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远💍 zhouking21
心存善念
关注数: 8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2,307 关注贴吧数: 26
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启用 天目学院更名为暨阳学 杭州网讯 9月5日,随着最后一批实验仪器、教学设备、师生行李、办公家具、图书资料以及档案顺利搬迁到诸暨,浙江农林大学独立学院——天目学院,结束了在临安的办学历史,整体搬迁到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浦阳路77号的办学新址,并更名为暨阳学院,开始正式步入“诸暨时代”。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办学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8000余名本科应用型人才。 一直以来都在临安办学的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为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浙江农林大学提升办学水平、服务社会发展、建设好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需要,适应和满足教育部规范设置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2011年8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与诸暨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正式启动合作共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项目(即建设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当地政府为学院新校区建设无偿提供了土地、建设资金和相关条件。诸暨负责建设,学校负责办学;诸暨市政府不参股、不分红。此外,诸暨还出台了包括“连续投六年,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学院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该学院发展建设。 历经两年时间的建设,今年7月,天目学院开始实施搬迁工作,目前实验室与教学仪器设备,教职工和学生行李以及行政办公设备和档案已经顺利搬迁完毕,学院已经整体搬迁至诸暨市城北新址,开始了学院发展的新阶段。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占地面积500亩,发展预留用地300亩,按7000名学生、500名教职工的规模建设。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的教职员工,已经全部入住诸暨校区并为开学做着准备,大二及以上年级学生将于9月7日正式开学,2013级的1621新生将于9月20日前来报到。届时,位于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的天目学院,在校师生总数将达到近7000人。
〔新闻〕51500人狂嘘德甲巨人 拜仁竟也玩父爱如山 腾讯体育讯 拜仁(官方微博数据) 慕尼黑在德甲次轮里夺取三分,同时遭遇了一种尴尬:在法兰克福主场,51500名球迷集体用疯狂的嘘声羞辱裁判,羞辱拜仁。德国球迷在网络上也掀起热议:拜仁是否受到了裁判的特别照顾? 争议发生在比赛第42分钟:法兰克福队开出右侧角球,弗鲁姆头球摆渡到远角,法兰克福锋将迈尔近距离抢点破门,就在法兰克福队疯狂庆祝时,裁判吹罚越位,进球无效。从转播方提供的慢镜来看,这个球是否越位需要更加精密的技术手段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为头球摆渡时,拜仁中卫杰罗姆-博阿滕身体前倾,却将一条腿远远的落在后面,因此迈尔所处的位置是否超过了博阿滕(J-博阿滕K-博阿滕)落在最后的身体部位,尚存疑问。 赛后迈尔鸣冤:“那绝对不是一次越位。”一贯严谨的《踢球者》指出:“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判罚”。法兰克福主帅阿明费赛后说:“在我看来那是一个好球,可惜我不是裁判”。即便是《慕尼黑日报》也指出:裁判做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判罚。更激进的是球迷:法兰克福主场本战挤入了51500名球迷,数万球迷集体起立,用震耳欲聋的嘘声攻击了裁判。 要知道,往往德国媒体球迷不太愿意执拗于裁判吹罚。这一次拜仁为何成为球迷的众矢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拜仁德甲开赛来连续两轮惹下了争议。上轮拜仁3-1击败门兴的赛事里,就出现过一个被不少媒体热议了许久的争议:第67分钟,拜仁在1分钟内获得两个点球,先是多明戈斯手球裁判吹罚点球,穆勒罚丢,罗本右路准备补射时,球打中了多明戈斯肩膀和上臂的结合部,裁判马上吹罚了第二个点球。围绕这第二个点球是否合理,各大媒体和当事人多明戈斯都颇有微词。一周后拜仁再次陷入争议,球迷们的不满情绪当然爆发了。 平心而论,拜仁上轮的点球也好,本轮的争议也好,都是这样一种争议:这都是高速进行的比赛里,反复播放的慢镜头也很难做出准确界定的球。裁判只能根据肉眼去做出判断,难以服众在所难免。拜仁作为豪门,比起两支小球会自然会有一些优势,类似的事情在各大联赛里都会存在,曼联(微博数据) 、尤文(微博官网数据) 、巴萨(官方微博官网数据) 都为此惹下过争议。 只是看似普通的事情,在特定背景下就可能成为焦点:拜仁上季赢得三冠王,本季继续招兵买马,德甲群雄因为联赛“实力差距太大”而忧心忡忡,“N穷起义”闹着要在经济、政策上遏制拜仁,因此这样的争议自然会被放大。此外最重要的是,上轮拜仁2-1领先,尚未确保三分到手,此时1分钟内的两个点球确保拜仁取胜,本轮拜仁1-0领先,对手一个进球被取消让拜仁经历一场虚惊,这两次争议判罚都出现在比赛胶着、拜仁胜势并不保险的时刻里,自然分量就越重。如果这两个球出现在拜仁大比分领先确保胜势的前提下,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在媒体和球迷看来,拜仁是何等实力?完全应该踢出更具压倒性的完胜,如今胜利与争议交织相伴,谁能满意!稍有想象力的人,就不难揣测到拜仁对面的那些弱旅们的心声:拜仁已经这么强了,再加上这种“优势”,其他球队还有的混吗? 或许最尴尬的是瓜迪奥拉。在巴萨时期他就多次面临这样的争议,来到拜仁才踢了三场正式比赛,就已经两次面对“父爱如山”的指控,不得不去面对5万多名球迷的嘘声……
【人文浙江】浅谈古代浙江的高层建筑--塔和经幢 塔的原生地在印度,最初是珍藏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墓冢,外观呈半圆状。东汉随佛教传入我国时,正值华夏大地神仙思想大流行之时,“神仙好楼居”,于是塔的形制慢慢由低矮的、实心的墓冢转向拔地连天,可以攀登的高层建筑。可以说,这种递变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是对一种外来形式的脱胎换骨的改造。   浙江现存古塔多达百余座。从唐到清,系列十分完整。从形制上看,有楼阁、亭阁、密檐等多种式样,从质地上看,可分木、砖、砖木混合、石、铁等。构造复杂,制作精致。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看,以五代吴越与两宋时期所建之塔,数量最多,质量最高。   唐代的塔多为砖结构的筒状楼阁式塔,平面方形,立面自下而上逐层收缩,略呈梭形,轮廓缓和,后来增加了木构腰檐和平座以作装饰。宁波的咸通塔、临安功臣塔是其代表。但它立面布置较为呆板,缺少文人所需要的端庄凝重而又飞扬灵动的浪漫气质。进入五代,钱氏的吴越国以“善事中原、保境安民”为国策,并又笃信佛教,“寺塔之建,倍于九国”。此时,杭州人喻皓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保留真名实姓的造塔高手。他使塔的构造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平面由方形改作八边形,内部采用双套筒结构,外观为楼阁式。这样平面和公共空间可以加大,结构上更为稳定,平座部分的实用价值和安全系数得到提升。这是建塔技术的一大进步。相传宋太宗曾经征召他到开封,主持建造高达100米的开宝寺塔。流风所被,遍及全国。经过他的努力,楼阁式塔遂成为中国古塔的主流形制和典型风范。因此,也可以说,塔是浙江人对中国古建筑的一大贡献,值得历史学家好好地写上一笔。现存浙江几个著名的古塔,如杭州六和塔、湖州飞英塔、黄岩灵石寺塔、松阳延庆寺塔,大抵皆是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产物。   中国人历来对古塔有着独特的钟爱情结。在古代,上自公卿百官,下自贩夫走卒,都把登临宝塔作为一件赏心悦目的好事,都会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叹。在中国,以建筑物的平面铺开为特征的建筑格局中,塔作为一种高层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的挺拔峻峭,突破了人们视觉构图中的横向平淡。其次,楼阁式塔具有极富审美价值的曲线外观,那富有节奏美感的弧线轮廓,舒展如翼的飞檐挑角,流畅美丽的?门线条等等,都可以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思。楼阁式塔的内部还有供人们登临的旋梯,可以外出至平座极目远眺,饱览无限风光,感悟到蓬勃的生活节律与开阔豪放的胸襟。实际上,这种舒心的惬意和对佛祖的虔诚信仰,实在是很难协调的,所以这或许是后来塔的宗教意义逐渐被淡化的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塔的宗教功能进一步被淡化。浙江各地主要流行镇风水、启文运的风水塔。此种塔与佛教关系不大,一般都建在城旁的高点上。当时的主流社会以为这样可以多出功名。结构上从双套筒结构变为空筒结构,塔壁较薄。以砖塔为主,出檐很短,平座用简单平砖隐出表示。这类塔往往成为所在地的标志性建筑或风景名胜。   经幢中“幢”的原意是佛像前所立,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后改为石质,形制与塔相仿,通常为八角形石柱,顶上覆以石质八角屋顶,上刻《陀罗尼经》,建于寺庙大殿前。经幢出现约在唐初,我省现存经幢绝大多数建于唐或五代,主要分布在杭嘉湖一带,如海宁的安国寺经幢、杭州梵天寺经幢等。均仿木构,雕刻繁复精致,做工精细,但由于不能登临,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影响甚微。   总起来说,塔和经幢是古代的高层建筑,都与宗教有关。两者相比,经幢更具专业性,塔则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