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zi1655 shaozi1655
关注数: 2 粉丝数: 2 发帖数: 33 关注贴吧数: 3
看了太原市加强摩托车管理的论据,呵呵了…… 看过《关于进一步强化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的情况通报》(山西太原交警官方公众号,2018年18日发布)一文后,颇有感慨。文中指出摩托车在城市交通中涉及的交通安全方面、摩托车环保方面、通行效率等六方面问题,让我们逐一来看: 第一交通事故方面 包括文章内配视频案例,事故原因是因为违章闯信号灯,这和摩托车有什么关系?就是自行车、电动车甚至于汽车闯信号灯,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故,像这种闯红灯、“鬼露头”的违法违章行为才是肇事真正原因。另外文中部门指出全部交通事故数量及其伤亡数字,同比摩托车占其中的10%左右,对其余九成事故避而不提,所以愚以为其它交通工具造成的事故比例要远高于摩托车; 第二环保方面,文中所列举二冲程摩托车已经基本绝迹了,现阶段摩托车不论是从销售或是从年检制度来看,它的尾气排放都要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才可以取得行驶证。一辆250毫升的摩托车,排量相当于汽车的0.25升,现在1.0L排量以下的汽车已是相当罕见,即便普通家用轿车,排量也大都在1.2L、1.6L,往上更有2.0L、3.0L……不足为奇。况且刚刚查过相关数据,太原市汽车保有量在145万不止,文中指出太原市摩托车保有量不足6000辆,所以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大帽子”非给摩托车戴上,实在是有些牵强; 第三点讲摩托车的通行效率低,文中指出“在相同道路条件下的同一单位时间内,摩托车的人均占道为10平方米。”,首先,实在是不知道这个10平方米是怎么计算得来的。其次,这个拗口的前置条件,在我们日常通行环境中,能够占到多大的比例?因为你的前置条件不在了,后面大于两倍出租车站到面积结论更不知如何得出的。最后我们抛开理论,就从直观的印象来看,一辆普通的摩托车尺寸比自行车稍大,与电动车相近,我不论是骑电动车或者是自行车,从来没有被堵死在路上,反而开车的时候,常常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另一方面我们的交警同志们除了要批发汽车之外还要配发摩托车,难道是为了降低我们的出警效率吗?通行效率低一说,不知从何谈起? 第四点,从事非法旅客运输,摩的可能的确存在,但是在上牌车辆中所占比例一定少之又少,并且汽车也同样有黑车呀!这应该是相关管理部门采取积极妥当的方式加强管理去解决的问题,实在不该将这个问题归结于出行工具。如果依文所指,自行车、电动车同样有逆行,酒驾,非法载人的,行人步行也有闯红灯或者在机动车道上行走的问题,那大家就都不必上路了。另外,相关部门可以调查一下现在上牌摩托车中,价值不菲的车辆不在少数,会有车主用这样的车辆去跑摩的吗? 第五点关于飞车抢夺,作为一个80后摩托车爱好者,这个词在我小的时候有听说过。但是现状应该不是这样了吧,即便社会上的不法之徒也在与时俱进,作案工具也早已经改用汽车了吧。《并州之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法制节目,在其中出现摩托车作案的的案例早已为数不多了吧,也请相关部门做以调查,所以将此项问题归于摩托车恐怕也甚是牵强,若要以此强加,恐怕汽车才是现阶段犯罪分子的主要作案交通工具吧。 最后文中谈到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列举了摩托车的种种不足,但是看来并不全面,摩托车取得驾驶摩托车证是要经驾校学习并考试才可以,摩托车上牌照需要各种审验,并与汽车一样缴纳相关税金及保险。既然相关部门核发驾照,车辆管理部门给予上牌,那为什么不让摩托车上路呢?社会乱象应该是一些无证无牌的非法车或改装车或飙车族造成的,那么这样搞一刀切是否合法合理呢? 同为省会城市的西安早于2017年底解除禁止,而我们的城市却要用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去禁止摩托上路,难道路上的摩托车少了就能体现我们城市的先进性了吗?一个汽车保有量百万之多的,城市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的省会城市,要把道路堵塞、行驶安全、大气污染、社会治安、客运管理等种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罪与区区不足六千辆的摩托车之上,甚至提升到影响社会先进性,拉低城市品味,影响全市正常向前发展的高度,这样的言论到底是言之凿凿?还是有失偏颇呢? 网上关于反摩托车禁止的文章已不是少数,在此也不想从经济发展,民生便利,法制建设等方面加以赘述。作此文只想请相关部门在调研时能摸清楚实际情况,在研究时能够贴近民生,在决策时能够加以慎重。
太原加强摩托车管理的论据太让人呵呵了…… 看过《关于进一步强化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的情况通报》(山西太原交警官方公众号,2018年18日发布)一文后,颇有感慨。文中指出摩托车在城市交通中涉及的交通安全方面、摩托车环保方面、通行效率等六方面问题,让我们逐一来看: 第一交通事故方面 包括文章内配视频案例,事故原因是因为违章闯信号灯,这和摩托车有什么关系?就是自行车、电动车甚至于汽车闯信号灯,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故,像这种闯红灯、“鬼露头”的违法违章行为才是肇事真正原因。另外文中部门指出全部交通事故数量及其伤亡数字,同比摩托车占其中的10%左右,对其余九成事故避而不提,所以愚以为其它交通工具造成的事故比例要远高于摩托车; 第二环保方面,文中所列举二冲程摩托车已经基本绝迹了,现阶段摩托车不论是从销售或是从年检制度来看,它的尾气排放都要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才可以取得行驶证。一辆250毫升的摩托车,排量相当于汽车的0.25升,现在1.0L排量以下的汽车已是相当罕见,即便普通家用轿车,排量也大都在1.2L、1.6L,往上更有2.0L、3.0L……不足为奇。况且刚刚查过相关数据,太原市汽车保有量在145万不止,文中指出太原市摩托车保有量不足6000辆,所以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大帽子”非给摩托车戴上,实在是有些牵强; 第三点讲摩托车的通行效率低,文中指出“在相同道路条件下的同一单位时间内,摩托车的人均占道为10平方米。”,首先,实在是不知道这个10平方米是怎么计算得来的。其次,这个拗口的前置条件,在我们日常通行环境中,能够占到多大的比例?因为你的前置条件不在了,后面大于两倍出租车站到面积结论更不知如何得出的。最后我们抛开理论,就从直观的印象来看,一辆普通的摩托车尺寸比自行车稍大,与电动车相近,我不论是骑电动车或者是自行车,从来没有被堵死在路上,反而开车的时候,常常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另一方面我们的交警同志们除了要批发汽车之外还要配发摩托车,难道是为了降低我们的出警效率吗?通行效率低一说,不知从何谈起? 第四点,从事非法旅客运输,摩的可能的确存在,但是在上牌车辆中所占比例一定少之又少,并且汽车也同样有黑车呀!这应该是相关管理部门采取积极妥当的方式加强管理去解决的问题,实在不该将这个问题归结于出行工具。如果依文所指,自行车、电动车同样有逆行,酒驾,非法载人的,行人步行也有闯红灯或者在机动车道上行走的问题,那大家就都不必上路了。另外,相关部门可以调查一下现在上牌摩托车中,价值不菲的车辆不在少数,会有车主用这样的车辆去跑摩的吗? 第五点关于飞车抢夺,作为一个80后摩托车爱好者,这个词在我小的时候有听说过。但是现状应该不是这样了吧,即便社会上的不法之徒也在与时俱进,作案工具也早已经改用汽车了吧。《并州之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法制节目,在其中出现摩托车作案的的案例早已为数不多了吧,也请相关部门做以调查,所以将此项问题归于摩托车恐怕也甚是牵强,若要以此强加,恐怕汽车才是现阶段犯罪分子的主要作案交通工具吧。 最后文中谈到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列举了摩托车的种种不足,但是看来并不全面,摩托车取得驾驶摩托车证是要经驾校学习并考试才可以,摩托车上牌照需要各种审验,并与汽车一样缴纳相关税金及保险。既然相关部门核发驾照,车辆管理部门给予上牌,那为什么不让摩托车上路呢?社会乱象应该是一些无证无牌的非法车或改装车或飙车族造成的,那么这样搞一刀切是否合法合理呢? 同为省会城市的西安早于2017年底解除禁止,而我们的城市却要用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去禁止摩托上路,难道路上的摩托车少了就能体现我们城市的先进性了吗?一个汽车保有量百万之多的,城市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的省会城市,要把道路堵塞、行驶安全、大气污染、社会治安、客运管理等种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罪与区区不足六千辆的摩托车之上,甚至提升到影响社会先进性,拉低城市品味,影响全市正常向前发展的高度,这样的言论到底是言之凿凿?还是有失偏颇呢? 网上关于反摩托车禁止的文章已不是少数,在此也不想从经济发展,民生便利,法制建设等方面加以赘述。作此文只想请相关部门在调研时能摸清楚实际情况,在研究时能够贴近民生,在决策时能够加以慎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