《鲁豫有约》节目,被采访者黄秋生说,“婚姻真是很悲壮的事情,男人女人在一起不停地撕咬、拼杀。”对我而言,情感之路的过程虽跌宕起伏,结局却不再完美。 有人说:“离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房产泡沫、人造美女、恐怖主义等成为时代的关键词。”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我离婚了。拿到一本紫红色的离婚证。我大致扫了一眼,还没有具体看见里面是啥内容,就被老公(已经是前任的了)直接拿走改户口去了。走进民政局的办公大厅,因为来得早,人不多,两个人是申请购房贷款的,一对新人办结婚手续,两对旧人办离婚(加上我们这对)。可怜的一对新人夹在两对正在办离婚的夫妻中间,只见年轻的准新娘时不时用目光瞟向我们这些正在给离婚协议签字的夫妻,脸上早已不见新婚的喜气洋洋。估计心里在骂,TNND,真是晦气!此时此刻的我,真想拉住新娘的手,和她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懂得珍惜,我们可是你的前车之鉴啊!嘿嘿,只是瞎想,我真敢说,那个魁梧的准新郎非打我个满脸桃花开不可。倒是我们这两对离婚夫妻,更像公事公办,平静地很。另外一对离婚的,男人还时不时对如今的前任老婆嘿嘿傻笑一下,聊上几句。正胡思乱想,办事员让我俩好好看看协议是否打印错误,老公让我看,我说不看了(将错就错,大不了一错再错)。很快,两本紫红色的离婚证书和两张离婚协议放在我们面前。那对新人也在同时拿到了鲜红色的结婚证书,比我这本离婚证书喜气多了。一直不太喜欢紫红色,好像从来没有买过紫红色的衣服。当然了,紫红色的芳香诱人的玫瑰花除外。要不怎么说改革开放了嘛,办事效率值得夸奖,从走进民政局到走出民政局没到20分钟。两本结婚证,又多了两本离婚证。另外一对离婚的临走前,还问办事员,结婚证收不收走?办事员说不收,自行处理就行了。(收了也没啥用,拿回去留作纪念吧,这话是我在心里嘀咕的。)走出民政局大门,外面阳光明媚,只是因为最近几天降温,冷风袭人。我对自己说:我又自由了?很陌生的感觉。仔细想了想,也没啥特别感觉,反正这些年我一直就挺自由的。俺现在又是孤家寡人了?嘿嘿……由衷地释怀。
兔子急了才咬人 毒婆闲逛到某论坛,霍霍,某网友正引经据典控诉女人的斑斑劣迹。一?咋又跟妇人较上劲儿了?最毒莫若妇人心乃千古佳话,这个世界只要由男人掌控一天,这样的佳话就会永远地流传下去……毒婆搬个小板凳坐下来细听网友侃侃而谈:“当一个女人根本不考虑自身,采取破釜沉舟的行为时,她绝不是仅仅因为失去了一个所爱的人,而是失去了她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和全部的生命内容……既然世上最毒莫若妇人心,那么对妇人心我们是不是要做一些防范工作?” 哦,毒婆听明白了!原来在男人打预防针呀。毒婆心想,说啥也没用,若想制止女人的暴行,唯一可行的法子就是增加女人的安全感,唯一的出路恐怕也只有一条:让男人交出这个世界!这怎么可以呢?倘若男人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掌控权,将来泼硫酸、虐待孩童的丑恶之事自然就落到男人的头上!想想男人的威猛吧,与其让软弱女子兴风作浪偶尔残杀一些软弱生灵,也决不能让强悍的男人充当违背道义颠覆世界的刽子手。NND!那还得了? 要说男人对女人的防范,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记住俗语“兔子急了也咬人”就行了!不想被咬那就得悠着点儿。是吧?男人记住了!下面这些话以后少对老婆说,说多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万一老婆想不开急了,那就惨了: “你看看人家的老婆多识大体、多会穿衣打扮、多有品位、多温柔体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白天贤淑夜里风骚。”“原始时代男人除了狩猎以外,其他的工作都有女人来做,男人不仅可以随便指挥自己的老婆,还能随意打骂甚至出售自己的老婆。和她们相比你简直幸福死了!”
也谈南北差异 有段时间,因为北方人在网络过于好战,成了南方人的笑柄,攻击北方人的文章渐渐多了起来。而北方人对此毫不在意,甚至从南北论战升级到北方人的自相惨杀,令我深感诧异,甚至居心叵测地怀疑没准是某些南方人嫁祸俺们这些“活雷锋”。如同北方人喜欢把南方人骨子里的文化称之为柔弱一样,南方人则把北方人骨子里的豪放称之为粗俗。南方人自然不承认自己的柔弱,而北方人则是你说我粗俗我就粗俗。北方人说南方人要命不要钱,没劲;南方人攻击北方人要钱不要命,有病。你来我往,自然打得不亦乐乎。 我去过南方的许多城市,深刻体会那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金贵如油的土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南方人永远可以炫耀和受用的资本,而寸土寸金的土地是南方人永远不可偷懒的枷锁。我生长在北方,辽阔的土地成了北方人懒惰的资本,封闭的环境让更多的北方人有更多闲情大口大口的吃肉,大碗大碗的喝酒,同样也滋生了火爆的脾气,即使到了穷山恶水陌生地方,也敢大打出手。不过,平时的生活大家都是和颜悦色的,极少见因为小纷争、小摩擦就打得乌烟瘴气、头破血流……倒是经常遇到南方人为点儿小事就絮絮叨叨喋喋不休。南方盛产文人墨客,北方盛产打手侠客。说到文人,虽然文人高举炮轰社会弊端和政府职能的大旗很多年,但其收效甚微。看来还是古人明智,早就告诫人们:“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就是没人听,争做文人之风愈演愈烈。文人高歌猛进,我们的道德水准却节节溃败,一点儿都不给文人留面子。好在那些打打杀杀多年的文人大多番然醒悟,开始修身养性,即便偶尔按耐不住对文字的那份疼爱,偶尔写写热情洋溢的文章,但总让人感觉有气无力,别说说服别人,就是说服自己都很难。有些文人甚至连这种“行以求知”的痛苦也免了,改写名人私生活绯闻秘史、社会上乌七杂八的丑闻趣事,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和笑料。对当权者来说,只要握住自己手中的大权,何惧文人们兴师动众谣言惑众!就让你们这群文人吃饱饭没事瞎折腾去吧!当然,南北差异更多是因为彼此陌生相互不了解,我去南方经常被南方人询问一些在北方已经找不到的风俗习惯,经常弄得我这个北方人一头雾水,好像我真的孤陋寡闻一般。所以,在网络多些善意的南北较量,既能增加南方北方彼此的了解和沟通,也可以增进南北文化的相融相通,取长补短,实乃幸事也……
兔子急了才咬人 毒婆闲逛到某论坛,霍霍,某网友正引经据典控诉女人的斑斑劣迹。一?咋又跟妇人较上劲儿了?最毒莫若妇人心乃千古佳话,这个世界只要由男人掌控一天,这样的佳话就会永远地流传下去…… 毒婆搬个小板凳坐下来细听网友侃侃而谈:“当一个女人根本不考虑自身,采取破釜沉舟的行为时,她绝不是仅仅因为失去了一个所爱的人,而是失去了她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和全部的生命内容……既然世上最毒莫若妇人心,那么对妇人心我们是不是要做一些防范工作?” 哦,毒婆听明白了!原来在男人打预防针呀。毒婆心想,说啥也没用,若想制止女人的暴行,唯一可行的法子就是增加女人的安全感,唯一的出路恐怕也只有一条:让男人交出这个世界! 这怎么可以呢?倘若男人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掌控权,将来泼硫酸、虐待孩童的丑恶之事自然就落到男人的头上!想想男人的威猛吧,与其让软弱女子兴风作浪偶尔残杀一些软弱生灵,也决不能让强悍的男人充当违背道义颠覆世界的刽子手。NND!那还得了? 要说男人对女人的防范,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记住俗语“兔子急了也咬人”就行了!不想被咬那就得悠着点儿。是吧?男人记住了!下面这些话以后少对老婆说,说多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万一老婆想不开急了,那就惨了: “你看看人家的老婆多识大体、多会穿衣打扮、多有品位、多温柔体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白天贤淑夜里风骚。” “原始时代男人除了狩猎以外,其他的工作都有女人来做,男人不仅可以随便指挥自己的老婆,还能随意打骂甚至出售自己的老婆。和她们相比你简直幸福死了!”
戏说ID不是人 某网友说:“有人把虚拟与现实混淆了,势必造成自己现实生活的紊乱,也会很容易受到伤害。……正确把握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我们需要牢牢记住一个事实:ID不是人。人也不是ID。”也许应该换一种说法:“ID不完全是人。”毕竟网络ID无法取代一个人的真实身份,ID和履行人也没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相互依托,才使网络犯罪率不断提升。某些人正是利用了ID无法实名化和网络便利的交流方式,玩弄别人的感情,借男女情爱脚踏几只船,一旦事情败露,立刻放弃遭人唾弃的ID,重新起个ID,换个网站,然后改头换面重新再来。而那些情感受到伤害的人却只能欲哭无泪,就算你满肚子怨恨你总不能和这个空壳ID较劲吧?若不想“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恐怕也只能落得如祥林嫂般四处诉说冤屈了。一直以来,倡议“网络实名化”的呼声不断。我觉得这个提议不会有太多的人响应,网络实名岂不是等于重新回归现实生活,又变回夹着尾巴做人?靠!那多没劲。网络可以掩藏我们的真实身份,让我们用一个简简单单的ID示人。ID不是人,但ID却是人性化的,是被网络背后活生生的人赋予了不同个性的灵魂,是充满人格魅力有血有肉的人。在很多人心里,他们更看重ID背后那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更愿意通过和不同ID的情感交流丰富自己的灵魂世界。在网络确实有些人,他们不把网络当回事,却很把自己很当回事。珍视自我却轻薄网络,轻视网友的存在……抛弃了世俗限定的ID,其魅力在于:我不会因为你长得风流倜傥而愿意在你的文字面前驻足;你长得青面獠牙并不影响我对你文字的欣赏,你长得眉目传情也无法阻挡我对你世俗理念的鞭挞……我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你所传达的思想,就妄想和现实中的你对号入座,对你盖棺定论,把你限定在君子或小人的范围之内……等等。不把ID当做人!恐怕在减少被伤害的同时,也注定了和网络中弥足珍贵的温情与快乐擦肩而过……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