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ui1984 khui1984
关注数: 9 粉丝数: 912 发帖数: 31,600 关注贴吧数: 19
证明谁是真肠胃的时刻到了! 球迷专属陀飞轮,全球限量110只,独立编号,华美背透,下单摇取6天5晚意大利之行大奖。 北京时间7月20日,有着“国表典范”之称的海鸥表正式成为国际米兰中国地区官方合作伙伴。这款Si系列 819.92.6110 男士机械腕表,是双方携手推出纪念国际米兰110周年的专属纪念腕表。提取两个品牌Sea-Gull、INTER英文开头首字母组成的单词Si,在意大利语中则是YES的意思,象征两个品牌的首次合作。 此款中国球迷限量陀飞轮腕表,搭载海鸥著名ST8230陀飞轮机心,打磨精美,设计独到。腕表整体与国际米兰基因一脉相承,表盘与表带采用国际米兰经典蓝黑条纹涂装。12点位铭刻国际米兰LOGO,标志着其身份为专属定制款。6点位为陀飞轮装置,具备随动力转动,凝聚着机械与艺术美感。 表壳采用316L精钢制成,坚固耐用,搭配经典大表冠设计,展现力量感与精致感,为点睛之笔。表壳背面为透底,尽显机心结构与打磨工艺之美,刻印有国际米兰110周年纪念徽章及独立限量编号,灵感源于国际米兰球衣号码设计元素。 苏宁易购 目前预售价16800元,现在需付500元定金,定金可抵1000元,9月15日22时开始支付尾款15800元。目前已有25人下定,感兴趣的值友可以考虑~ 下单即可获赠国际米兰俱乐部官方会员卡,会员专属官方礼包包含会员卡包、国米圆珠笔、国米110周年冰箱贴、国米围巾、国米头巾。现在订购还有机会获得米兰圣诞行(价值20000元的6天5晚意大利之行)。
我结合史记和地形图,对长平之战的一些分析! 史书中对长平之战记载最详细的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余都是一两句话带过。 下面我结合地形来分析。 第一部分: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问,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以上就是说廉颇进驻长平,与秦军交战,连败几场,退守丹河防线,然后赵王中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 下图就是赵括上任时,双方态势图。第二部分。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大概意思就是秦军听说赵括上任,于是秘密派白起上任。赵括则集中赵军部队进攻,秦军诈败退守壁垒,赵括攻不下,于是调集后方部队支援,导致后方百里石长城防线空虚。秦军秘密派两万五千人绕路偷袭百里石长城,同时五千骑兵正面突破赵军阵型,与迂回秦军会和,将赵军分割包围,赵军主力和粮草部队失去联系。第三部分。 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大概就是秦军突击赵军,赵军败阵,于是筑城坚守。而秦王知道赵军被围消息,亲自到河内郡,征发15岁以上男子增援秦军,首先歼灭赵军的粮草部队。 左边红圈是赵括率领的主力,右边红圈是粮草部队。孙子有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秦军肯定没有赵军的五倍或十倍,能围住赵军完全是赵括自己指挥失误;而且秦军围住赵军,兵力也是十分勉强,没有余力去健美任意一部赵军,只能等河内援军到了以后才去歼灭赵军粮草部队。赵军刚被围的时候,秦军包围圈没有稳固,秦军兵力也不够,赵军主力也还有余粮,应该立马发动连续突围,即使不能打破包围圈,也至少要打通和粮草部队的联系,但是赵括完全没有行动。第四部分。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大意就是,赵军断绝粮食46天,饿的相互杀人吃人肉。赵括才不得不率军突围,突围了四五次都没成功。赵括于是带领亲卫亲自突围,被射杀,剩下的40万人就投降了秦军。 看地形图,秦军增援部队到达后,首先歼灭赵军粮草部队,然后继续加固防线,不浪费兵力去进攻,而是坐等赵军把自己饿死。秦军包围圈大部分是陡峭的山脉,构筑好工事后赵军根本没地方突围,只有南方有一块平地大兵团作战,秦军只要加强那快地方的防线就好了,反正赵国已没有任何增援部队,赵军粮草也全完,秦军只要守着自己的防线,活活把赵军全部饿死就好。从这个作战过程来看,赵括是不知己,也不知彼,进攻时不知道本方的弱点和命门在哪,只顾一股脑A上去,使得自己后防空虚,被人绕路包围。刚刚被围的时候也不知道秦军到底有多少人,不知道趁秦军立足未稳赶紧突围,而是构筑防线困守,看着秦军一步步加强防线,看着赵军一步步饿垮。 要不是最后他被秦军射死,我都怀疑赵括是秦军的卧底,毕竟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最有利于秦军。 关于秦军和赵军的伤亡数字,史记中有明确数字的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余都是用的是死者半,为之一空这种虚词。 对长平之战,赵军伤亡的记载是。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请注意两个地方,“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和“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按照史记的记录,长平之战赵军前后总损失45万,其中赵括死后投降的是40万,也就是说从廉颇的连续败绩开始,到赵括进攻被围,到赵括突围被杀,这些战斗加起来的战损是5万人。 这5万人中,应该还有在战斗中被俘的一些赵军,但是没有详细数据,因此这5万人全部算成伤亡,也影响不大。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按照史记的记载,廉颇面对秦军,大的战斗一共输了3仗,第一仗死了裨将茄和丢了空仓岭防线,第二仗丢了两座鄣城和四个都尉,第三仗死了两个都尉丢了西壁垒。这3仗往少里算,也得有两万人的伤亡吧! 也就是说,赵括从领军进攻到突围被杀,赵军伤亡最多伤亡也就3万。有很多人说赵括拼死作战,导致秦军伤亡二十多万,这肯定不可能的,赵括要是能3万换20万秦军,那长平被坑杀的就是秦军了。 对于秦军伤亡,史记没有明确的数字,只有后面邯郸之战失败,秦王想请白起再出山,白起推脱时说过一句: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据此有人说秦军死伤过半,赵括是名将。 我觉得这只是白起的推脱之言,毕竟赵括上任后,秦军和赵军没有发生惨烈的战斗,第一仗是秦军诈败而走,引诱赵军全军追击,第二仗是两万五千人绕路偷袭赵军后方,五千秦军正面突破赵军阵地,第三仗是赵军突围,赵括被射杀。 这三仗中,唯一伤亡大的,可能就是赵括最后的突围。但是当时赵军饿了46天,有多少人能站起来战斗都难说,而秦军早已修筑了坚固的壁垒,只要在工事里射箭就可以击垮赵军了。况且赵军在赵括手里总共也就3万人的伤亡,突围时又没有突破秦军的防线,在秦军占有地利的情况下,能给秦军造成同样3万的伤亡就顶天了。 因此我个人总结下,长平之战,秦军伤亡四万左右,赵军伤亡5万,赵军投降40万,然后被坑杀。 秦军大获全胜!
花园口的悲剧! 鬼子的战报虽然离谱的很 可指挥命令之类的还是可信的,世界上也没哪个军队连这个都去伪造的! 大陆命第八十四号(昭和13年4月7日) 二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应以一部有就利部队击败徐州附近之敌,占据兰封以东的胧海线以北地区。 大陆指第106号另册 徐州附近作战指导要领案 三,华北方面军占领徐州以北津埔线,将敌击败后占据兰封以东的陇海线以北地区 华北方面军会战指导方策 第二 指导要领 第三期 1 随着攻占徐州,第二军占领兰封以东附近陇海线一带,以求后方地区的安定。 5月21日,大本营指示兵团部署如下:一,扩大徐州会战战果,大略止于兰封,归德,永城,蒙城联接线以东。 华北方面军5月17日 方面军作命甲第314号 二,方面军企图消灭在徐州方面残存之敌,而后迅速占领兰封以东,胧海沿线各要地。 5月19日 方面军作命甲第317号 一,方面军决定占据兰封,归德,永城一带 二 第二军应继续执行原任务,并占据归德,永城一带。 大本营在5月29日命令 一 越过兰封归德永城蒙城正阳关六安一线作战,须经批准。 但是华北方面军在6月2日决定追击国军到中牟,尉氏一线。到6月5日,第十师团占领柘城,6日,14师团占领开封,7号占领中牟,16师团4号占领尉氏,5号占领睢县,8号占领杞县,而方面军在6号即下令各作战部队集结,准备下一期作战 方面军作命甲第334号 三 第二军随现行作战任务的完成,应逐次将兵力集结于开封,杞县,亳县一带,以求恢复战斗力。混成第三,十三旅团尽快在归德以西铁路终点集结,做好回归原所属的准备。 第二军开始部署集结,11日,混成3,13旅团回归原建制。 然后,6月12日,国军扒开了黄河。。。。 简单点,因为桂永清黄杰的不战而逃,使得国军围歼土肥原师团的态势变成鬼子围歼国军的状况。 然后国军一路溃逃,失去了对敌情和自己部队的控制,已没有阻击鬼子的能力! 慌不择路,也不了解敌情,扒开了黄河! 其实鬼子在前几天就已经停止了进攻!
首页 1 2 下一页