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罡 东北罡
喜欢一个人没有错!
关注数: 77 粉丝数: 521 发帖数: 4,435 关注贴吧数: 5
【海角天涯 我爱德纲】写在2014纲丝节,您是我永远的牵挂 明年纲丝节的时候,我就过了知天命之年,这个年龄早就过了追星的时候。对郭司令的那份情感,有对他的崇敬,有对他的爱戴,而更多的是对他的牵挂! 因为我的名字中也有一个“刚”字,所以他和刘刚的演唱《刚刚好》一发行就让我喜欢,可以说是我的最爱,而从那时起,知道了郭先生这个人!《刚刚好》I和《刚刚好》II可以说是百听不厌,特别希望什么时候和郭郭共同演唱《刚刚好》III。在《刚刚好》中我更欣赏的其实是他的幽默,他的才气呼之欲出! 特别关注郭老师是在黑八月的时候,电视上满是他侵占绿地的负面新闻,网络上也是紧紧跟风,让我觉得这个人了不起,能运用这么多新闻媒介来抨击,非比一般。于是上网搜相关信息,当我看到纲丝们的回帖和原始录像,有思想的我还是知道谁好谁坏的!而当那个小个子退出的时候,让我想到了《笑傲江湖》中的劳德诺,恨不得立即把他拷在猴子上,让其为猴子所役于华山之上,当他现在象个马猴似的跟一个瘦猴在一起我也就释然了,老郭不是圣人,总有手高眼低的时候,何况有多少人在对他耍阴谋。 也正是从当初的可怜郭郭,可怜他无故受人歁悔,可怜他说记者不如妓者的无奈,可怜他欲哭无泪,可怜他报效无门。一个非主流,一候选靠自已能耐吃饭的艺人,为什么就容不下呢?也正是从此开始看他的相声,上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帖吧,开始关注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而这个时候,女儿也正值上北京发展,手机上和电脑上满是他的段子,让我好生羡慕!于是我话里话外准备进京,上德去社听一场原滋原味的相声! 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帖吧在前年召募去郭郭《德智体美劳》现场,我欣然报名,连夜坐火车从辽宁辽阳赶往北京,那时的录制现场要转好几次地铁,如果没有女儿带我,真的是庄稼老进城找不到北了。看到活着的郭郭和小岳给我们领跳《骑马舞》时,我全身血都沸腾了!(插播一条广告:在此感谢@废墟上的馒头他不仅从始自终组织我们进场,还在散场后将我和女儿送回很远的居住地)这一次不仅让我见识了他的机智,同时也为他的身体所牵挂! 接下来的十天和去年的十天年假我都是在北京过的,出入天桥德云社、书场,而且还在演员候场时,上书场的桌里面照相装了一回说书人(此处不能说让工作人员喊了回来!);也到郭家菜馆吃了摔丸子……;也流窜到德云华服店过了两回眼瘾。遗憾的是这二年再也没有在现场看到郭老师了!心里不知道他身体怎么样,更加牵挂了! 早就打算今年把年假放在9月,可以在纲丝节的时候进京,和大家一起过纲丝节,我知道,再不疯狂我真的老了!但事与愿违,工作上有变动,要做的事太多,怕是今年的年假要泡汤了,只能把祝福和希望寄托到到现场的兄弟姐妹们身上了!但愿我此时的牵挂能传递给老郭,如果这个时候老郭有一丝不一样,那是他在接收我在远方的祝福!希望我们明年此时相会,更希望郭先生身体健康、事业常青! (写于2014年纲丝节开幕19:30——20:40)
主流是什么?郭德纲越来越主流,相声才越来越有希望! 才百度了一下“主流”,给出了以下几个详细解释: 1. 水的干流。与“支流”相对。 2.占据主导或中心地位的(事例),与 支流、傍流对应。 3. 喻事物发展的主要趋向。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作家由生活中得到资源,大众由文艺中得到提炼,这种潜滋默长的相互作用,虽然并不怎么显著,但确是新文艺中的一条主流。” 4. 社会的主体趋势,已经让大众所接受的常态事物,符合社会或者事情的发展规律的。 有人在质疑:郭德纲被主流招安了? 其实这有些大惊小怪了,本人观点:郭德纲已成为主流相声的代表,主流相声的领路人,而德云社的相声也将成为主流相声,成为中国相声的主旋律。 这里应该对照说明下,郭德纲主流了,并不代表被招安了,而是郭氏所代表的相声打败了原来的所谓主流相声,而原主流现在已被赶下神坛,越来越非主流,以至于不努力就会被历史所遗弃。 说郭德纲是非主流时,我很欣慰。他没有和所谓的相声、所谓的大师们坐同桌、喝一样的咖啡、看一样的小报、喊一样的口号、扯一样的咸皮、虚度一样的青春……说现在郭德纲主流了,我更高兴。因为郭郭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那些个大师们设下的圈圈套套,各种障碍。现在郭郭奖用实力证明:相声应该这样说,这才是真正的相声,当权者控制下的相声不一定是相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